研究型护理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13-08-15 00:49:50王庆梅郭继卫罗跃全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研究型专科护士

王庆梅,郭继卫,罗跃全,黎 宁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重庆 400038)

1 研究型理念引领专业发展

本院坚持研究型医院倡导的“创新内核”动力引领,充分整合护理学科优势资源,挖掘护理服务特色项目,将深化护理内涵与拓展护理外延有机结合,推动护理专业化发展,增强护理工作在医院市场拓展战略中的显示度。

1.1 打造专科特色品牌 以本院获批全军创伤护理示范基地和重庆市产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为依托,提炼专科护理经验,制定专科技术规范,推广护理创新成果,打造专科特色品牌和拳头产品,圆满实现护理学科的提级升位;通过举办全军、全市专科护士培训班,为军地医院培养专科护理人才300余人,扩大护理学科对外业务指导、学术带动和人才培养影响范围。

1.2 开设护理专科门诊 主动适应护理专业发展要求,开设乳腺护理、糖尿病护理、产科护理专科门诊,举办门诊健康教育大讲坛,作为医疗、康复的延伸服务,完善患者的健康长远规划,提升护理工作专业化层次和水平,凸显护理学科的专业价值与社会价值。

1.3 设立护理科技创新基金 积极开展临床护理问题研究和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科学研究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获得校级护理新技术一类项目2项、二类和三类各3项,SCI护理论文实现了零的突破,护理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

2 研究型思维培育人才方阵

我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中指出: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和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提高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和护士队伍专业化水平[2]。本院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发展为目标,建立护理管理岗位和专科护理岗位培训制度,打造一支集多层次、多类型人才于一体的复合型护理创新人才团队。

2.1 研究型理念贯穿于各项工作 开展“践行研究型工作观 提升护理管理效能”护士长管理能力培训,引导护士长将研究型理念、研究型思路、研究型方法贯穿到各项工作中,深入挖掘管理潜能,有效提升管理效益,确保了护理工作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

2.2 搭建研究型护理学术平台 组建伤口∕造口、糖尿病教育、静脉输液、重症监护、疼痛护理学术委员会,举办重症监护技能交流论坛、伤口及压疮管理论坛等,为专业特长突出的护士搭建了成长平台。1名护士获得国际伤口治疗师资质,护理专家担任重庆市护理学会会长、常务理事,以及重庆市近10个护理专委会的主委或副主委职务。

2.3 营建研究型护理的文化氛围 以临床护理专家和优秀后备军为培养目标,实施护理骨干特殊岗位轮训制度,出台手术室、ICU、助产等特殊岗位护理人才准入标准、管理制度及成长培养配套政策,大力营造“关心护士,关注发展,促进成才”的良好氛围,稳定了护士队伍并吸引保留关键技术护理骨干,1名护士考取赴新加坡护士培训项目。

3 研究型方法提升质量内涵

以荣获第42届南丁格尔奖为契机,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倡导“以人为本,服务零缺陷”的内涵建设理念,更多地依据患者主观和客观感受的评价指标指导护理实践,让护理工作更真实,更客观。

3.1 深化研究型护理工作机制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护士满意。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包干制和弹性排班、动态分配及分层管理相结合的方法,落实基础护理,开展温馨服务、感动服务、超期望服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改革护士绩效考核办法,加大基础护理在绩效考核中的比例,将护士护理患者的数量、质量、患者满意度等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与奖金分配、晋职晋级、评优评奖挂钩,增强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3.2 创新护理科学管理机制 建立以病人为中心、持续改进的护理管理模式,强化科级质量管理,提高环节质控效果;落实患者入、出院全程健康教育和“一站式”护理服务,减少繁杂的程序,方便患者;推行保障支持系统下配下送制度,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

3.3 建立住院总护师值班制度 加强对临床一线的业务指导与技术把关,有效确保患者安全,成功经验在全军推广。

3.4 实施护理专家会诊制度 狠抓质量安全,实施危重患者护理专家查房、会诊制度,对特殊患者实行护理风险评估,有预见性地护理,减少护理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 研究型思路规划学科前景

护理成为一级学科后,促进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临床护理专业首次纳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在老年医疗、社区保健、养老服务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在与其他专业的合作中,护理专业可以提供更经常、更直接、更有效、更节约的服务。护理专业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决定了各项政策落实的质量和效果,护理专业在此领域中具有较强的学科优势,显现出核心地位[3]。

综上所述,要紧跟研究型医院建设前沿,结合护理学科特点和新的发展形势,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与循证实践,探索专科化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护理二级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要在以往实践与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设多元化和国际化研究型护理团队,运用科学方法论,形成护理重点专科研究方向并明确发展定位,提升护理科研水平;转化护理科研型和技术型成果,更好地为社会提供服务功能和平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和水平;借鉴临床医学强势学科的发展,营造研究型创新文化,建立健全学科发展管理体系和创新机制[4],不断推动研究型护理的可持续性发展。

[1] 秦银河,文德功,郭旭恒.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第一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45-14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S].北京:卫生部办公厅.

[3] 谢 红.护理学科未来发展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527-528.

[4] 章雅青.护理学科的发展与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6):693 -695.

猜你喜欢
研究型专科护士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10期)2022-11-12 02:41:18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9期)2022-09-23 08:02:56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8期)2022-08-25 05:51:14
最美护士
安徽医学(2022年7期)2022-07-28 08:21:54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0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30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20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