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中小医院机动卫勤分队模块化建设与应用

2013-08-15 00:49:50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卫勤分队机动

张 雷

(解放军第313医院,葫芦岛 125001)

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美军、德军等军事发达国家已成功的将机动卫勤分队模块化理念应用于实践,真正做到了“精确后勤”式功能型伴随保障,顺应保障环境,适合保障需求,实时调整、组合,快速部署、展开,使救治装备精简,救治时效提升[1]。相比之下,我军机动卫勤分队模块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较为缓慢,特别是在军队中小医院承担多样化卫勤抽组任务的情况下的应用较少。近年来,医院承担多次应急卫勤分队抽组和模块化建设任务,坚持把保障打赢作为一切工作和全面建设的出发点,着眼使命悉心准备,立足大局真抓实备,面向实战开拓创新。将模块化理论应用到军队医院卫勤力量建设中,并对此展开了相关系列研究和应用实践,机动卫勤分队建设呈现全面进步、协调发展、持续提升的良好势头[2]。2012年,军区于本院举行战役后勤保障能力检验评估试点观摩活动,此模块化建设得到肯定和推广。

1 机动卫勤分队建设面临的问题

1.1 平战卫勤保障任务繁重 我军医疗机构的调整改革完成后,医院的职能定位于“面向三军,保障三军”,实行联勤保障。本院是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具有军民双重属性。常态情况下,作为军队后勤系统的子系统,首要任务是为部队提供医疗服务,巩固和提高其健康水平和战斗力。其次,医院与地方其他医院一同构成了国家医疗服务系统的主体,共享一个医疗服务市场,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此外,非常态情况下,一方面要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提供特异性医疗保障。另一方面,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益增多,这就要求根据不同任务,及时提供不同的应急医学救援。

1.2 编制员额相对不足 硬件设施短缺落后 军队中小医院受编制体制调整和政策限制,在编人员普遍偏少,但医院保障体系部队数量庞大,担负卫勤保障任务繁重。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任务、集中训练或外出保障期间,日常医疗保障压力陡增,人员使用捉襟见肘。此外,机动卫勤分队部分专业人才匮乏,从地方招聘有影响力、高学历、专业性人才又较为困难,人才流失和人员流动较快,直接导致医院核医学、烧伤、血液病等与卫勤医疗保障相关的专业救治能力不足。配套设施方面,由于上级经费投入有限,主要靠医院自筹资金引进和更新硬件设施,所需时间跨度大,且限于资金短缺,影响机动卫勤分队进一步发展。

1.3 卫勤模块化理论研究与应用不深入 模块化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是未来军事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不仅是工业设计和生产领域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组织设计和管理思想中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前沿理论。国内对组织模块化,尤其是卫勤力量模块化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对卫勤力量系统的整体部署、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模块化标准与模块化集成研究成果。因此,必须对医院卫勤力量进行模块化设计,以模块化的思想和方法,改进和规范卫勤机动力量,实现组织模块在人员配备、任务分工、装备配备、技术范围、救治效能方面的标准化;根据作战、反恐和不同突发公共事件类型,建立不同类型的、标准化的装备模块,形成模块化应急装备体系;开展不同环境、任务条件下的模块组合训练。

2 机动卫勤分队模块化研究

过去,医院的组织形式比较适合常态情况下的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非常态情况下,很多方面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作战环境、作战样式及任务需要。针对上述情况,医院以模块化的思想和方法,按照机动卫勤分队“同类建一、各异全建、局部拓建、重点精建”的建设目标,为适应一个单位、承担多种应急任务、抽组多支卫勤分队的应急保障需要,进行机动卫勤分队模块化建设与应用研究,形成多种类型的、通用的、标准化的模块库。再按照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目标要求、基本任务,利用预先编制的医疗模块,进行组合和建立新系统,以达到人员编组合理、卫生装备完善、组训模式高效、保障方式灵活、指挥部署精准、救治能力提升。

2.1 卫勤模块化内容框架 医院将担负多种(3种以上)应急任务的多支(5支以上)机动卫勤分队划分为可组合的、具有确定功能的若干个卫勤保障模块。从用途上区分为抽组、训练、装备和药材4大模块;从功能上区分为专用和通用模块。其中,通用模块可供各分队共用。一是以功能为核心进行组织系统分解[3],划分主体模块与辅助模块。二是构建应急分队组织模块库。以应急分队的主要功能要素为核心把关系较为密切的构成要素分组、加工整理,使之成为能适应多种组织系统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独立模块。三是应急分队组织模块标准化。明确组织模块的人员组成、效能、模块间的“信道”等,以利于应急分队组织模块的组合与运用,进而利于整个应急分队组织模块化设计的质量和效益。

2.2 卫勤模块化结构内容

2.2.1 卫勤组织模块化 其通用模块具备多种任务能力,使部分医疗队员具备一专多能。医院共设立5类14个一级模块,其中通用模块11个;实际按模块编制所需人数较按编制所需队员数减少了56%。

2.2.2 卫勤训练模块化 分设基础共同训练模块、专业训练模块、分工训练模块和合成训练模块,下设32个三级模块。在组训时可按模块单独训、分批训和组合训。课目设置针对性强,整体训练时间减少,便于组织和考核。同时,小规模训练缓解了工训矛盾,保证了训练效果。按此训练模式,医院政工单元研发的《后勤应急分队战场环境适应性训练平台》于2012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2.2.3 药材供应模块化 根据任务性质划分,参照基数标准进行品量设计。共设立15类三级模块,全部为通用模块。其中战救材13类,每个模块为0.5个营基数。按此计算,多支分队应装箱储备142箱药材,但医院每种模块的装箱储备数量,以1支分队中所需某种模块的最大箱数为准,只需储备50箱,在确保药材供应的前提下,减少了药材储备数量。

2.2.4 卫生装备模块化 本着立足现有、科学统筹、合理配备的原则,将配发和自购装备按功能划分为8个通用装备模块,基本满足了多支分队的保障需要。同时,战备物资库的摆放上,在落实“三分四定”的情况下,充分体现了模块化设计理念,利用快速装载、快速反应。

2.2.5 卫勤信息模块化 建立卫勤数据模块库,应用自编图像绘制技术,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可视化管理,在遂行各种卫勤保障任务时,根据其性质或种类直接调用成型的模块数据,完成卫勤保障力量自动抽组、自动排序、自动生成和网络指挥。

3 模块化机动卫勤分队保障效果

本研究在既往模块化理论基础上,提出在承担多种卫勤任务的多支卫勤力量中的应用研究,完善了卫勤力量系统的整体部署、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模块化标准与模块化集成理论。根据不同的目标要求、基本任务,实现卫勤保障力量的自动抽组、自动排序、自动生成和网络指挥。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战备物质库管理。

3.1 指挥精准高效 系统功能强 卫勤数据模块依托计算机和信息管理系统,最优化和简化卫勤管理过程,强化卫勤资源控制,从动员部署到使用实现全过程透明管理,成为卫勤组织决策、指挥、控制的重要手段和重要保障。模块化机动卫勤分队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快速适应变化的能力和自主创新再造能力。一旦环境有变,指挥员可以从容应对,在不改变根本职能的前提下,快速完成模块内部人员、装备或功能模块的调整,在较短的时间内应对军事或非军事行动卫勤保障的需求。模块化机动卫勤分队较平时缩短75%的时间内做好机动前的充分准备。

3.2 保障方式灵活多样 满足多样化需求 模块化机动卫勤分队可以进行局部拆解,各系统之间的模块可以互换和替代、组合、链接、信息沟通完善。在不同作战阶段,通过卫勤组织与药材装备等模块单元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组合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实现卫勤组织多样性[4]。

3.3 人员编组精干合理 卫生装备配套完善 模块化机动卫勤分队,在专业配置上,做到专业技术互补,各有所长,形成保障优势。在专业技能上,“掌握共同,精通专业,熟悉相关”,节省56%人员,提高了救治能力。通过通用模块的建立,装备物资利用率提高42%,药品储备减少64.8%,能快速配齐卫生装备物资器材。

3.4 组训方式灵活 工训有机结合 机动卫勤分队模块化抽组训练,包括组织模块训练和模块组合训练。由于模块人员相对固定,模块较小,可以单独训、分批训和组合训。模块小,人数少,整体训练时间减少50%,便于组织和考核,训练效果好。对医疗工作干扰小,使科室平常医疗保障工作与卫勤分队训练矛盾得到缓解。

4 卫勤分队模块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新时期,多样化任务对军队医院提出新要求,应加强卫勤模块化理论与技术研究,结合实际指导医院卫勤机动分队建设。

4.1 保障内容增多 需要加强技术建设 战时医院机动支援保障任务艰巨,现场急救和紧急处置成为医院基本任务之一,战斗应激反应防治和康复治疗成为医院新职能,部分医院担负核化损伤伤员专科救治任务。平时医院的保障对象是三军官兵,疾病的病种增多,影响官兵健康的社会因素更复杂,专业性更强,部队官兵对诊疗服务的需求表现出多样性,给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必须加强基础及前沿知识的学习,提高卫勤保障能力。

4.2 保障任务多样 要求灵活组织保障 由于保障范围扩大,保障内容增多,医院的任务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既有陆军部队保障任务,也有其他军兵种部队保障任务;既有陆上保障任务,也有海上保障任务;既有医疗保障任务,也有指导部队开展卫生防治的责任;既有定点保障任务,也有机动保障任务。可见,部队保障需求多变,医院必须灵活组织保障,进行模块化抽组,尽快改善卫生装备,提高机动能力,以适应多样性任务的需要[5]。

4.3 保障任务艰巨 需要加强卫勤训练 未来一体化联合作战卫勤保障对医院卫生战备提出了新要求。联合作战中,医院保障对象担负的任务不同,配置的地域不同,保障需求也不同,各具特色的保障需求使医院的任务异常繁重,要求医院有针对性地加强卫生战备训练,以具备适应联合作战一体化卫勤保障的能力。

[1] 焦小杰,方 涛,樊毫军,等.我军和外军卫勤组织模块化建设现状分析[J].武警医学,2011,22(7):634-635.

[2] 高鸿雁,冯玉慧,梁 艳,等.军队医院应急医学救援模块化编组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7):660 -662.

[3] 吴 峰,陈文亮.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建设[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0,12(1):13 -14.

[4] 张鹭鹭.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力量模块化研究[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9,16(8):56 -71.

[5] 陈文亮.现代卫勤前沿理论[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109-120.

猜你喜欢
卫勤分队机动
伤情驱动在卫生分队演训中的初步探索
装载机动臂的疲劳寿命计算
新编制下陆军信息通信分队保障能力评估模型
12万亩机动地不再“流浪”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02
机动三轮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陆军分队战术决策问题研究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解放军健康(2017年5期)2017-08-01 06:27:44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在上饶集中营女生分队的日子
大江南北(2016年8期)2016-02-27 08: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