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腹胀候导引法探析

2013-08-15 00:44荀军锋李瑞旻指导章文春江西中医学院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0006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南昌0006江西中医学院南昌0006
江西中医药 2013年7期
关键词:病源冲脉吐气

★ 钟 伟 荀军锋 李瑞旻 指导∶章文春(.江西中医学院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0006;.江西中医学院00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0006;.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 0006)

《诸病源候论》不仅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学专著,而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导引临床运用学经典著作。该书在详论病候病因病机之后,不载方药而辑录了辨证选用的导引养生法[1]。该书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进行了搜求、征集、编撰,并予系统地分类。全书分67门,载列证候论1 739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诸病源候论》内容丰富,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口齿、骨伤等多科病证,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外科手术等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对后世医学影响较大。本文就该书记述的腹胀病候导引法进行简要探析。

《诸病源候论》在“腹病诸候”篇中记述腹胀诸证共4候,列举了4种导引法即:按摩冲脉法、吐“呼”除胀法、正坐调息法、转腰行气法。

1 按摩冲脉法

原文云:蹲坐,住心,卷两手心向下,左右手摇臂,递互欹身,尽膊势,卷两手筑肚,两手冲脉至脐下,来去三七。渐去腹胀肚急闷,食不消化[1]。

其操作方法:取蹲坐或正坐势。全身放松,思想安静。两臂自然屈肘,两手握拳,拳眼向上,置于鸠尾处,两肩、臂向左右尽力摇动,同时躯干随着摇臂自然向左右侧斜,各21次。然后低头面向肚腹,用两手拇指桡侧面,从鸠尾处沿冲脉按摩到脐下丹田,上下各21次。

侧身导引一方面牵引足厥阴肝经,强化肝气的疏泄,以促进脾土的运化;另一方面牵引足少阳胆经,强化少阳之气舒展升发,以疏通脾土之壅塞。丹田是人体元气之根,,从冲脉按摩到丹田,调动命门丹田之气,补益脏腑,加强胃肠气机的有序运动。通过动作的导引使脾胃运化、腑气得通,以除肚腹胀闷,消宿食停滞不化[2]。

2 吐“呼”除胀法

原文云:若腹中满,饮食苦饱,端坐伸腰,以口内气数十,满吐之,以便为故,不便复为之,有寒气腹中不安,亦行之。

其操作方法:患者去正坐或分足八字站姿。然后用鼻吸气,用口吐气,吸气时自然,吐气时要结合发“呼”字音,但声音要轻松,勿令耳闻其声,如此反复吐30次为止。

本候导引法中“以口呼出气,三十过止”与《千金要方》所言意同。《千金要方》卷二十七指出:“冷病者,用大呼30遍,细呼10遍,呼法,鼻中引气入,口中吐气出,当令声相逐呼字而吐之[3]。”本方法主要以腹式呼吸为主,鼻吸口呼,吸清呼浊,并吐气时发“呼”字音,可使横膈的上下活动幅度明显加大,也会对肝脾胃肠给予节奏温和的按柔,改善和加强整腹部的功能,腑气得通,以除腹胀,这样腹胀病可不药而愈。

3 正坐调息法

原文云:“闭口微息,正坐向王气,张鼻取气,逼置齐下,小口微气出十二通,以除结聚。低头不息十二通,以消饮食,令身轻强,行之冬月不寒。[4]”

操作方法:端身正坐,面向东,以鼻深吸气,并用意念引气至脐下丹田,闭气意守,再慢慢匀细呼气,共12次。

本方法采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膈肌下降,把腹内脏器向下推;呼气时膈肌上升,恢复原来的位置,腹内脏器上升,从而对腹内脏器起到按摩作用。通过膈肌的上下运动,推动中宫斡旋中气,引导气机升降。并且通过意念导引加强丹田与中宫的联系,促进先后天的相互资助,从而达到除胀散结、消食散痞、强健脏腑、畅通气机之功。

4 转腰行气法

原文云:两手向身侧一向,偏相极势。发项足气散下,欲使烂物解散。手掌指直舒,左右相皆然,来去三七。始正身,前后转到膊腰七。

操作方法:分足八字站势或正坐势,先将两上肢向前抬起稍高于脐,掌心相对,然后腰与两上肢缓缓同时转向左侧,直至左手掌心向前稍低于肩,右手掌心向内,置丹田前,十指自然伸直,随着转动,同时行均匀细深长吸气。吸尽始呼,呼气时身体转正,同时意念从头到脚慢慢放松,并引气下行。继转向右侧,动作与左相同,但方向相反,如此交替导引行气21次,最后将身体转正,两上肢自然下垂,前后缓缓转动肩、臂、腰7次。

“腰为肾之府”肾位于腰部脊柱两侧,通过脊柱伸直旋转的静力牵拉作用,有助于调节肾阴,滋助肾阳,生精补髓,壮腰固肾,还可刺激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五脏和六腑等俞穴。胸腹向前伸展,脊柱微成反弓的活动,可刺激督脉、疏理任脉,使任督二脉在动作导引中不断受到松与紧的交替刺激,从而调动和脏腑器官经络和气血运行。这种方法可治疗腹部作胀,膀胱,腰脊和臂部寒冷,血脉急强悸动等病。

综上所述,腹胀一候其病因病机多因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所致,重点在脾胃。因阳气外虚,卫外不固,故易受风冷邪气的侵袭。根据病机导引法以转腰放松行气法和正坐调息除胀法为主。人的形气神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又相互协调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古代导引吐纳法的实质是对人体形气神的锻炼和调控,尤其是以神为主导,在导引吐纳中意识的运用贯穿始终[6],即做到形松意充,神气相合、身随意转、气随庄动。《诸病源候论》导引过程中注意发挥神的主导作用,将意识专注于导引动作、呼吸吐纳及气机升降开合之中。

[1]赵邦柱.古代气功治病法——诸病原候论导引新探[M].贵阳:贵州人们出版社,1990:1.

[2]章文春.《诸病源候论》宿食不消病候导引法探析[J].江西中医药,2010,41(2):11-12.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

[4]刘晓峰.诸病源候论新校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6-58.

猜你喜欢
病源冲脉吐气
中医名言拾粹
林小丫 助力果农“杨梅”吐气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喉痹候”导引法
由释名探析冲脉之循行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胀候”导引法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大便难候”“大便不通候”导引法
从冲脉论治经前期综合征
没事多练壮腰功
让宝宝“羊”眉吐气的12种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