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明,郭建平,王轶凡,朱容萱,王淇琳,王 淯,郭 甲
(1.解放军第254 医院急救康复中心,天津 300020; 2.东北财经大学,大连 116012;3.解放军96520 部队,洛阳471031;4.第二炮兵总医院,北京 100000)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医院建设面临重大转折和挑战,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是军队医院在平战时为部队,为军民有效保护、快速恢复战斗力、优质救治服务的根本保证[1],军队中小医院如何立足平时着眼战时进行建设与发展,夯实医院内涵质量和基础,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强院目标,推进卫勤保障能力的持续增强。
听党指挥,是建军之本、强军之魂。深入扎实的优良作风,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征,是部队打胜仗、不变质,是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是军队医院文化型管理手段的重要核心内容,医院在管理手段的层面上逐步由经验型、制度型的管理手段转向更高层次境界的文化型管理方式转变,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以文化管理为主要管理手段的医院氛围,同时医院也由单纯的医疗型向研究型、战略型转变。因此医院要在全院人员中开展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党章,学习新时期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党的建设、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医院领导要转变高高在上的作风,深入科室,参加民主生活会,听取意见,对建设发展医院、更好的做好军队的卫勤保障、战勤战备、着眼战时依据平时,遇紧急情况能随时抽组等,让大家献计献策;开展“高尚医德、高尚医术”活动; 对医院机关工作、科室工作让全院人员参与绩效考评,实行民主集中制,真正把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工作实践中,促进工作有效的落实,能力素质、战备意识、为部队服务的思想意识、平战融合保障观念等的提高。弘扬优良传统,在思想上打牢坚决时刻听党指挥、作风优良的思想根基[2]。
“治训先治虚”,采取各项有力措施,促进对军人地方患者的健康保障全面维护、进一步提升为部队服务质量,提出“训保合一”理念,将卫勤训练与巡诊保障融合进行,努力实现为部队服务“三个拓展”,即空间上向一线保障拓展、内容上向预防保健拓展、形式上向伴随保障拓展。
组成医疗队,经常下连队基层、干休所、社区巡诊医疗,深入体系部队进行技术传帮带,在完成体系部队巡诊医疗保障同时,进行战勤战备训练;抽出经费用于军人特别是离退休干部住院治疗的补贴,推动为部队服务为军民服务工作稳步开展,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战备医疗队的组建、平时状态的战备物质的维护等项工作,定期特别要注重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如冬天最冷时节、夏天最热的天气、下雪下雨天演练拉动,时刻处于平时可迅速转入战时的军事应急保障状态,平时医院按照军事任务的特点布局,院前急救、急救前处理、分类后,院后治疗康复,以外科、心脑血管为主要科室,同时组成2 组战备医疗队,队员平时分散在科室,一有任务可随时抽组出动,结合巡诊医疗坚持常规化的平时拉动,做到常备不懈,应对多样化军事任务,将战备训练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好军队中小医院既是保障队,又是战斗队的作用[3]。
3.1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开展比学习比操作活动,强化平战结合意识,以战伤救治为重点,突出野战条件下技术操作训练,定期比武,手术以操作质量和操作时间为主要评判标准。每周利用业余时间组织一次医务人员业务学习,开设医师大讲堂,点评分析病例,开展以治愈率为指标的、患者满意绩效考评的优质服务活动,让患者参与评价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其意见纳入月检测中。
3.2 提高技术水平发展特色专科和重点学科 特色专科、重点学科建设,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其选择确立,必须紧跟当今世界医学的前沿理论、技术,与平战卫勤保障需求相一致,依据部队官兵疾病谱和信息化战争致伤原理,优先发展外科、颅脑外伤、心脑血管、消化、烧伤等学科; 把增强平战卫勤保障能力作为中心任务,紧紧围绕保障官兵身心健康和战伤救治来展开;研究课题要力求提升平战卫勤保障档次,瞄准国内外战伤救治的最新进展,拓展研究范围,强化研究深度,并注重向临床转化和延伸。
随着军队医院的精简整编和军队医疗改革的深入,军民融合式发展已成为当今提升军队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的有效方式之一,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为部队医院的现代化建设以及战勤战备服务。特别是军队中小医院军人数量比较少,护理人员几乎全部是地方聘用人员。医院人员组成、科室组成出现了多元化,有现役军人、部队职工、医院离退休返聘人员、地方招聘人员,部队以及地方的坐诊专家等,出现了合作科室、社会化保障单位。因此,在医院的管理方面要有相应的措施,对于合作科室和社会化保障单位配备军人管理,对于地方聘用人员以及合作科室的人员要经常进行军事素养训练。除了主要岗位人员固定不变,根据情况,盘活人员,使人员处于流动状态,科室、党支部均随时处于整合拆分状态的动态监控中。科室与科室、支部与支部、机关与科室、社会化保障单位,坚持双向,上下、平行检测监控打分,打分结果纳入到月检测中,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在管理过程中纳入了企业管理理念。如采取考勤管理系统、绩效考评系统、正激励与负激励机制,非现役文职人员与聘用人员( 招聘) 管理依据《劳动合同法》《护士条例》《职业医师法》《分部聘用人员管理暂行管理规定》,和上级有关文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各种管理规定。为加强合作项目合作科室社会化保障单位的规范管理,根据《军区医院医疗合作项目办法》,制定《医院管理若干规定》,开展合作项目规范月活动。还要经常组织进行战备训炼。环节干部管理实行问责制、动态任免调整。人才、特色专科的招聘与引进合作,要制定相应措施,给予一定条件,起到栓心留人的作用。
军队医院精简整编后,军队的中小医院专职科研人员奇缺,仍需开展科研训练,以保障医院发展的后劲;不应是一味的为搞科研而科研,医院的技术骨干们担负着重要繁重的医疗、药学工作,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外,要紧密结合临床、军事,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归纳总结。在实践工作中加强科技兴院意识教育; 设立院长基金,实施奖励,设定医院成果奖,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考评工作; 争取经费投入,以促使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思想教育,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选拔科研管理新人,以提升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以科研促医疗。
医院财务管理的健康运行,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基础。确立“现代军队中小医院经济运营策略”理念,建立经济管理运营方案,创建经济管理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机制及机构,创立军队中小医院经济运营绩效奖惩模式。集体理财多法并举,加大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双向监控,让大家参与医院的财务管理,营造集体理财的浓厚氛围,实现现代军队中小医院经济运营财务管理在阳光下健康运行。在人员、各单元的绩效考评和医院经济运营的过程中应配有与之相适应的绩效评价与成本控制系统软件,实现医院经营管理的在线运行。使有限的卫生资源配置合理化、规范化,效能最大化,实现医院优质、高效、低耗的经营目标,提高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合理使用经费,加大经费向重点部位的投入,以提高医院服务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
医疗设备管理方面,本着“能大则大,该小则小,适度发展,满足需求”的原则,同时紧紧围绕多样化军事任务研究和引进医疗设备。医院数字化建设是一项高投入且极具长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军队中小医院虽然小但目标不能低,应把长远目标与现实任务统一起来,以需求定投入、定发展,分期分批,积极稳妥地逐步推进医院数字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为和上级机关平战决策搭建很好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平台。
[1] 王华萍. 军队医院平战时核心保障能力建设[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2) :111 -112.
[2] 石 峰,钱阳明,李淮涌,等. 论军队医院由单纯医疗型向研究型转变[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 11) : 1012-1013.
[3] 赵锡涛. 以打仗型后勤推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11) :1001 -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