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楠 陈淑芳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长春 130111)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实现高等教育做出了贡献.而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均依托于母体学校,在生源质量上无法和其他本科学校相比.作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必须做到理论性教学,而面对越来越多的大中专院校,独立学院又要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确保学生的就业,所以探究面向实践的本科教学体系势在必行.
计算机公共课面向全体学生,它承担着对新时代的学生进行信息化教育的任务[1].所以,关于对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问题探究,找出公共课的问题所在并加以策略应对,可以提高独立学院的计算机教学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独立学院使更多的青年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随着招生规模日益增大,教学矛盾显露出来.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难以做到同标准;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学习动机不足,厌学情绪严重.而计算机公共课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科目,在做到课堂理论教育的同时,计算机公共课的实践环节也是异常重要的.独立学院处于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渡阶段,必须兼采两者之长,既做好计算机公共课理论知识教学,又给学生安排充足的时间实践上机,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为社会所接受.
由于独立学院出现的时间不长,还不能形成完全符合实际的教学模式.独立学院一般是公办本科学校和社会资金共同创立的,其教学思想一般来源于公办本科学校.然而这种照抄的形式并不能获得较好的办学效果,因为独立学院和公办本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本主义只能是误人子弟.独立学院以培养面向社会的人才为立足点,而公办本科则以培养理论性人才为目标[2].
进入21世纪后,人们越来越依靠信息技术,就连中小学一般也有开设计算机课程.然而,由于中学教学体制制约,计算机教学一般不受重视,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的学生也就更少.对于刚进大学的多数新生,他们虽经常使用聊天工具、上网、打游戏等,但对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有统计显示,绝大部分学生虽然会聊天,却不知道文件传输协议是什么;学生经常上网玩游戏,却不了解JAVA等游戏开发语言.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特别是独立学院的学生,只是了解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表面知识,而对于计算机的构造、原理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即使在了解计算机知识的学生群体中,由于地域差异、家庭环境差异,他们各自掌握的计算机水平也是高低有别.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无视差别的统一教学,就会造成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全部掌握,进而畏惧计算机公共课程;另一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不能汲取更多知识,对计算机课程丧失兴趣.
由于独立学院存在历史较短,目前全国并无专门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计算机公共课教材,独立学院只能采用其他公办本科的教材作为替代.关于独立学院与公办本科之间的差异已经分析过,这种替代方案并不适应独立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做法的结果是打击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学生只是为了修学分才学习计算机知识.编写一本符合独立学院特色的计算机公共课教材是十分需要的.教学活动中,老师一般充当灌输者的角色,时时强调某节课有几个知识点需要掌握,有几个难点需要重点把握.这对于一般理论性较强的科目是比较适用的,对于实用性更强的计算机公共课,继续这种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恰恰在计算机公共课中,学生依旧是被动接受者,缺乏与老师的互动和交流,这不利于学生保持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影响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效果的因素中,虽然学生的预备知识水平不一,但更取决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最好的老师,人会因兴趣而执着于某一种活动,并在最后取得或小或大的成功.这就要求老师所采取的教学形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现在信息发达,手段丰富,教师根据教材所需,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是一种趋势.但在选择时一定要想清楚这样的手段收到的优化效果问题,在计算机公共课教学中,老师可按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任务,只有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兴趣,才能变苦学为乐学.独立学院教师应积极应对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发展与兴趣提高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体验学习的兴趣[3].
计算机公共课知识点具有更新周期短的特点,也就是说每过几年计算机的知识点就要变更.虽然在大结构上变化不大,但细节方面的变化还是比较突出的.在讲授计算机知识点时,教师应该注意以应用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进行授课安排.计算机公共课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复杂,大多数学生在理解时存在障碍.教师应该由浅入深,合理规划授课内容.
独立学院中接受计算机公共课教育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学习计算机公共课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能够熟练应用工作软件;二是考取计算机能力等级证书,为就业增加砝码.所以在内容安排上,应该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减少不实用的理论部分,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等配套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偏向应用教学的同时,还应略过在大学计算机教学内容中,与中小学计算机知识有重复的地方.知识也是与时俱进的,一味地保守不利于学生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增加新知识,新内容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计算机课程的魅力所在.另外,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重点开设某些软件的主题教学活动,例如,在电子设计方面可开设Altium designer软件课程,在机械制造方面可开设计算机辅助制造(CAD)软件课程,让学生能够掌握专业领域的软件应用,提高其就业竞争力[4].
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集讲授知识、互动交流、讨论合作的有机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样,是参与这些活动的一分子,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这些教学过程中,老师将扮演指导活动方向的角色,学生则是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与讨论者.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进入了共同学习的新阶段,所以学校和老师都要转变观念,打破旧思维,充分利用新形势下的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教育学生.在独立学院中,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水平差距较大,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城镇学生自小学起就开始接受计算机教育,平时也能用计算机进行娱乐、学习、聊天等活动,理论知识基础比较扎实.相对而言,来自于农村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接受的教学资源就比较匮乏,家庭条件若一般,平时根本不能接触计算机,所以这一类学生的基础要薄弱得多.而一味采取统一层次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满足基础较好学生的学习要求,又不符合基础较差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习吃力等现象发生.如今社会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人们越来越倚重于计算机系统,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计算机,再加上独立学院学生个性张扬,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以借鉴英语教学中的A,B,C分班法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层次教学,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尽量安排理论性知识的教学,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偏应用的教学,先学会怎么用,然后学为什么.上述的教学顺序比较符合一般人的认知习惯.
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的目标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更深层次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知识,熟练应用各种专业软件,而关于本门课的考核评价机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重视角度和学习重点.计算机公共课是一门偏应用的课程,学生不能限于掌握课程的理论知识,还必须能对计算机熟练的操作.所以,计算机公共课的考核体系不能类同于其他科目的评价标准,而应将考核重点放在日常的实践应用中.为了提高计算机公共课的教育质量,可以实行多样的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在师生群体中广泛建立反馈教学效果的渠道;教师之间建立相互听课制度,并定期组织教学活动,已达到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共同提高之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向加强应用能力转变.计算机公共课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科目,而独立学院又是以强化动手能力为特色的院校,所以计算机公共课考核平时化、应用化也就不可避免了[5].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它的出现为高等人才的培养增添了新的血液.独立学院毕业生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与欢迎.同时独立学院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倍受关注.计算机公共课承担着向全体学生普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任,是影响毕业生专业素质的因素之一.因此,在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能机械地照搬公办本科的教学模式,而应根据自身存在的问题及特点分析并找到一条适合独立学院计算机公共课教育的特色模式.
[1]莫 立,华罗琳.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学研究,2012(4):120-120.
[2]李德新.关于独立学院非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J].科技广场,2007(1):253-254.
[3]刘亚刚.关于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探索[J].无线互联科技,2012(10):225-225.
[4]吴绪玲.关于独立院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江科技,2012(6):72-73.
[5]向昌盛,周子英,黄明元.独立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8(1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