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景志,杨锡军
(佳木斯大学,黑龙江 佳木斯154007)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通过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与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以当代人本思想为视域,研究高校德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出路,对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西方重要的价值尺度,“人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代中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认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在古希腊时期,就有人本主义思潮孕育而生。当时的普罗泰戈拉把“人”定义为“万物的尺度”,这在西方思想史上是最早对人的价值给予的肯定。19 世纪,德国哲学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认为人是真实存在的感性实体,即把上帝人化,把人神化。但是他并没有把人当作实践的主体,导致了对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忽略。而马克思则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65)到20 世纪中期,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 ,指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的。人类的需要又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所以,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也要遵循学生们的需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20世纪60 年代,罗杰斯希望学校把每一个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完全的人”,使学生们充分发展自己的知、情、意,这样的教育过程始终都以“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互相尊重、平等的,目标就是充分发展个体的“自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一直强调教育应当发展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独特个性,他认为“人要有自尊——自己要尊重自己,善于珍惜个人的荣誉,自己的名声,关心集体与同志们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精神世界的品评,经常去追求道德上的完美,感受理想、高尚道德情操的魅力、吸引力,要有今天比昨天更好的愿望。”“学校里道德教育的实质,则在于教育者经常去唤起自己的学生们去追求理想的东西,即是应该奉献的思想。”[2]作为每天身处学生之中的高校教育者,更应该尊重学生,培养学生,把学生作为工作的重心,以发展学生“独特的自我” 。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重视强化政治教育,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个性发展。从古至今,无论是孔子时代的周游列国还是中国近代的私塾教育,甚至当下我们的高等教育,在道德教育一直渗透着政治思想因素,通过道德约束来强调政治制度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是过于强调道德的政治教化功能,极易导致高等教育的道德体系政治化、功利化。同时,过分强调灌输理论,把灌输变成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缺乏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措施,使得抽象的理论更加抽象化,不能很好的结合学生自身情况,使思想教育不能深入学生内心,学生被钳锢的思想得不到发挥,极度缺乏以学生为本的个体性教育。
其次,德育过程中“重知识主义” ,忽视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在各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各种应用性、技能型的课程比比皆是,相对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人文类课程却被极度压缩,个别专业学生只能接触到几门流于形式的选修课。从课程的课时安排看,也是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忽视思想道德实践。不仅如此,在高校奖学金评比中,也多将智育成绩作为评比的首要条件,严重忽视学生的德育发展状况。
再次,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方面,我国高校的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关注的仅仅是对专业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对学生道德的培养却很少涉及,使高等教育缺乏德育色彩;另一方面,现行体制下,高校课堂多为“一言堂” ,师生间很难形成有力的互动,学生没有在课堂上享受到主体地位,课堂教学也没有以人为本的德育关怀。这方面,美国大学的实践很有借鉴意义。他们很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认为专业教育应当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帮助学生掌握从事某种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一个是培养学生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必须教会学生如何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物理学的教学应当组织学生讨论物理学与伦理学的关系等。[3]
高校德育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有新人,而就目前情况而言,我们的高校德育工作大多只是流于形式,与所要达到的目标相距甚远。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德育应该尽可能让德育回归现实,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生,并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个性与潜能。
现在,我们要把人本理念引入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科学地把握“人”的内涵,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高等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人是从事具体社会实践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本质首先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所以,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时,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一切社会现象最后的根源。人通过实践活动把握物质世界,又通过实践活动改造物质世界,并改造人自己。
“以人为本”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工作者应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为指导,在高等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多项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今天,教育的功利性依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从教育终极价值追求中看,教育不仅是要培养掌握一门知识、技能的人,更要培养劳动者的情操,即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在高等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要培养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全面发展的人。也就是说,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出发,教育并不是培养训练工具性的人,教育的价值在于对人的培养,首要任务就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在此基础上,是使个人学有所长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从本质上讲,以人为本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更好地认识人的价值,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也为高校德育工作者提供了正确的教育方向,即“以学生为本”。在高等教育中,充分开发学生的个体性创造能力,大胆的针对个性实施多样化教育,使以人为本融入个体教育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其可塑性,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达到高校德育的根本目的。
德育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创新德育实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德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4]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的实践,而我们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活动就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就是在教育学生时,把握人的发展规律,把学生作为实践的主体,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应充分利用客观环境中积极因素的作用,努力营造促进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在教育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环境,渗透人本主义教育,通过对环境因素的优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应坚持积极因素的原则,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掌握动态变化的环境,分清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根据教育目标选择积极因素开展教育。同时,要注重整体一致性原则。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必须与社会宏观环境相一致,并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建全社会的德育网络体系,才能卓有成效地达成德育目标。此外,还应坚持层次性原则,要因人而异,区分德育环境的不同层次,进行适当的教育,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优化德育环境,即靠建设又靠管理。在物质环境满足的基础上,更要保证精神环境的改进。应对不同的形势,制定规章制度,采取奖励惩罚等举措,来规范受教育者的行为,使受教育者的思想符合社会大环境的客观要求。
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强调人的主体意识,要求突出人的主体作用和地位。我国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长久以来采用现行教育的方式,通过大量的理论灌输、宣传教育、榜样示范、批评教育等方法来教育大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情感。隐性教育能通过校园生活、大学文化等多种潜隐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道德需要,树立道德情感,形成道德品质。教育者结合学生们的情感,通过反复刺激,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使学生的道德选择趋于自动化、情感化。
尽管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施教的主体,学生是客体,但是,师生之间在地位和人格上是平等的。教育者不能一味地把持话语权,把自己当作发号施令的指挥官,要把工作重点从教师施教改变为师生体验共享,再逐步转移到学生学有所悟——自教。首先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逐步深入到学生中去。同时,教育者要创设平等的教育环境,与学生开展平等互动的交流,并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优秀学生代表的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人性化、个性化的再教育。
总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作为我国高校德育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在运行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指导我们的德育实践,在实践中把握人,打造有用的、全面的人,以学生为中心建立新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以促进高校德育的创新和发展。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2 卷)[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81, 183.
[3] 戴艳军, 查国伟.美国高校德育实践对中国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J] .教育探索,2002,(6):81.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