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仁生 ,田宗远
(遵义医学院a.人文医学研究中心;b.党委,贵州 遵义563003)
使一个人认识、接受和认可某个理论,简单地说,有两种方式即主动和被动的方式:其一,向接受者反反复复地灌输,不管其处境如何,也不问他是否能愿意接受;其二,先想法设法地帮助他,改善他的处境,使他主动喜欢和接受、认可这种理论。前者适用于特殊时期和特殊人群,虽能取得短平快的成效,但非长久之计;后者却是润物细无声地方式,是出于自己的理论能打动人的一种自信,虽然用时较长,但根基牢固,而且接受者是发自内心的接受。在当代中国,若要使马克思主义被人们真正喜欢、接受和认可,甚至信仰之,那么,后一种方式则更为可取。
一
任何一个民族,当其社会越是混乱,民生越是凋敝,其主流的意识形态就越难以保住其统治地位,各种新的思想就会雨后春笋般地诞生出来,外邦民族的思想也往往乘势而进并挑战主流意识,争夺受众。例如,在中国历史上的魏晋时期,由于社会混乱、党阀纷争,民生凋敝,玄学之风也就因此盛行,佛教也在此时得以在中国广泛地传播开来。古今中外历史上,“新”的思潮往往在民生问题突出的时代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现象表明了一个重要的道理:衣食住行是民之本,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当一个社会的民生状况极为糟糕之时,也就是民众开始怀疑、排斥社会主流意识之时,也是开始接受其他非主流的思想之时。民生问题是人们的基本生存问题和人们的社会发展问题,这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与魏晋时期相似的一幕在中国近代也上演了,近代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封建主义的压榨,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可谓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正是在此背景下,一批精英把欧洲文化环境中生长出来的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并立志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为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并以实践的行动改变大众的生活处境,马克思主义才迅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最终取得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诞生与19 世纪40 年代的欧洲,揭示了人类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阶段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如何把这种异国他乡的理论种植在中国土壤里,并让它生根开花、结果是摆在上世纪初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曾在1938 年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使命,他说,“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所谓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就是通过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具体环境的具体斗争中去,而不是抽象地应用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而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替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1](P109)通俗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进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些过程不断总结经验和规律,并以中国话语概括和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同毛泽东所言,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有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除了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互相影响,互相依存。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最初只是被少数精英熟悉,普通大众几乎与此毫无接触,正因如此,此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真正开始“中国化”,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化的基础。从另一个层面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大众化是中国化的目的之所在。所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也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推广和普及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群众喜见乐闻的道理,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转变为通俗易懂、并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掌握,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认同的,全体党员普遍信任的思想武器。
任何一种理论,如果要有更大的生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同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内在的要求,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创立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与实践的总结,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的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等人创立自己理论绝不是为“理论”而理论,而是为了实践的需要,是为了指导解放全人类的实践需要,因此,马克思主义内在地要求其本身被广泛传播,也就是说,其本质上要求掌握群众,变成物质的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只有被人民大众掌握,才能化成物质的力量,因此“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真理,能够满足各国人民的实践需要,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始因。就此方面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其本质上还是一个实践问题,不仅仅是人民群众认识真理、掌握真理过程,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被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加以检验和发展的过程,是不断被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的实践确证和展现的过程。就中国的实践情况而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大量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党全国人民能够普遍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不断提升社会主义觉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2](P31)
马克思主义从上个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中国化”、“大众化”进程取得了令人惊奇的成绩,这其中当然有众多因素促进了这个事业,例如我党长期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场所普及马克思主义。但是本文认为,这些因素固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真正决定性的原因是我党从一开始引进马克思主义到中国以来,就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己任。没有人民生活的改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是难以想象的。这个结论对于在当代中国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活动依然正确。由于我国民生方面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加之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大众的对民生的改善尤为期待,因此,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加快改善民生。
二
民生问题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古老的,普遍存在的问题,任何一个社会,国家作为一个共同体来看,它的发展与进步有赖于“民”的生计的改善。《左传◦宣公十二年》最早出现“民生”一词,其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民生”一词的基本含义就是“人民的生计”(《辞海》)“民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早已被人民认识到,我国古代就有思想家认识到“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的道理。从统治者对百姓的依赖角度来看,民生的改善也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和自己的生存。历史上那些稍有点治理国家常识的统治者都很清楚民生问题的重要,都知道“民富则易治,民贫则难治”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之道理,统治者无不喜欢“太平盛世”,他们大多也深谙“水能载舟,水能覆舟”的道理,例如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许多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明君”,“圣主”,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康乾盛世”无不得益于当时的统治者的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措施。同时,历史上那些动荡不安,朝代更替频繁的状况,无不与统治者不顾人民之疾苦,只顾自己享乐有关。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重视民生的革命者,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对“民生”进行界定的人,他认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3](P802)他还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是经济活动中心,是各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辞海》中(1989 年版),“民生”一词被解释为“人民的生计”,由此说来,改善民生的核心就是改善人民的生活,最主要的就是民众的衣食住行。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根本是土地与资本问题,他理想的方案是平均地权,土地国有,虽然结果没有达到预期,但这也足以让我们看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对民生的重视程度。
民生问题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的问题,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成功,与我党历来重视民生和改善民生的措施分不开,例如,毛泽东同志就特别关注农民的生机问题,他不仅从观念上认为,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和国家的主人,同时,他也很重视在现实中如何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对于近代中国来说,人的解放,首先是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对于农村而言,解决吃饭问题最根本是解决土地问题,他认为土地是农民生计最重要的保障,为此,我党在井冈山时期就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颁布了各种土地政策,其核心在于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1928 年,我党第一部土地法即《井冈山土地法》诞生了,其中提出没收一切土地,土地一律归公,然后按照人口分田分土,或者把人口与劳动力同事兼顾分田分土。一年之后,毛泽东对《井冈山土地法》中不合理之处又做了修订,并主持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这部土地法比之前的更进一步明确地规定了分配与没收土地政策,这些都可以看作我党对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这些举措对于农民的生活的改善,根据地的稳固的作用、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抗日时期的“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则是我党在形式变化的情况下对民生措施的及时调整,之后的解放战争一直到过渡时期,这些过程顺利完成,都与我党的重视民生与改善民生政策分不开。正是如此,在这种艰难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普及也依然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地走改革开放道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强调只有发展,经济发展上去了,才能不断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因此才能彻底改善人们的生活,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虽然发展最终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发展好了,不等于民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尤其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偏离了改善民生这个目的和出发点,不仅社会矛盾不断增多,而且发展本身也最终会失去动力,也就是说,经济建设应该与社会建设同步前进。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国家的综合实力,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较大的改善,但是总的说来,社会发展还是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却依然大量存在,这些问题大多涉及人们群众的切身利益,例如当前的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分配、就业、社保、稳定等方面。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归根结底要体现在快速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和入手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部署了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深入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八大民生任务。这是当前我国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的基本民生问题。可以说,教育是民生之始,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
民生改善的结果就是人们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接受和信仰的人就会逐渐增多。根据现代解释学的理论,人们对任何理论的认识、接受过程实质上有一个解释的过程,而解释者总是从自己的视域来对进行,其视域又是又人们所处的处境又决定,解释者的物质生活状况、受处的历史文化背景等因素都可以影响他的视域,也因此最终影响了他对某个理论认识、接受、认可程度。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了我党成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革命和建设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也因此深入人心,并取得了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同时,我们党和国家也从来都清楚确保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性,不仅设立了各种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采取了许多手段和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各种试图撼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因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努力,特别是当前改革面临着利益格局的大调整,腐败状况不断复杂化等等情形下,一些削弱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的因素不断滋生蔓延。正因如此,开始怀疑、拒绝和冷对马克思主义的人与日俱增。同时,从外部环境看,我今天正处在一个弥漫着各种“思潮”和“理论”以及价值多元的时代,这些各式各样的“思潮”和“理论”无不在挑战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都在与马克思主义争夺“群众”。那么马克思主义如何保持住自己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掌握群众?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P9)“人本身”就是指人的需要。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各种“思潮”和“理论”争夺“群众”过程中,谁能“掌握”更多的“群众”,就看谁的“理论”更彻底。就中国的实际而言,马克思主义在此过程中占据了上风,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马克思主义从人的现实性方面出发,抓了“人本身”,即从人的需要出发。
满足需要,是人的本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作为一种有意识和理性的存在,其行动都是在意识的支配和目的的引导下行动,即其行动是为了满足一定的需要,任何个体总是基于自己的需要而行动,“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5](P259)从人的自然性方面看,人必须以一定的物质维系生命,既包括每一个存在的个体生命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再生产出新的个体生命即种族的繁衍。“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4](P67)因此,物质生产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不仅如此,物质生产活动还是人们进行其他活动的保障,“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 ,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4](P79)
但是,人类的需要不同于动物的需要,“一当人们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人类需要不会仅仅停留在生理的、物质的满足,人作为一个文化的动物,他还有思想上和精神上的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4](P79)
马克思主义要掌握群众,要“化”大众,即用大众的实践经验以及被升华的新理论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或者说,马克思主义要更好地“中国化”、“大众化”,要避免被其他“思潮”和“理论”夺走“群众”,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就应该先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需要问题也是对作为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历史的创造者的群众的尊重,人民群众不仅仅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而且还是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还是文化的创造者、接受者、传播者。
改善民生,就本质而言就是让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是对作为社会主义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尊重,当然,改善民生的作用与影响远不止于这些。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问题而言,改善民生还关涉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是否愿意接受问题,同时也涉及到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政党是否信任问题,这是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的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其宗旨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福利,因此可以说,改善民生是我党实现自己的许诺,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的伟大之举,唯有如此,人民群众才能更加愿意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任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
我党早已认识到改善民生对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大众化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使命,同时又适时地提出要不断改善民生,提出要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改善民生既利民也利国,也必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1]毛泽东文集(第8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 3]孙中山选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