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濒危剧种孟州花鼓戏的研究

2013-08-15 00:47李慧娜冯岚岚
焦作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花鼓戏戏班花鼓

李慧娜 冯岚岚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3)

孟州地处中原,历史悠久,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九朝古都洛阳隔河相望。孟州自古以来人口众多,经济繁荣,地理位置优越,不仅有黄河沿境而过,而且当京、洛之要途,晋、豫之要冲,实乃南北交通之要塞,东西水路之枢纽,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孟州是韩愈之故里,戏曲遗产较丰富。

孟州花鼓戏流行于西北岭区离县城25里的大马沟村。该村富户刘同德和城西三里西贺庄梁晓彦有姻亲关系。梁官居“江南盐运使”,私产万贯,家中有一戏班。刘年少时常随其祖母到梁家串亲,多次观赏迷胡戏的演出。十岁起又在梁家家馆读书五年。这期间,刘结识了该戏班的琴师周某,便拜师傅学拉“胡胡”。他15岁离馆回家后,日夜练琴,初通弓指。16岁与毕秀珍女士结为夫妻,二人年貌相般,志趣相近,酷爱弹唱,相互勉励,始有马沟花鼓的遗篇。

刘同德家有良田百余亩,年及十八时,经梁举荐,在河阳(孟州古称)县衙做一小吏,他无心奉公,一意学琴。忽一日,有一家灾民父女三人在县城沿街边拉边唱,借艺行乞。刘尾随不舍,旋将这家艺乞安顿在西街一家民宅内,供其衣食,拜为师傅,改学“四弦”。三月有余,初通“四弦”。后又多次请教周师傅,苦练四年,已学会不少曲牌,常与其妻唱和。

同治六年,刘同德经梁晓彦的多次劝勉,不得已复到河阳县衙供职。每逢月圆之夜,刘必携友归家,赏月歌饮。后来,与会人员不断增加,他二人把《西厢记》的通本改编成歌词,共分五折,即:《万寿山降香》《张生戏莺莺》《拷打红娘》《十里亭相送》《会佳期》等。众友又分角轮唱。在一次中秋节之夜,刘邀来众友,汇集于村西小庙前,大肆闹腾了一宵。当时马沟群众围观,欢欣异常。次日,他们又议会一天,建立了一个组织,名谓“君子学社”,选刘为“社首”,王世芝和乔相明为副,其余十四人为社友,共分为五组,每组负责修整《西厢记》全本的其中一折,并定为每月十五日为活动日。此谓花鼓戏的原始阶段。

“君子学社”成立之初,活动十分频繁。他们定期或不定期地到约定地点集中,商榷剧本的删改和创作问题。同治八年,春节来临,刘、王二人带领全体人员回家度节。正月初一这天,他们借村中空地,搭一帐篷,内设方桌六张,演员们便装素颜,围桌而坐,请来村中长幼,他们分角对唱,一直闹腾了五夜。村内村外群众争相围观,博得众口称赞。

这一场地摊儿清唱过后,村中父老定要搭台上演,并定于元宵节起,化妆登台公演五天。一时村民们一面赶搭彩台,一面请亲动友。社首一面借戏具,买脂粉,一面又请来东赵和村一班吹鼓乐前来助演。这天,鸣统三响,演员、村民、众亲友齐聚台前,刘同德宣布“君子学社”改为“同乐会”。

花鼓戏这天登台首演,刘不顾皇规官体,竟舍身从戏,扮饰莺莺,唱工做工,恰到妙处,观众不时报以掌声,所以有“不识莺莺看同德”之美传。

这次首演反响很大,远村异乡的观众很多,车马轿乘难以数计。马沟地处岭区,井深水浅,村中仅有的三眼泉井全被吃干,至今还流传着“同治有八年,彩台把戏演。花鼓一阵响,台下人万千,挤来如翻浪,扛去鞋一摊,踏麦二十亩,鳖灯熬五天,吃干井下水,俺去黄河担……”这样的顺口溜。至今还留着两个打麦场的遗名,一个叫“男场”,一个叫“女场”,这是当年台下观众划分为男东、女西两个场地的遗迹。

同治十年,梁晓彦官升“转本御使”要职全家迁往北京。时逢梁七十大寿,由京返家,刘带着同乐会戏班前去庆贺,连演七天,深受梁的嘉奖。一日,梁问及马沟戏班的名称时,甚觉名实不符,随赐名谓“花鼓戏”,并说:黄戏有板,梆戏有梆,迷胡有胡,该以“鼓”字破题。今以花鼓命名,大小适中,雅俗兼并,名正言顺,较为妥帖。我的戏班已散,所有存物,悉数送你,以壮门面。

经此一谈,刘不但受到精神上的鼓舞,同时又得到一批可观的资助。四大、四小八个戏箱,满满当当的锦绣戏衣,四十多顶标致头盔,两捆枪刀剑把,几大包靴鞋,共拉了十几车,好似受到皇封御赐,满兴而归。第四天,时逢正月二十日,在村庄高搭彩台,宣布将“同乐会”改为“花鼓戏班”,举行“祭鼓仪式”,庆贺“花鼓”剧种的诞生,连唱三天,受到观众的高度赞赏,至今此地还流传着花鼓戏是:“姑娘头上十两银,夫人手推龙塑金,相公穿戴价十亩,丫环绣鞋一大盆,家郎院公披彩缎,不是戏台是宫门。”马沟人至今仍以花鼓戏受过封号而自豪。

此后,该戏班不但走遍孟州大部分村镇,而且被邀至沁阳的大位、柏香、史村、王亮等村和济源的天将、彭庄、武山、苗店等村,以及鲁山县的大部分村镇演出。所唱曲牌有阳调、满舟、满江红、背宫、剪花、剪花垛、银扭丝等。琴师王世芝、张茂柱,京胡张克宽,鼓师赵良福,演员有刘同德(旦)、李葡萄(旦)、柴汝元(生)、张震海(外号盖九州,婆旦),所演剧目有《西厢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小姑贤》《柜中缘》《雷公子投亲》《对绣鞋》《张良卖布》《王妈妈下神》《拐豆腐》等二十多出。表演行当以生、旦为主。所用乐器有鞭鼓、鼓、大锣、小锣、镲、唢呐、笛、笙、四弦、京胡、二胡等。所到之处无不受赞。到清末民初,这个剧种已普及全孟州各乡镇。具备较好条件的关沟、田寿、田旺、城西街、南街、临泉、大仇、缑村、海头等五十余个村镇已建起“花鼓戏班”。例如:

(1)西乡岭区“关沟村花鼓戏”(人称哼哼戏)。老板罗元新(生、旦当行),演员关元江(旦)、关孝家(末)、关孝举(生)、关振海(丑)、关元通、关元津等二十余名,琴师关孝宗,大锣关孝祖。演出剧目有《玩月》《双头马》《桂香推磨》《西厢记》《双跑山》《卖豆腐换老婆》《蝴蝶赶集》《老头送女》等。该戏班经常为古庙会或逢年过节而演出。

(2)东乡“田寺村花鼓戏”(人称曲曲戏)。主要演员有杜耀勋(领班头,行当全通)、杜仁勋(花旦)、马遵行(小生)、刘发富(丑)等二十余人。演出剧目有《小姑贤》《拷打红娘》《十里亭相送》《丁郎认父》等十多出。

(3)北乡“田旺村花鼓戏”。二十余人,演员有崔福云(生、旦)、韩瑞林(旦)、赵点点(丑)、赵全信(旦)、崔黑旦(丑旦)、韩景生等。拉四弦有崔柱、崔新、崔双银。演出剧目有《双孝廉》《哈巴狗告状》《于宽休妻》《三骑驴》《西厢记》等。

(4)据南关花鼓老艺人崔家祯(84岁)口述,当时县城南街、西街都成立了花鼓戏班,人数均有三十余名,演出剧目不下二十个,曾与东街、北街黄戏相争,在县前街舞楼上和城隍庙舞楼上对唱三天,观众人山人海,评价甚高。

此剧种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被孟州当局以庸俗、淫荡之名通令禁演,从此大衰。至1942年止,全县所有花鼓戏班解体。建国后,全县大部分村镇在春节文艺活动中,仍沿用花鼓戏的曲牌,套上新词,采用民间艺术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1]麻文琦.中国戏曲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2]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3]张清富.孟县戏曲志[M].孟州:孟县戏曲志编辑委员会,1988.

猜你喜欢
花鼓戏戏班花鼓
论数字时代湖南花鼓戏的整合传播
资兴:花鼓戏进校园
湖南花鼓戏舞蹈的特征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探访“东方芭蕾”颍上花鼓灯“老带新”接力传承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幸福花鼓
当代情境中的乡村牧歌——评花鼓戏《虾戏稻香》
花鼓灯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