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国珍与浙东三郡士人的关系*

2013-08-15 00:44余敏娟
台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庆元浙东士人

余敏娟

(台州学院 思政部,浙江 临海 317000)

元末政局动荡,在江南形成几大政治军事集团如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方国珍等。其中,方国珍虽率先起事,割据浙东三郡,“方国珍乱浙东,所据为温台庆元而兼有绍兴曹江之东境,以通明为地限”,实力却最小。[1]朱元璋脱颖而出,发展最为迅速,最终取元朝而代之。故江南士人与朱元璋的关系因此较早被研究。

以往对于方国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个人成长历程如家世、生业,方氏起义原因的阐释及起义后元朝政府的应对政策等,大多是基于考察基本史实的叙述。对于其割据浙东三郡后的政权组织较少研究,本文以方国珍与士人群体的关系为中心,考察方国珍政权的特性及其对元明之际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一、方国珍与浙东三郡士人的关系

在传统王朝崩溃瓦解的过程中,士人群体一般会出现分化。方国珍起义后,表面归附元朝,实际割据浙东三郡十多年。在元朝政权逐步垮台的过程中,方国珍与浙东三郡士人形成较复杂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对抗型、疏离型和亲密型。

(一)对抗型关系,方国珍与士人群体处于紧张的对抗状态。士人与方国珍集团的对抗主要是在方国珍势力初起之时。方国珍首义,士人响应元朝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镇压方氏起义。这类士人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元朝在职官员,如泰不华、石抹宜孙、刘基、陈麟等。一类为无职的地方士人,如台州士人潘伯修、陈宣等,大多有姓名而生平往往不详。

石抹宜孙,其先为辽契丹人,字申之,临海人。至正十一年,方国珍起事海上,江浙行省檄宜孙守温州。[2]

泰不华,字兼善,伯牙吾台氏。临海人。好读书,能记问,善篆隶。年十七,江浙乡试第一。至正十二年三月死于与方国珍的战斗中。[3]

刘基,字伯温,青田人。“平生愤方国珍张士诚辈所为”,被石抹宜孙辟为行省都事,积极参与镇压方国珍起义。[4]

陈麟,字文昭,温州人。曾为慈溪县令。至正十九年方国珍入据庆元,陈麟招募义兵抗拒方国珍,兵败后被方国珍放逐至今天的舟山群岛十年。[5]

潘伯修,字省中,黄岩人。元末乡贡进士。方国珍据有温台,开府庆元。同郡名士朱右、詹鼎等多往依之,独伯修不肯屈,卒为所忌……方氏令人待诸隘杀之。[6]

陈宣,字钦召,黄岩人。方氏寇海上,令郭仁本劫(陈)宣。(宣)不从,遂倡合乡兵御之。仁本遣党纵火焚其家。宣度势不可敌,乃自刎。[6]1067

元朝给予江南儒士们的政治待遇可能是中国历代王朝中最差的。但当元末农民起义发生之时,“勋旧重臣及有封疆之责者,往往望风奔溃败衄,逃遁之不暇”。[7]而多数儒士们却不约而同地与政府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

究其原因,可能有三方面。首先,元朝经过近百年的统治,南方大部分汉族士人已将元朝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农民起义的第一阶段(1351-1364年)南方各地的许多士人的“诗文言论,其中充斥着‘忠君报国’的情绪”。[8]其次,元末各地的叛乱往往“焚城邑,杀长吏”或“劫掠民财”、“污人妇女,剽掠至鸡犬”。出于自卫和保民的目的,地方士人往往自发组织“义兵”对抗农民起义军。第三,元朝用人政策的变化。元末方氏在浙东首义,引发江南骚乱,元朝在江南的统治渐有失控之势。为尽快稳定江南的叛乱,元朝中央改变政策,任用“南人内有才学的好人”。这与“天下治平之时。台省要官皆北人为之。汉人南人万中无一二”的用人政策形成极大的反差。[9]江南士人积极倡导乡兵,镇压农民起义军,希望由此建立不世功勋,打开通往仕途的道路。杨维祯就曾说过“军兴,贡举事中废,士皆以弧矢易铅菜之习”。[10]

(二)疏离型关系,即士人与方国珍之间是若即若离的非对抗非合作关系。至正十四年以来,方国珍名义上归顺元朝,接受朝廷任命的官爵,元王朝也默认方国珍对浙东三郡的实际占领。士人与方国珍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渐趋缓和,武力对抗几乎停止。但士人对方氏政权的态度并没有因朝廷的认可而急剧改变,大部分士人与方国珍集团之间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不合作关系。

这一类型士人数量较多、情况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二类:

第一类为三郡本籍士人。他们世代生活在浙东三郡。在承平的岁月里,通过师友往来、诗文唱酬、学术交流等方式,彼此间建立起深厚的关系。方氏集团占领三郡后,这些土著士人以当时四明陆学的领袖人物赵偕为中心,以传统的方式即“义不食周粟”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是时,知向背者以为国珍盗也,不可辅,皆匿不出。”[11]

赵偕,字子永,慈溪人,学者称宝峰先生。“方国珍据浙东,欲官之,不起。”[5]647

桂彦良,“方氏连瓯越来辟,立谢之,聚徒山中。”[12]

郑本忠,字本忠,鄞人。元季,方氏据浙东三郡,擅爵禄人。本忠义不食其粟,杜门不仕。时胡世佐、林清叔、杨彦常、钟士懋俱以文墨自任,皆与本忠莫逆。[13]

倪可与,字仲权,鄞县人,深于礼文。方国珍妻死将葬,命可与考礼行事,事毕欲官之,不受。[14]刘仁本与倪仲权交往频繁,经常参与倪氏举办的家庭宴会。

吴孝光,字宏济,宁海人。“乡举两试第一,隐居教授。方国珍欲罗致幕下,孝光逃不赴。”[15]

张庸,字惟中,慈溪人。弱冠以诗鸣于乡。方国珍署为上虞书院山长,不就。[16]

王嘉闾,字景善,余姚人,晚号竹梅翁。方国珍欲官之,亦辞。[17]

宋禧,字无逸,号庸庵,余姚人。元末兵乱,隐居四明。家贫无衣食资,惟授徒以自给。枢省嘉其苦节,辟为乡邦文学,不就。所著有《庸庵集》。[18]

朱右,字伯贤,天台人。元至正末,司教萧山,遂徙居上虞之五大夫里。除江浙行省照磨左右司都事转员外郎,皆不就。问学该洽,尤长书、礼、春秋。[15]1590

第二类为流寓而来的士人。元末大范围的战乱打破了大多数士人平静的生活,他们被迫逃离战火纷飞的故土,寻找可以安身的新家园。方国珍入驻浙东三郡后与元朝关系缓和。此时,浙东显得相对安宁。方氏集团又积极罗致士人,“招延士大夫,折节好文”。因此,浙东三郡特别是方氏开府的政治中心——庆元(今宁波)集中了大量各地流寓而来的士人。

龙从云,字子高。江西永新人。元末兵乱,辅佐苗军统帅杨完者复嘉兴等郡。至正十六年,杨完者被达识贴木尔诛杀后,子高隐居四明慈溪,筑室水边,因名钓鱼轩。[20]

丁鹤年,西域人,元末著名诗人。丁鹤年躲避武昌战乱“宿留四明,或旅食海乡为童子师,或寄居僧舍卖药自给”,虽“转徙无常,大抵皆四明境内”。[21]

高明,字则诚,温州人。“道经庆元,方国珍强留置幕下,不从。寓鄞之栎社,因感刘后村‘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争唱蔡中郎’之句,乃作《琵琶记》传世。”[22]

吴志淳,字主一,以字行,无为州人。工草书古隶。奏除待制翰林,为权幸所阻,寓鄞之东湖。当时若南昌揭伯防、会稽盛景华、魏郡边鲁生、永嘉柴养吾亦曾寄迹于鄞。[23]

他们不参与方氏集团的军事政治活动,但与方国珍的幕僚如刘仁本、丘楠等保持着友好亲密的私人关系,积极参与他们举办的各类祭祀庆典、宴饮游乐等活动,相互间诗酒酬唱频繁。推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方国珍首义,以下犯上,对于固守儒家君臣大义的文人士子来说,其行为是很难被认可的。其次,方国珍起义后,在政治上表现出不确定性,既接受元朝的任命,又与强邻朱元璋虚与委蛇。实际上方氏仅满足于割据浙东三郡,已丧失了政治上更高远的目标。对于那些有志于积极救世,希望一展平生才学的士人来说,方国珍并不是理想的寄托者。因此,他们选择归隐山林,静观时局的变化。

(三)亲密型关系,方国珍与士人之间亲密合作,士人参与方国珍集团的军事政治活动,并为其出谋划策。明朝建立后,这个士人群体大概因为曾经替方氏集团效力,在史籍中留下具体事迹的人数较少。主要有刘仁本、谢理、詹鼎、郑文宝、张启原、陈遘等,且为方国珍的台州籍同乡人。“国珍与兄弟俱不知书,时佐其谋议者,同邑刘仁本、张本仁、郑永思、永嘉丘楠辈”。[24]

刘仁本,字德玄,号羽庭。元末以进士乙科,历官温州路总管。元顺帝至正十九年,方国珍开府庆元,刘仁本出任江浙行省左右司郎中,成为方国珍的心腹幕僚。“刘仁本、詹鼎则亲近用事。”[25]1367年,方国珍父子弟侄均已归附明朝,刘仁本仍坚持抗争,最后被俘,“械至金陵。太祖数其罪,鞭背溃烂死。”[26]

詹鼎,字国器,宁海人。为国珍府都事。判上虞,有治声。[11]卷21

丘楠,字彦才,温州平阳人。元末累官庆元路总管。[26]卷123

谢理,字玉成,黄岩人。至正中,累迁行枢密县都事,总制余姚。[15]1556

郑文宝,字永思,黄岩人。仕江浙行省郎中升参政。方国珍授行省丞相,文宝为其属。明初以是憾之。[6]690

方国珍割据浙东三郡,虽积极招揽士人,但由于其实力有限,组成方氏集团权力核心的士人主要以台州籍士人为主。方国珍和台州籍士人之间的紧密合作可能基于浓厚的乡族地缘观念,台州籍士人也可能怀抱忠于元朝的观念,在元末分崩离析的背景下,欲借方氏之力,劝方氏“勤王”,达到挽救元王朝的目的;从方氏日后的政治军事行动来看,的确深受台州籍士人的影响,如方氏集团为元朝运送粮食,缓解大都粮荒,和开府庆元后“凡兴学建桥及修上虞石塘,国珍诸善政”,皆出自刘仁本等人的建议。[15]1589

二、方国珍与浙东三郡士人关系对元明之际历史的影响

方国珍首义后,红巾军起义爆发,黄淮、江淮的大部分地区是红巾军的叛乱之区。此时,方氏控制的浙东三郡在元末的混战中反而保持了大致平稳的局面和正常的生活秩序。方氏集团礼贤下士,有意延揽,庇护了许多流寓失所的文人士子。“(四)明当方氏之盛,幕府颇待士”,“士之至者踵接”。[21]卷19鄞县遂成为战乱中士人避难的家园,被看作是当时江南为数不多的乐土之一。

在干戈纷扰的年代里,庆元因此聚集了相当数量的士人精英。这样一个士人群体的存在对元明之际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明初各项制度的建立特别是文教礼制方面的建设曾有过较大的贡献。首先,浙东三郡相对安宁的局面使其成为元末文坛和理学活动极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以陆学的传播为例,陆学在元朝的发展相对比较沉寂,但仍有少数传人。元明之际,庆元成为全国陆学传播的三个区域性中心之一。慈溪人赵偕在无意中得到了南宋四明陆学的代表人物杨简的遗作,从此悉心研习,备极推崇。在他周围聚集起一批倾心陆学、探究心性的士人,如赵偕门人桂彦良、陈麟、乌斯道、乌本良兄弟,人称“慈湖四先生”,主要讲友王约、时观及郑真、胡世佐、胡舜咨、李孝谦等。在黄宗羲所著的《宋元学案》中他们被列为静明宝峰学案。方国珍占据浙东三郡后,他们的学术活动和日常生活并未受到冲击。入明之后,桂彦良和乌斯道仍然坚持不懈地宣扬陆学,进一步扩大了陆学的影响。其次,浙东三郡因为聚集了大量的文人士子,士人间诗歌酬唱之作数量极多,为元末文坛增色不少。如僧人释来复编集的《澹游集》就收集了活动于庆元的众多士人的诗歌。方国珍的心腹幕僚刘仁本与生活或短暂停留在庆元的文人士子间交往唱和之作甚多。杨镰在《元代文学史》中甚至认为由于群集了大量的士人精英,庆元因而在战乱的元末保有了一个非常活跃的诗坛。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征召各方士人修撰元史或被委以各级官吏,其中很多被征召的士人曾经生活在方氏境内。如宋僖,修元史,“外国传自高丽以下皆出其手”、“史事竣,命典福建乡试”。傅恕,修元史,事竣,授博野知县。张文海,鄞人,与同里傅恕并入史馆。朱右,洪武三年,召修元史。六年,修日历,除翰林院编修。七年,修洪武正韵,寻迁晋府右长史。卒于官。乌斯道,“明初用荐,起为永新令”。桂彦良,“洪武初,以贤良文学征,拜燕王傅”。谢肃,上虞人,“官至福建佥事”。[22]卷285胡舜咨“明初征拜燕王傅,寻除仪真令”。[5]668

[1]全祖望集汇校集注.鲒亭集外编·方国珍府第记(卷18)[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元史·石抹宜孙传(卷188)[M].北京:中华书局,1976.

[3]元史·泰不华传(卷143)[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诚意伯刘公行状[M].四部丛刊初编本.

[5]黄宗羲.宋元学案[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659.

[6]嘉庆太平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1065.

[7]顾嗣立.元诗选·初集(庚)[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陈高华.元末农民起义中南方汉族地主的政治动向[M]//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276.

[9]叶子奇.草木子·克谨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2:49.

[10]杨维桢.东维子集·乡闹纪录叙(卷5)[M].四部丛刊初编本.

[11]方孝孺.逊志斋集·詹鼎传(卷21)[M].四部丛刊初编本.

[12]王景.皇明故通奉大夫晋相府右傅桂公墓志铭[M]//皇明文衡(卷85).四部丛刊初编本.

[13]嘉靖宁波府志·文学(卷31)[M].日本藏地方志影印版.

[14]乌斯道.春草斋集(卷10)[M].四库全书本.

[15]俞长霖.台州府志(卷117)[M].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1635.

[16]朱彝尊.静居志诗话(卷4)[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89.

[17]戴良.九灵山房集·竹梅翁传(卷27)[M].四部丛刊初编本.

[18]唐朝晖.元庆元路遗民诗人群考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4).

[19]嘉靖宁波府志·流寓(卷39)[M].日本藏地方志影印版.

[20]刘仁本.羽庭集(卷2)[M].四库全书本.

[21]戴良.九灵山房集·高士传(卷19)[M].四部丛刊初编本.

[22]明史·文苑传一(卷285)[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3]成化四明郡志·鄞县志(卷18)[M].续修四库全书本.

[24]明太祖实录(卷88)[Z].

[25]钱谦益.列朝诗集·甲前集·方参政行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9.

[26]明史·方国珍传(卷123)[M].北京:中华书局,1974.

猜你喜欢
庆元浙东士人
曹庆元
清代浙东曲家补考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
庆元县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报告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
论陶渊明对诸葛亮的接受——兼及士人仕隐之间的矛盾与彷徨
元代福建多族士人圈研究三题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
从《华阳国志》看两晋巴蜀士人的民族观念与国家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