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燕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把民歌看作艺术,是孔子整理出《诗经》之后。《诗经》的风、雅、颂三章,最有艺术成就的是以民歌为主要内容的《国风》。《诗经·秦风》主要记录了秦地的自然风貌和秦人的生活状况,天水及西和、礼县这一大片区域,是秦人的发祥地,秦时这里的民歌已有了更多的文献记载。秦地民歌,不仅随着秦人的发展壮大,传播到了今天的关中一带,而且丰富并影响了官方音乐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汉以来至西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我国西部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大变革的时期,居住在秦地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也有过多次融合,有的民族和部落消失了,也有的民族和部落壮大了,有的被兼并和同化,随之也使民歌传到异地他乡流传起来。天水民歌吸收了西域外来文化、音乐、歌舞中优秀的民族音乐影子,使之更加充实和完善了秦地音乐和曲艺。
唐代、宋代是中国封建时代文化的兴盛时期,尤其是盛唐时期,边疆民族的歌舞艺术大量传入中原,对天水地区民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宋以来民间音乐中的说唱与戏曲逐渐形成,天水地区流传至今的小曲和历史上的汉大曲、唐宋大曲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唐代大曲《濮阳女》就是秦州地方的民间歌舞节目,唐诗人岑参《醉后戏与赵歌儿》诗云:“秦州歌儿歌调苦,偏能立唱濮阳女。座中醉客不得意,闻之一声泪如雨。向使逢着汉帝怜,董贤气咽不能语。”即为其证。事实证明,不仅后来的小曲《濮阳女》,就是许多的天水小曲,大都是愁音苦调。秦州人以苦为乐,确实和秦先祖的气质一脉相承,是具有理想,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现实主义者。
元明以来戏曲文化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在明代中叶,民间曲艺文化非常繁荣。小曲在民间流传非常久远,从元、明以来甚为流行。天水地区各县流行十分广泛,数量很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于小曲属乡土文学,有着它自身的许多民俗文化的优点,以及抒情的真实性,演艺技巧上的灵活性和语言运用方面的朴实性,因此它最贴近生活贴近观众,所以,它一直被老百姓认可,被老百姓保护才得以流传下来。
明清时期,民歌兴盛,数量很多,流传至今的民歌大多都是这个时期的,这时已有半职业艺人演唱民歌小曲,如秦安小曲形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据《天水戏曲志》记载,秦州小曲创建时间为1851—1861(清朝咸丰年间),以陈旺所建的魁盛班演秦州小曲为主,后来发展为秦腔。小曲演唱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清代早期,有2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秦腔、眉户戏发展史的重要参照。
20世纪以来,天水民歌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反帝、反封建、反映人民革命和团结一致抵抗外来侵略题材的新民歌空前繁荣。解放后,天水民歌中反映人民新生活的民歌大量涌现,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放初期,天水百姓的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一样匮乏,民歌成了人们抒发情怀、歌唱新生活的主要形式。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号召下,天水民歌不但自身有了较大发展,而且对整个文艺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但出现了民歌体的诗歌,而且出现了一大批民歌化的歌曲和戏剧。就是在“文革”期间,虽然整天高喊破“四旧”,人们的思想被禁锢,但是田野里到处都飘荡着山歌声。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机走进了天水百姓家庭,传统民歌被挤出了人们的生活。但是,人们慢慢地发现,电视代替不了根植于天水人心灵深处的民歌。一些民间歌手又一次捡拾起散落多年的歌谣,亮起了歌喉;一些外出打工的乡民们,拿钱买服装道具,支持村里人唱民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一批文化人士,开始搜集整理和研究天水民歌。
千百年来,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的民歌种类,天水山歌、秦州小曲、秦安老调、甘谷道情、张川花儿、武山碾场调……。伏羲故里的民歌,不仅是华夏民族诗歌的源头,是民间乐舞的原始形态,而且是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天水民歌,是中国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华夏先民们的生活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对民族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天水民歌从古至今唱了数千年,记录了天水先民们几千年的生活形态和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的发展与演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号子,也称“劳动号子”,是民歌中也是整个人类文化中产生最早、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品种之一,它是伴随着劳动的产生而产生,并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的民歌。除了消除疲劳、协调劳动之外,劳动人民往往在号子中抒发即时的感情。它与劳动的节奏、劳动时的情绪和劳动中的吆喝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既有组织劳动、指导劳动的作用,也可以统一劳动节奏、鼓舞劳动情绪、振奋精神、减轻疲劳而达到加速劳动进程、提高效率的目的。同时,号子在劳动过程中有传授生产劳动技能、社会发展历史和生活知识的作用。天水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就已经在西北地区渭河上游产生了,这里是中国旱作农业的起源地。地理环境对一个地方的文化影响很大,也影响了民歌的题材和体裁。天水民歌中的号子有《打夯歌》、《碾场歌》等。号子基本形式是一领众和,唱词内容随情所至,说古唱今,即兴编唱。音律舒展,层次感强,内容丰富,表现委婉,粗犷激昂。“打夯号子”,名为“号子”,实为山歌。最初流传于渭水流域,是农民冬季治理渭河,修建河堤打夯时唱的歌,后来才慢慢地流传于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号子以音律舒展,层次感强,内容丰富,表现委婉,粗犷激昂而在治河工程中独领风骚。歌唱非常灵活、非常自由,看见什么唱什么,想起什么唱什么。眼边看,心边编,口边唱,随心所欲,不拘形式,富有浓厚的泥土气息。词的内容集自然景观、自然现象、农事农活、婚恋嫁娶、地方文化、风俗风情等古今素材于一体,形成了农村人说讲故事的大汇串。“打夯号子”具有多样性风格。有领唱、齐唱、对唱等,可根据需要随意改变,有时还可以由一人以歌提问,另一人以歌回答。如果有几个或十几个夯,那么随着节奏的统一,就会在工地上形成歌的世界,歌的海洋。
山歌是民歌的一种类别,流传分布极广,蕴藏极为丰富。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叫法。陕北的叫“信天游”,山西的叫“山曲”,内蒙古的叫“爬山调”,四川的叫“晨歌”等等。大多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音乐极富地方特色,是民歌中风格性最强的品种。天水山歌是中国西部民歌中保存较为完整的民歌,它的历史悠久。原始时期至汉朝初期是山歌的孕育期,汉代与明代是山歌的发展期,明代至民国是山歌的成熟期,新中国成立至今是山歌的曲折发展期。山歌是天水民歌中较有特色的歌种之一,在各县、区都有丰富的山歌流行。没有固定的调式,全用方言来唱,是民歌中风格最为鲜明、最具地方音乐特点的民歌品种。天水山歌,属于黄土高原这一民间音乐色彩区,高亢而粗犷,自由而奔放。它疏散的韵律,跳跃的高腔,艺术地展示了这里的自然风情,反映了这里的社会面貌。天水山歌一般两句为一节,每句七个字,句式整齐押韵,多用比兴手法,每节都用衬词领起。从内容上看,即兴编唱的小令居多,也有几十句到上百句的长调如《盘汉中》、《二十四个打灯蛾儿》、《二十四个马尾箩儿》等等,有上百句较为固定的歌词,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和显明的人物形象。任何一门艺术都来自于生活,山歌与生活的联系,比其他艺术都更为密切,在秦州区南部山区传唱的《盘汉中》就是天水人当年生活的写照。早在先秦,天水至汉中的古道就已通行,直至民国时期,这条古道上驼队马帮络绎不绝,贩夫脚户穿梭往来,有西风飘洒的凄凉,有小店孕育的爱情,于是,也就有了天水山歌《盘汉中》。民歌研究者认为,“山歌是即性编唱的”,这是相对于经过文人加工的民间小调而言。能够流传下来的山歌,是经过几代人的传唱而形成的,可以看出,它已传唱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天水山歌曲调或高亢、凄婉,或悠长、缠绵,或抒情、优美,没有器乐伴奏。内容除大量的情歌外,还有不少反映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及生活情感。流传于天水的山歌调儿多、词汇广,堪称陇原一绝。它有云贵高原的粗犷性,唱腔含多样性,像秦腔的音律一样,有喜、悲、快慢的腔调,有川陕两地的细腻柔弱性,带一些黄土高原的阳刚性,也有着内蒙、青海、新疆的泼辣性而跻身于国内民歌舞坛。天水山歌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音乐特色显明,是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
民谣在陇南各县极为流行,也非常丰富。天水民谣自有其特殊性和地域性。民谣有生活类、生产类、交往类等几种类型,千百年来,民谣深深渗透在天水人的红白喜事、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之中,是天水民间文化的一道独特景观。天水民谣最有特色的是酒歌,酒歌一般在行酒令的过程中吟唱。天水酒歌悠久的传唱历史源于天水酒文化的兴起。据《考工记》记载,秦州春曲酒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而在天水秦安卲店村大地湾考古发现的锥形瓶,据考证是喝酒的器皿。现在“酒”字的初文“酉”极像锥形瓶,依“六书”象形法创造而来。最初的天水酒歌,是人们集会、欢聚饮酒时,受气氛和情绪的感染随口唱出来的。由于它具有精湛的语言表达技巧,又能井然有序地说理和叙事,把生活丰富化、趣味化,口耳相传便被保存下来。由于天水自古以来便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因此天水酒歌既受三秦文化影响,又吸收了青海、宁夏花儿的演唱特点。如天水酒歌《黄羊坡》中的许多唱词与花儿中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天水酒歌由于方言和习俗的原因,又有自己独到的味道,在音律、节拍上与花儿又有很多差别。同时,陕、甘、川交界处的藏族及其先民羌族、吐蕃的民歌对天水酒歌也有很大的影响。尽管天水酒歌有着民族共性的东西,但酒歌的传唱有它自己独特性和特殊的环境要求,它是人们在酒桌上的一种特殊的娱乐活动。很多酒歌都是人们酒过三巡后即兴演唱的,因此酒歌的唱词,自然形成了联章复叠的形式。彼此衔接对唱,或一人唱众人和,用一个简短优美的曲调充分地抒情达意,不但助酒兴,而且也考验了喝酒人的酒量。目前全国流行的酒令有三百多种,天水比较流行的有十多种。在酒桌边,可以一两人边唱边行酒令,也可以多人同吟唱行酒令,气氛非常热烈。天水酒歌少则数句、十来句,多则上百句,内容五花八门,丰富多彩,是酒文化乃至餐饮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花儿是产生于甘肃临夏,并流行于甘、青、宁、新等地区的一种山歌,是西北劳动人民在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一种优秀民间文化艺术,是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与音乐家完美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因歌词中多将青年女子比喻为“花儿”而得名。它主要流行于贺兰山以南,六盘水以西,岷山以北,日月山以东的这一横跨甘肃、宁夏、青海三个省区的广阔地带。它以高亢嘹亮,挺拔明快、激越动听的特色,在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百花园中独放一葩。张家川“花儿”是居住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内的回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一种民间曲艺,是生活在这一区域内回族人民内心世界的独特反映,是当地群体历史渊源、生活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文化表现形式,表达了该地区回族人民热爱生活、勤劳勇敢、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
“花儿”究竟始于何时,史料说法不一,张家川“花儿”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宋元时期各地商贾,包括波斯、阿拉伯人在陇东南各地经商,多有留居不归者,大部分冠以汉姓,娶汉女为妻,成家落户,成为当地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自明清时期,大量云南、陕西、河南等地的回族迁入张家川定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各种文化流派不断融合、变化,回族“花儿”与当地的汉族“小曲”经过不断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很有影响力的张家川“花儿”流派。
“花儿”是张家川县民歌的主要组成部分,流传范围遍及全县,内容丰富多彩,多为向往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婚姻的情歌,表现爱情的美好和对爱情的忠贞。或歌唱爱情欢乐,或倾诉相思之苦。表现爱情大胆、热烈,情真意切,语言质朴率真,具有朴素的风格和浓郁的乡土味。其表现形式或由一人唱,或由男女对唱。经省、市民俗民艺专家近年来的多次考察和论证,张家川“花儿”从行腔、唱调和风格上有别于“河州”、“洮岷”两大流派,独树一帜。它与临夏“花儿”在格律、形式、结构、调式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在部分词汇中渗入了“小曲”的音韵,曲调高亢嘹亮,歌声悠扬,委婉动听,音乐跌宕起伏,令人爽心悦目。
“小曲”是古老的乡土社戏遗存下来的一枚“活化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原先是先秦游牧民族生产劳动过程中传唱的一种歌谣,那时就叫作山歌,即山野之歌。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变化,由劳动号子演化为民歌,再由民歌演化到乡土社戏,即后来的秧歌和社火,作为民间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化活动,一直保留下来。《汉书》中说:“家本秦也,能为秦声。”说明“秦声”就起源于先秦时代,是秦人最喜欢演唱的一种民歌、最为普遍传唱的一种曲调。因为是民间的曲调,所以就把它称作“小曲”。而且这种曲调主要传唱在秦地,秦地就是现在天水和陇南的西和、礼县一带。据《吕览·有始览》云:“西方为雍州,秦也。”周封秦赢之地“汧渭之间”以西的渭水中上游流域一带,这一带就是古秦州今天水地域,凡此一带都被称作“秦声”的发源地。在天水地域里还有武山民歌、秦安老调、付川小曲、甘谷小曲、甘谷道情、秦州小曲和秦州民歌以及清水道情等,都是以曲牌体演唱的民间歌曲。它活跃在广大农村和山乡僻壤里,从来没有登上过大雅之堂和戏剧舞台,是在民间祭祀活动和群众自娱自乐的秧歌社戏中演唱表演,是一项地地道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曲起源于山歌,因“小曲”始终保持着野性趣味,方土风情。不与大戏舞台争名夺利,又一直活跃在广大的农村山野田园之中,自由浪漫地生存着,即兴抒情,意切情真,爱唱就唱,随意性很大。它是以山野为台,以痴心达情为趣,有唱有和,村夫民妇都可为之,无拘无束。自娱自乐,唱性情爱恋歌,寓教于乐,教子相夫,礼仪孝道,男婚女嫁等一切社会现象和传统文化,它都可以为之演绎歌唱。“小曲”同“山歌”一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又易于被群众接受,而且它还吸收了民间巷俚之音和山歌中高亢激昂的音色,在委婉悠扬中稍带一些高亢的唱腔,直白抒情,不尚华词,方言土语一齐搬上台词。虽然未能登上大雅之堂,但它扎根于民众之中。
麦积、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等县都流传着唱小曲和耍社火(又名烟歌,或称黑、白社火)的民俗文化活动,虽然演唱表演形式稍有区别,但演唱曲调大同小异或稍有差别。如自古以来男扮女装,手拿扇子扭姿成舞,舞龙、舞狮、划船(有的叫船姑娘,是外来文化的影响,借鉴南方水乡风情,表演成趣)的表演形式,社火中男扮女角者以对口唱、四人唱、群口唱等多种形式演唱“小曲”儿,而“小曲”演唱时则是以表演有故事情节的剧目为主。所以把“小曲”称为社戏(村庄为社,是群众自己的村庄里演的“戏”),它是由质朴的“秦声”中遗传下来的最为原始的曲子戏,民间把这种戏简称为“小曲”儿,或称“小曲子”。它的艺术风格具有浓郁的乡土芳香味,音色优美,表演朴实,方言演唱,是地域文化中的一朵无名野花。
天水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地方色彩,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沉淀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但是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民歌渐渐远离了我们的生活。正因为如此,民歌保护的工作刻不容缓。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类似于博物馆式的保存处,另一方面需要根据其生存土壤的变化,在保存其风骨的基础上,进行相应转型,真正保护好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