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一,伏春兰,肖爱生
(中共天水市委党校,甘肃 天水 741018)
党的十六大以来,甘肃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甘肃的发展放到全国的大局中来思考和谋划,不断深化省情认识,下功夫完善和拓展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夯实发展基础,破解发展难题,逐步探索和形成了一系列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甘肃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思路,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甘肃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开创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局面。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甘肃省经济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党的建设实现新突破。认真总结甘肃省经过长期探索形成的推动全省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决策,总结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民强省的具体而丰富的实践,总结历届省委、省政府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破解难题上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其更具规律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并能长期指导甘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理论研究的使命所在[1]。这里我们重点对甘肃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和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
甘肃省通过认真分析经济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思想和战略的认识,从产业发展战略到区域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战略到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并趋向成熟的过程,而每一个战略的决策都是依据当时、并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问题。21世纪初期,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甘肃省开始逐步把农村问题提升到战略层面,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一系列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措施。十六大以来甘肃陆续出台若干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业发展战略的最完美体现是“工业强省”战略的提出,为甘肃工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2012年甘肃省委在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做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策,争取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从“抓两头、带中间”的三大块战略到“再造河西”战略,再到2009年甘肃省委第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甘肃的区域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伴随着兰—白一体化、酒—嘉一体化、金—武一体化、平—庆一体化、关中—天水经济区、兰州新区等战略的实施,甘肃依据本省实际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一是实施了大企业、大集团发展的“双十”工程。就是企业组织结构调整适应国际竞争要求,发挥“支柱板块”优势,培育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增长点。按照主业突出、有核心技术、有知名品牌、有市场份额的要求,重点培育10个营业收入达到和超过50亿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和10个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50%以上、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大企业。
二是实施了企业技术改造的“233”工程。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瞄准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实施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提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既发挥传统支柱产业的优势,更重视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从“十五”以来,每年工业技改的投入都在200亿元以上,引进新技术和设备来改造和提升传统的产业。同时重振甘肃装备制造业,重点在电机电器、石油钻采及炼化设备、数控机床、控制设备、无线电整机、通信设备等技术水平高、基础条件好的领域实现突破。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积极发展具有特色优势、对经济增长带动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
三是实施了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千户百强”工程。就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是逐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担保体系和服务体系,在金融服务、技术改造、人才培训、新产品开发、信息咨询、市场准入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是实施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367”攻坚计划。就是对于工业企业进行改革、改组,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办法来破除传统工业企业发展当中的一些体制和机制性的障碍。甘肃实施了“367”攻坚计划,就是从2003年用3年的时间,对60户国有大中型企业全部改制到位,还将70户企业原来在省里的管理权下放到各地区。同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主辅分离,切实解决好企业办社会的问题。
2006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产业为支撑,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立足省情实际,围绕农民增收,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发展思路。及时制定了“一纲九目”的工作思路,将发展劳务经济、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力争使全省农村面貌出现一个质的变化。“一纲九目”:“一纲”就是要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用项目带动发展促进改革。“九目”即:一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促进劳务经济超常规发展,三是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四是加快推进城镇化,五是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六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七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八是下决心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九是着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关于解决“三农”问题、加强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还有:发展劳务经济,主要是要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把建立培训基地和劳务就业基地结合起来,把加强培训和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开辟更多的劳务渠道,建立相应的劳务基地;把劳务输出同劳务移民结合起来,帮助农民解决好劳务输出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更多的农民在劳务输出中实现稳定就业,最终实现劳务移民。围绕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中医药业作为大产业来培育,在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此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一个大的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加强农村饮水、医疗卫生、道路、电网、沼气、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本身发展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种不平衡甚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需要制度创新,甘肃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针对全省各地竞相发展,但协调发展不足的问题,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通过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同时谋划打造陇东能源化工和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两翼”腾空劲展,助推甘肃经济。通过“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实现甘肃各市州之间,甘肃与其他省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发展。通过设立产业转移园区等制度创新,有力推动了省内的产业转移,加快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步伐,通过转移支付、项目建设等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兰州、白银等地区,受空间、资源、能源、环境等条件制约,而空间广阔的兰州新区则发展机会少。为此,省委、省政府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从而设立了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这不仅使兰州发展有了更大的空间,而且,推动了甘肃核心发展区的做大做强。针对甘肃发展与周边省份发展协调不足的问题,为打通西面经济发展通道,建立了兰西格经济区,为打通东南面经济通道,建立了关中—天水经济区。通过这些国家层面的经济区,使甘肃与周边省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甘肃经济发展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水资源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全省人均和耕地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和1/4,目前水资源总体上仍呈减少的趋势。同时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稀疏,沙漠化、荒漠化趋势仍在加剧。随着不可再生矿产资源的开发,矿产资源优势也正在弱化。另外,甘肃省一些地方仍在盲目发展能源、资源消耗大,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城市的污染、工业污染和黄河水体污染问题仍很突出。
为解决这些问题,甘肃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提出科学合理开发资源,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利用相协调,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利用好资源。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坚持以节约用水、节约资源、节约土地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水型社会,严格控制高耗水、高污染、高耗材产业。对高污染企业,下决心整治,实施准入制度,做到不达标绝不能生产。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大力开展资源节约利用,“节能降耗”成为甘肃发展新的理念。例如,在土地资源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严禁乱占乱用耕地。从2006年起,在各市州实施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办法,市长、州长是第一责任人,每5年为一个考核期,对考核认定为不合格的市州责令整改,除限期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外,还要在整改期间暂停该市州农用地转用和征地审批,同时,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近年来,全省一些以消耗矿产资源为主的大型企业积极在境外、省外建立原材料基地,符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甘肃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5年,甘肃省就开始进行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调研和起草工作,2007年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省,2009年底,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国家批准实施的第一个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在占全省能耗总量80%以上的工业领域,甘肃省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工业经济发展全过程,从项目、企业、园区等不同层面推进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除出台多项工业循环经济政策外,循环经济载体也由试点向示范推进,在有色、冶金、建材、煤炭等重点行业,推广应用了一批共性和关键性链接技术,粉煤灰、煤矸石、冶炼废渣、化工废渣、采矿废石等工业固体废弃物实现了综合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高炉炉顶压差发电、钢渣水淬综合利用、高炉转炉煤气回收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甘肃省还指导构建了有色与精细化工、新材料、风电设备制造、清洁能源利用、特色农副产品、绿色食品等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了一批循环经济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和社会事业项目,启动了200户自愿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创建活动,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试点。这些措施使甘肃省在“十一五”期间全面完成了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以年均6%的能耗增速支持了11%的经济增长。甘肃省通过发展循环经济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找到了新平台,循环经济使甘肃万元GDP能耗下降的同时,也逐步改变了甘肃工业经济粗放的格局。
同时,加大培育新兴产业的力度。充分发挥风能、太阳能的资源优势,建设好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同步抓好配套电网,打造河西新能源基地和低碳经济区。发挥陇东煤炭油气资源优势,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绿色发展之路,把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成西部重要的西电东送、西煤东送及煤化工基地。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把支柱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作为传统产业上水平、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使甘肃石化、有色、冶金等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能力、销售收入实现大幅度跃升,跻身国内行业前列。加快传统物流业转型,打造带动力强、辐射力大、特色鲜明的物流企业集聚区和物流园区。
甘肃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十六大以来,甘肃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甘肃省文化体制改革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2—2006年,一是积极推动国有文化单位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二是加快推进集团化建设。2002年以甘肃日报为基础组建了甘肃日报报业集团。2004年在原甘肃人民广播电台和甘肃电视台的基础上,组建了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2005年,以甘肃人民出版社为基础,充分发挥《读者》杂志的品牌效应,组建了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第二个阶段是从2006年至今,按照中央既定的文化体制改革“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甘肃重点实施“一把手”工程,全程建立“倒逼”机制(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实),截至2012年5月31日,已全面完成中央确定的各项重点改革任务。
目前,全省出版发行业已实现全行业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除按要求保留事业体制和划转撤销的外,全部转制为企业。与此同时,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初见成效。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冲破了束缚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文化生产力发展原动力不足的问题,激发了文化事业单位走向市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文化企业的活力,使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崭新局面。到2011年上半年,甘肃省共有文化产业机构4902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32615人,民营文化产业从业机构2200个。2012年甘肃省文化产业呈现超常规发展态势,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8.17亿元,增速达到26.02%。2012年全省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为1.4%。全省文化产业资产总计、从业人数、机构数较上年分别增长了 15%、16%和 22%[2]。
实践充分表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着甘肃发展的力度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10年来,甘肃省经济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缓解。从根本上看,这一系列成就归根于思想的大解放。10年来,甘肃省不断推进思想的大解放。一是冲破不合时宜的旧观念的束缚,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新理念,用以理清甘肃发展的思路,实现了从敢于冲破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到树立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从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到树立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从打破“唯GDP至上”的陈旧观念到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的三大转变。二是运用科学发展观蕴涵的科学方法和思维,研究甘肃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应对新矛盾,破解新难题。针对甘肃发展中的现实难题,甘肃省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研究甘肃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应对新矛盾,破解新难题。三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适合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在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打造特色方面大胆探索、勇于试验,走出一条符合甘肃省情,适应西部发展的特色路子。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省在不断深化省情认识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工业强省战略”,“两高举一加强”和“两抓两放”的工作思路,“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及“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思路的提出,都极大地推动了甘肃经济的发展。
甘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的主要抓手是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在深入分析省情的基础上,在省委第十次党代会上,工业强省成为甘肃省新的发展战略,这在甘肃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下放省属国有企业管理权、下放干部管理权”成为落实这一发展战略的总体工作思路。时任甘肃省委书记苏荣提出,目前必须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开展项目建设培训工作,千方百计去争取项目;把握发达国家和东南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趋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去引进项目。通过省委领导带头,“发展抓项目”成为甘肃省各级官员的一个显著变化。尽管省委这一行动来得非常突然,但是,一方面“抓项目”正是甘肃“工业强省”基本方略的深入;另一方面,省委“抓项目”的要求正中省地各级官员的“下怀”。因而,这一决策前所未有地得到了各个方面的积极响应。10年来,通过发展抓项目,使甘肃经济发展有了实实在在的载体,一大批事关国计民生的大项目纷纷上马,“十一五”时期甘肃干了几件具有全国影响的大事、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重要成就,是顺应民心德政工程,如几代甘肃人盼望的引洮工程、兰渝铁路和石洋河治理等等。通过项目的实施有力地带动投资、消费,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大发展。
实现甘肃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规模宏大、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有前瞻性的战略目标的保证下才能实现。甘肃发展必须在甘肃整体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中得以实现。十六大以来,甘肃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不断深化对省情的认识,下功夫完善和拓展发展思路,在省委十届四次全委会议提出“高举发展的旗帜,高举改革的旗帜,加强党的建设这一根本保证”和“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下放省属国有企业管理权,下放干部管理权”的总体工作思路。2007年4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在深入分析认识省情的基础上,认为我省总体上仍然处在一个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保障加快发展的阶段,从这一阶段性特征出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了“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三大支撑”的总体发展思路。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甘肃省进一步分析了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对“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进行拓展和细化,形成了区域发展战略,即“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和“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这一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使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一些重点领域的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
这一系列总体思路和战略决策,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科学发展观内涵与实质理解的深入,体现了对当前甘肃省情分析上的深化,也体现了全省党员干部和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性的增强。对省情的不断深化和对发展思路的不断完善,解决了甘肃要实现怎样的发展、如何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了甘肃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极大地提高了发展的科学性。正是由于坚持战略前瞻、思路明晰使甘肃的发展做到了着眼当前,立足长远,没有走弯路,也为今后跨越式科学发展打下了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其价值维度来说,以人为本的实质是把人当人;就其实践目标来讲,以人为本的关键是使人成人。在甘肃,从省委领导到基层干部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就是:让甘肃的老百姓活出个人样来、活出点人味来[3]。前者依靠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就行;后者则需要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民主权益得到保障来实现。在甘肃农业是头等大事,它直接关系着26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而解决吃饭问题曾经有人断言在甘肃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为此,甘肃把发展农业放在经济发展重要位置。现在甘肃人民可以十分肯定地说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近年来,甘肃的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粮食连年丰收,继本世纪初期突破800万吨大关不再为吃饭发愁之后,2009年突破900万吨,2010年达到958万吨;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率首次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分别增长9.8%和10.6%);“十一五”期间,甘肃为民兴办实事86项,仅省级财政投入就达153亿元,解决了群众在就业、就医、就学、饮水、住房等方面的现实困难。
“5·12”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抢险救灾,千方百计安排群众生活,组织灾民开展生产自救,确保了灾区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所,同时积极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尽最大努力让受灾群众尽快住上新居,不到两年时间就完成了农村居民房屋30.2万户重建和39.46万户维修加固的任务。所有这些都得了老百姓认可,让群众从具体感受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共产党说的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在甘肃得到了认真扎实地运用,成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法宝。甘肃省委历来重视统筹兼顾,在“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中,就有“五个统筹的着力点”的明确要求,这就是“坚持把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提升城市的带动力上;坚持把统筹区域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发挥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上;坚持把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上;坚持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加强生态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坚持把统筹自身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着力点放在改善投资环境、培育壮大多元投资主体上。”在这些要求的统领下,甘肃的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无论在工业方面还是在农业方面都成就显著,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良好基础、以马铃薯产业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势头强劲;各个行业和各个市州都深入研究自身情况、努力探索新的规律,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特色、具有行业特点和地方优势的发展路子,河西走廊的风电、陇东的石油化工都具备了在全国引领性的实力与潜能,陇东石油储量16亿吨是全国唯一有望替代大庆的地方。新的区域发展战略也是落脚在力争实现“大幅度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大幅度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大幅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大幅度提升城乡群众生活质量。”同时,面对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大的实际,坚持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省内建立兰白经济区、探索酒—嘉一体化、金—武一体化、平—庆一体化,在国家层面建设兰州新区,兰西格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推动了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尽管经济发展实力较弱使统筹兼顾比其他省区实施起来更困难,但甘肃近几年在这一要求上始终坚定不移,达到的水准也超出人们的想象。
通过总结甘肃人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经验,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在甘肃的实践雄辩地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1]励小捷.在全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代序)[A].甘肃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4.
[2]范鹏,周小华.2011—2012年甘肃省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14.
[3]范鹏.论科学发展观在甘肃的实践[A].甘肃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