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燕红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图书馆,福建 福州 350108)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公平指的是公民在获取信息资源、享受信息服务时合理正义的原则。不同于信息平等,它并不是对于可以衡量的信息在全体公民中进行重新分配,并不强调个人的价值,它更强调的是公民权利的公正合理,意味着在个体、团体、区域、种族或其他社会单位间公正(fair)和合理地分配信息或信息服务[1]。
我们谈论信息公平问题,并不是一味地避开商业元素,希求将信息作为一种可以被量化的物品在社会大众中重新进行平均分配,况且由于人们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这样的平均分配也不可能实现。因此我们探讨的“信息公平”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信息资源配置的公平。指的是信息资源在信息主体之间分配的合理公正状态,即各种信息主体对所需的信息资源随时随地获取。
第二,基本信息能力的保障。由于信息主体具备的信息消化吸收能力千差万别,信息价值在每一个信息主体上的实现程度完全一样是不现实的。虽然主体之间的能力差别客观存在,但是不应该悬殊,这意味着应该为所有的社会成员提供同样的获取和利用信息的保障条件(设备条件及基本的技能培训),并且通过教育启蒙信息主体的信息意识。如果没有基本信息能力的保障,也就谈不上信息公平了。
信息公平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是近年来的事情,但信息不公平现象在我国则由来已久。
由于受政治倾向性偏差的影响,“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信息服务的目标,这些口号也成为信息资源等级分配的借口,使公众无知地丧失了自己合理合法的信息权利,最终使公共信息资源向管理阶层或那些具有专业能力的强势群体倾斜。同时信息权利意识薄弱也导致公众对信息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习以为常。
在国内,由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和有效的调控制度,导致不同地区的公共信息资源配置存在着巨大差距[2]。东西部的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导致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无法保障。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又称信息素质,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三个层面[2]。信息素养对医务工作人员来说,信息素养不仅指日常工作必须具备的医学信息方面的一般观念、意识、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在医疗工作中所具备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对信息资源进行筛选、鉴别与利用的能力[3],以及进行科研学术工作时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从各省网民规模来看,北京和上海的互联网发展水平最高,北京的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70.3%,而西南地区的云南、江西、贵州等省互联网普及率不到25%[3]。地区间数字条件的差距限制了信息主体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凸显了信息不公平的问题。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图书馆独立提供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4],即一个地区内所有的公共图书馆通过任何形式的合作平台,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网络。它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普遍均等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保障所有人平等的信息权利,而不论其经济社会地位、居住场所、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种族宗教等差别。
2007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明确了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涌现出了深圳“图书馆之城”、杭州“一证通”、广东“流动图书馆”、佛山“联合图书馆”、东莞“图书馆集群”、北京“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等形式多样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首先,公共图书馆拥有的信息资源不同于学校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它拥有更多与公众家庭、职业和权利相关的综合性信息。公众由此可获得生产生活等方面所需的信息,保障自身基本的信息权利。
其次,图书馆具备相关的信息设备、网络条件,可以对用户进行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的培训。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信息的增长、传统文献向数字信息的转化使公众利用数字手段获取和利用信息成为普遍趋势。
最后,由于公共图书馆具有公益性,天生具有接近社会大众的社会形象,其信息关怀可以落到实处。一些公共图书馆已将信息服务延伸到工地、医院、监狱,通过开办技能培训班、举行阅读活动等,为他们提供一个友好的信息关怀环境。
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目标是信息公平,指导原则应该是保障公众的信息权利。信息权利是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如果没有对“信息权利”的认识,“面向信息公平”很容易沦为一句口号;有了“信息权利”,信息公平就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社会问题,更是民主政治问题,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要求政府、法律的介入,体系的实现需要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
信息资源如仅局限于一馆之中,不仅利用率低,还容易造成信息需求不匹配、信息无用的状况。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立,需将各相对独立的信息资源体系整合、联结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地区性信息资源大系统,并将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满足用户千差万别的信息需求。比如对发达地区来说已经是过期的信息资源,对边远贫困山区的人们可能仍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对信息进行合理的分配,将缓解贫困地区人们信息贫乏的局面,也解决了发达地区的信息冗余。
“数字鸿沟”也称“信息鸿沟”,是指世界上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或一国内部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人群之间,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程度、应用水平不同所造成的贫富悬殊状态[5]。信息的不公平与“数字鸿沟”密切相关,实现信息公平必须直面“数字鸿沟”,直面数字技术带来的信息能力的差异。
国际图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指出:“建立公共图书馆是地方政府和国家的责任,公共图书馆必须得到专门立法的支持,并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资助[6]。”地方政府应担负起建设地方图书馆的主要责任。自“六五”时期提出“县县有图书馆”以来,我国已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等级制公共图书馆体系:省、市、区、县各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各级政府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构建面向信息公平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更应注重建设省、市、区、县之外的乡镇、农村图书馆,这意味着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社会力量将成为主要的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而由于这一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多、对公共图书馆不够重视,广大农村人口和大部分的城镇人口的信息权利无法得到保障。这正是实现信息公平的薄弱之处,因此如何保障乡镇一级公众的信息权利已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瓶颈所在。近年来,苏州图书馆克服体制约束,克服多元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的体制障碍,构建了优秀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苏州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打破了原来各馆“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独自管理各馆事务的传统做法。苏州图书馆的分馆建设是由分馆基层政府提供场地、建设费用(包括物业费用和每年必须向总馆提供的购书经费和人员经费),而苏州图书馆则负责文献资源配送、软件安装、人员配备和规则管理等事务,经双方签订协议达成共识,其中文献资源产权归总馆所有。苏州图书馆通过统一管理信息资源,统一调配工作人员,统一制定服务规范等措施,将信息服务延伸到各地基层的分馆中,解决了各分馆由于分属各级政府造成的信息资源无法共享、通借通还无法实现、公众不能就近获取信息服务等问题。
由于信息强势群体的存在,实现信息公平实质在于保障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权利,消除两极分化。只有充分了解读者特征和信息需求,公共图书馆才能针对具体的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有些图书馆的建设表面上虽然达到了一些所谓的建设指标,但针对信息弱势群体的服务实际上收效甚微。一些基层图书馆虽然购买了维普、清华知网等数据库,但却忽视了这些数据库中农业期刊及相关的农村信息资源比例过小等问题。不适于基层图书馆的读者需求。因此图书馆应该加强与劳动就业部门、残疾人联合会、各类学校等当地相关机构的沟通,调查本地区信息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教育水平、信息需求、特点爱好等,以确定本地信息弱势群体的重点服务范围。如针对信息弱势群体对求职就业、劳动技能、法律法规的迫切需求,图书馆可以购买实用的求职、电脑技术、劳动法规、养殖、家政等书刊,并与当地的相关部门合作,定期发布就业信息、科技经济信息等,为信息弱势群体创造一个更广阔的信息空间。
公共图书馆提供信息服务,吸引公众走进图书馆,有赖于它的设施条件。图书馆必须为公众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阅读环境,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保证为信息弱势群体提供一条无障碍通道。首先,针对残疾读者的活动需要,为残疾人建立盲人图书室、聋哑人读书室;针对老年读者行走不便的困难,将图书馆办到老年公寓、社区服务中心,体现图书馆的人文关怀。其次,公共图书馆应该成为“信息时代信息穷人的最后避难所”[7]。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及网络检索技能的缺乏,信息弱势群体无法利用数字技术,公共图书馆应为其提供免费的上网条件,并对其提供上网指导。最后,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利用数字设备,提供数字服务,弥合读者之间的数字鸿沟,如为边远地区、无法离家的读者提供联机检索书目、提供网上文献传递服务;为视力受损的读者邮寄录音带等。
5.4.1 设立流动图书馆
流动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为边远地区或无法到馆的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方式,具有“分布面广,服务灵活”的优势。这种服务手段在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如挪威有流动书船,印度尼西亚则用自行车和三轮车提供服务。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也陆续采用流动图书馆的方式延伸服务。如广东省东莞市在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时,建设有100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图书流动车可以在任何地方直接进行读者证办理、图书借还、书目查询等方面的自动化服务,并且充当了总分馆间物流传递的工具,形成动静结合的图书馆服务网络,并可以深入到全市各个角落,方便老弱边残的信息利用[8]。各地图书馆应借鉴其成功经验,延伸服务触角,更好地为弱势群体服务。
5.4.2 提供通借通还服务
通借通还,指的是读者可以到服务网络内的任何图书馆借书,也可以将所借的图书归还到任何图书馆。通借通还需要建立一个各馆共享的信息资源库及读者借阅记录库,以保证信息资源的正确调配。苏州图书馆创新了通借通还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传统的通借通还需要定期将异地所借的文献归还于分馆,由于分馆的文献资源产权属于苏州图书馆,这样从A馆所借的文献可就近在B馆归还,B馆可将归还图书直接留在本馆,不需将其归还至A馆。总馆在一定时期统一进行图书调配,大大降低了通借通还的成本。通借通还服务解决了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时信息资源的配置难题,使公众能够就近借还所需的信息资源,保障了边远地区人们享受信息服务的权利。
构建面向信息公平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不仅需要政府、公共图书馆的投入,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参与,是解决基层图书馆建设难题的强大力量,是对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
浙江宁波82岁的退休老教师王亚萍自2002年起以自家500册书创办了“宁波市青少年希望书室”,现已有5000余册,开放5年,已接待读者15000余人次[9]。个人图书馆的创办,有效地提高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末梢的覆盖能力。除此之外,图书馆也应该鼓励企业、机关主动捐款捐书,鼓励企事业单位到图书馆举办报告会,并协助图书馆开展各种读书竞赛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信息服务环境。
[1] 信息获取中公平与平等的差异[EB/OL].[2012-12-21].http://oldhuai.bokee.com/6592371.htm l.
[2] 李青丽.西北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事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情报杂志,2007(7):111.
[3] 第二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2-12-21].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201201 P020120709345264469680.pdf.
[4]走进普遍均等服务时代:近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大纲)[EB/OL].[2012-11-21].http://www.lsc.org.cn/CN/News/2007-10/EnableSite_ReadNews111141 6041193673600.html.
[5] 郑松辉.信息公平与数字图书馆普遍服务障碍[J].图书馆论坛,2006(6):187
[6]菲利普吉尔领导的工作小组代表公共图书馆专业委员会.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7] 谭英.弱势群体呼唤公共图书馆服务[J].图书馆建设,2004(3):11.
[8] 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发展实例 [EB/OL].[2012-11-21].http://www.lsc.org.cn/CN/News/2007-11/EnableSite_Read News1111416051194451200.htm l.
[9] 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 [EB/OL].[2012-11-21].http://www.lsc.org.cnCN/News/2007-11/EnableSite_ReadNews11114 15981193846400.html.
[10] 蒋永福,李京.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制度[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