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2013-08-15 00:49张志鹏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品德儿童内容

张志鹏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五都镇杉溪中心小学,上饶 33470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广大教师付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智慧,已经品尝到许多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有了许多冷峻的思考。作为学校,不论怎样的改革,课堂教学永远都是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再一次引起了广大教师的深度关注。然而,从我们农村小学的教学现状来看,特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真正有效的课堂似乎不超过三分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究其原因,除了教师队伍素质偏低以外,教育观念上存在差距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实现两个转化,即将品德规范内化为学生的品德信念,将学生的品德信念外化为具体的品德行为,使课堂从过去浮华(或教条式)的泥沼中走出来,给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注入真实、扎实、灵气的养分,从而构建有效的品德课堂。

一、立足学生生活,还原品德与生活(社会)“真实”的课堂

课程标准指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他们的方式研究社会。”的确,生活是儿童良好品德形成的基本源泉,他们的品德大多在生活中习得,他们的道德意识如何也只能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然而,对于一些日常的道德观念,老师在课堂上讲了,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说了,课后是否真的做到了呢?有一次公交车上,一位大爷正在给一位老大娘让座,两人相互谦让,这时一位配戴红领巾的小男孩马上机灵地坐了上去,还露出一脸的得意。出于本能,我凑到他身边,与这个孩子聊了聊,小孩正是本县某校小学三年级学生,还是语文科代表呢,我假装不经意地提及品德课上是否进行过关于“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长辈”之类的教育活动,他肯定地点了点头,还将相关的内容倒背如流,说得头头是道,可以想象他在学校一定是一个很受老师赏识的孩子。可是眼前的行为又作何解释呢?为此,我们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引导儿童有效亲近生活的过程,学生在课程中遭遇到的是他熟悉的人物,做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情,体验的是真实的情感,得到的是切切实实的生活和道德指导,这样,他们才能够在自己回味、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

二、有效地开展活动,打造品德与生活(社会)“扎实”的课堂

品德与生活(社会)是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体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正如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那样:“本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于是乎,过去的说教方式不见了,课堂变得热闹起来,但在五花八门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又看到了其中的浮躁:有的“活动内容繁多,蜻蜓点水”、有的“活动主题虚化,走过场”、有的“活动场面异化,看似热闹,实则杂乱无章”等等。如一位老师在组织《秋天到了》的活动时,短短4 0分钟,引导学生开展了说、唱、跳、画、写、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找秋天活动,还用了尝一尝、猜一猜、做一做等方法品尝秋天的果实,与此同时,教师还给学生展示了花样繁多的多媒体课件,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忙得晕头转向而又兴高采烈,可是下课以后,问及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却是一片茫然,试问: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学生究竟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呢?所以,我们判断一节品德课是否成功,不是看教师设计的活动次数有多少,活动内容多有趣、多精彩,而是要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做了什么,体验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三、激发精彩生成,形成品德与生活(社会)“灵气”的课堂

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由此可见,“课堂生成”是新课程理念的精髓,而“课堂生成”又是建立在充分准备的预案基础之上的。但现实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却是部分学校领导与老师们心目中的搭头课,大多都舍不得在这门学科的教学上面花费精力,往往是上无准备之课。而新教材的编排内容又十分简略: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几幅简单的生活画面、几点小知识介绍、几处课文留白等等,其教育意义也是隐性的,所以,无准备之课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它需要教师在活动之前,必须从生活的深度、从未来的高度去挖掘教学资源、整合教材、精心设计活动预案;在活动之中,能够机智地调控课堂、敏锐地捕捉学生心灵的火花、细致地点化即时生成的鲜活话题,为课堂注入意想不到的“灵气”,为学生打造一种不经意却感受深刻的课堂。

总之,要想真正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注入真实、扎实、灵气的养分,我们的课堂就会不但生动而且有效,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质量也就会真正有一个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品德儿童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主要内容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品德
学雷锋·心向党·讲品德·见行动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