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锦洁
(1. 南京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2.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图书馆,江苏 南京 210000)
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重要支柱,是高校公共服务体系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有着其特有的功能和存在价值,与此同时在其建设、管理方面更有着特殊性。随着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建设都需要紧跟时代,其中加强馆内的文献资源建设,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格外重要。何为文献?大致来说文献就是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技术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一种载体,或理解为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1]。现在通常理解为图书、期刊等各种出版物的总和。文献资源建设是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普遍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大多数高校已将图书馆作为一个独立的硬件设施与其它教学设施相对分开建设,各类独具特色的图书馆大楼平地而起,成为广大高校的标志性建筑。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各高校对于图书馆的文献馆藏量都有了明确的数字要求。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文献的馆藏量大确实是为求学学子提供了足够大的知识库。可盲目地追求馆藏量,对文献资源不加以针对性地选择,过分宽容的采购,往往造成了文献资源的浪费。在许多高校的图书借阅率统计中,有近二成的图书借阅次数仅为一次,而借阅次数为零的图书也不在少数。全国高校图书馆成千上万,如何才能在众多的图书馆中根据自身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设有自己特色的图书馆藏资源,避免因盲目扩建和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成为了各高校关注的重点。
为了更好地进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文献采集时,制定一套符合本院校实际情况与特色专业学科发展规划的文献采集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进行文献采集时,所持的依据应为本学校专业及主要科研方向,使采集的文献符合本院校实际使用需求,满足师生的阅读要求。首先,在具体工作中不妨每年在高校内部进行一次调查,收集全校人员的阅读范围,通过统计再与本院校各学科教研组碰头,最终定下本年度文献采集的范围。对于非本院校专业类用书,应尽量减少采集量,并时刻根据本院校专业设置进行相应调整,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文献采集中的资源浪费,更能减少一笔盲目采集造成的资金浪费[2]。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相应的“保质期”,文献也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图书馆作为文献采集的决定方更是要与时俱进,不断了解和研究文献的发展方式以及方向。在进行文献采集时,对于那些生命周期较短的书籍文献,如计算机知识、各类英语考试、公务员考试方面的参考资料等,必须做到在第一时间采购最新版本并随时将旧的版本剔除。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许多内容价值不是很高的文献资料也随之粉墨登场。对此,图书馆在文献采购时应注重挑选作者、出版单位、印刷单位等信誉较好的文献,同时对提供文献资源的书商也要有严格的要求。通过层层严格的删选,不厌其烦,最终以质取胜,将高质量的文献丰富到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当中。
满足读者需求是图书馆采编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图书馆在采购文献时,既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对不同层次文献资料的要求,同时要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对不同层次文献数量的要求,如图书种类和复本的要求。在高校经费有限的前提下,高校图书馆应合理制定图书复本量,不能千篇一律。
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经费计划内实现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规范文献资源建设行为,设立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是一项非常必要的举措。首先,馆级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的组成,一般由图书馆相关领导、专职采编人员和校内读者代表组成。这样的好处在于,在对于常规文献采购的过程中,实行民主表决制度,对于采访人员提供的需要采购的文献进行评议审核。其次,院校文献资源建设委员的组成,通常由分管图书馆的校领导、馆长及各院系负责人、教授、专家组成。同样实行民主决策,对于采购文献进行评议审核。
设立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的好处在于,采用民主表决制度,不仅能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更能符合实际地帮助图书馆做好文献采集和建设工作。对相应的采编人员起到了很好的帮助和监督的作用,避免了因个人决定而造成的文献建设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无针对性、不规范性等问题的发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文献资源建设的工作当中,我们也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文献资源采购审批流程。例如:单批价格在五千元以内的,一般由采编主任直接审批;五千至一万元以内的,由采编主任审核通过后交由分管采编的馆领导审批;一万至五万元以内的文献资料,则应汇总后,在每周召开的馆级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例会上进行表决后,由馆长视表决结果后审批;超过五万元的单批文献,则应先经过馆级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审批过后,再递交至院校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商讨后进行审批;而大型电子文献资源,则需先经相关使用单位推荐,而后图书馆联系进行为期不低于2个月的试用后,再按上述流程进行审批。
首先,对从事文献资源采集的工作人员要进行严格的删选和培训,招聘相关人员时应尽量做到专业对口,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采编人员到值得借鉴的兄弟图书馆进行学习和交流。其次,定期对采编人员进行工作流程检查和回顾,帮助发现由于采编人员疏忽造成的文献采编中出现的问题。对相应的数据要有严格的标准,同一版图书重购率应有明确的限制。
再次,在每年的三季度左右,要针对报刊文献、光盘数据库和网络数据库提出下年度采购计划和方案。该方案的制定应参考上年度的采购计划,并根据本年度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先交由馆级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提交由院校级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定案。
最后,当文献到馆后,应制定同样严格的验收流程,合格后方可办理付款或报销手续。如有特殊原因要提前付款或付定金的,应提前写明原因,交由馆长批准。如因验收不利产生相应不良后果的,要分清责任,责任到人,做到有据可查,有据可依。
高校的文献经费决定着馆藏规模、结构等相关指标。因此,合理运用经费和回顾经费使用情况,是能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全面的进行文献资源扩张的一个必要条件。
首先,要做好文献资源建设的经费预算。该预算要考虑到重点优先,合理分布,满足需求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列出详实的预算计划和明细,并交由馆级文献资源建设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必要的修改后审核通过。在做好预算的同时,实际进行采购还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对预算做适当的调整,采编人员需时时关注文献资源的价格动向,不能生搬硬套采购预算。在市场价格有波动的情况下,应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分清缓急轻重,不能一味盲目,造成经费的浪费。最后,要做好每年的经费总结。对于经费的使用去向和文献的利用现状做好效益评估,在总结中能发现问题是好事,读者满意度调查就是一个不错的效益评估方法。总结出的问题要避免再犯,总结出的经验要适当推广,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把文献资源建设工作逐步完善[3]。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目前要做的是在把握好原则,执行好规范的前提下,根据图书馆现有的情况作相应的调整和配置,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加合理。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自身的研究以及与兄弟单位的沟通,取长补短,与时俱进,更好地做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
[1]沈继武,肖希明. 文献资源建设 [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2]阎世竞,动态优化藏书结构,提高文献信息保障能力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5):40-42.
[3]刘芬. 浅论新形势下的图书采访工作 [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