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祝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江苏 泰州 225300)
进入21世纪,我国的高职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10年来,全国高职高专类院校由400多所增加到1100多所,占全部高校的6成以上,在校生800多万,每年招生规模也在300万以上,占了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总数的46%,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2008年升至23.3%,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挥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教育部重视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这对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健康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1]。然而随着近年来生源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使得高等职业教育由单纯的追求规模向内涵建设转变,很多具有前瞻性眼光的高职院校的领导意识到高职院校发展的转型期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生培养必须创品牌、重质量,而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就是这一要求的体现。
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创业型人才,主要对象为具有较强创业愿望,且有开拓未来的勇气和魄力的人才。二是创新型人才,主要是具有较强技能水平,动手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能力的人才。三是创优型人才,这类人才基本功扎实,实际工作中勤恳努力,业务素质很高。这三种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时都具有各自特点,因此在对他们进行培养和提供文献保障时也要因人而异,更为重要的是优秀拔尖人才最终取决于社会的认同,我们在提供文献保障时也要牢牢把握这一点,才能使得文献保障更有效率和针对性。
高职院校学生较普通本科院校学生而言只是高考成绩的不同,但在实际甄别人才过程中,仅仅按高考成绩显然是不妥当的,在广大高职学生中有很多有一定专长和发展基础的学生,我们就必须激发和优化其发展潜能,尽量予以引导和有效指导,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打造成具有高职特色的优秀拔尖人才。当今的高教事业,究其本质,应该是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培养,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应成为高教工作的重要一环。因此,探索建立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激发他们内在动力,促进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2]。在此情形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深化信息服务,对优秀拔尖人才开辟信息服务的绿色通道,构建优秀拔尖人才发展所必须的文献保障系统也就成为图书馆员理所当然的义务。
图书馆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搭建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文献保障系统,一方面,给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信息环境,同时在利用信息资源的过程中,这些用户也提升了信息利用技巧,掌握了信息检索和整理方法,养成了自学与终生学习的习惯,也就拥有了对其一生成长避不可少的信息素养,这是图书馆对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贡献。图书馆的资源在满足学院基础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更好的条件来满足优秀拔尖人才,促使其中的优秀分子更优、更高、更强、更尖,切实优化他们的德识才学等各个方面,使得他们能适应时代要求,从以往的单纯学习成绩好,培养成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的更新自身的知识,在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凸显优秀拔尖人才的特色,将自身立于不败之地,并形成榜样的作用。
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内培养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很小的一个方面,或者说优秀拔尖人才要被社会认可才能算优秀拔尖人才,学校其实只能算优秀拔尖人才的一个孵化器,因此,在学校中“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毕业后,对其跟踪服务,提供其成长所需的信息也是“优秀拔尖人才”文献保障的主要内容。当然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个优秀拔尖人才成长之路都不尽相同,这也需要我们及时与系部和培养对象联系,尤其是在他们走上社会后,充分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给他们提供尽可能精细化的信息服务,这样通过优秀拔尖人才发展的历程,很自然地形成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参与社会服务的平台,在对优秀拔尖人才毕业后的后续信息服务和跟踪文献保障的过程中,也就塑造了图书馆的信息形象,提升了社会知名度,为图书馆更深层次和更广泛参与社会信息服务奠定基础,从而形成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图书馆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交流场所,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现代图书馆的作用已愈加重要,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信息素养的提升之外,在人才培养初期,很多图书馆都已嵌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课程建设、毕业设计、技能培训、考证考级等领域都有现代图书馆发挥的舞台。针对我院提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理念,我馆立志为优秀拔尖人才的成长创建特殊的信息环境,给优秀拔尖人才和培养工作提文献信息资源保障,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的信息素质,构建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形成有特色的图书馆馆藏体系,最终搭建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文献保障系统,使图书馆成为学院优秀拔尖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院校图书馆员最重要任务就是服务全院师生,为本校教育科研服务,而优秀拔尖人才在服务对象中所占比重很小,这就注定对其文献保障不可能投入太多,因此,我们构建优秀拔尖人才文献保障时就必须更细致地考虑,在资源建设、文献配置上要有更精细的考量,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努力增加优秀拔尖人才所需信息与图书馆所有信息的契合度,在资源建设中须时时以人为本,充分倾听来自优秀拔尖人才方面的心声,在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建设上充分体现其信息诉求。
(1)纸质资源构建。在纸质图书购买前,搜集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过程所需的书目,尽快购置,图书到馆后,建立图书加工的绿色通道,对他们所要的图书即到即加工处理,争取第一时间与他们见面。另外,对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对象和相关指导老师给予一定购书权限,授权他们可以替图书馆购买一定量图书,这样能够保证所购图书更契合他们信息需求,提高图书利用率。
(2)数字资源构建。数字资源购买时与纸质图书略有不同,纸质图书购买时可以对各单本图书进行考量,数字资源则一般是对某个数据库进行取舍,购买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所需的数字资源时我们必须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对使用率较高、性价比较高的数字资源可以整体购买,对那些使用率较低,费用昂贵的数字资源则通过本馆参考咨询部门解决,利用相关的数字资源点卡零星使用,从而节约图书馆相关经费。
根据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和自身发展的规律,我们将对他们的文献保障分为校内和校外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着重。
(1)校内文献保障。在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初期,通过筛选后的对象主要活动场所是在学校,这一阶段是优秀拔尖人才成长的初级阶段,着重于定目标打基础,理论性教强,因此,优秀拔尖人才文献保障也必然具有相应的特点。我们应全程嵌入优秀拔尖人才校内培养的全过程,从培养对象选拔到课程设置、技能提升、课后实践与操作等,图书馆文献保障都必须到位,加强与人才一线部门的联系,及时与直接培养的各系部联络,获取最新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动态,在此基础上,制定优秀拔尖人才文献保障方案并实时提供信息服务。
(2)校外文献保障。在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校内只占很少一部分,在培养对象毕业后,我们仍应该保持与他们的联系,时刻加以关心,给他们提供成长所需的信息营养。尽管,他们已经不在学校中,各种信息服务操作中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有信息需求,我们就该不遗余力的帮助,这对于提高优秀拔尖人才对学校的归属感,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都有积极的意义。
高职院校优秀拔尖人才培养主要在各院(系),因此,我们就必须强化与系部的联系,及时了解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状况,充分了解每个优秀拔尖人才的信息,时刻关注优秀拔尖人才的发展动态,由于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今天是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不等于永远都是,更不等于就能成长为优秀拔尖人才,在优秀拔尖人才三种类型(开拓创业、科技创新、技能创优)中,优秀拔尖人才也可能有所变化,即起初确立创业型人才可能随着外界环境和自我成长的需要成为科技创新或技能创优型人才,而此时,图书馆的文献保障就必须适时跟进,对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文献保障内容也要及时改进,从而适应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上种种,都要求我们构筑一个优秀拔尖人才培养联络机制,实时了解优秀拔尖人才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建立拔尖人才文献保障时才不会出现偏差,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信息需求。
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文献保障尽管与系部有直接的联系,但从文献保障角度讲更多是图书馆工作的范畴,因此,总体上必须按图书馆的意愿来开展工作,图书馆必须成为这项工作的主体,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另一方面,提升优秀拔尖人才信息素养及信息利用能力本身就是图书馆育人工作的一部分,在优秀拔尖人才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1)与系部联络根据系部调整及优秀拔尖人才自身发展的变化而调整。构建优秀拔尖人才文献保障的VIP服务模式,进行精细化信息服务,在充分了解培养目标的情况后,组建一个由相近目标的培养对象、专业课程的专家、图书馆学科馆员组成的QQ群,建立实时联络系统,在线交流,以便第一时间解决优秀拔尖人才信息诉求。
(2)根据优秀拔尖人才信息利用及信息素养而调整。优秀拔尖人才在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时,我们可对其信息利用情况进行统计,根据他们信息利用的具体情况调整其信息权限,也可以给予相应的信息利用积分,在图书馆信息资源与人员服务上对信息利用频繁和信息利用积分较高的优秀拔尖人才进行倾斜,提供更为精细化的信息服务,从而让强者恒强,形成图书馆信息利用的马太效应。这也使得图书馆资源利用更为充分,针对性更强。
只有获得社会认可,优秀拔尖人才才名副其实,因此,在培养对象毕业进入社会后,我们仍需和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他们的发展状况,了解他们的信息需求。尽管毕业后培养对象地域分散,进行文献保障的难度有所加大,但图书馆员就应迎难而上,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手段,尽最大努力做好信息服务,这对与增强优秀拔尖人才对母校的归属感,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化服务水平都有很大益处。
总之,优秀拔尖人才的文献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图书馆员只有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升自身素养,处处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培养对象的需求,才能将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1]马树超,郭扬.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非凡成就和经验[J].中国高等教育,2009,(17):14-17.
[2]李凌杰. 从学科建设角度优化馆藏文献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以天津科技大学为例[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6):50-53.
[3]孔庆祝,卜亨斐. 高校图书馆毕业校友后续服务与完善对策[J].图书馆建设,2012,(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