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秉辉
(复旦大学 上海医学院,上海 200032)
医生应该了解医学史,树立起医学人文思想,不然就是一个“没有教养的医生”。
—乔治·萨顿
人文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sts即人性与教养,亦即人的精神文化。人文包括了人的文化、知识、宗教、信仰、道德、法律、文学、艺术乃至风俗、习惯等等,凡属人类精神活动的内容皆可包括其中。人文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人文追求的是真、善、美的和谐与统一,追求的是人类生存价值的提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面貌,并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科学技术自然是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科学技术也是一个能够自我发展的系统,它可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径直向前发展,科学与人文的间距越拉越大,结果偏离了人文的轨道,甚至产生对立。为人类造福的科学技术,有时反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凌驾于人之上。近代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们看到科学技术的威力,相信科学技术无所不能,使科学技术走上了“唯科学主义”和 “技术独尊主义” 的道路。所以早在18世纪中期,科学技术的成就还只在初步阶段,法国思想家卢梭就已经对此提出警示。事实上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对科学技术非人文倾向的批评,也一直持续不断。
所谓 “唯科学主义”、“技术独尊主义”或“技术至上主义”,即认为科学万能,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种思潮的另一个侧面则是对于人的漠视、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漠视。其结果是工具先进而文化贫乏,物质丰富而精神空虚,生活优裕而道德沦丧。而伦理道德本是人类行为的准则,如果失去了这些规则,人类的社会将倒退,人性将异化。科学技术也就走向了它的反面。这当然是人类不愿意看到的。趋利避害的本能促使人们思考,于是产生了对脱离了人文的科技发展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希望对科技的发展予以引导和调节,使科技的发展固守在为人服务的基点上。这也就是人们一直追求的“人文主义”、“新文主义”、“后现代主义”、“环境保护主义”乃至“科学发展观”等等。
英国科学史学者斯蒂芬曾指出:“医学是人道精神和人道思想最早产生的领域”。因为医学便起源于对人的关怀。所以医学是科学的、也是人文的。我国的传统医学将医术称为仁术。“仁”是仁爱之意,爱什么?自然是爱人!所以晋代的《论医》中便有“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唐代的《大医精诚》一直被视为医德的典范,孙思邈在其中写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西方国家的古代医学亦是如此。《希波克拉底誓言》中便有医生的目的应在于为病家谋幸福的话,而《迈蒙尼提斯祷文》说得更清楚:“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凡举这些都是说明医学与人文本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医学本应该是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科学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把医学推进到实验科学时代。魏尔啸宣称:人体是细胞的总和,疾病的本质便是局部细胞的疾病。科赫则创立了“传染性疾病病因确定”的四原则:病原体感染发生于疾病发作之前、在病人体内能检获该原体、该病原体能在其他个体引起相同的疾病及治疗清除该病原体后所患之病即痊愈。两位德国人的学术被奉为经典,为现代实验医学铸造了定式,即任何疾病都是身体局部的病变,而且都由一个特定的病因引起,只有针对此项病因治疗,才有可能治愈疾病。即 “特异性病因” 说。
“特异性病因” 学术在其后至今的一百多年中创造了空前的辉煌。仅1874年至1900年的26年中,22种传染病的致病因子被查明,包括鼠疫、白喉等曾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急性、烈性传染病,为这些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奠定了基础。但是 “特异性病因” 学术是将疾病视为与人的整体无关的局部问题,更不要说与人的心理、社会的关系了。这就必然导致将疾病尽管长在人身上,但却与人分离开来进行研究的怪现象。而这样一来,则势必导致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当人类基本上完成了以针对传染病与营养不良为主的“第一次卫生革命”之时,医学面临着的是大量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因就不那么单一,治疗也不那么有效。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大量退行性疾病事实上无法治愈。即使是在一部分欠发达国家,环境卫生不良、饥饿等问题也不是特异性地针对单一病因治疗的“魔弹”射程之内之事。当人们期待着医学关怀之时,医学人文精神欠缺的弊端尽显。
在临床医疗工作中,高度发达的各种检查技术,固然使许多疾病的诊断显得十分明确和较易在疾病的早期发现,加以治疗技术的进步,因而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些自然是好事,但是却将医生的注意力引向了疾病而忽视了病人,医生只从某一器官疾病的病理过程来看他们的病人,而疏忽了对“病人”的重视,即所谓“见病不见人”。缺乏人文精神、“技术至上”的思想使医生的兴趣被高新技术的发展所吸引,医生们以掌握高新技术为荣,以推进高新技术为能事。当然,在科技进步的过程中,與论的、甚至行政的影响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结果病人只被视为疾病的载体、药物反应的试管,甚至将病人视为掌握新技术的资源。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医疗技术的发展走向了它的反面。
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还使临床医学带来 “物质化” 的倾向。而物质是可以进入市场的。当市场使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合法化之后,也必定给医学带来冲击。“技术至上”的背后有了利益的驱使,除了某些学理方面的原因外,过度诊断、过度治疗也可能因此产生。
如今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工作要求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几千年田园牧歌式生活造就的人,有的便难于适应,于是心理障碍、社会压力都造成人类的疾病或不适。缺乏人文精神的生物医学漠视了人的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属性。结果是这些病人在各个专科求诊,往往都不得要领。虽然,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恩格尔提出了医学应该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但是,20世纪后期生物科技的骄人的成就,似乎更尽占了“话语权”。
人终不愧为万物之灵,科学技术发展的“失人文化”,也一直受到批判,甚至科学技术越是发展,批判的呼声也越高。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纳入人性的轨道,大到限制核扩散、京都议定书、禁止克隆人……,小到转基因食品的审批、消除乙肝歧视、禁止胎儿性别鉴定……,无不是这种精神的体现。
20世纪后期,在建筑、艺术等领域“后现代主义”兴起。“火柴盒”式的建筑固然省钱,但是住着不舒服,看着也压抑。荒诞的抽象艺术固然给人以感官的刺激,终究没有多少内涵。这些领域的“后现代主义”重新重视人的感受、重视人性的发挥了。不过“后现代主义”的人文观,又有将人文与科学对立的倾向,有“人类中心主义”之嫌。英国科学史学者乔治·萨顿将科学的“真”与人文的“善”结合起来,创造了科学的人文主义,称之为“新人文主义”(new humanist)。新人文主义以科学为基础,同时肯定人文的价值,强调科学与人文的协调发展,使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幸福服务。现代医学当然也面临着这样的抉择。
1972年英国历史学家汤比因与日本作家池田大作合作出版了《面对21世纪的对话》,其中便提到对医学非人文化的批判:“当科学之光照在人的生命之上时,人的生命成了精神交流断绝的客体,人的生命被物质化”,“医生对于生命尊严的敬畏观念降低”,“尽管医学应以医生与患者的人格交流为基础,现在却已濒临崩溃”。乔治·萨顿在《科学的生命》一书中说:“医学是一门‘人学’,是关系人类幸福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关怀为医学应有之意。”乔治·萨顿的“新人文主义”的医学人文观(medical humanist),发展了传统的医学人文观念。表现在:第一,新人文主义的医学人文观既继承了传统的医学人文观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维护生命尊严的精神,也重视生命的质量,既支持改善生命质量的技术,也追求安详的死亡。第二,认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知情同意权、自主选择权,同样是人固有的权利。因此要求国家对此承担责任和义务,人们自己应该捍卫这种权利,明确医疗保健服务不是恩赐,和应该形成保障这种权益的体制。第三,强调医学人文与医学科学的统一,而医学与人文则应该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医学科学应以人文为先导,医学人文则应以科学为基础。
临床医疗应该是医学领域中最富于人文精神的科目,医学的人文精神应该贯彻在临床医疗的各个方面,比如:第一,将人视为生物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人,克服病与人、身与心、生物与社会“二元论”的医学观。第二,将医学服务的目标定位于满足人对身心健康、生命质量的需求。第三,努力为病人提供最优化的治疗,全面转变治疗观念,尽量减少对机体的损伤。限制某些高新技术的滥用,提高医疗的安全度。
医务人员是医学的实践者,也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者。医学的人文精神贯串于医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之中,贯串于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之中。所以提倡医学的人文精神,除了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医学科技外,还对医务人员的文化、道德、审美修养及社会适应诸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我国古代的说法是“医者,儒也”意思是医务人员应该是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西谚亦有“无知便无智”之说,读书使人聪明。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有修养。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品格。” 文化是21世纪劳动者必备的素质。受人托付生命与健康的医生除了应努力掌握现代医学科技之外,更应该通过学习文、史、哲及艺术等门类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学习和继承。唐朝的孙思邈说过:“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善矣”。书读多了,医道就 “无所滞碍”了。同样,西方科学的理性和求实精神、怀疑和批判精神也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
中国古代有“无德不为医”的说法,没有道德的人怎么担当得起病人以生命与健康相托的责任呢?可以这么说:医德与医术犹如车之二轮、鸟之双翼,对医务人员而言是缺一不可的。
“新人文主义”是将科学之“真”与人文之“善”结合而产生。其实,“真”是“善”的基础,而“美”则是“善”的表现。所以“美”便是人文精神的表现。“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体操是要不断锻炼的,对“美”的理解也是需要不断提高的,这个过程便是“审美”的过程。审美可以使人精神正直、心灵纯洁,情趣高尚。此外,科学思维主要是一种抽象思维,而审美的过程更多的是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补,可以提高人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和创造的能力。“通晓和熟悉艺术和人文学科能促使优秀科学家变得更加敏锐,视野更加开阔。” 所以医务人员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在文学、艺术方面的爱好,参加一些文艺活动以陶冶情操,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性丰满的人。这对从事“救死扶伤”的职业来说,也是十分必须的。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作出的定义是:“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适应上的良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人不可能离群索居,医生更不可能。所以人应该适应社会的变革,与社会相融洽。医务人员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是帮助人的角色,特别是帮助在身体上、心理上发生了障碍的病人,因此对医务人员的社会适应能力的要求更高。比如:医务人员应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不能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医学是一个群体的事业,医务人员对同行应该尊重、对自己的师长应该敬、对自己的学生应该爱;医疗是一种高风险事业,国家、社会为了保障医生和病人的权益,必定有相应的法律和规定,医务人员应该努力学习,模范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