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律素养培养路径——基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背景下的思考

2013-08-15 00:51□李
职教论坛 2013年26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道德法律

□李 红 孙 炜

高职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律素养培养路径
——基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背景下的思考

□李 红 孙 炜

当今世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交往日益扩大,体育事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也是各国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与手段。目前,我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体育事业已步入良性发展阶段,正在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型。加强高职院校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律教育,切实提高高职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律素养,对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和促进我国体育强国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高职;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律素养;体育强国

自上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嘱目的成就、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当前,我国正处于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正朝着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然而,诸如体育运动中的贿赂行为、恶意致伤行为、使用兴奋剂行为、“黑哨”行为等[1],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重任。高职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息息相关。就目前状况而言,高职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律意识淡漠、道德法制素养缺位的问题已非常严重,加强高职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律素养的培养已刻不容缓。

一、加强体育专业师资队伍道德法律素养建设

道德法律素养就是指认识和运用道德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道德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品行如何。道德法制教育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规范的教育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接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道德法制教育教师队伍。从2006年秋季开始,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规定,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改革,取消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取而代之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现了道德法律教育二者合一。对于体育专业在内的许多学生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已成为道德法律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然而,实践中大量不具备法律专业教育背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和思想政治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一起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任务,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重道德教育、轻法律教育”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接受过系统的道德法律教育、具有较高的道德法律素养是高职体育专业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任课教师上好该课的前提条件。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高职体育专业道德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为了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和促进该门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对该门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部分教学内容实施分开教学的模式,分别由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与法制教育教师承担。

其次,充分挖掘自身优质资源,从深知高职体育专业青年学生专业特点、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的思想政治辅导员中,选聘工作经验丰富、愿意上讲台的具有奉献精神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在试讲的基础上充实到思想道德教育教师队伍,由他们与专职思想道德教育教师一起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教学任务。并且,要求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选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熏陶与感悟。

再次,根据自身情况,依托当地优质社会资源,聘用法学硕士毕业生、法律实务人士以及长期从事体育法学研究的人员担任法制教育教师,从而形成一支“专兼结合、专职为主”的高水平、高素质的法制教育教师队伍。不仅由他们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法律教育部分教学任务,而且要求他们结合体育专业特点有意识地讲授体育活动暴力事件预防、体育职业法律风险防范等。

最后,建立完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和法制教育教师教学联系交流制度。针对体育专业学生人文知识欠缺、心理不成熟、讲义气、易冲动等自身特点,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和法制教育教师重点探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恰当选择,以此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和法制教育教师的教学交流与合作,促使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互为融通,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真正出实效。

二、创新体育技能培养模式,搭建道德法制素养培养新平台

加强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技能培养是实现高职体育专业学生“入口、培养、出口”三者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重视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技能培养,必将促进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零距离”接轨、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对接。然而,由于良好的道德法律素养是体育专业学生取得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和必备要件,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将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技能培养与道德法律素养培养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可以采取创新体育技能培养模式的方法,将体育技能培养和道德法律素养培养相融合,努力搭建道德法律素养培养的新平台。

首先,创新体育技能培养模式,引入对抗式、比赛式体育技能培养方式。具体操作中,在加强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技能培养日常教学与训练的基础上,将学生分为若干个技能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技能小组对抗赛,让学生将专业特长融入到对抗比赛中进行实战演练,使学生在对抗演练中提高体育技能与水平。

其次,体育专业学生在对抗比赛中,难免地会发生肢体碰撞、身体伤害等事件。因此,在实战演练开始前,专业教师要扮演讲解员、宣传员的角色,跟学生详细讲解比赛规则、注意事项和突发事件处理等;一旦突发事件发生时,专业教师要积极介入,扮演指挥员、救护员的角色,有效控制局面,判明学生伤情,组织学生对受伤学生进行救护;在事后,专业教师要扮演裁判员、消防员的角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帮助学生分析发生突发情况的或然性和必然性,使当事人之间达成谅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从而将极易演变为矛盾冲突的导火索转化为进行道德法制教育的新途径,有效地促进学生养成遵纪友爱的行为习惯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最后,为了确保体育专业学生体育技能培养与道德法律素养培养二者出实效,在开展对抗比赛之前,专业教师一定要做好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教案设计、应急预案编制等相关准备工作,从而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恰到好处地进行把控。

三、积极开展道德法律实践活动,促进体育专业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引导和体验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巩固道德认知的内容,产生强烈的道德情感体验,磨练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2]。而法律认知也有赖于在实践中得到升华。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以提高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律水平为宗旨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转化自己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把获得的法律知识内化为自觉的守法行为,从而促进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首先,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体育专业学生自觉进行日常学习、生活道德实践,遵守校纪校规、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讲究校园卫生等,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其次,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学时,增设道德法制剧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关于爱国情感、感恩父母、校园友情和爱情等许多现实性的问题,亲自体验,获取直接经验,增强同学间的互助理解,增强他们的团结协作意识[3]。

再次,明确体育专业学生课外道德法律实践活动的目标和任务,丰富道德法律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开展道德法律实践周、社区矫正帮扶、到法制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去法院旁听等形式多样的课外道德法律实践活动。通过精心组织,让体育专业学生真正走出去、学进来,达到道德法制观念入头脑的效果。

最后,为了更好地端正体育专业学生观念、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体育专业学生应实实在在地参加社会劳动实践,让他们经过劳动树立“天道酬勤”的观念和切切实实地磨砺意志。

四、积极利用互联网加强高职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制教育

随着以iPad和iPhone4为代表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出现,资讯传播被全面带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也得以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如今,互联网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现代人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犹如一把双刃剑日益影响社会生活和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互联网给现代人带来资讯的即时性、便捷性和交互性,给现代人的沟通交流提供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互联网却充斥着许多不良的资讯信息,对现代人形成视觉和心灵的冲击与侵扰。然而,不容置疑的是,互联网已成为现代人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体育专业学生进行道德法律教育也不可能置于互联网之外,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互联网这种新型传媒手段,加强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律素养的培养。

首先,智能手机的出现,使现代人时时、处处上网成为可能,加速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喜欢通过智能手机终端上网看新闻、小说、视频、聊天和购物等。智能手机的随身性和便捷性将成为电脑之后应用更为广泛的信息获取、传播渠道和电子商务平台。高职院校应与通讯运营商合作,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平台,将专业教育、道德法律教育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及时将体育资讯、热点道德法律事件等最新信息第一时间传送给体育专业学生,让学生们在强化专业学习的同时也能及时了解道德法律建设的最新动态。

其次,通过建立特色鲜明的道德法制教育网站,充分运用网络的独有特性,使班主任、辅导员等道德法制教育工作者与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双向、即时的网上交流、讨论和沟通,同时道德法制教育工作者也要注意教育方式,既要旗帜鲜明地进行道德法制教育,又要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让受教育者心服口服,从而使道德法制教育网站成为互联网时代道德法制教育的新天地。

最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网络育人环境。网络文化对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高职院校应利用网络文化环境对体育专业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熏陶作用这一特点,坚持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占领网络文化阵地,不断优化网络道德法制教育环境,传播、介绍优秀文化传统,着力引导体育专业学生强化自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五、结语

如今,体育已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当中,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这与体育战线工作者的无私奉献、不辞辛苦、努力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在体育战线上,高职院校培养的各类体育人才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高职体育专业学生道德法律素养培养对促进我国体育强国宏伟目标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廖军.体育道德法律化问题初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4):54.

[2]韩玉平,贾巨才.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对策与措施[J].党史博采,2007(06):44.

[3]李松杰.“道德法制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探究[J].沧桑,2009(05):195.

李红(1977-),女,江西乐平人,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孙炜(1975-),男,江西抚州人,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学教育。

G711

A

1001-7518(2013)26-0073-03

责任编辑 时红兵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道德法律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让人死亡的法律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