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教育针对性和发展性的协调平衡

2013-08-15 00:51张明森翟向阳
职教论坛 2013年1期
关键词:针对性育人职业

□张明森 翟向阳

《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在论及未来挑战与展望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上的价值冲突使其面临两难选择”,“迫切要求解决”三个方面的矛盾,即岗位“无缝对接”的功利性与学生终身发展的育人性矛盾,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与构建中高职衔接带来的就业和升学的矛盾,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首岗胜任能力要求的针对性与增强学生发展潜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矛盾。解决好这些矛盾,是高职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培养质量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也是高职教育“后示范时代”继续保持独特活力必须思考的现实课题。本文就笔者的实践与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聚焦:针对性与发展性

认真分析“两难选择”中的三个矛盾,教学与岗位技能要求的 “无缝对接”,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首岗胜任能力要求的针对性,后者是当下多数用人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适应这样的需要,才有前者的“无缝对接”,这里主要讲针对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是高职教育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重要理念,也是高职教育不可替代的鲜明特色。学生终身发展的育人性,增强学生发展潜力和岗位迁移能力,都是讲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性,突出了育人和学生的发展。至于就业和升学的矛盾,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家长的意愿和需要,选择升学是为了发展,即时就业不等于不能发展。就目前状况,高职学生这方面的选择还是比较理性的,升学的比例全国是3.7%,笔者所在学校的比例为3.42%,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这样的比例并不算高。少数学生的升学需求应该得到满足,但从整体上不会对高职人才培养造成大的冲击。未来的职教体系中,即便打开了衔接通道,这种衔接主要还是体系内的,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是一脉相承、相辅相成的。因此,就矛盾的整体分析来看,虽然存在三个方面的矛盾,但是,主要矛盾还是聚焦在针对性与发展性的矛盾上。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改革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如何体现“双重属性”,笔者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首先要体现的是职业性,即高职的人才培养必须紧贴社会和产业的需要,强调以就业为导向,学生毕业后能立即上岗,这是高职教育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否则就很难再称之为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框架中的一种类型,又必须体现高等性。这种高等性除了体现在技术技能的先进、高端外,还要体现在知识文化的积淀上,体现在大学文化精神的熏陶上,体现在技术素养、人文素养、职业态度等素质教育上。总体上说,就是要以育人为本,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这就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高等性和发展性。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高等性不是普通高等教育基因的移植,而是要更加注重培育自己独具特色的高等基因,如知识积淀主要不是学科系统而是应用技术系统的架构,如大学文化建设更注重与工业文化、职业文化的融合等。随着产业的转型,企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职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职业技能的显性要求外,企业更看重前三种内隐的素养,因为这直接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潜力和成功的可能性。高职教育的双重属性,就职业性而言,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职业针对性;就高等性而言,主要是指人才培养的品味和可发展性。这与前面矛盾分析的结论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探源:理念价值冲突辩析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 “从举旗起步到法律地位确认”、“从规模扩张到发展方向定位”、“从示范引领到全面质量提升”[1]三个主要阶段。在第一阶段,我国高职教育基本沿袭了普通专科教育的传统,如以学科为本位,“本科压缩型”等。正因为如此,必然会暴露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第二阶段,高职教育在规模迅速发展的同时,着力理清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目标定位和改革发展方向,但这一阶段的总体基调是“规模扩张”,改革处于探索阶段。以教育部【2006】14、16号文联袂颁布为标志,强化了国家在高职教育特色、改革、质量方面的重点引导。示范建设以点带面,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教育显示出特有的生机活力。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先后就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教育改革创新、加强行业指导、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等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推动了以“四合作”为主线的体制机制建设,突出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高职教育进入全面质量提升的历史新阶段。30年来,高职教育经历了沿袭、探索、改革、反思、提升的艰难历史进程,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既要巩固成果,更要从历史回顾中总结规律,引领未来。从批判“老三段”的学科体系,到借鉴以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等 ,中国高职教育改革大潮涌动,一场“颠覆性变革”如火如荼。应该说,这种改革创新的勇气和精神,在我国的教育领域是难能可贵的。面对强大的传统观念和惯性,高职教育工作者大胆探索和实践,为自己提供了不断总结提高的基础和经验,在逆境中不断探索着新的发展空间。任何变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同样经历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实践、认识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争论的焦点表面上是加强基础和强化实践之间的关系,实质上还是如何解决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发展性的问题。由于观念和认识上的差异,在实践中出现过“两极分化”倾向,一种倾向是过分强调技能、严重削弱基础;一种倾向是强调基础、改革乏力。2009年4月教育部领导在北京教改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必须坚持内涵式发展模式,努力抓好相互交融的实践教学、基础课两个课程系统建设,及时纠正了第一种倾向。尔后,围绕基于“建筑学”基础观的“宽基础,活模块”课程体系和基于“生物学”基础观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又经历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在笔者看来,两种课程架构,前者更具“草根性”,强调宽基础发展,但学科体系的印记明显,针对性不强,未必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后者强调过程性知识的重构,注重行动能力基础的习得,理念先进,针对性强,但改革的幅度、难度大,知识基础有被削弱的趋向,在“水土不服”的情况下,对学生发展会带来不利影响。这一场争论以及其后的实践,让高职教育界悟出了一条道理: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和谐统一,坚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与协调。发达国家再先进的东西,必须根植于本国土壤,创建自己的特色,才有兴旺的生命力。

三、突破:树立育人为本观念

高等职业教育理念价值冲突中的“两难选择”,不是二者选其一,而是二者都得选,只不过是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用“选择”这个词,是值得推敲的。从高职教育的整体情况看,无论是针对性还是发展性两个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努力空间。在针对性方面,国家的政策导向非常明确,突出“四合作”主线,强调“五个对接”、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由于国家的重点支持和指导,示范校、骨干校在这方面已经走到了前面,也探索出不少新鲜经验,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但是知易行难,要真正做到“无缝对接”,对多数高职院校而言仍然是难点和重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发布《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以及其后实施的“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等,重点还是放在推动与行业企业对接、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等解决人才培养针对性的重大问题上,同时强调,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就是说,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既要立足当前,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满足企业对毕业生首岗能力的针对性要求,更要面向未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职业发展潜力,力求让每一个学生成就最好的自我。这就是以育人为本的高职教育人才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必须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育人为本推动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对于把握和解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意义重大,也是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高职教育界要从理念创新的角度,做到提高“两个认识”,发挥“一个自觉”。 “两个认识”即从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提高对育人为本理念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认识;从高职人才培养的基本价值取向,提高对育人为本科学内涵的认识。发挥 “一个自觉”,即践行育人为本理念的行动自觉,每一所高职院校,每一位高职教师,都要自觉地把育人作为第一要务,都要自觉地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既要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要关注他们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有了这样的自觉,我们就不会在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发展性的关系处理上摇摆不定,而是努力探求二者结合的育人规律。可喜的是,一些高职院校已经从学生发展的高度去培育自己的育人特色。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把“大爱育人”作为办学理念,作为学院改革与建设的核心内涵和行动指南,以“爱生如子”的情怀和担当,通过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教育”,把培养学生“成人”和“成才”结合起来。通过实施职业生涯发展引领计划、专业和人文素质提升计划、创新和创业素质拓展计划、综合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计划等,把关注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以大爱为魂,就有了责任和源头动力,以育人为本,就能把握好人才培养的本质和根本,就能在探索针对性和发展性的结合上取得突破。

四、实践:协调平衡多维需求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需要,即国家中长期发展需要、企业当下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高需要。从国家中长期发展需要看,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必须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因此,国家中长期发展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共性需求,是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的大政方针;服务企业当下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为企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并要求学生毕业后立即能够上岗,这既是企业用人的需要,也是学生就业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教育的类型特色;再看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提高的需要,这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应有之义,是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更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纵观上述,虽然涉及国家、企业和学生个人三方面需要,但是它们之间的共性、统一性仍然是主要的,这种共性、统一性主要体现在素质、发展两大要素上。就企业用人的角度看,虽然技术技能要求与岗位“无缝对接”,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但是要真正做到“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同样需要素质、发展两大要素的支撑。正是因为三方面需要存在的这种共性和统一性,为我们协调平衡多方需求提供了共同基础和结合空间。

在提高素质、促进发展中,突出培养的针对性,让针对性培养更具活力和动力;在针对性培养中,融入素质、发展要素,让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这一思路的关键在于坚持育人为本思想,努力追求发展性与针对性以及各种需求之间的“结合”和“融通”,把握住这个关键,就能充分发挥各要素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倍加效应,我们的教育改革实践就有了方向和目标,在实践中就能主动契合、不断调适各种需求。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践创新的“一统、两双、三融通”(简称“一二三”)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好地践行了上面的思路。“一统”即以大爱育人理念为价值追求和行动统领,突出对学生的爱和责任,通过“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全育人”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促进学生“厚德强技,自强不息”。“两双”即双主体共育,突出行业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双基地共建,突出教学过程和工作过程的深度对接。“三融通”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融通、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通。“一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培养方案,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采用基于专业群的 “大平台,多模块”课程体系来实施的。“大平台”即公共素质、通用基础平台,通过平台课程确保专业群的基本素质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横向拓宽行业通用知识和能力。“多模块”包括不同专业的“分方向培养模块”、体现高层互选的“专业拓展模块”和综合实践模块。三个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和需要自主选择。第一个模块着重专业技能和能力的纵向深化,突出职业针对性;第二个模块着重在专业群内“一专多能”拓展,突出职业生涯发展;第三个模块进行综合项目实训和顶岗实习,着重在真实环境下进行职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所有模块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都必须致力于体现“三个融通”和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大爱育人”作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努力追求更适合学生的教育。通过“三帮”、“学优”、“培优”等系列特色活动,把大爱洒向全体学生,重塑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通过专业教学中的渗透教育、“双百讲坛”、“四项计划”等,建立起有效的立体化育人体系,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各需求方的认可,出现了“进口”、“出口”两旺的可喜局面。

[1]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 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针对性育人职业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