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隐性课程的构成与施教方式

2013-08-15 00:51苏立坡李孝录曹凯锋商建辉
职教论坛 2013年2期
关键词:显性隐性院校

□苏立坡 李孝录 曹凯锋 商建辉

隐性课程是学校在教育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影响因素的总和。相对于显性课程(即人们精心设计的,目标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又叫正规课程),隐性课程也被称之为隐蔽课程或非正式课程。尽管隐性课程教育的形式不同于显性课程这样明确,但是隐性课程同样贯穿教育的始终,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同显性课程一样重大。

一、隐性课程的构成

隐性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广泛呈现于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我们难以对隐性课程的结构组成进行科学细致的划分。但又因隐性课程具有依附性,是通过客观载体比如显性课程、校园环境、校园制度等来发挥自身的功效,因而,我们可以从宏观角度,从隐性课程载体—即高等院校教育环境入手,对其构成进行分析。

(一)显性课程中的隐性课程

在大学课程体系中,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相对应、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但同时它们也是相互关联的,显性课程中也有隐性课程的存在,主要体现在教科书上。教科书是显性课程的重要载体,而教科书是“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1],在选择和组织素材的过程中,显性课程的作者不可能持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这样势必会融进当前我国的社会人文背景、社会政治意识、价值参照系、哲学基础等一系列的背景条件,这些内容都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隐藏于显性课程的教材之中,从而对学习者产生影响。

(二)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丰富集体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2]一所物质条件、硬件设施非常好的高等学校,在其校容校貌中会体现浓烈的文化气息和教育底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所院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教育思想、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这种优越的硬件设施必然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势必影响着教育者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教学方式等,使受教育者得到熏陶和感染,对学生心理品质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主要包括院校主体建筑、院校文化设施、院校自然环境以及院校网络信息化设施等所蕴藏的教育影响因素。

(三)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

“大学不仅仅是一个承担其特定的社会职能的物理空间场所,更是一个具备文化个性、精神品格和创新活力的学术殿堂。大学有物质的因素,但大学更应有精神的激励与超越;大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地方,它还要向我们展示伟大的精神力量,默化、净化、升华我们的气质、人格和境界。”[3]大学所体现出的精神是大学的精髓所在,而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则是隐性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最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是体现大学院校特色的标志。这一层面的隐性课程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它浸透在整个校园中,形成一种浓厚的精神氛围,赋予了院校以特有的个性魅力,它最深刻地、稳定地体现了院校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和情操,也最能在大学生的心灵上刻上印痕,让大学生有归属感、自尊感和使命感。这种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是通过高等学校主体共同实践活动并经过多次选择、凝练和历史积淀而成。精神层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是指风气、本院校的传统、办学精神、价值理念等所蕴含的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影响因素。

(四)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

大学院校的各种制度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案、保障措施都集中体现了院校领导者的教育思想、育人目标、价值观念,它们以潜隐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品性以及行为方式等产生影响,即制度在规范大学生行为的同时,还使大学生获得了相应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使他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一种心灵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制度层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是指院校学业成败的奖惩制度、教育管理制度等院校制度,同时还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自己量身定制的规章制度等所蕴含的教育影响因素。

(五)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

大学院校中院校领导、行政管理干部、教师以及身边其他大学生的各种行为活动对学习、生活于其中的大学生的道德准则、行为习惯、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都会产生深远影响。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是指主体行为活动、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各种交际行为、院校的互动活动(主要指院校与社会、与企业开展的互动活动)等所蕴含的教育影响因素。

二、隐性课程的施教方式

隐性课程的施教方式有别于显性课程的说教式方法,一般而言,它主要通过自身暗示、感染、模仿和认同等诸多方式来影响和教育大学生。

(一)暗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人都具有可暗示性,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暗示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间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4]。暗示与其它心理要求不同,具有本身特性:一是能够直接渗透,意思就是它对人的影响比理智更加直接深入,直接渗入人的内心世界;二是自动性,意思就是暗示作用是快捷而不可预见的,对各种知识的取得是具备自动和主观意原的;三是高效性,意思就是通过暗示进行行为教学,消化知识的速度比传统的方法要快而且印象深刻。隐性课程就是运用各种环境、气氛、背景等形式手段对大学生心理产生暗示,让他们从心理受到教育。正如洛扎诺夫所说:“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就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5]

(二)感染

“道德不是教来的,而是通过感染获得的。”[6]所谓感染,意思就是所有参加共同活动的人在共同参与的条件下,在许多次相互熟悉环境中,不断增强情感影响的基础上进行情感互动的过程,就是对他人和特定情景下自然而然地产生共鸣的心理状态,是人们的一种同化反应形式。这是隐性课程因素发挥作用的基础。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个人处于充满某种情绪氛围的情景中,都将会使人受到周围气氛的感染,从而使自身的心理活动自觉地发生变化,使得自己与他人的情感或心理相一致,一个活跃或严肃的课堂气氛对师生教学效果影响就是这样。[7]

(三)模仿

模仿是高校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认知基础。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在模仿或观察性学习的过程里,一个人观察他人的行为,形成所观察到的行为的动作及其结果的观念,并运用这观念作为已经编码的信息以指导他将来的行为,人们所表现的行为,大多数是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模仿而学习到的。模仿使人们能够甚至在他们尝试某一特定行动之前,就可以通过向范例学习到他们应做些什么,从而减少直接尝试错误学习的负担和风险。”[8]例如在榜样的带动作用下,大学生除了学会基本文化知识和活动技能外,会效仿榜样形成一致的兴趣爱好、文化素养及价值取向等。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上,教育工作者的自身榜样作用与大学生之间的 “相观而摩”,在有许多方面是无意识中发生而形成的。

(四)认同

认同是隐性课程在显性课程以外发挥成效的价值基础。认同也是发生行为个体对某一对象在认知或情感上趋于一致,并予以服从效防的现象。有学者认为,认同是“个人因为想要与另一个人或群体建立或维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9]认同也是隐性课程影响学生的心理机制,它将促使大学生在感知、认知、言语及行为上按照组织规则进行,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跟集体保持一致,不出现偏差。尤其是大学生毕业后必将进入企业单位从事实践工作,在企业的的群体生活中会受到企业文化、企业规范、风气等方方面面的影响,其言行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对集体的规范认同是具有一定强制性的,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特点,最大限度的延长这种认同期限使大学生尽快融入到企业氛围中,更好为企业服务。

三、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的对策

当前在高校教育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思想道德水平不成正比,出现德优智次或智强德弱的现象,归根究底是因为院校对大学生的课程建设没有实现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我国大部分院校存在着注重显性课程的作用,而忽视了隐性课程对学生品德、能力、个性等方面的培养作用,这对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高校应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加强大学生隐性课程建设,完善隐性课程的构成,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一)完善显性课程开发

显性课程始终是高校最受关注、对学生影响最为直接的内容,隐性课程的渗透和教育可以间接通过显性课程对学生实施影响。高校可以通过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的教授、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影响等来传达院校需要表达的思想和价值体系,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课堂上有针对、有目的的方式和行为来暗示、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二)注重环境育人作用

高校环境既能愉悦学生的身心,也反映着院校教育思想与教育内涵。加拿大教授斯蒂芬·里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中深有感触的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真的是这样,在一所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高等学府中生活上几年,即使没有得到硕士或博士学位,气质及学识也会得到很大提高。正是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下,会使我们自身自然而然地产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大学校园开发现代化的教学实施有利于陶冶性情、净化心灵。高校应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优势,建设代表着自身特色的院校环境、培养具有院校风格的人文环境、开发有助于学生成长的虚拟环境,使学生获得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的对学生实现积极影响。

(三)重视院校精神塑造

纵观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具有非凡造诣的高校都传承着不一样的院校精神,来激励学生成长。例如清华大学始终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来教育学生,美国西点军校以“荣誉、责任、国家”,激励学生培养领导者性格和精神。无论是清华大学的学生还是西点军校的学生都以自己为其中的一份子而自豪,并努力朝着该校设定的人才培养方向而前进。高校应该注重开发院校精神,在环境、教育、管理中渗透这种精神,并以之为导向,塑造独特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积极成长。

(四)加强院校制度建设

院校制度除了体现其教育思想与育人观念外,还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目的,对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例如西点军校注重学生领导力培养,在其奖惩制度中都将领导力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几个重要的奖项:罗茨奖学金、马歇尔奖学金、校长奖励名单、教务长奖励名单等获取奖励的制度规定中都对学生领导力进行了明确,因而学生在四年学习期间皆将领导力作为重要的培养对象。院校在其制度建设上既要明确学生培养的基本标准,保证高校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完成基本的教育目的,也要根据学校特色在相应的方面有所导向,充分发挥院校特色与优势,培养学生的专长和激发学生的潜能。

(五)发挥行为促进作用

行为反映着院校领导、老师、学生等个体与集体的价值理念与道德准则,俗语有 “身教重于言传”。行为层面的隐性课程囊括了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交际行为、院校互动活动等,这就一方面要求院校教育工作者以身作则,在教书育人与日常管理中树立良好的榜样,感染、熏陶并规范学生的行为,并积极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要求院校有目的、有针对的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塑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活动文化,为学生成长进行导向。

[1][美]丹尼斯·莱著.吴棠译.课程的两大类理论[J].外国教育资料,1982(4).

[2][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2.

[3]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7.

[4]张东娇.潜在课程设计与个体社会化[J].教育研究,1991,(8):47.

[5]洪丕熊.暗示学的理论根据和它的原则[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学[C](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779.

[6]宋国英.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潜在课程[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1).

[7]林崇德,俞国良.论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精神[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1).

[8][美]莫里斯·L·比格著.张敷荣等.学习的基本原理与教学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4.

[9]王健敏.道德学习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66.

猜你喜欢
显性隐性院校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