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引领课堂走向高效

2013-08-15 00:49何玉美
中学语文 2013年27期
关键词:鲁侍萍周朴园荷塘

何玉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是教师从文本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找出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智慧。课改以来,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可是,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设计还存在诸多弊端:提问数量过多,提问价值过低,提问功能固定,学生只有回答的义务而没有质疑的权利等。面对种种弊端,笔者试着对语文课堂提问设计展开了深刻反思——改革课堂提问的设计,扎实引领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一、层层铺垫有梯度

课堂问题设计时,应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教学开始,提问的设计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提示学生问题思考的角度和方向,提供对话的具体思路,可以是围绕课前准备,或者比较宽泛有多项答案的。提问应该是较低的起点,大部分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回答的,当然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避免问题太笼统,要让问题为学生的探究铺路,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自然地将话题展开,从而实现课堂对话。

如上《逍遥游》一课,对庄子的寓意以及写作思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多老师在整体感知环节设计的问题是:“作者认为真正的逍遥游是一种什么境界?”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课堂出现冷场。

如果教师能够精心设计一些引领性的问题,提示学生问题思考的角度和方向,提供对话的具体思路,这样问题的难度降低了,学生就不会无话可说了。同样的教学内容笔者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1.文中共有几“笑”?分别是谁笑谁?

学生通读课文后,很顺利地找到了“三笑”。由此,引导学生解读由“三笑”所组成的三大板块。至此,庄子的思想已经呼之欲出了。我紧接着进行了追问——

2.作者对这些笑别人的是什么态度?而对被笑的又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庄子对所有的事物和人都持否定态度。因为他们都是“有所待”的,都不是真正的逍遥。通过这样层层铺垫,学生对《逍遥游》的主旨就基本上能够理解了,就能够明白所谓的“逍遥游”,就是一种无所依凭、绝对自由地遨游于永恒的精神世界,即摆脱了一切世俗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

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给学生指明了对话的思路,而且实际上是以提纲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对话的内容,既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又不至于使对话偏离中心话题。

二、循序渐进有深度

关于课堂教学,国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叫“一英寸宽,一英里深”。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我们也要在课堂教学的深度上下工夫,向“一英里”深迈进。避免停留在表层的泛泛而谈这种现象。怎么样向“一英里”深迈进呢?有效的提问设计是很好的载体。对话的双方总是在互相启发下使得内容层层递进,犹如“三级跳”甚至“多级跳”。而蜻蜓点水式的师生间的一问一答则像是“原地起跳”。学生总是在老师提问的起点开始起跳,然后再回到起点,话题始终没有得到深入。渐进追问是一联串的问题,这些问题具有先后相继关系或逻辑递进关系,先易后难,层层推进,直至问题的本质。这样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思考。目的是使对话随着问题的思考纵向深入,从而使对话能够得以顺利地展开,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

在《荷塘月色》一文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问题:

1.“荷塘”与“月色”是并列关系,还是修饰关系?

2.本文安排材料的线索是什么?

3.“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有什么含义?与下文有怎样的联系?这里的“宁静”能不能改成“平静”?

4.“我”的“颇不宁静”的心情有没有得到排遣?

5.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里的诗句?

6.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妻”,如何理解?

上面几个问题是理解鉴赏这篇课文的有效的抓手,这几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及对作者的情感的把握就非常深入而具体了。因此,这几个问题都是适当的。而在课后“活动体验”中,编者设计的问题是,“作者的情感有什么样的变化?作者重点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不难看出,这几个问题要么失之于浅而没有探究的必要,要么太过宽泛而无法下手。因此,这样的问题设计是不适当且不适度的,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尽力避免的。

通过这样逐步深入追问,学生不仅理解了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而且认识到:正因为在外面的世界中没有自由,他才躲到荷塘世界中寻求自由,但他不能总呆在荷塘中,这只是一种逃避;正因为现实世界中缺少真情,他才想起六朝采莲那充满情爱的光景,但人是要生活在现在的,这也是一种逃避;正因为在华北的清华园中不得宁静,他才惦起江南,寻找家园,但他要在北京生活啊,这也是逃避。由此学生豁然开朗:原来荷塘、六朝、江南都是作者的精神避难所,他们都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江南在空间上拉开距离,六朝在时间上拉开距离;而夜深人静又幽僻、白天也少人走的荷塘,既在时间也在空间上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虽然思考是紧张的,但学生的脸上满是打通全文的兴奋感。

三、变换角度有力度

问题设计不要只局限于一个角度,采用一种表达方式来展现。适当变换角度提问,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或对教材的内容或形式作否定,或对教材内容作反问引申。多角度设问,将给学生造成强烈的刺激,让学生通过对照比较,判断结论,活跃思维,从而提升课堂对话的实效。

如《雷雨(第二幕)》是高中语文教材中戏剧部分的经典篇目,文中周朴园与鲁侍萍三十年后意外相逢的对话极其精彩。几乎每次上到这一课时,学生都会提出“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感情?”不仅如此,学生们还常常会为这一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为了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变换角度设计了以下两个过渡、铺垫性的问题:

1.周朴园为什么要使家居环境保持当年鲁侍萍在他家为他生了儿子时的原状?

2.对周朴园给鲁侍萍开了“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是怎么看的?

同时,为了能使学生的课堂讨论探究能够顺利进行,我制作了用PPT呈现的作者自己关于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没有感情的话,并适时呈现。有了这样的铺垫和材料准备,不但课堂讨论开展得很顺利,而且学生的发言还非常精彩,收到了理想的探究效果。

对第2个问题,学生往往很轻易地就认定周朴园是想用钱来赎罪,来求得内心的安慰。为了纠正学生的这一认识,我又制作了用PPT呈现的作品第一幕开头鲁贵的一句话:“跑他妈的八百里外,女学堂里当老妈,为着一月八块钱,两年才回一趟家。”并引导学生算了账:当时的五千块钱相当于鲁侍萍多少年的工资?在此基础上,我又准备了用PPT呈现的如下内容:第四幕开始时,周朴园嘱咐账房给济南“一个姓鲁的”汇一笔钱;第四幕结束前,周朴园又提到那笔钱,数额是两万块。通过这样的角度变换铺垫,学生们对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有了比较合理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周朴园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提问”是一种教学的方法,更是一种艺术。很好地把握提问的时机,提出适切性的问题,是帮助指导学生学习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以问题为杠杆来启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教学手段。教师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中的“问”,“问”出学生思维的梯度、深度和力度。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彰显实效,才能更加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潮流,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鲁侍萍周朴园荷塘
小荷塘
热闹的荷塘
荷塘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荷塘三记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