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益肾、化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理论探讨※

2013-08-15 00:44陈云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8期
关键词:肺络化瘀肺纤维化

陈云凤

补肺益肾、化瘀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理论探讨※

陈云凤

(四川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610041)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补肺益肾;化瘀通络;中医理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指原因不明并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UIP)为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慢性炎症性间质性肺疾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肺泡炎、肺泡单位结构紊乱和肺纤维化。迄今为止对肺纤维化尚没有一种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1]。在脏器纤维化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有明确的诊疗标准,因其进展快、病死率高被称为肺系难治疾病,列为肺移植的首选疾病之一[2]。据文献报道IPF平均存活时间为3年或出现IPF症状后5年[3]。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常用的药物为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和抗纤维化制剂,长期应用这些药物有严重的副反应,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继发感染,且从目前治疗来看[4],以往常规应用的糖皮质激素、秋水仙碱、γ干扰素等治疗药物已成为指南中强烈不推荐药物。本病发病率逐渐增高、预后差、研究难度大,成为目前国内外的诊治难点及研究热点。

1 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理论认识

中医学无 “肺纤维化”这一病名,从症状学与证候学角度看,肺纤维化始 “肺痹”,终为 “肺痿”。中医认为本病与先天不足、禀赋薄弱、肺肾两虚有关。但与一般咳喘明显不同的是,本病初起不仅入肺,而且邪径入肾。初期即表现为明显的肺肾气虚证候,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观察结合北京名医王绵之老中医的临证经验[5],如IPF疾病初期清宣太过,极易耗散肺气,加速IPF的重症化。IPF“邪径入肾”的病机特点与一般咳喘诸候之“病穷及肾”的传变规律明显有别。

从中医角度来说,本病病位在肺、肾。肺的基本功能主要是:主气、司呼吸,功能宣发肃降。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病人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肺功能急速下降,表现为 “肺气虚”,因肺气虚而宣肃失常,故咳嗽无力、气短喘促;肺气虚则全身机能衰退,故倦怠乏力。肺气是宗气的主要成分,肺气虚则宗气不足,故懒言声低;肺气虚不能宣发卫气于肌表,卫表不固则畏风怕冷。朝百脉而主治节:“肺朝百脉”即 “百脉朝会、朝归或潮动于肺”的意思,其生理功能有三:①肺脉实质上是全身百脉血液运行的起始部位;② 宗气乃全身血液运行的原动力,而宗气的产生与肺气息息相关;③“肺朝百脉”之 “朝”为 “朝会”之意,“潮动”乃其正解,脉指经脉,“肺朝百脉”即潮动经络,使气血达周身。“主治节”的含义主要有:① 肺主气,其治节在于气机之升降出入,包括肺肾吸纳相召,金能生水;肺脾升降相因,子助母运;肝肺左升右降,金能制木。②百脉朝肺,其治节在于营运血液,包括血液之生赖肺气之 “变化”;血液之行,气为血帅;血液之运,肺为敷布。③肺主宣降,其治节在于通调水道。此外,肺主治节亦可从这几个方面理解:肺辅心,肺辅脾助胃,肺辅肝,肺辅肾,制约膀胱,助大肠传导。

肾主纳气,肺为气之街,而肾为气之根。《素问》有曰 “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息气者与肾之纳气紧密联系,概言之,吸气靠肺的肃降,但吸气的降纳,必得肾的摄纳,清·何梦瑶指出 “气根于肾,亦归于肾,故曰肾纳气,气息深深”。林珮琴亦指出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司摄纳,肺金、肾水,金水相生,肺病虚损,邪径入肾,肾气虚弱,不能纳气归元,气浮逆于上,则为喘促。

基于以上中医理论,参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症状学、证候学特点,可知其主要病机为:

1.1正虚邪贼径入肺肾与一般咳喘诸症不同,本病初起即迅速出现“喘息鼻张”、“张口短气”、“咳而喘满,呼气不入,吸气不出”肺肾里证,大大异于其它咳、喘诸候,很快出现所谓 “肺痹重证”、“肺痿重证”等急危表现。邪入肺肾后,主要影响肺之 “主气司呼吸”及“主治节”功能,由于肺肾气虚,故迅速出现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倦怠乏力、懒言声低等肺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肺主治节,邪气入肺,则治节失司,表现为全身百脉血液运行受阻,在肺部可表现为明显的肺络血瘀证候。《医门法律》指出:“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肾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禀赋不足,肺肾两虚,反复外感,邪气稽留,宣肃不彻,肺中津液受损,渐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肾主纳气,《素问》有曰 “人欲实肺者,要在息气也”,息气者与肾之纳气紧密联系,概言之,吸气靠肺的肃降,但吸气的降纳,必得肾的摄纳。由于激素等疗效差,故又当配合中药,我们的临床经验是在急性期即要补肺益肾、化瘀通络,可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看似缓效,实则不然,所谓 “图速效,反速毙”。另外,据北京王绵之[5]老中医的经验,肺纤维化的初期,既使有表证,亦不可用麻黄发散,否则易致病情重症化。表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初期即是里证,麻黄发表太过,犯 “虚虚之戒”可重伤肺气,不仅伐正气且促命期。从另一角度为本学说提供临床反证。

1.2肺络痹阻元气内竭IPF如起病较缓,则其肺络逐渐痹阻,元气缓缓内竭的表现过程表现得更加明显。“痹者,闭也”(《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络”者经络也,考肺络之义,主要有二:其一,肺内血管,如中医理论云 “肺络伤”则 “咳血”;其二,肺内气管-支气管系,如“肺络损伤”则 “咳嗽”、 “咯痰”。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云 “五劳虚极羸瘦,……内有干血”,即各种原因所致虚极,均可影响血行而致瘀血枯症。我们制作的动物模型亦表明,肺纤维化的部位,不仅在肺泡壁,而且累及细支气管及小血管,胶原纤维的特殊染色可有力地说明之。由于肺泡炎、肺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必影响肺弥散及气体交换,从而导致 “肺气虚”的临床表现致 “宗气不足”;由于肺朝百脉而主治节,故肺络痹阻后,其治节失职,肺辅助其他脏器的功能障碍,可导致气不帅血、行津,血停则成瘀,津停则化痰;肺气不能敷布心血,则躁烦失眠;肺脾升降乖戾,则反侮母脏,不能化气生血,渐致元气内竭。

1.3肺痿精竭终至出入废而神机化灭“邪既入络,易入难出,势不能脱然无累”。肾为人体之本、大树之根,IPF病因不明,发病机理不清,一般认为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遗传基因缺陷有关。近代研究表明,中医学所说的 “肾”在调整和维持免疫平衡及稳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33],肾虚可致免疫机能失调而易发自身免疫性疾病[34];同时,IPF病人由于广泛的肺间质纤维化,使肺泡壁增厚,早期毛细血管增生、扩张、充血,管壁增厚,晚期由于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殖而收缩,毛细血管数量减少甚至闭锁,表现为明显的肺络痹阻表现。随着病情发展,肺泡腔内的细胞成分逐渐减少,肺弹性减弱,体积变小,明显表现出由 “肺痹”到 “肺痿”。由于邪径入肺肾,肾虚精亏,则吸气不能降纳,肺主气的功能进一步受损,不能辅心、佐肝、助脾,终致五脏功能“瀑布样”的紊乱、丧失,终至出入废而神机化灭,表现为类似于癌症的预后。

总之,本病多先 “肺痹”后 “肺痿”,虽然由于个人体质差异,兼感邪气有别,不同病变阶段病机侧重有所不同,肺纤维化可有不同的证型,但其发生、发展与肺肾气虚、瘀阻肺络的病因病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本虚而标实,虚在肺肾气虚,实在肺络瘀阻,初期瘀血痹阻肺络,终至肺叶痿弱;先见肺痹,终至肺痿,则肺宣降失司、治节失控,并由于 “主治节”功能的丧夫,可致肺辅心,肺辅脾助胃,肺辅肝,肺辅肾,制约膀胱,助大肠传导等功能相继受损,终至出入废而神机化灭,临床死亡。即有共同的病机特点及发展规律,即:肺肾不足,邪痹肺络;正虚邪贼,径入肺肾;肺络痹阻,元气内竭;肺痿精竭,终至出入废而神机化灭。因此,肺肾气虚,瘀血阻络贯穿IPF发展始终,故 “补肺益肾、活血通络”法应贯穿IPF治疗的始终,为IPF治疗的基本原则,其它兼证治疗应在此基础上辨证施治。补肺益肾以治本,化瘀通络以治标,肺肾得固,肺络得通,则喘自平。

2 补肺益肾、化瘀通络法符合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医病机特点

从症状学与证候学角度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具有如下特点:①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与一般的咳喘诸症不同,本病初起即迅速出现 “喘息鼻张”、“张口短气”、“咳而喘满,呼气不入,吸气不出”的肺肾气虚证;②如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起病较缓,则其肺络逐渐痹阻,元气缓缓内竭的表现过程表现得更加明显,由于肺朝百脉而主治节,故肺络痹阻后,其治节失职,肺辅助其他脏器的功能障碍,可导致气不帅血、行津,血停则成瘀,津停则化痰;肺气不能敷布心血,则躁烦失眠;肺脾升降乖戾,则反侮母脏,不能化气生血,渐致元气内竭;③由于疾病初起就有邪径入肾的表现 (如前所述),则肾虚精亏、吸气不能降纳,肺主气的功能进一步受损,不能辅心、佐肝、助脾,终致五脏功能 “瀑布样”的紊乱、丧失,终至出入废而神机化灭,表现为类似于癌症的预后。

综之,正虚邪贼,径入肺肾;肺络痹阻,元气内竭;肺痿精竭,终至出入废而神机化灭是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总的病机特点。发病初期肺络痹阻的证候较为明显,表现为 “肺痹”,中后期则因痹而痿,表现为 “肺痿”,虽然由于个人体质差异、兼感邪气有别,不同病变阶段病机侧重有所不同,肺纤维化可有不同的证型,肺肾气虚,瘀血阻络贯穿IPF发展始终,故临床治疗应紧扣“补肺益肾、化瘀通络”的治疗原则,其它兼证治疗应在此基础上辨证施治。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387-389.

[2]侯显明,于润江.间质性肺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

[3]Hunninghake GW.Antioxidant therapy for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J].N Engl J Med,2005,353:2285-2287.

[4]蔡后荣.2011年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循证新指南解读[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313-316.

[5]王绵之.疑难病肺纤维化证治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6):837-83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8.001

1672-2779(2013)-18-0001-02

苏 玲

2013-07-1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No:04-05LP41]

猜你喜欢
肺络化瘀肺纤维化
我国研究人员探索肺纤维化治疗新策略
基于肺络病证治体系探讨肺纤维化不同阶段的病机转变*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通络药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
滇龙胆草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NF-κB和CTGF表达的影响
基于药效学实验的化瘀骨合片提取工艺筛选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临床研究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