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高效课堂构建探析

2013-08-15 00:51邹晓燕
职教论坛 2013年17期
关键词:高职评价课堂教学

□邹晓燕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常出现以下现象:学生基础较差,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的投入没有得到理想的回报,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不能满足就业的要求,难以适应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的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投入没有取得高效的回报,难以取得长期的、延伸的效果。英语课程是高职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最不爱上的课程之一,也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效率较低的课程之一。

在高职教育发展阶段,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1],体现以人为本,围绕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构建高效课堂,使高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能力培养服务,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服务,这是从事高职教学的教师应当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高效课堂的概念界定

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投入之后的回报量、受益量。主要体现为学生的时间、精力、经济投入与学生接受到的课堂内容容量的比率。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师教育教学影响的程度(包括广度和深度两个向量)。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效益关注教学投入产出的质量和多样性。但是,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者只有效益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都有“高要求”,可以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高产出,全维度,高质量。

构建高效课堂,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使教学活动获取最大教学效果。它既提高教学效益,又能提高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效课堂不是把学生学到什么作为唯一的目的,它还必须让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并实现终身学习。“方法—过程—结果—能力”[2]这种模式代表高效课堂的理念与主张。

二、高职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与新型的课程与教学观

“以生为本”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新时代高职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理念。强调以人为本,适应个性需求,反映了新世纪学生对多样化的追求[3]。因此,高职教师要认识新世纪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性格,尊重他们的兴趣,树立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4],树立新型的课程与教学理念,使教学工作深入学生的心灵,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1.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观。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主阵地,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都担负着这个任务。高职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不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改革教法,创新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教学目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使学生成为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从而达到课堂教学高效的目的。

2.构建新型的课程观。在市场经济时代,高职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以效率、效益为核心的变革,树立新型的课程观。构建新型的课程观,要强调师生共同构建课程,教师不应只是照本宣科,而要积极挖掘教材的思想价值,综合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在当代,一个打造出高效课堂的教师,不仅要按照教学计划教完规定内容,而且应主动地、合理地、创造性地丰富和调整教学内容,并且组织引领学生进入“深阅读”。

3.构建新型的学生发展观。学生以学习为主,并有着千差万别的成长需求,不能将一个固定的目标加在每个学生头上,尤其是不能把考试成绩、过级通过率作为唯一的标准,要充分尊重个体,努力体现主体发展过程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扮演多重角色,其主要角色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交流者。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理解者、模仿者、交际者、协商者、使用者和创造者。做到了这几点,便打造出了高效课堂。

(二)课堂设计注重趣味性、科学性

1.注重趣味性,采用趣味教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投入时间、精力和才智去求知、探索、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取得投入的高产出。如果学生对课程学习毫无兴趣,无异于强按牛头喝水。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教育教学和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可以说,开展趣味教学,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首选途径。趣味教学要求高职教师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针对高职生的好奇心、求知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高职课程的积极性,满足他们对专业课程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采用探究式教学,突出课堂设计的科学性。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没有应试教育的压力,有了较宽松的环境,可以开展以培养创新能力、知识应用能力为主要任务的探究式教学。探究是一种涉及形成问题、观察现象、建立假设、分析数据、解释预测、作出结论的复杂活动。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研究的方法,而且学会协作、学会交流,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探究性教学立足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高效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三)课堂评价实施发展性评价策略

1.课堂评价要在整体上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因此,在评价内容上,不仅要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可以分组评分(如有时根据性别分男女组,有时依据教室的位置分前后组),分别对课堂表现优良的群体进行评价;在评价手段上,巧用评价介质,例如,教师可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立一些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奖项,如对教室第一排的座位命名为“头版头条”,鼓励学生到前排入席;对有其它优良表现的设立“Best Actor/Best Actress”“合作明星”“最佳出勤”“演讲明星”“最佳创意者”等声誉奖励,激励学生进步,提高学习效果。

2.评价要自始至终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实验心理学指出,当被试的某种良好的行为出现之后,如能得到及时肯定,被试就会产生某种心理满足,形成愉悦的心境,并使同类行为继续向更高层次需要做出积极的努力。课堂中,如果教师对学生施以发展性评价,则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要将发展性评价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融入每一个教学过程,对学生日常学习作出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3.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及评价他人。课堂中不应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有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评价以及评价他人的评价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过程,则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还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会反思,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进步的快乐。

(四)教学手段要实现信息化

1.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扩大知识信息容量。在网络时代,高职教师如能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教学工具,便可以扩大课堂信息容量。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不但可以学到课堂教学计划内的知识,而且也可以了解到很多书本中没有的内容,视野得以开阔,知识得以扩展,效益得到提高。

2.建立教师备课系统和学生网上学习系统,促进师生互交、生生交互。教师备课系统为教师提供各种资源的链接,促进教师在校内外的交流,让高职教师与其他课程的教师互动进行学习。网上学习系统则为学生提供网上探究的主题,引导学生与课内外各种资源实现链接,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互。借助着软硬件现代化设施,加上合理的开发、使用,便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了更扎实的基础。

3.建设资源库,为高效课堂输送能量和信息。根据现代教育学理论,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要从固定、陈旧、单一的媒体(教材、教辅等)走向动态、现代、复合的教学资源,要开发、筛选和引进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学习资料,向教师和学生推荐各种网站资源信息。如果高职院校建设了公共资源数据库,教师便可将公共资源数据库中的教学资源下载到个人资源数据库中。这种资源库的结构既保证公共资源数据库中教学资源的安全和统一,又兼顾教师个性化资源的管理。教师可以将公共资源数据库中的基础资源按照教学要求进行任意组织,并将结果以电子教案的形式发布给学生。教师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多媒体优秀课件,借鉴他人优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结合校情、教情和学情特点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多媒体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备课效率,丰富教学内容,为提高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奠定资源基础。

三、结语

高效课堂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要着眼于课前和课下;不仅着眼于理论知识,而应丰富教师的实践知识。教学设计不仅要注重科学性,还要注重兴趣性;不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还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仅注重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还注重培养学生生存的本领、生活的智慧和对生命的热爱,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以及对学习资源获取、加工、利用的能力。也唯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

[1]沈健.积极推动发展转型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J].江苏高教,2010(06).

[2]李炳亭.高效课堂 22 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68.

[3]朱岩.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现象的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4(06).

[4]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4-25.

[5]张玉彬.理想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一个教研员眼中的理想课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37.

猜你喜欢
高职评价课堂教学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