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文化自觉分析

2013-08-15 00:43梁红泉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现代化农民农业

梁红泉

(周口师范学院 公共理论教研部,河南 周口 466001)

从新农村建设到城乡统筹发展,中央政府不断助力农村现代化建设。自上而下的努力,使得农民在衣食住行等物质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与之相悖的是,农村文化的转变却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这种滞后使得物质条件刚刚得到相对改善的农民群众,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群体性陷入被动地位。很多学者将此种困境归因于农民文化自觉的缺失,但对农民文化自觉的内涵却语焉不详。在此,必须从农村现代化建设这一背景出发,明晰农民文化自觉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探寻农民文化自觉养成的路径,使农民切实享受到现代化建设所带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主导和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农民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最早是由我国社会学创始人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末,就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如何应对外来文化问题而提出的。他指出文化主体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应对自身所秉承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以增强文化主体适应性[1]。在费老的观点中,文化自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并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经过传承、吸收和融合创新三个阶段。首先,要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在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客观公正地审视自己文化的优点和不足,既不好高骛远,亦不妄自菲薄,并对自己文化在当下的发展前景和方向有明确的认识与远景展望。其次,对外来文化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处之,能全面客观地对待外来文化的优势和不足,择其优点以学之。既不盲目追捧,也不固步自封。最后,以兼容并包的态度给予自身文化和外来文化以交流碰撞的时间和空间,着力学习外来文化,促进自身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通与欣赏。

自觉,是指人在面对对象世界时返诸自身的感知、认识、观照和理解。它是人在改造外部世界过程中精神上的“自我成像”,以自我理解、自我期许的方式,为人在现实中的思考和行动提供动力、方向乃至意义说明和价值辩护[2]。现代化发展趋势挟政府权威扑面而来,日渐边缘化的农民群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陷入被动。立人先立志,要改变此种情况,农民文化自觉的培养和养成刻不容缓。然而,文化自觉于全面陷入被动的农民来讲,绝不仅仅只是文化上自我意识的萌发和增强,而是涉及农民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地位全方位主体意识的觉醒。在现代与传统的交汇碰撞中,农民主体形成自我理解和自我期待,进而内化为精神追求和价值规范,并体现在农民的观念和行为中,为主体提供精神动力[3]。因此,文化自觉对于农民来讲,是主体在适应社会变化过程中精神上自我定位和自我成像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文化自觉是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和方式,本质上是农民新群体精神建构的过程[4]。这种群体精神和价值规范的建构过程,需要为农民群众自觉自愿内化和渗透于其社会生活言行中,从而展现出新时代农民自信、自立的新群体精神特质。拥有了新群体精神的农民,才能明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有清醒的认识和明确的愿景规划,形成自我精神驱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现代化建设内部动力不足的困境,实现政府权威意识和农民行动诉求的价值统一与良性互动。

二、文化自觉的缺失导致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群体性陷入被动地位

如果说当初费老提出文化自觉还只是前瞻性的理论指导,那么对于今天直面现代化冲击和渗透的广大农民来讲,就是眼前的切实行动。现今的农村和农民在各级政府的主导下,被动性地卷入了现代化的浪潮。这种被动性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上与城市的亦步亦趋,更渗透于精神世界的盲从[5]和政治上的消极不作为。

经济上的依附和物质生活上的亦步亦趋。工业化的发展,传统分散性农户经营模式在解决农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使得农民的物质收入增长空间受到限制,大量农民工应运而生。然而户籍、能力和收入的有限,农民工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传统农业的颓败和农民群体地位的边缘化,使得广大农村最终沦为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的附庸[6]。毫无疑问,今天的农民在物质生活条件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善。这种改善是紧跟城市发展的,诸如住房。相对富裕起来的农民在改善住房条件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模仿或复制城市住房的布局和功能,有了更多生活功能区的划分,注重物质条件的享受。但从南到北的农村住房在设计和外观上都相差无几,家里的生活设施也基本相似,几乎完全抹杀了地域和气候的差异性。同时从农村内部的居住环境来看,大部分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并没有实现相应的配套,比如污水排放和垃圾回收。以至于有些农村住房虽然也有了像城市住房里面的厨房和卫生间,但因为解决不了污水排放,更多的仍是弃之不用或挪作他用。这些不但没有能有效地满足农民的物质生活享受,反而花费了太多人财物力。住房功能首要是满足人的需要,但因为地域、气候包括人文环境的不同,住房设计和功能发挥必然要受到相应的限制。盲目跟风的农民,不管是不是真的需要住房改建还是能不能将住房功能完全发挥,都照搬了城市住房设计和布局。其他物质方面的满足同样如此,农村现代化几乎成了城市发展历史的重现。

文化上的被动接受和被改造。行动是主体思想的外在表现,农民行为的盲目性,源于价值诉求的不可选择和被动接受。工业化的冲击和政府的主导,农民所奉行的传统农耕文化渐行渐远。强势的社会传媒和中央权威的主导推行,缺乏文化自觉并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农民群体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和能力,他们只能随波逐流,在来自农村外部力量的主导和牵引下全盘放弃被视为落后、愚昧的传统文化,进而全面接纳工业文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然而,全盘拿来的文化并不能很好地植根于尚未完全工业化的农村社会土壤,于是农民在价值取向和认同上陷入空前的混乱和迷茫[7]。但工业文明的快节奏和逐利性使得农民已经没有了回过头进行思考选择的时间、空间和能力,大批青壮年农民工的离去,抽去了农村社会发展的精和血,传统文化也随之颓败并凋敝下去。农民群体和农村文化在这个弃旧立新的过程中,成为被改造的对象和目标。农民和农村文化这些原本活态的社会存在,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却被固化为需要改造的对象。

政治上的失语和不作为。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讲,人在首先满足了生存需要之后才会有发展需要。从现实来看,作为发展中国家,今天农村农民物质条件的改善,充其量只是实现了相对的温饱;农民在对抗天灾人祸方面的抗风险能力仍然比较低[8];不可预知的政治风险和政治参与有效性缺乏;从历史来看,漫长的集权历史和文化革命的余悸:所有这些使得承继了千年文化积淀的农民在政治上更多地处于从属性地位,对于现实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取向或保持沉默顺从或应声附和。农民从来不是社会发展的领导力量,但却是不可忽视的主体力量。缺乏文化自觉的农民群体,对于各级政府推行的农村现代化建设,绝大多数人并未认识到自己在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加之集体话语的沉默、自组织的缺乏和参与机制的不健全,农民群体继经济地位被日渐边缘化之后,在政治上实际成为“局外人”。因此,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任重而道远。

经济、文化和政治原本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农业经济的衰落,使得农民在文化和政治上亦陷入被动地位。缺乏文化自觉的农民群体,至今尚未能对陷入艰难处境的根源进行自我反思[9]。如果在这场影响农村未来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自始至终缺少农民主体的参与创造和农民文化自觉的唤醒与养成,农村现代化建设很可能无疾而终。另外,农民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根基所在,农民新群体精神和价值规范的建构与内化,必将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推动民族文化的革新和整个民族文化自觉的实现。

三、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群体文化自觉的培养和养成

百年前,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站在前沿的中国知识分子先后发起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不断从经济、政治和文化思想上寻求变革以自强。今天中央政府先后推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涵盖了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既然农民的文化自觉是涵盖了农村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综合范畴,那么农民文化自觉的培养和养成就要从这些方面有的放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养成,才能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性力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上的独立带来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农民文化自觉的首要任务在于夯实农民所赖以生存的农业经济基础。工业化的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农业经济的消退[10]。相反,今天的农村仍然是工业发展必需的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城市居民的生活所需也还需要由农业和农民来提供。现有的农业经营模式,远不能满足这些需求,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势在必行。具有较强市场变化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强的规模化现代农业,才是振兴当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规模化现代农业的发展形成,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主体的今天,需要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首先在宏观层面上,继续坚持并深入贯彻落实一系列已经出台的惠农政策,加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鼓励大型农产品企业进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建立完整产业链;在新农村建设中,增加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培养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力度,力促农业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民社会地位,使之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社会福利待遇。其次在地方政府层面上,各地方政府应注重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结合实地情况引进大型农产品企业的投资合作;鼓励农村精英分子和农业技术人员回乡创业,可适当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予以扶持,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充分发挥地方知识分子的才智,鼓励他们为地方农业发展献计献策。最后在农户层面,注重农业科技的运用,可尝试农业经营模式的转变,结合地方实际和市场需求种植经济作物,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和社会效益。从上至下的努力,力图使农业经济获得自主性发展,让农民在农村也能过上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于此农民的社会地位才会有根本性的转变和提高,才能为农民文化自觉的培养和养成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上的自觉与自信。农业经济的振兴和农民社会地位的提高,依附于农业经济之上的农民群体文化观念和价值诉求才能在以工业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化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成为国家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农业文明让位于工业文明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这种社会事实并不表明,农业文明就必然会被淘汰。只要仍然存在农业和农民,历经千百年积淀下来的农业文明必然会存在,只是其存在的空间和社会土壤可能会大大缩小。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才能正确处理农业文化与工业文化的碰撞冲击,既不妄自菲薄全盘西化,也不故步自封抱残守缺,顺其自然,从容应变,方能表现出农民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来。农民阶级的保守性和从属性,使得他们在传统文化的衰退和外来文化的强势渗透中更容易为外界所影响。所以农民文化自觉的培养和养成,需要农村社会之外的力量给予全面的支持和引导。首先,在宏观战略上,一要明确文化建设的政治性。农村文化建设需要政治文化的引领,但不能将政治文化看作农村文化建设的全部。无论是政府宣传还是大众传媒,都不应该以行政命令或居高临下的口吻来宣扬工业文明。文化无所谓好与坏的等级区分,只有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之别。二要去除急功近利的心态。文化的弃旧与立新,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农业文明渐行渐远,并不意味着工业文明在短时间内就能完全填补农村文化空白,并能在农村社会开花结果。文化的传承和革新,需要调适和自正的空间与时间。无论是政府宣传还是大众传媒,对于农村文化建设可以引导但不能主导。其次,各级地方政府在执行权威决策保证政治导向性的同时,一应注重因地制宜的灵活变通。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文化的发展,鼓励各级文化工作者立足于地方文化创造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以服务广大农村和农民。二要在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注重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发展。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多开展群体性文化活动,引导地方社会民众的广泛参与,扩大夯实地方文化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发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切忌盲目求新求利以致丧失文化独有的意蕴。三要注重发挥农村精英分子、农村知识分子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最后,在农民自身来讲,一要认清社会发展趋势,从经济和文化上着力提升自己和群体的社会地位。以市场为基点、以科技为支撑振兴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转变分散性农业经营方式,提高自己和群体的社会地位。二要树立文化上的自信,以平和从容的心态面对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交流碰撞,提高文化鉴赏和创新能力,自觉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三要善于利用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寻求并扩大农民话语权。

政治上积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农民是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最终的受益者和推动者。主体奉行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会直接影响到其文化上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因此,政治上的参与态度反映出农民对政治文化的认同,更是农民文化自觉的体现。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当前农民文化自觉缺乏、农村经济颓败的情况下,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能有效凝聚民心、振兴农村经济。人是群体性的社会动物,其社会身份的建立和奉行的价值理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治上的界定和认同[11]。为此,农民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需求并不仅限于经济和文化方面,政治上的有效参与更是农民社会地位提高的显著表现。主体意识的明确,能更深层次激发农民的文化自觉,增强社会认同感。这些同样需要自上至下的共同努力。首先,各级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中:一要从体制上促进城乡居民政治权利的平等,畅通基层民主的参与渠道,将人民当家做主贯彻落实。二要深化村民自治,从法律和执行上保障农民政治权利的行使。其次,在社会监督上:一要发挥大众传媒和社会组织对于农村基层民主运作的监督作用,开通多种形式的民众监督。二要强化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为农民提供多样化的政治表达渠道,对农村舆情进行积极引导和疏通。最后,在农民自身来讲:一是明确并合法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提高有效参与表达的政治能力。二要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为己任,自觉利用好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争取农村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农民文化自觉的培养和养成是系统工程,需要农村经济、文化、政治建设各方面的齐心协力。任重而道远,但切不可畏难放弃。农村人口是我国人口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根基。农民文化自觉的培养和养成,从近的方面讲,影响到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从远的方面讲,则关系到国家整体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和整个民族文化自觉的实现。

四、结语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从来不是一个单一的范畴,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农民的文化自觉自然不只是简单的文化方面主体意识的生发和觉醒,而是新群体精神特质和价值诉求的建构。作为农村社会主体的农民,他们在农村经济、文化、政治上自我意识的增强和自觉精神的培养和养成。对于农村现代化来讲,是目标也是过程和方式,是实现政府权威意识和农民行动诉求的价值统一与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农民文化自觉和民族文化自觉的实现,实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自上而下的齐心努力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农民文化自觉的培养和养成,将为整个民族文化自觉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5-6.

[2]赵旭东.费孝通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认识和文化自觉[J].社会科学,2008(4):54-60.

[3]张旭东.离不开政治的文化自觉[J].文化纵横,2012(2):63-65.

[4]赵震,杨筱柏.价值嬗变与理念创新:乡村新文化与农民的文化自觉[J].广西社会科学,2011(10):138-142.

[5]邹玉杰.转型期农民文化心态变迁及其健康发展[J].理论探索,2010(6):90-94.

[6]洪大用.理论自觉的必要性及其内涵[J].学海,2010(2):57-59.

[7]赵旭东.反思本土文化建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李祖佩,李鹤.试论转型期农民文化自觉现状及原因[J].中国图书品论,2010(11):36-39.

[9]李友梅.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0(4):2-19.

[10]钟娟.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地域亚文化改造研究[J].江淮论坛,2010(6):181-184.

[11]邹玉杰.当代农民阶级新变化探析[J].理论探索,2011(2):36-39.

猜你喜欢
现代化农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