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雪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241)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与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是不可分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现实国情、民族特色结合起来,它重在解决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和本土化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期的时代背景结合起来,使之具有时代特色,能够满足不同时代的需要进而解决时代所提出的新课题。实现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则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
对“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内涵的理解,学术界观点不一。李廷宪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应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将青年作为主体,用马克思主义来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青年的信仰;另一层含义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体,用青年的创新、智慧和活力引领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使之在任何时候都能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我国而言,从现阶段青年的思想状况和价值信仰上考量,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必须突破固有的模式,不断实现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创新和与时俱进,以更加新颖的、更为青年所接受的形式引导青年;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程度或阶段性特征上考量,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就是要求将马克思主义置于现阶段中国的国情和发展实际中,在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新情况,面对现代化建设新挑战,解决社会主义建设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发展始终充满不竭的精神动力。
首先,马克思主义与青年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都具有创新的实践品格、发展的精神基因和真理的进步追求。与时俱进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性自觉。马克思主义能够与时俱进,就在于它能够顺应时代潮流,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动力源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却并没有停留在19世纪,产生于欧洲却指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并在中国大放异彩,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发展的辩证学说。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1]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推动理论创新,在指导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当代青年呈现出知识广博,思想活跃的特点;参与意识强烈,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奋发向上,追求真理的时代特征。这些都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性、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内在统一起来了。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离不开青年,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发展进程中要赢得青年、依靠青年,以青年发展作为理论发展的前提和依托。当代青年蕴涵着巨大的理论热情和思想需求,需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进入新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和深化及由此带来的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演变十分深刻复杂,国际敌对势力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青年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不断增长,但理想信念失落、精神价值迷茫等问题也有增长的趋势。当代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不仅要从关系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其极端重要性,而且要从关心青年、爱护青年和促进青年成长发展的角度认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再次,实现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本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发展变化了的实际,在发现新情况、迎接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作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新的理论认识;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体现时代特征,引领时代潮流,要求我们必须勇于探索、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要求我们必须创新马克思主义传播形式,以更加新颖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马克思主义青年化是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主体骨干力量的重要保证。青年具有健壮的体魄、扎实的理论功底、创新的实践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一系列精神气质决定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责任理应由广大青年来承担。当代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改革开放的生力军,马克思主义要在变革世界的伟大实践中依靠青年,赢得青年,使之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在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进程中,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青年化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在当代青年中出现了信仰的多元化、功利化和低俗化倾向,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实用主义等。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功利化则主要表现为一些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改变,把现实生活中的一切都功利化、市场化,认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金钱、权势等。同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理论研究尚不充分,加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尚缺乏很好的实践践行力,使得这一理论的受动者对马克思理论的接受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实现。为此,我们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青年化的进程。
一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其理论精神内核——与时俱进。首先,与时俱进要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思想体系,必须始终和世界发展、人类文明进步联系在一起,在把握时代特征,体现时代要求,回答时代课题中丰富发展。其次,与时俱进要紧密结合实践。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言,实践是基础和主线,同时也是主渠道,离开了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无从谈起。对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而言,离开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和源泉。再次,与时俱进要注重理论创新。发展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富有时代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指导。最后,与时俱进还要强化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并非经院哲学,实践性、革命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趋势,这无疑会给理论研究者提出新的课题,需要认真回应。这就要求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充分认识到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出现并加以积极应对,并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是以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着力点,培养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来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青马工程”的实施要以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为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对他们的培养来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由点及面、点面结合来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队伍中来,帮助更多的青年自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树立和践行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时还要努力在青年中培养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学者,通过他们创新的精神和开放包容的心态谱写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篇章[2]。具体来说,对他们的培养要做到:一是在思想学习上,要注重谋划长远。针对青年特点,从长远出发,对培养青年干部作出规划部署,切实增强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二是在培养能力上,要注重全面发展。将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派遣到基层一线岗位去锻炼,进一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优良品质。同时也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三是在工作生活中,要注重探索创新。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青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就要求青年以探索创新的精神来面对机遇和挑战。
三是要注重高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的现实性。对青年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要找到有说服力的现实依据,并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内化于青年的立足点。例如,要使当代青年真正认识到中国革命的成功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共同富裕都是与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分不开,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就要给青年以感性的历史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因为80后、90后的青年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课本上的理论认识,在给青年学生以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其理性认识理论知识,这要比单纯地灌输间接理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有效得多。2008年由美国开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就是解释资本主义制度局限性的有力现实依据。一些青年学生羡慕西方的自由、民主,推崇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理论的学说产生了怀疑,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可以使我们更清楚直观地感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宣扬的所谓“提前消费”价值观的弊端,重新审视我国所提倡的价值观念。这场危机使得西方民众尤其是青年深刻体会到了危机感和幻灭感,也使我们更清醒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支配一切的荒谬,也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四是发动青年投入到广泛的社会实践中,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机制。江泽民曾指出:“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生命力。”[3]马克思主义不仅要解释世界,更要转化成物质力量改造世界。人的认识发展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本质决定了,仅仅停留于对书本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是不可能真正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的。我国的现行制度、方针政策等与传统马克思主义之间存在一定张力,容易引起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怀疑甚至排斥。这就要求我们要发动青年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活学活用,在实践中科学理解与领会马克思主义。青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心社会发展、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动性与服务性可以更好地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是对大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与实践价值的鼓励。当然,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创新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各方面的长期努力才能实现。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2]郭超,李廷宪.对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若干问题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50.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