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理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探讨

2013-08-15 00:51◆杜
中国校外教育 2013年15期
关键词:基本原理原理哲学

◆杜 梅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基础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主干公共课之一,其主要哲学理论以及方法论对学生影响非常大。但实际情况是,理工科院校的“原理”课教学却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基本上是处于教学模式呆板化,师生互动环节差,导致老师教的内容,学生不予关注的现象,教学效果考核以卷面成绩为主,只要是卷面成绩及格,就算是合格的教学。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平时不听课,最后考试背背相关考试内容就好,至于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老师不关注,学生也同样不关注。

高校是大学生人生观和知识系统形成的关键阶段,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成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原理”课是一门思想理论课,又是政治课。可是,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形形色色的社会意识,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凸现,社会道德标准不一等。如此众多的因素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充斥着高校学子的人生观,时刻模糊着学生的是非观,进而冲击着高校哲学课的教学。部分高校学子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是空洞乏味的理论,因其并没有解决诸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腐败问题、失业问题、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等的社会问题。由此可见,社会负面现象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的巨大阻力,影响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使高校学子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现实意义时刻产生着疑惑。

如何更好地让学生配合课程教学,让学生主动去学,学到更多的哲学知识,是每一个讲授马克思主义原理老师亟待探索的重要课题。每一门自然或社会人文学科都以某种方式解释或总结着人类生活,同时与其他学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哲学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社会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可现实情况是,“原理”课从教材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监督和评估的改革和研究出现了滞后现象,表现在高校教育相比较小学和中学教育改革都出现了滞后的现象。理工科院校对哲学思想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投入不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工作也不是很重视,未能与时俱进,对学生这个教学对象的思想变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未能做出及时的反应。时代的发展必然提出新的教学课题研究要求,及时地对此做出具有权威性的科学回答以及总结非常有必要。

“原理”课教学课题涵盖了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是多学科的综合课题。这要求哲学教师需要对至少以上三个学科领域都有所掌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的同时,教学监督机制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教学监督机制往往可起到约束和督促的作用,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稳定发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不少哲学老师的教学、研究工作不符合实际情况,照本宣科,脱离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哲学教学中有一种倾向,把哲学的历史发展进程简单化或者几乎忽略,简单地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宣读看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全部,把对其理论观点的简单介绍或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简单对比当作教学的全部。与此同时,学生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加强对其引导,不断地改善学生被动学生的现象,打破专业课是学习的重点,不重视公共课的局面。只有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原理”课教学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恩格期批判吸收费希特、谢林、康德、黑格尔等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是在同蒲鲁东、巴枯宁、杜林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家针锋相对的思想斗争中完成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列宁、毛泽东以及邓小平等思想大家们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进行借鉴吸收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的。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和世界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文化现象几乎都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态度,禁绝着所有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和思想的进入以及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研究和传播,这种现象直接地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没有发展,进而倒退的局面。

“原理”课是我国高校公共必修课之一,可在某些情况下却失去了自身应有的独立性,教师教学掌握的灵活度非常有限,且出现教学课时严重不足的现象。理工科院校非哲学专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时安排一般计划课时为36~54课时,高校教师很难做到系统地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时的限制造成高校学子在不了解国内外马克思主义以及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很难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其他理论进行比照的能力,进而客观地限制了他们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由简单了解升华为理论分析的能力。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是博大精深的,这就是一个大的矛盾,造成学生对其只能做到浅显的了解而已,很难做到教学师生就某个哲学观点结合现实社会现象进行有效的对话和讨论。

考试是比较好的学习引导方式,对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会产生积极影响。为了进一步培养和调动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较为合理地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效,在考试方式上,我们采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论文评定和命题试卷相结合的方式,分数各占一半。论文题目由教师给出几个主题,学生自行选择,前提条件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去发现、分析并试着解决所学专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这种形式不但反映学生理解原理的程度,而且能区分每个学生运用该原理的能力,可此种形式还是不能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学习过程。因而,命题试卷就是必要的补充形式。试卷中的题型应多样化,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分配比例应适当。第二种是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方式。开卷考试时出客观题和主观题,偏重主观题的分量。闭卷考试的形式可偏重客观题,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让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引起高度的重视,不在停留于考试时才去书上划重点。

综上所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探讨,从时代背景出发,引发对教学该如何与时俱进的思考;从教与学的环节出发,对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引导也需不断深入;从该课程的教学时安排来看,没有自身的独立性,使得教学内容只能停留在简单的识记状态,难以达到理论升华的高度。考试形式的多样化或许也是权宜之计,教学若想有真正意义上的改善,更应是以上几个方面的合力。

[1]卢萍.开放式教学: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应然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63-166.

[2]李润杰等.哲学教育贫困化的表征、原因和出路[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1):18-25.

[3]张晶.医学院校的马哲原理课应该怎么上——原理课教学改革初探[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4):494-495.

[4]杨晓宁.读懂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哲学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5,(6):77-79.

猜你喜欢
基本原理原理哲学
基于包络解调原理的低转速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菱的哲学
发展经济学基本原理
人脸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浅析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的基本原理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