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刘婕
《回声》是先后获得英国侦探作家协会约翰·克雷西奖、美国的爱伦·坡奖和英国的金匕首奖的英国女作家米涅特·沃尔特斯的代表作。涅特·沃尔特斯在全球被誉为“新一代推理女王”,她的作品深得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真传,以严密的推理和睿智讥诮的英式幽默见长。
《回声》作为一部侦探推理小说,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是必不可少的。作品以一个流浪汉的尸体在富家太太的车库里被发现作为故事的开端,这样的开头我们在很多的类似小说中都常见到:尸体出现-侦探调查-水落石出,故事结束;当然在这里不会如此简单。首先,流浪汉的死因是营养不良,基本排除谋杀的可能性;但同时,流浪汉是饿死在装满食物的冷冻柜旁,又不符合常理。真相究竟如何,警察因为没有明显的犯罪现实已经放弃调查,只是单纯归结为意外,而记者迈克尔·狄肯从中嗅到了不寻常的气味。
在调查死者流浪汉身份的过程中他结识了14岁的游民泰瑞,鉴于他对于调查真相的重要性以及其生存环境的恶劣,迈克尔把他带回了家。在与泰瑞相处的过程中,流浪汉比利·布莱尔的身份越发的扑朔迷离起来,他自称上帝的使者向游民传道、当看到罪恶的发生就用自残来赎罪、具备艺术鉴赏品味、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信手拈来……种种迹象表明他不可能单纯是一个无家可归、穷困潦倒的流浪汉。与此同时,屋主包威尔太太的身份也有了新的发现,她的真名叫阿曼达·斯特里特,她的丈夫詹姆斯·斯特里特涉嫌诈骗银行1000万英镑音信全无,坊间盛传是她谋杀了丈夫侵吞了巨款。那么流浪汉比利的真实身份是否就是詹姆斯呢?两人的照片乍看之下还真有相似之处,迈克尔通过电脑照片比对否定了这种可能性。
比利究竟是谁,通过对比利作为流浪汉出现的时间轴掌握,迈克尔比对了比利出现前后的失踪人口和新闻报道,在摄影师巴瑞的帮助下锁定了1988年失踪的外交官彼得·方顿,彼得·方顿失踪是在妻子离奇自尽后发生的,这单纯是一起自杀还是彼得·方顿谋杀妻子后出走?原本美满的婚姻为何突然土崩瓦解?他又为什么选择饿死在阿曼达的车库?一个个谜团总是牵扯出更多的未解之谜,其中隐藏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让人一时毫无头绪。正在进退维谷之际,事情终于有了新的进展:摄影师巴瑞醉酒后在阿曼达·斯特里特家的后院儿行为不检被捕,却无意中撞破阿曼达·斯特里特和企业家耐杰·福瑞斯的私情,更离谱的是耐杰·福瑞斯的尸体几天后在阿曼达·斯特里特家中被发现。阿曼达是杀害耐杰的凶手,她随后也承认了这一点,迈克尔却从耐杰有性变态癖好这一点上推理出了阿曼达杀害丈夫詹姆斯的事实,耐杰和詹姆斯曾有生意往来,是他最先发现詹姆斯要卷款与情人私奔的计划然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阿曼达,不久就传出詹姆斯失踪,耐杰知道是阿曼达杀害了詹姆斯,以此为要挟性虐待阿曼达,阿曼达忍无可忍终于计划谋杀耐杰,本来一切天衣无缝,巴瑞的意外出现打乱了全盘计划。
事情至此似乎水落石出,然而最初的疑团仍然存在,彼得·方顿事件如何解释呢?在老上司的手稿中迈克尔找到了端倪:1949年战争寡妇P太太13岁的女儿V怀了二十七岁的房客GM的孩子,P太太原本还希望和GM共结连理,结果只能将孩子送去领养,把房客赶出家门。但是V处在叛逆期,后来有机会还是嫁给了GM,GM性格暴躁V婚后生活并不快乐;二十多年后GM因车祸过世,V和比自己小13岁的彼得·方顿重新组成家庭,美好生活从此开始,后来发现原来是彼得因为赌博债务杀死GM伪造成车祸现场,这在V看来也并非不可饶恕,GM已虐待她多年,结果似乎是皆大欢喜。但是事实真相太可怕了,原来彼得·方顿原来就是13年前被送去领养的V和GM的亲生子,彼得在毫不知情下杀父娶母。V得知这一切后自杀,彼得·方顿开始了疯疯癫癫的自我放逐生活,流浪中他无意间目睹了阿曼达杀死丈夫詹姆斯的一幕,在辗转得知阿曼达的住址后试图说服阿曼达伏法赎罪,阿曼达始终犹豫,彼得·方顿以生命的代价完成了罪行的救赎。
很明显在小说中贯穿始终的彼得·方顿就是俄狄浦斯原型的代表。《回声》的整个故事情节就是由一个俄狄浦斯的故事原型和两起谋杀案相纠结而成文的。彼得·方顿,也就是俄狄浦斯的化身在小说开篇就已经离开人世,但他是引导文中的记者迈克尔和文本外读者走向真相的领路人,他就象征着真相,或者说整个文本就是寻找俄狄浦斯原型的过程。
所谓原型,当然不仅仅是在故事情节中有所借鉴,关于“原型”,弗莱认为文学的本质是语辞对人类创造力的模仿,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并巩固了一些基本的结构原则的规律。原型作为文学存在的最基础的结构单位,可以被看成是最易于理解和阐释文学本质意义的一个批评角度。而荣格是在集体无意识的框架里讨论“原型”一词的,他认为个人无意识主要是由各种情节构成的,集体无意识的主要体现方式便是“原型”,“原型”指出了精神中各种确定形式的存在。列维·斯特劳斯则认为,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有着某种永恒的普遍结构,在叙事作品不尽相同的表层结构之下,隐藏着大致相同的深层结构和共同的叙事程式。因此形形色色的表层结构只是这些特定结构的不同变项。虽然“原型”一词后来经多次阐释,概念逐渐显得愈发模糊,但总体来说,原型批评理论提供了一种从整体的意象或模型上把握文学类型的共性的批评视野,有助于我们从众多作品的之中寻求到一种深层意象上的同一性和连贯性。原型不同于意象在于它可以从古代的神话等这些人类共同经验的文本或非文本的文学形式,或者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找到影子。可以说神话原型批评是根植于恒久不变的人性深处的一种文学批评。与此同时,原型批评有别于传统的批评,区别在于它并不是从作品所在历史背景和作者本人的经历出发去理解作品,而是从史前神话中去探索包含人类共性的“原型”;原型批评也有别于形式主义的批评方法,其差别在于前者是从叙述形式和特点去分析文本,而后者是从作品的内在精神出发,分析这种精神赋予作品的活力和永久的吸引力。
《回声》中的俄狄浦斯原型当然也不仅仅体现在彼得·方顿的身上,否则,就谈不上原型,更像是情节的借鉴。俄狄浦斯是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里斯的《俄狄浦斯王》一剧中的主角人物,他受命运的作弄,被生身父母底比斯城的王与后弃于荒野,而由邻国国王抚养长大。长大后的俄狄浦斯离开养父之国,于途中因争吵而弑杀了素未谋面的生父莱乌士;并因解答了人面狮身像之谜,而成为底比斯王 (取代父亲的地位),娶素不相识的生母约卡士达为妻,生下二男二女。后来底比斯城发生瘟疫,残酷的真相终于因神谕而揭露,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自己弄瞎了眼睛(去势的象征),离开其家乡底比斯,四处漂流。精神分析学的泰斗弗洛伊德引用这一神话故事,道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概念,也即恋母情结---儿子在幼年时就已经开始对母亲形成一种特殊的亲密情感,他认为母亲属于他一个人,因此感到父亲是争夺他个人财产的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小女孩认为母亲干扰了她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并认为母亲占据了她本应有的位置。我们通常提到俄狄浦斯原型时也不可避免的包括恋母情结在内。
这部小说也是如此,小说实际的主角记者迈克尔·狄肯身上这种倾向就表现得很明显。尽管书中他和母亲的关系显得不是那么融洽甚至是多年未见,但其实正是这种对母亲的依恋和对父亲之死负有一定责任的愧疚才驱使他逃避和母亲见面。摄影师巴瑞是个同性恋,俄狄浦斯情结反映在他身上更多的是对父亲的依恋,他憎恶自己的母亲,但却因为对父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留恋而不得不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泰瑞是个从小流落街头的游民,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但对母亲的想象和追寻从来没有停止过,包括他跟随迈克尔·狄肯拜访母亲时,也马上把自己母亲的形象投射到了这个从未见过的老妇人身上。这些主角或多或少的重复着俄狄浦斯的故事,同时又推动着小说主线的发展。
侦探小说作为通俗文学,很少有人用原型批评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因为他们总是以情节取胜,而诸如思想意义等都显得不那么重要。然而近年来侦探小说的哲理化倾向日益明显,这也反映了侦探小说今后发展的趋势——越来越多吸收新的元素。在《回声》中作者引用了俄狄浦斯原型,使读者在沉醉于解谜案情的同时,还对文本本身有似曾相识的好奇,案情大白于天下之时没有知晓一切的空虚感袭来,而是仿佛能和作者相视一笑,几千年遥契的隽永涌上心头。
[1]米涅特·沃尔特斯.回声.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
[2]陈玮.浅谈俄狄浦斯情结的原型作用及其影响.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9年6月.
[3]曾小荣.原型批评视域中的《寻找格林先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8月第4期.
[4]廖晖.论《弗洛斯河上的磨坊》的原型模式.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29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