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珍燕
(重庆邮电大学 移通学院,重庆401520)
中日甲午战争一直是史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两国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中日两国对待战争的态度和策略等方面。关于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民族意识的觉醒相关研究成果则较少①主要有:安静波《试论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觉醒》,载《北方论丛》1994年第4期;施亚英《中国的觉醒与甲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研究综述》,载《世界历史》1994年第5期;吴剑杰《甲午战争与中华民族的新觉醒》,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周松青《甲午战争与士大夫心态》,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12期;史习培《甲午战争后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载《福建学刊》1995年第3期;等等。。甲午战争为什么会成为促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普遍觉醒这一领域的研究更是欠缺,涉及到的相关研究要么注重战争本身、要么研究不全面。今天中国正值改革开放以来的关键时期,中日两国因为历史遗留问题而矛盾重重,所以本文选择这一论题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研究价值。关于甲午战争成为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据考古学发现中国文化早在秦汉时期已经传入日本。《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记载:齐地徐福等人上呈书信,说海里有三座神山,叫做蓬莱、方丈、瀛州,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希望能斋戒沐浴率领童男童女前往觅寻,于是始皇就派遣徐福带着数千个童男童女,到东海中求访仙人[1]。隋朝之前日本和中国交往的过程中,都是以讨封、称臣纳贡为主。公元600年小野妹子首次使隋时向隋炀帝呈递的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炀帝阅后不悦,对鸿卿说道:“蛮夷者,有无礼者,勿复以闻。”此后两国才建立了对等的外交关系。除了外交之外,日本的建筑风格、民俗节日、语言文字各方面都受中国影响。
虽然甲午战争之前以英国为首的西洋人已经两次大规模侵华,但是中西之间直接的联系不仅时间较晚并且联系也不多。汉初开通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后,中国的威名远播。中世纪最受推崇的古代大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只有取道陆路才能到达丝国(中国)[2]。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中表明,“亚洲的东部边缘是海岸,可以乘船泛海到达”[3]。这些都为后来西方人探寻东方起了推动作用。由于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自古富庶,一直都以“光宅四海,统御万邦”的“天朝”自居,对于西方社会一概不知。
英国于1588年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后,积极东进。159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写了一封信给中国皇帝要求通商,由都德里爵士带来①此函本为拉丁文,署明1596年7月16日发。译文参见:朱杰勤《英国第一次使臣来华记》,载《中西文化交通史料译粹》,中华书局1939年版。。不幸中途船只沉没,此信未到皇帝手中。中英两国第一次接触是在1637年,广州当局允许英人进城贸易。中国与近代以来前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的主角英国首次通使是在1792年,以马戛尔尼勋爵为正使的庞大英国代表团访华,这是首次以外交的手段企图打开中国国门的尝试,最终被拒。
以上事例可以看出,甲午战争之前我们对侵略中国的西洋国家基本不了解,面对敌人的坚船利炮吃了败仗以为理所当然。可是对东洋小国日本却是了如指掌,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举国大惊。
中国的封建社会从西周开始[4],一直持续到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结束。隋唐时期达到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四方臣服、万国来朝。明清开始,封建社会的生命力已经开始慢慢枯竭,统治者采取极端措施企图以此挽救危局,特别是清朝中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被看做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因素之一。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下达只许在广州一地通商的命令,命令称:凡是外国商船,“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从此中国国门紧闭,一直到1840年6月,懿律率领的东方远征军来到广州海面,开始对中国的侵略,并于1842年迫使中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为止。
日本在大化改新后步入封建社会[5],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大化改新及其之后的日本文化就其历史渊源均来自中国,从1540年到1640年的日本历史被称为日本的“基督教世纪”[6]。基督教文化和佛教文化格格不入而引起了日本统治阶级的恐慌,同时随着西方基督教势力一同进入日本的还有其由商业资本暴露出的殖民特征,江户幕府随即开始了它的锁国历程,长崎②17世纪30年代日本完成锁国体制后,把九州的长崎作为对外贸易的窗口,规定仅中国和荷兰两国可以在此进行贸易。则成为日本对外瞭望的窗口。一直持续到1853年美国将军佩里强行叩开日本国门,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日美修好条约》为止。
由此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被西方列强入侵之前不仅国情相似,而且文化相通。两国均是封建社会;均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国门均在19世纪中期被西方列强强制叩开。而中日之间爆发的甲午战争却导致了不同结局,当然会引起中国的有识之士的反思。
1840 年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割地赔款;1856年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仍以割地赔款收场。面对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清政府并没有采取任何可行措施,而是“安于现状”。
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起义给清政府一剂清醒剂,使得清政府意识到必须改变自己,才有了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对于开办洋务运动的目的,奕䜣在其奏折中说得很清楚。奕䜣认为,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是“心腹之害”,俄国是“肘腋之忧”,英国是“肢体之患”,所以“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制英又次之”[7]。由此可以看出,开办洋务的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而不是抵御外敌的入侵。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上层(官员):受自古以来传统的天朝梦的影响,导致绝大多数保守派官员阻止、抵制改革。为了镇压以太平军为首的农民起义,政府急迫需要洋枪、洋炮。所以在洋务运动中首先开办军工企业——军事问题。下层(民众):封建社会几千年的积弊、外敌入侵、自然灾害等原因使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众急迫需要改善民生——经济问题。政府需求与民众需求出现偏差,改革就不会得到民众的支持、拥护。
在洋务运动中,由于清政府不顾及老百姓的死活,改革仍以维护其反动统治为目的,最终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导致洋务运动失败。
日本历来未有被外族统治的历史,近代以来日本国门在1853年被美国将军佩里打开后,“民族独立和民族统一便提上了议事日程”[8]。“出现了一股民族主义的浪潮,日本国民完全改变了行动的方向,开始全力以赴去获取西方的技术”,希望以此保持日本国的独立,抵御外来侵略[9]。
1868 年明治政权建立后,继续承认已被推翻的德川幕府与欧美十一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①德川幕府从1858年7月到1867年1月先后与美国,荷兰、俄国、英国、法国、葡萄牙、普鲁士、瑞士、比利时、意大利和丹麦等11国签订的“友好通商条约”及“贸易章程”等附件。。同时还和西班牙、奥匈帝国等四国在1868年先后签订了新的“友好通商条约”及“贸易章程”等附件。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欧美列强在日本享有领事裁判权、居留地特权、协定关税税率和贸易方面的片面最惠国待遇等②详见《外国历史大事集》近代部分第二分册《日本开国》一文。。面对西方列强咄咄逼人的态势,明治政府于1871年向欧美各国派遣使节团,1871年10月16日,日本太政大臣(相当于总理)三条实美向外务卿(相当于外交部长)岩仓具视面授《派遣特命全权大使事由书》③《事由书》原无题目,共两件,后来一般称为《事由书》,亦有称为《向欧美各国派遣特命全权大使事由书》者。两件《事由书》全文可参见大久保利谦,《岩仓使节研究》,宗高书房1976年版,第161-165页。。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1871年11月20日,太政官(相当于国务院)正式组成欧美使节团,任命外务卿岩仓具视转任右大臣并担任特命全权大使,任命参议(相当于国务委员)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四人为特命全权副使,又相继任命了包括政府各部门负责人的书记官、理事官及随员,共约五十人④一般认为,使节团成员共48人。此处采用大久保利谦《岩仓使节研究》及田中彰《岩仓使节团对欧美的认识和近代天皇制》中的说法。。考察西方12余国,历时两年之久,耗资一百万日元(占1872年明治政府财政收入的2%以上)。使节团成员在日本政府的地位之重要,考察时间之长,耗费之大可见一斑。
号称东洋俾斯麦的大久保利通通过考察,“深深悟出,欲在宇内建独立不羁之国,必富国强兵自不待言;而欲富国强兵,务从殖产兴业人手,切实谋求其进步发达”。最终日本的明治维新通过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几大措施,促使改革成功。
日本的战国时代于1590年结束在丰臣秀吉手中,完成日本的统一大业。1591年,丰臣秀吉将其太政大臣的职位让给养子丰臣秀次,自己专事“海外征讨”事业。同时制订了侵占朝鲜、侵略中国的计划,并于1592年和1597年两次出兵朝鲜,共调集兵力33万人,其中20万出征朝鲜,名古屋驻扎10万,京都守卫部队约3万人[10]。最终在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打败了日本的侵略。
明朝时期明文记载琉球是中国属国,日本对其觊觎已久。1871年11月,琉球国渔船因飓风飘流至台湾海峡,54名船员被台湾土著生番杀害,幸存的12人后来由清政府送回日本,史称“琉球漂民事件”。对于此事,1872年鹿儿岛县参事大山纲良上奏称:“恳请接臣兵舰,臣愿深入生番,消除群凶,昭雪民冤,扬我皇威于海外。”[11]到1874年1月,日本政府太政大臣三条实美、右大臣岩仓具视等均认为“对生番兴问罪之师,实为必要”[12]。同年出兵台湾,迫使清政府签署《北京专条》,规定中国偿付日本遇难者抚恤金十万两白银,为日军留下的道路及建筑物等偿付四十万两白银,共计五十万两;日本从中国台湾撤兵。接着日本遂于1879年改琉球国为冲绳县。
日本侵台后不久,又把侵略的矛头直指朝鲜半岛。1875年日本政府采纳了森山“派我军舰一二艘到对马与朝鲜间的海域,时现时隐,测量海路,使其知我意之所有。朝廷则表示督促理事官迁就的姿态,以逼迫他们”[13]的提议。9月20日,日本军舰“云扬”号以勘测沿海和寻找淡水为由驶入汉江江口的江华岛附近,制造了“云扬号事件”[14]。于1876年2月26日签订朝鲜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韩修好条约》,即《江华条约》,条约规定朝鲜为自主之邦,以此挑衅中国。
日本把侵占朝鲜看做是侵略中国的一块跳板,多次在朝鲜滋事挑衅,1884年的甲申政变就是代表性事件。1884年12月4日日本扶持开化党代表发动宫廷政变,拘禁国王高宗李熙,企图以此断绝中朝的藩属关系。政变发生后以户曹参判南廷哲、右营中军申奭熙等均致书袁世凯,请求中国防营出兵拯救。袁世凯最终力排众议,出兵干预,道:“我辈统兵防韩,若失其君又失其国,咎将焉归?且韩既附日,韩乱党必断我归路,合兵攻我,何由归国?”[15]迅速平息了政变。
日本一次一次侵朝的失败教训,使得日本人得出结论,要想侵占朝鲜必先打败中国。十年后日本重整军备,矛头直指中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甲午战争,使得日本一战大获全胜。
战争前中国并未意识到日本的侵华野心。日本明治维新开始便大规模向中国派遣间谍“或察政务之设施,或考江山之形胜,无不了如指掌”[16]。日本参谋本部第二局局长小川又次大佐更是嚣张地提出,“断然先发制人”,“攻占北京,擒获清帝”[17]。对此,日本参谋本部在内部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对华战争。中国对于马上要降临的灾难并未引起多大警觉,因而备战不足。
战争中清廷内部官员各怀鬼胎、派系争斗接连不断。据盛宣怀门人王庭珠称:“目前政府仍是人各一心,大权争揽”[18]339。“主战派”与“主和派”势如水火;“速战论”与“持久论”之争更是贯彻甲午战争始末。在传统天朝上国理念的支撑下,“速战论”最终在这一轮的争斗中胜出。纷纷看到日本的不足
,而忽视了人家的优势,认为日本不过是“弹丸小国”不足畏惧,只要一鼓作气定能“指日荡平”[18]137。对于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袭击中国兵船一事,中方官员纷纷持蔑视的态度,“考日本之为国,不过三岛,浮沉东海,犹一粟,土地、军事俱不及中国十分之一。其得与之相抗者,唯大小兵轮四十余艘,数有同耳。然数虽同,而坚不及也,炮弹不伙也。加之人手无多,水陆不相护,战事未及十次,国中人财俱竭。观其搜括军资,税及倡寮,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空虚之状,已显而有证。度之于势,人马虽无否乎?理既悖道,势又孱弱,我中国于此不日本之胜,而谁胜乎!”[19]更有甚者把此次战事看做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从被人欺凌到雪耻的一大转机,“中国果能因此振刷精神,以图自强,亦未始非靖边强国之一转机也”[20]。然却是空有一腔天朝的威,而无天朝的胆。李鸿章称:“倭兵分驻仁、汉,已占先著,我多兵逼处易生事,远扎,则兵多少等耳,……我再多调,倭亦必添调,将作何收场耶?”[21]1014双方正式开战后,甲午战争总司令李鸿章被日军的阵势震慑,于8月29日奏称:北洋海军“以保船制敌为要,不敢轻于一掷”[21]1512。在毫无章法,国内一片混乱的情况下仓促应战,以期打败侵华图谋已久的日本,焉有不败之理?
战争后乃如梦方醒。《马关条约》割地面积之大,赔款数额之巨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有之,必然也会引起有识之士的反思。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甲午战争成为促使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标志,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系列历史状况和现实状况等综合原因所致。在国际局势依然比较紧张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深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经验教训,发奋图强,壮我中华。
[1]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82:247.
[2]马吉多维奇.地理发现史纲[M].莫斯科:1949:38.
[3]安托什科.地球的地理研究史[M].莫斯科:1962:66.
[4]姜子润.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时间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6(1):140-164.
[5]张玉祥,禹硕基.论日本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J].历史研究,1982(2):143-158.
[6]约翰.惠特尼.霍尔.日本:从史前到现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04.
[7]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6.
[8]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M].王中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271.
[9]森岛通夫.透视日本:兴与衰的怪圈[M].天津编译中心,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89.
[10]刘子敏,苗威.明代抗倭援朝战争[M].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91.
[11]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中琉关系档案选编:第1卷[G].北京:中华书局,1993:1079-1080.
[12]东亚同文会.对华回忆录[M].胡锡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38.
[13]井上清.日本军国主义:第二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6.
[14]金龟春.“江华岛”事件真相[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4):58-62.
[15]沈祖宪,吴闿生.容庵弟子[M]//沈云龙.袁世凯史料汇刊:第9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13:19-20.
[16]中倭战守始末记:卷3[M].台北:文海出版社,1895:24.
[17]山本四郎.1887年日本小川又次《清国征讨方略》介绍[J].抗日战争研究,1995(1):205-207.
[18]陈旭麓.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三:甲午中日战争:下册[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9]中倭战守始末记:卷1[M].台北:文海出版社,1895:1.
[20]中日战争[G]//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41-42.
[21]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第13卷[G].北京:故宫博物院,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