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强
(北京联合大学 人文社科部,北京100101)
有组织即有管理,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是组织存在发展的基本前提,每一个组织只有不断实现对内部构成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组织有序运转才能实现组织目标,完成组织使命。政党作为庞大的政治组织,其党务管理既有一般组织管理的特性,同时又有自己的特殊性。从一般意义上讲,党务管理就是通过对党内包括组织架构、领导体制、党员干部、各种资源、运行机制等进行系统化、民主化、科学化的管理,保证党的活力,实现政党的有序运转,从而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仅就中国共产党而言,目前无论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还是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加强党务管理都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不仅有助于拓宽组织管理的视野,而且对加强党的建设也是一个有益的视角和补充。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勇于突破传统党的建设的思维模式,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政党管理的有益经验,以进一步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和美国的两大主要政党——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党务管理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务管理及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从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看,在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在东方大国成功执政60多年、改革开放以来领导中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具有90多年历史的伟大执政党,其执政经历、自身建设、执政业绩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与之相比,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大政党在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轮流执政多年,见证了美国从独立建国到应对各种危机再到今日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世界最成功的两大政党,其代表性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对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两大政党的自身管理进行比较,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当前政党党务管理的趋势,认清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把握规律,促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开展。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着力使党的建设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总目标来加强,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使党的建设在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不断拓展,党的建设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推动作用也日益显著。但是,由于“建设”一词过于宏观,而且我们把党的建设基本局限在五个大的领域(五大建设),这样就使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时常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形成了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这使我们更多地从意识形态特殊性的角度思考党的建设,而对政党管理自身的科学、规范、平等、效率等目标有所忽视。二是形成了重领导轻组织的偏向。即往往习惯于从执政党、领导者的地位考虑问题,而忽略了政党本身的组织特性,忽略了对组织活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三是与西方政党缺乏比较的共性。政党体现了人类的共同政治智慧,政党政治是人类政治活动的普遍现象,因而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政党,其自身组织构成、行为方式、活动规律都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而在比较的基础上把握共性也是认识政党活动规律的基本方面。因此,从组织管理尤其是比较组织管理的视角考察政党问题,对我们以往的研究习惯无疑是一个重要补充,也是一种创新,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世界政党活动的普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丰富我们的个性,使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更具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的、中华民族的个性和色彩。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需要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创造的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同样,政党建设也要注意吸收和借鉴世界其他政党创造的有益经验,也包括历史更悠久、组织更成熟、执政很有效的西方发达国家政党的经验。这些经验既有组织构成、内部管理、法制建设、活动方式方面的经验,也包括执掌政权、引导社会等方面的经验;如果对西方政党活动的经验视而不见,对其教训不加吸取,那么最终吃亏的只能是我们。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命题,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升到统领地位,其出发点就是要让全党树立一种更开阔、更开放、更科学的视野,来全方位地思考党的建设问题,而不是躺在辉煌的历史中和过去的经验上沾沾自喜。过去我们对西方政党的研究往往习惯于从纯粹理性、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和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联系并不紧密,甚至一些学者有意撇清自身研究的现实意义,唯恐被人扣上“西化”、“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帽子,这使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和西方政党活动规律难以交叉和比较,也制约了党的建设走向更加开放,更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说服力。然而,当今世界的大变革、大调整、大交流使我们面临着一个更加开放、更加民主、更加多元的新世界,作为一个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先进政党,必须在把握和引领世界潮流中努力建设一个无产阶级先进政党,一个更为世界所认识认同的执政党,以便在更好的国际环境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我们党必须把建设的目光聚焦在世界先进文明的最新发展上,聚焦在更好地学习借鉴为我所用上。在政党建设方面,我们就是要学习发达国家政党活动的经验,不照搬其政党制度,争取在政党建设上有新思路,实践中有新进展。
在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诸多方面,美国都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在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方面,美国也是许多民族民主国家效仿的对象。尽管包括在美国国内,对两党制、对总统大选的质疑之声一直不绝于耳,但是正如学者所强调的,民主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制度和形式,但却是人们迄今所发现的最合适的解决政治争端、达成一致意见的形式。因此,我们也要用这样的观点来看待美国的两党政治和党务管理,既不因其存在不足而全盘否定,也不因其现实的成绩而照抄照搬。当然,我们要看到,在国家取得巨大成就的背后必然有着多种原因,有着可以研究借鉴的东西,在政党管理、政党活动方面就是如此。长期以来,我们对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的党务管理认识并不全面,如认为美国政党不是一个组织健全的政党,纯粹为选举而存在,组织松散,缺乏组织影响力,等等。当然这些问题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组织状况是与美国特定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传统相适应的,而且在大选中两党所表现出的超强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表明,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的组织与活动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尤其是在缺少政权强力支持的情况下,能够单纯依靠政党自身的力量进行广泛有效的社会动员,在动员方式、资源整合、积极性调动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美国政党既是资本主义国家具有代表意义的政党,同时又具有不同于许多西方国家政党的特点,由此也决定了美国政党在内部事务管理上颇具特色。对于美国两大政党的党务管理基本上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
1.比较松散。美国政党是松散型政党的典型代表。其松散性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党上下级组织之间松散。与美国的联邦体制相适应,美国政党并不存在上下级行政领导关系,而是全国组织与州及地方基层组织相互独立,自主管理,相互之间的制约性不强,当然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也有一定的帮助、指导关系,但不是隶属和命令关系。二是政党与党员的关系松散。美国政党的党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自由加入,只要在选举投票时宣称是哪一政党党员就被统计为哪一政党的选民,不需要履行任何加入政党的手续,也不需要缴纳党费(自愿捐助除外)。三是党内同级不同组织之间的关系也不紧密。比如,党的全国委员会对同级的议会会议和议会竞选委员会的影响力都极其有限,在本党提名总统候选人产生之后,党的全国组织对总统候选人竞选班子也难以起到多大的帮助作用。
2.讲求民主。党内民主的本质是党内事务由全体党员按照多数原则作出决定。这不仅表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这一党内最高权力机构中,即经民主选举产生的党代表在每四年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有权决定党的纲领调整、提出本党总统候选人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且表现在党内权力运行也充分体现了民主的要求,比如总统候选人之间的竞争是平等而公开的,在党内重大事务决策中每一个党员、每一个党代表都拥有平等的权力等。当然,美国党内民主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作为本党成员,不管你出身贵贱、财富多寡、文凭高低,只要能力出众,得到党内认同,你都有可能成为本党领袖。如果在总统预选中胜出,还有可能登上国家权力之巅,奥巴马无疑是一个有力的佐证。
3.权威有限。从党内关系看,由于美国两党内部上下级组织是完全自治的,党内职务都是选举产生的,因此上级组织不能指定下级组织的领导人,也不能随意调动下级组织负责人。对于上级组织的决定,下级组织成员如果多数人不认同也无法执行。从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看,由于美国执政党主要是通过控制参议院和众议院来实施自己的纲领和政策,而且参众两院习惯上往往由两党分别控制,因此,执政党有时难以控制议会,推行本党政策难免有时阻力重重。从党与社会的关系看,由于党只是靠自己的影响力来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并无严密的基层组织来控制民众,因而与民众的联系相对不够紧密,致使政党权威有限,也难以保证会稳定持久地得到特定民众的支持。
4.以选举为中心。由于两党都以能否赢得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为政党成败的关键,因此不可避免地使党的组织机构、工作程序、活动方式等形成了以选举为中心的格局。即党内管理的重心及评判均以选举为中心,尤其是以总统大选为中心,党内日常管理则为选举打基础,而到大选周期来临时,则全党一切以大选为转移。通过召开一系列的会议确定本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人选,动员本党成员参与投票,继而积极筹措资金,进行宣传,组织集会,全党的资源都围绕大选而配置,兴奋点都因大选而转移,大选投票结束才真正告一段落,新总统宣誓就职之后,两党则会为下一届总统大选而调整组织、整合人员、积蓄力量、进行争夺。
5.注重自律。由于美国政党总体上比较公开透明,因此在党务管理中上至总统、党的主席,下到普通党员,其自律意识都比较强。作为党内领导骨干,参众两院的议员对本党提案一般会投赞成票,政治家的贪污受贿等丑闻也相对较少,而普通党员在投票中也极少出现注册为一党成员却投票给另一政党的情况。还有一个情况是,在总统候选人提名选举(预选)中,作为本党成员选举产生的参加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也叫宣誓代表),其由赞成哪一候选人的党员选出就会投票给该候选人,不能以自己的好恶来投票,否则就会在下次党代表选举中失去代表资格。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组织架构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都建立有全国性组织、地方性组织(在州、县或市)。其全国性组织一般包括:一是全国代表大会(National Convention)。每四年召开一次,由美国各州及海外基地各政党组织派出代表参加,其任务主要是提出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同时它也是本党最高权力组织,决定政党政策,制定政党规则,授权党的执行机构——全国委员会组织召开下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二是全国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它是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政党最高权力执行机构,由党的正副主席和各州及海外基地组织的本党领导人组成。比如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大约有150名成员,包括党的下属各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各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关岛、波多黎各和维京群岛的本党组织主席。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有至多450名成员,他们由选举或任命产生,除党的下属各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党的正副主席外,还包括来自本党附属组织的代表。党的全国委员会主席由党的总统候选人推荐,并由委员会成员正式选举产生。假如总统候选人在大选中失利,那么他提名的全国委员会主席往往也会被取代。三是政党议会会议(Congressional Party Conferences)。一般是两党在国会会议之初分别召开参众两院本党会议,以提出本党一系列领导人人选,并明确本次政党会议任务。参众两院政党议会会议一般只处理本党与国会相关事宜,两者没有固定联系,与党的全国委员会也无干系。四是议会竞选委员会(Congressional Campaign Committees)。是政党用以在议会选举中筹集资金支持本党候选人的组织。民主与共和两党在参众两院同样都拥有相对独立的议会竞选委员会,在议会选举中两者也往往筹集资金以支持各自的候选人[1]252-253。
政党地方组织主要是指州及以下组织,其组织形式一般为委员会,比如加利福尼亚民主党的组织机构形式是民主党加州委员会。在此之下共有9个独立的委员会,除积极行动委员会和立法委员会合并为立法行动和平等机会委员会外,另有资格委员会、资金委员会、组织发展委员会、纲领委员会、决议委员会、仲裁委员会和选民服务委员会①http://www.cadem.org/site/c.jrLZK2PyHmF/b.2687561/k.2731/Committees.htm.。人们习惯于称地方党组织为“政党机器”(Party Machine),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控制选举来支配地方政治,为政党选举争取选票[1]255。相对来说,两党并无严格意义上分布广泛的基层组织。
实际上,上述只是美国政党的正式组织,此外还存在一系列举足轻重的非正式组织。America’s PoliticalSystem(第四版)对此进行了分析,该书把美国政党的正式组织划分为5个部分:(1)全国委员会及其主席;(2)州委员会;(3)县、市或镇委员会;(4)选区(Vard)、郊区(Precinct)、行政区(District)委员会;(5)登记党员。同时,该书对非正式组织亦进行了分类,提出政党非正式组织一般包括:(1)选举产生的美国总统;(2)选举产生的参议院院议员和州长;(3)选举产生的众议院议员和州立法委员;(4)市长;(5)高级市政官(Aldermen)、市政务委员会成员(City Councilmen)、地方政党负责人;(6)郊区或行政区政党负责人;(7)竞选工作人员;(8)工会领导人、商会首领、竞选大额捐款人,等等[2]。很显然,非正式组织以其权力、资历、经验、金钱等独具优势及影响力在党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党活动必须征求他们的意见,重视他们的存在,取得他们的支持。
总的看,美国两党在组织方面仍然属于松散型政党(loose party),当然,也有学者更倾向于认为,虽然分散,但却越来越有力量(Decentralized but Growing Stronger)[1]256。
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都建有独立的网站作为党务管理的基本手段,从网站布局我们不难了解两党在党内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民主党的网站主要有如下内容:(1)博客(Blog)。(2)本党介绍(Our Party),包括本党代表群体,民主党纲领,五十州战略②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主席霍华德·迪安2005年建议,民主党不该只聚焦于那些支持度与共和党差距相近的“摇摆州”,而提出了所谓的“五十州战略”。其目标是要让民主党在每个州、每个层次的选战上都获得胜利,在全国的每个选区都有健全的党部组织。,关于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党的组织,民主党领导人,本党历史,投票权利研究,全国律师会议(理事会)。(3)行动(Action),包括达成民主共识,给本党刊物编辑写信,培养兴趣并参与党的一项活动(如竞选、社区服务、会议、组织、训练等),建立一个筹款网页,撰写博客,致信议会,联络当地民主党人,加入一个网上团体,建立网上邮箱列表,邀请朋友参加,做志愿者,登记投票,捐助本党。(4)议事日程(Agenda),其涉及议题主要包括:全体健康保险,能源自给自足,安全退休,国家安全,本党财产管理,政府公开,科学与技术,环境与气候变化,移民改革,公民权利与自由。(5)地方组织信息(Local)。(6)党员及民众(People),其中作了非洲裔美国人、亚洲及太平洋岛国裔美国人、社区残障人士、本地美国人、土著美国人、妇女、年轻人等划分。(7)新闻(Press),其中分别列出了本党最近发生的主要新闻的文字和音、视频。(8)联络(Contact),其中列举了政治政策问题、社区问题、技术问题和捐献问题的不同联系方式③http://www.democrats.org.。共和党的网站则列出了新闻、博客、行动、重要问题、本党产品销售、联络、捐赠等内容④http://www.gop.com.,总体布局上两者大同小异。结合上述内容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把美国两党党务管理的具体事宜归类如下。
1.日常管理方面
(1)召开党内重要会议。党内最基本的会议有每四年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全国代表大会休会期间召开的全国委员会会议、议会党团会议和议会竞选委员会会议,每一种会议有其特定的任务和议题,包括决定党内重大事务、修改党纲、调整党的政策、推出总统候选人等一系列事情都是在各种大会上作出的。可以说,党内重大会议正常有序召开是党务管理的最主要方面和政党正常运行的最显著标志。
(2)制定政策。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的政策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当大选临近时会更加明显,为了使本党能够得到更多选民的支持,进行政策调整以迎合选民需要就成为政党的必然选择。政策调整一般是党内不同力量博弈互动的结果,最终则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等形式来完成,一旦形成党的纲领,政策调整就会告一段落。
(3)公开信息。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都一般都通过自己的网站和公共新闻媒体发布本党权威信息,以树立本党良好形象,得到公众的认可。当然,公众也可以通过国会投票等途径得知各党对某一热点问题的态度。所以,各政党既要管理好自己掌握的媒体,也要处理好与其他媒体的关系,同时也要规范本党公众人物的行为,以维护本党的正面形象。
(4)维持规则。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各有自己的组织规则,规则是维持政党运行的最基本的原则。美国共和党的规则多达42大项,涉及党的全国委员会组织,全国委员会成员选举方法、提案规则、代表选举程序等重要方面,而且每一大项下规定有许多具体条款①http://www.gop.com//images/legal/2008-RULES-Adopted.pdf.。这些规则会根据情况变化发生相应的调整,但必须符合基本的原则并按一定程序进行,这是维持政党运行所不可缺少的。
(5)管理领导干部。对于美国两党来说,领导干部是党的骨干力量,代表着党的形象,保证这些领导干部的言行符合党的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党的领导干部包括党的各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参、众两院的本党议员,本党州长等。比如,在民主党网站关于领导人一栏中就重点介绍了众议院议长、发言人南希·佩洛希(Nancy Pelosi)和参院多数派领导人森·海瑞·瑞德(Sen.Harry Reid)两位议会领导人,及民主党州长协会主席西弗吉尼亚州长乔·曼琛(Joe Manchin)、民主党参院竞选委员会主席森·罗伯特·曼内兹(Sen.Robert Menendez)及克里斯·冯·霍伦(Chris Van Hollen)等党组织领导人②http://www.democrats.org/a/party/ourleaders.html.。
(6)处理党内关系。美国两党内部虽然相对独立,但是毕竟也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尤其是全国组织需要对州及地方组织提供一定的指导帮助,以便形成合力,同时在对一些争议问题的认识上,也需要全国组织统一口径,因此,在党内仍然存在全国组织对州及地方组织、州党组织对地方组织的指导协调关系。这就需要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协调中央与地方之间及地方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统一的力量。
(7)教育组织党员。虽然美国两党党员是以选举登记为准③如《加州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内部章程》规定:凡登记为民主党并遵守加州法律之公民皆为加州民主党成员,同时依据加州法律和本内部章程有权参与加州民主党正式组织的活动。——Califonia Democratic State Central Committee Bylaws(amended 11/2008.Printed 11/2008),http://www.cadem.org/atf/cf/{BF9D7366-E5A7-41C3-8E3F-E-06FB835FCCE}/BYLAWS2008-11.pdf.,并不需要其他手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党员对本党缺乏忠诚度。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党组织对党员的关心帮助,一般情况下,党组织会通过散发宣传材料、时常组织聚会、进行相互帮助等形式来团结党员,使他们保持对党组织的亲切感和认同感,促使他们在各种选举中投票支持本党候选人。实际上,在大选中,一旦某一政党在党员数量上占据优势,那么赢得该州选举的可能性就会大增,甚至会把握十足,使该州所有代表人票悉数收入囊中;反之,那些力量相当的州就会成为“摇摆”州,成为两党争夺的对象。
2.大选管理方面
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竞争的核心是大选,衡量胜负的关键也是大选,所以从党内管理来看,大选都是重中之重。围绕大选开展的工作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1)组织党内提名选举。党内提名选举又称为总统预选,一般从大选年的2月到7月,由于这是决定本党大选成败的关键,因此,两党都会力主推出最具竞争力的总统候选人。为此,首先要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产生候选人,之后候选人要奔赴全国进行宣传、竞选;然后是全国以州为单位由登记党员投票,按得票比例取得代表席位(也有部分州采用的是总统大选的“赢者通吃”的规则,即获胜者取得该州全部党代表席位),超过代表大会代表总数一半者即可确保当选为本党总统候选人;最后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由代表进行最后投票,其结果一般与普通选民投票相一致。总统候选人产生后紧接着由总统候选人提名产生副总统候选人作为自己的竞选搭档,继而准备总统大选。可见,在程序上与总统大选具有相似性,同时组织预选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是党组织此时的最主要工作,也是对组织动员能力的一次预演。
(2)倾全党之力进行大选。在预选结束之后,两党即转入大选阶段,此时两党面临的任务主要是搭建竞选班子,确定竞选纲领,筹集竞选资金,展开竞选宣传,动员党员参与投票等,直至投票结束,大选结果明朗。在此过程中,虽然总统候选人基本是以竞选团队的形式开展活动,似乎是两党总统候选人两个人之间的较量,但实际上,最终比较的还是两党所依托的政党的政治形象、经济实力、社会影响力和人们对纲领政策的满意度。2008年大选以民主党获胜、奥巴马上台告终,很显然,有号召力的竞选纲领、奥巴马的个人魅力、人们对共和党执政8年的不满、民主党在社会中下层人士尤其是在非裔、拉丁裔、亚裔等美国人中的强大认同感以及民主党在竞选中的巨大筹款能力、创新能力等是竞选获胜的主要原因,也体现了民主党对自身力量的成功整合,因而不仅是奥巴马个人的成功,更是民主党的历史性胜利。
3.应急管理方面
(1)应对系统性、制度性危机。这种危机虽然不常发生,但是应对不好,会陷入政治僵局,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基础造成危害,因此,对于可能危及基本制度的危机,两党都会倾力化解。比如,在2000年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戈尔的国民选票(popular vote)领先于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国民选票率为48.4%∶47.9%),在全美国多获得约50万张选票,但小布什的选举人票却比戈尔多5张(elector vote,266∶271)。究竟谁应该获胜,按照民主原则,应该是戈尔获胜,但根据选举团制度,应该是小布什当选。两党如果僵持不下,必然会面临一场旷日持久的司法争端。在这种情况下,两党充分协商,采用了最后以美国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裁决的办法,中断了存在争执的佛罗里达州人工重新计票,结果最后以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5∶4的判决,支持小布什当选,从而最终化解了2000年大选危机。虽然之后人们对此结果反应强烈,来自112所法学院的585位教授还曾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政治声明,谴责美国最高法院的5名共和党大法官对这次竞选结果的判决,认为他们背离了自己的天职,以党派偏见袒护小布什。同时有民意测验也表明,超过60%的美国人对2000年总统选举不满,主张修改宪法,取消选举团制度,采用直接选举方式选举美国总统[3]。但是,对于美国现实政治而言,却成功渡过了危机,维护了政治制度的稳定。
(2)应对突发性危机。相对而言,突发性危机对于两党则无处不在,应对及时正确,可以使党获得良好的口碑和形象,起到变坏事为好事的效果,但如果应对失当,则会遗害无穷。比如,2008年大选结束之后不久,即曝出美国伊利诺伊州州长民主党人罗德·布拉戈耶维奇因在提名接替奥巴马出任该州国会参议员的人选过程中涉嫌腐败舞弊,在芝加哥被捕。虽然此事与奥巴马本人并无关系,但此次美国政坛丑闻对他及民主党来说依然是一大考验。面对共和党人的攻击,奥巴马及时应对,通过公开途径要求布拉戈耶维奇辞职。同时民主党人也纷纷呼吁伊利诺伊州议会通过特殊选举推出新的参议员。芝加哥的联邦众议员因成为奥巴马白宫办公厅主任,将很快辞去众议员职务。各方因此建议为这两个空缺举行特殊选举,以免让某个“大家不信任的政客”成为奥巴马在参议院的继任者。后来此事得以解决,未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此外,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民主党在国会提出并通过了一系列救援法案,在两党关系处在选举后的僵持期能够得到共和党的支持,说明两党在应对危机方面都具有较强的能力。
1.党纲约束。党纲是党内的最高制度权威,起着宪法的作用。从本质上讲,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没有自己的党章、党纲,两党都以美国宪法为最高章程,只是有不同的政策。但也可认为,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一般以大选年公布的竞选总统的纲领为全党政纲。比如,2008年8月30日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最新的竞选纲领,其要点为:(1)安全方面:支持伊拉克战争和政府的反恐工作;进一步实施生物武器防御策略,增强抵御生物武器袭击的能力;加强国家边境控制,防止有人借助更好的工具、技术和充足的力量非法入境;在重要的基础设施(比如化工厂)上设立最低安全要求;提高收集情报的质量和数量,增加对技术的投资。(2)经济方面:加强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推广私人投资方案;把减税优惠措施扩大到跟医疗储蓄账户有关的保险费;防止家庭税收上涨,把2001年和2003年的减免税款措施永久性固定下来,简化税收法规;限制政府开支;实行根本性改革,使全国铁路客运公司实现自给自足。(3)能源方面:努力制定一项有利于提高生产和促进节约的能源政策;取消为国内天然气生产设置的不必要的壁垒,支持建立国家北极野生生物保护区。(4)教育方面:改革中学和早期教育,依照《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继续加强小学工作;通过多样化的教师资格认证,方便专业人士走上讲台。(5)医疗方面:帮助小企业为职工办理医疗保险,向个体经营者提供医疗保险渠道,通过诉讼改革减少纠纷,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批准限制干细胞研究。(6)民权方面:支持通过一项制止同性婚姻的宪法修正案;反对堕胎,并支持关于通知家长的法规;反对联邦向枪支持有者发放许可证和在全国进行枪支登记;摒弃肤色、民族和性别歧视;敦促享受福利救济者找工作;增加一倍的经费开展节欲教育①http://www.gop.com/2008Platform/,亦可见:http://iask.sina.com.cn/b/13627731.html.。民主党纲领亦可见其网站②http://www.democrats.org/a/party/platform.html.。
2.党内规章规范。美国政党虽然是松散型政党的典范,但是并非没有规章制度,其党内规章同样在党内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党内规章不仅有全党性的,也有地方组织性的,对约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共和党党内规章共42大项,每一大项下又分为若干条,涉及全国委员会组成、全国委员会委员选举办法、党内规章制定规则、下届全国委员会召集、临时规章等多个方面③http://www.gop.com//images/legal/2008-RULES-Adopted.pdf.。我们虽然没有在民主党网站查到党内规章的具体内容,但是从加州民主党党内规章也可略见一斑。《加州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内部章程》共13大项,其中包括:名称和任务、党员、干部、会议、永久委员会与特别委员会、区议会和区议会选举会议、执行委员会、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成员选举、特许、一般政策、内部章程修改等④如《加州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内部章程》规定:凡登记为民主党并遵守加州法律之公民皆为加州民主党成员,同时依据加州法律和本内部章程有权参与加州民主党正式组织的活动。——Califonia Democratic State Central Committee Bylaws(amended 11/2008.Printed 11/2008),http://www.cadem.org/atf/cf/{BF9D7366-E5A7-41C3-8E3F-E-06FB835FCCE}/BYLAWS2008-11.pdf.。其分类之细、规定之具体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投票表决。在党内事务管理中,许多情况下都是通过投票表决的形式来作出决定的,而一旦形成决定,各方都会去执行。由于民主与共和两党都采用代表大会和委员会的管理体制,因此,在充分讨论基础上的投票表决就成为唯一可行的决策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易于受到诸如资深领导、院外集团等的影响,但仍是目前民主体制下所能发现的最好方式。
4.党内协商。由于各级党组织具有独立性,因此,组织之间也越来越多地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进行沟通、达成一致。由于党的上下级组织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此协商存在较稳固的基础。同时由于下级组织领导人一般是上一级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这也使协商变得易于实现。目前,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国家大行其道,这也为协商创造了良好的理论和舆论氛围。
作为政党,都追求组织的稳定、有序及效率,都试图通过改进组织、发扬民主、加强激励、扩充资源来达到政党目标,因而在追求的价值理念上具有相似性。但是,由于政党性质不同,因而在具体的党务管理理念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共产党重视领导作用发挥,而美国政党强调民主自治。从中国共产党来看,其性质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建设能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先进政党,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进行党务管理也要围绕这样的目标、按照相应的标准来进行。同时由于重视领导地位巩固和作用发挥,因此党务管理也较多地体现出行政色彩,表现出从上到下的一致和统一。相对而言,美国两党的管理是建立在自治理念基础之上的,在内部事务管理上主要是以民主讨论、投票表决的方式进行,上级党组织仅仅起到指导帮助的作用,既不能代为决定党内事宜,也不能进行组织化的任何干预,遇到有争议的问题,上下级组织之间也要通过协商来解决。
2.中国共产党重视工作创新,而美国政党强调规范和延续。与时俱进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强调通过理论、制度、工作等方面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来推动工作,促进党的建设,尤其是在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方面进展明显,成效显著。应该说,这是与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和现状相适应的,也是必须的,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党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就具体的党组织而言,只有不断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才能激发党员热情,吸引党员参与,保持党组织的持久活力和生命力。当然,在强调创新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高度重视创新和规范的统一,强调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坚持党的基本制度。与之相比,美国两大政党由于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从托马斯·杰斐逊1792年创立民主—共和党算起),在党内制度、领导方式、组织体制、应对任务等方面已非常定型,因此,规范化是其理念的基本特征。尤其在党内总统预选方面,其选举方法、程序、动员方式等都是固定化的,由此也保证了效率。当然,美国政党党务管理的创新性也在增强,比如,2008年的总统大选,民主党更多地运用了网络、手机等现代传媒进行宣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奥巴马得到青年人支持最终胜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3.中国共产党强调建设,而美国政党重视管理。如前所述,强调建设给党务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其中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五大建设之外,仍有一些内容应该从管理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加强,比如,对党内资源的管理是党务管理的核心,但是从建设的角度我们难以界定哪些是党内资源,而最终往往只是集中到组织、干部和党员方面。如果从管理的角度看,党的物质资源如资产、经费、党费、赢利组织,党的人力资源如领导干部和党员,党的思想文化资源如理论、研究宣传阵地、信息等都应纳入党务管理的范畴,并进行专门化的管理;虽然现有体制下对上述资源也有相应的归口管理部门,但仅仅停留在“管”的层面,缺乏科学管理的内涵。实际上,从管理的角度加强对党内事务的管理,可以为党的建设提供很好的基础,创造良好的条件。比较来说,美国两党的管理理念深刻而外显,尤其是对大选经费的管理较为完善,建立了完备的筹款机制、决策机制、支出机制、监督机制,能够定期公开,接受监督,减少了漏洞。此外,对党内领导职位的管理也很有借鉴价值,对特定职位都有明确职责、要求,经选举产生,有严格任期限制,一旦出现空缺也有严格的递补机制。
4.中国共产党强调民主,而美国政党更兼顾民主和效率。与注重建设相关,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问题高度关注,从党的十六大即明确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的十七大再次重申:“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党的十八大更再次强调:“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与之相适应,我们党在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决策体制、倡导民主作风、强化民主监督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而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因为面临着四年一次的大选的严峻考验,因而在民主基础上尤为重视效率、注重成败,党内活动紧紧围绕大选来进行,以成功当选为目标,加之各种决策、活动的社会透明度极高,其社会效益也可以通过民意支持率进行量化,因此其民主效益理念根深蒂固。实际上,民主与效率既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既不能只重视民主而忽视效率,也不能只重视效率而忽视民主,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党内事务管理来说,处理好这一关系尤为迫切和重要。
此外,在其他的管理理念如强调公开透明、重视全面管理、对基层组织认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限于篇幅我们不再一一展开。
作为政党组织,要把党内外各种资源动员起来完成政党使命,就必须依托一定的组织,建立一定的组织架构,中国共产党和美国两党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都建立了较完备的组织体系,但是两者的差异也极为显著。
1.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强大体系,而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组织体系存在缺陷。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其组织体系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基本层次。根据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党的基层组织是在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设立的党组织。在每一层次的党组织中,还设立了纪检、组织、宣传、统战等工作机构,同时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还设立了派出机构即党组,以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还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这一组织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从领导关系上说,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受党中央委员会领导。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受同级党的委员会领导,同时受共青团上级组织领导。而且随着新社会组织的不断涌现,党的基层组织的覆盖面不断拓宽,基层党组织的数量日益增加。截至201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达8260.2万人,比上年增加233.3万人,增长2.9%;党的基层组织总数达402.7万个,比上年增加13.5万个,增长3.5%。从基层党组织分布看,全国7135个城市街道、3.3万个乡镇、8.4万个社区(居委会)、59.1万个建制村建立了党组织。公有制企业、机关单位党组织覆盖面达到99.96%。事业单位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9.2%,比上年增长0.3个百分点。98.3万户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数的99.91%。2.65万个社会团体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团体数的97.43%。2.74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数的99.33%[4]。比较来说,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一般有中央和地方两级组织,并没有基层组织,当然在基层如社区、高校有一些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组织形态的起着召集党员、组织活动、动员社会力量、扩大党的影响的作用的负责人和联络人,缺乏健全和强有力的基层组织,党组织对党员和群众的领导动员能力必然受到影响。
2.中国共产党的水平组织体系和美国两党存在很大不同。不仅在宏观组织框架上两者存在很大差异,就是在水平组织体系的对比上,两者的差异也十分显著。比如,在中央组织层面,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在此之下还设有党的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其中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中央委员会的职权。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负责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并主持中央书记处的工作。此外,在中央一级还设有一系列工作部门,如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统战部等。当然,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其汇报工作,在党内地位上与党的中央委员会具有平等性。而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中央组织一般包括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委员会、政党议会会议、议会竞选委员会这样几个部分,几部分之间并不是一种授权和领导关系,而是各自负责相关事务,围绕大选进行相互协调。当然,具体到两党本身又有不同。依据民主党党章的规定,其全国代表大会是民主党的最高权威机构,其下的全国委员会(DNC)则是最高执行机构。全国委员会只是负责组织平常的政党活动①The Charter &Bylaws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Article Three,Section 1.。全国委员会由每个州的民主党党部的代表所组成,代表总数最多可达450人[1]253。此外,民主党还有参议院党团、众议院党团、参议院竞选委员会(Democratic Senatorial Campaign Committee)、国会竞选委员会(Democratic Congressional Campaign Committee,DCCC)、议会竞选委员会(Democratic Senatorial Campaign Committee,DSCC)、州长联盟(Democratic Governors Association,DGA)、检察官联盟(Democratic Attorneys General Association,DAGA)、民主党青年部(Young Democrats of America)等具体组织;而共和党在全国代表大会、全国委员会(RNC)之外也有参议院全国委员会、众议院全国委员会、州长联盟(Republican Governors Association,RGA)、州党部委员会(Republican State Leadership Committee,RSLC)等组织②(美国)共和党,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cn/%E5%85%B1%E5%92%8C%E9%BB%A8-(%E7%BE%8E%E5%9C%8B).。在地方组织层面差别也与之相似。无疑,民主党的组织更丰富、更多样,在大选中工作也更有效一些,2008年和2012年均顺利赢得大选也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管理的主要目的有所不同,因而在管理范围上也有很大差异。中国共产党以长期执政为目标,而且拥有稳固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因而在党务管理上更注重常规性的管理,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对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管理,重点是完善组织、理顺关系、选拔任用干部、发展党员、进行党员教育等,管理范围虽有重叠,但也有大致的分工,并归属不同的机构和部门。而美国两党的管理则不同,它们基本是围绕大选进行的,管理的核心是推出最富竞争力的总统候选人,以期在两党较量中获胜。不仅如此,在议会选举中占有更多的议席,在州长选举中得到更多的州长职位也是两党追求的重要目标。为此,两党都建立有细致完善的推选候选人的制度,操作的程序性、公开性、民主性都比较强,也得到了全党的高度认同和遵循。在具体的管理方面,则包括了完善机构、健全制度、选拔干部、进行新闻宣传和社会动员、积极筹款等各个方面,体现了党组织围绕大选进行运作的突出特点。
“成功的管理是一种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对象,运用适当的方法和原则的艺术。”[5]759好的管理方式必须既合乎科学要求又符合组织实际,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对于有着3224个地方组织(截至2008年底)①中共中央组织部:《2008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中国网,2009-07-02。、402.7万个基层组织、8260.2万名党员(截至2011年底)[4]的大党来说,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严格党的纪律,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可缺少。实践证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当前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对促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起到了重大作用。当然,随着党的建设推进和工作的复杂,民主的方法、协商的方法、引导的方法正更多地进入党务管理之中,党内管理的方式方法更多地有了民主和人性化的色彩。此外,各级党组织领导人的重要讲话、重要批示在党内事务管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两党的党务管理方式主要是自治和民主型的,即各级组织都在已有的制度、规则框架下自主地以民主手段处理自己的问题,遇到争执也能够和平解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管理中能够很好地弥合因选举而产生的党内裂痕,因为选举必然带来分歧的扩大和派别的形成,如预选中党内不同竞选对手必然相互攻讦,有时甚至非常激烈,但选举过后竞争各方往往又能以党的利益为重,尽释前嫌,和好如初,甚至还会密切合作。如2008年预选中的奥巴马和希拉里,竞选中两人相互攻击、剑拔弩张,而预选和大选结束后两人又成了新政府中的亲密搭档。因此,如何消解因选举产生的不信任以及裂痕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党内民主、实现党务管理科学化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效能是管理的重要目标,虽然效能不等于效率,但是党务管理必须追求较高的效率、较好的效益,或者说要追求较高的绩效。胡锦涛同志在2004年6月29日的讲话中指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②《政治局集体学习 胡锦涛强调总结执政能力建设经验》,新华网,2004-06-30。不久,他在同年8月22日的讲话中又加了一个执政环境,由此,使党的执政理论的基本内涵包括了七个基本方面。其中执政资源就涉及到执政效能的问题,因为只有培植好、开发好、配置好执政资源,讲求执政效能,才能使党的执政资源日益丰富,为党的执政提供有力的支持。这一概念完全适用于中国共产党的党务管理,而且近年来人们对党务管理中注重效能问题有所注意,对于一些投入人力、财力、物力很大但收效甚微的党内活动尤其是培训、教育活动许多人就提出异议,提出要重视活动投入产出比,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反对形式主义。当然,绩效问题在党的建设和党务管理中还是一个新课题,需要解决绩效的内涵、标准、评估主体及程序等诸多问题,还需要加强研究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与之相比,美国两党对绩效要看重得多。他们均以大选为中心,因此评价其政党管理绩效的根本标志是本党推出的总统候选人能够赢得四年一度的大选,入主白宫,此外也包括在中期议会选举中赢得更多的国会两院议席,在州长选举中得到更多的州长位置,以及在其他层次的选举中得到更多议席及职位上的好处。当然,上述结果是一种比较外显的绩效,此外还有许多绩效并不是非常具体而形象的,可以称为潜在绩效,如本党影响力的提升,领导人美誉度的提高,本党政策得到社会认同,本党民众支持率上升等,这些对最终的大选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两党所努力追求的管理效果。
中国共产党和美国两党作为当代代表两种意识形态的具有代表性的大党,既具有独特的个性,也有着突出的共性,从党内事务管理的角度对两者加以比较无疑可以对中国共产党当前的自身建设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
政党作为一种庞大的具有公共组织性质的政治组织,只有从公共管理或组织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党务管理,把握其中的规律,才能使政党实现良好的运作,体现组织的效能,而不能过分强调差异,虽然这种差异甚至根本区别也是存在的。换句话说,管理学给我们认识政党提供了一个新的有益视角。从组织管理或公共管理的角度说,管理的构成要素一般包括组织人员、物质因素、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技术和信息、组织设计这样一些方面[5]48-50。党务管理也应从这些方面加以注意,一方面提高各个要素的水平,另一方面对各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实现结构的优化和效能的最大化。实际上,党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与党的建设的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都是要发挥出党的整体力量,所不同的只是管理看重的是共性,研究一般规律,而党的建设着重探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规律。可以说党务管理很好地把两者结合了起来,让我们既突出建设一个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价值和规律,又具有了一种共性视角和世界眼光,便于我们及时发现和总结世界政党管理活动的规律,吸取其经验和教训,从而补充我们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上的种种不足,更好地推进这一建设本身。
党务管理作为组织管理和公共管理的分支,也是一门科学,有着内在的规律,既不能单纯凭经验行事,也不能完全照本宣科。既然是科学就要按照科学原则来进行,要从历史和现实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认识规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任务,并明确要求:“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的建设科学化”命题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任务的提出,为党务管理科学化提供了良好的参照,同时,党务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提升也会大大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如何提高中国共产党党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党务管理的独特科学地位,把党务管理作为一个重要领域进行研究,而不是忽视它、排斥它。其次要推进党务管理的体系化建设,明确党务管理的范畴、范围和方法,在实践中调整现有管理机构,理顺相互关系,明确职能范围。要从和党的建设相结合的视角进行管理资源的整合协调。有些管理对象虽然没有在党的建设的范围之中,但仍然非常重要,就要考虑如何调整管理主体,强化相应管理部门的职能,要努力使党内所有资源、对象都纳入党务管理的范畴,都能够在党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再次要提高党务管理规范化水平,严格按制度、按程序进行管理,避免和减少领导人个人意志对党务管理的干预,尤其要把个人观点和组织意见区别开来,避免以个人观点代替组织意见情形的发生。
党务管理是一个常规管理和非常规管理的集合,如果只善于进行常规管理,而对非常规性事务尤其是突发性事件管理不好,党务管理水平就难以提高。中国共产党有着庞大的管理部门,如纪检部门对党内党员干部党风廉政教育、加强监督、查办大案要案工作的领导,组织部门对组织设置、干部教育、干部调配的管理,宣传部门对党员干部宣传、理论研究工作的管理,统战部门对党的统一战线事务的管理等都富有经验和成效。但是,相对而言,对于危机管理我们还不够重视,对于一些对党的形象、地位具有极大威胁的突发事件,我们往往反应滞后或应对不当。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事件虽然最终都能得到较好解决,但许多是在引起中央领导关注的情况下才得以解决的,而在解决前事件不仅对当事人的个人及家庭、心理及生理都造成了极大损害,而且事件广泛传播还极大地损害了党的形象,这绝不是还当事人公正甚至进行补偿所能挽回的。再者,随着党内民主的推进,选举正在成为党内民主的基本形式,但是在一些选举中,形式主义的现象还非常严重,一些领导干部还在追求全票当选,要求没有杂音,甚至搞模拟选举,种种违背民主原则现象的存在,表明我们在党内选举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因此,既需要充实健全已有的保证民主选举的规范,也要高度重视现有规范的落实,让党员干部在健全、规范的民主实践中经受教育、接受洗礼,养成正确良好的民主意识和习惯。
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对于政党来说,重视和实现信息化有助于加快信息的交流,更好地实现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进行民主决策,提高管理效率。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的信息化实践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大选中对多种信息化手段的灵活高效运用堪称典范,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党学习的。当前,我们党对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推进党务管理和党的建设正在给予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即提出要“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虽然办好党建网站只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不能涵盖信息化的全部,但这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目前我们应以办好党报党刊和党建网站为突破口,尤其是办好党内的权威网站,使党员群众可以便利地查阅党内可以公开的重要文件,与各级党的领导人进行交流,参与党内决策、选举、调研等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对党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当前我们的网站建设还比较落后,还缺乏统一权威的各级党委网站,即使现有网站其信息量、公开性、互动性也存在很大的不足,需要加以改进。同时要加快现有的大量党委部门网站的建设,并及时加以整合,使它们充分体现党的主张,吸收群众意见,促进相关工作。2009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统一开通了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http://www.12388.gov.cn/),受理群众对党员、党组织和行政监察对象违反党纪政纪行为的检举控告,以及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建议,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当前,广大党员群众对党务管理信息化、公开化的要求也日益强烈,网络甚至已经成为党员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渠道。因此,应以此为契机,使党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
总的来看,对于党务管理和党的建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在认识上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党务管理问题缺乏研究,而当前党的建设越来越需要得到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支持,以扩大研究和建设的视野。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笔者认为加强对党务管理的研究,是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
[1]Kenneth Janda,Jeffrey M Berry,Jerry Goldman.The challenge of democracy[M].9th edition.Boston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2008.
[2]Peter Woll,Robert H Binstock.America’s political system[M].4th edition.New York:Random House,Inc.,1984:183.
[3]Gary Gregg II.Securing democracy:Why we have an electoral college[M].Wilmington:ISI Books,2001:14.
[4]盛若蔚.全国党员总数8260.2万名 党的基层组织总数402.7万个[N].人民日报,2012-07-01(4).
[5]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