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全有,刘振兴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新乡453007)
建国60多年来,关于河南近代戏曲史的研究成果层见叠出,主要体现在对剧种、地域流派以及其他方面的研究,但学术界尚未对其进行系统爬梳。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建国60多年来河南近代戏曲史的研究作较系统的归纳总结,以期对学界的研究有所补益。
关于河南近代戏曲剧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河南三大剧种和一些地方性的稀有剧种。在所有剧种中,首推对河南三大剧种的研究,而作为河南三大剧种之一的豫剧,又是剧种研究的重中之重。
河南有三大剧种,即在河南流传最广的豫剧、曲剧和越调。
1.豫剧
有两本著作对豫剧进行了宏观上的探讨:《豫剧艺术总汇》编辑委员会编著的《豫剧艺术总汇》[1]全面介绍了近代河南豫剧的流变、音乐、剧目和名家。韩德英等《中国豫剧》[2]第二编,重点论述了清代至民国时期的豫剧概况、豫剧班社组织与演出、豫剧的地域流派、清代至民国时期豫剧演出剧目、民国时期的豫剧改良等。
除此之外,学界对于豫剧在近代河南的流变及其近代著名艺人进行了探究,当然最重要的是前者。从总体上阐述豫剧在近代河南的流变研究有很多,马子晨在《二十世纪中国最大的地方戏品种——豫剧》[3]一文中,为我们简要介绍了豫剧怎样逐步在20世纪30年代成为具有黄河文化内涵、中州美学风貌和中原乡情特色的“河南梆子”的。韩德英在《民国期间豫剧改革略说》[4]中指出,豫剧在民国时期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镶以时代思想,来完成戏剧社会教育的目的;二、革新并不是打倒现有的,只是就已有中除旧布新;三、对于文词,要力求通俗,但不失雅致;四、留下地步,使演员能发挥真天才;五、破除“师道尊严”,革除“盲目的接受硬式的模仿”;六、以史论研究,推动豫剧改革。并对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尖锐批评。何雪林《解读中国豫剧的发展史》[5],为我们重点分析了在20世纪20年代至解放前豫剧的发展盛况。牛冬阳《豫剧的兴衰及可持续发展》[6],梳理了豫剧在近代的形成期和兴旺发达期。陈国华《豫剧发展流变探究》[7],阐述了豫剧在乾嘉时期和民国时期的发展流变。周五占《豫剧简史浅探》[8]和牛茹《豫剧的传承与发展》[9]分析了豫剧的起源,豫剧在20世纪前半期的发展概况。李乡状《豫剧艺术与欣赏》[10]第一章详细阐述了传统豫剧是如何在近代转变为现代豫剧的。
学界还从行当、唱腔、乐队、“表导演”、流派等不同的视角,为我们分析了豫剧在近代的变迁和发展。纪俊娟《河南豫剧溯源与发展探究》[11]指出,“祥符调”是豫剧的“母调”,是“豫剧根脉,中原正声”。论述了豫剧特别是角色,在近代河南的发展变迁。早在清末民初,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的现代戏便在开封出演。关于豫剧的角色行当,作者指出光宣后,一批旦角做工重头戏兴起,于是“男旦”开始冒尖。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女演员大放异彩之后,行当又逐渐出现了倾斜,“坤伶”很快成了舞台表演中心。左奇伟《试论豫剧音乐的演变及其美学品格的升华》[12]论述了豫剧在清代中晚期以及民国时期的发展和创新:大约清代中晚期,豫剧已发展成为一个大的剧种,其唱腔流布全省。这时的豫剧唱腔总体风格除具有其一般特征外,由于地方语音音调和民风习俗不同,还形成了不同的地域风格。民国以来,由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新文化思想的影响,戏曲艺术也发生了变革,戏剧的革新和大批女艺人的加入,加之城市戏院的产生,使原本按地域语言片划分的豫剧音乐和唱腔流派发生了变化,原本疏松的自然主义状态下的土壤上,生长出以个人为突出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的新的流派。李雯《豫剧的历史、发展与演唱之研究》[13]从豫剧的起源、豫剧的行当、豫剧的伴奏乐队以及特色乐器这三个方面,梳理了豫剧的形成过程。除此之外,还为我们讲述了豫剧的兴盛和转折。李永奇《浅谈豫剧乐队的衍革与发展》[14]简要介绍了豫剧“三弦手”(大弦、二弦、三弦)、板胡在20世纪前半期的改革。谭静波《豫剧表导演艺术》[15]概述了豫剧表演艺术在清代后期和民国时期的历史形态,豫剧导演在20世纪前期的发展历程。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16]第三部分介绍了豫剧在近代形成的各个流派。
涉及豫剧在近代著名艺人的研究有王改君《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17],从豫剧艺人的来源和构成、豫剧艺人的生存状况、依赖与反抗、豫剧艺人与班主、豫剧艺人与河南近代社会、豫剧主要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人物的艺术创造、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的特点这几个方面来对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进行研究。孙兴《许长庆与小天兴班》[18],记述了许长庆与小天兴班对近代河南豫剧的发展所作的重大贡献。柳萌《樊粹庭悲剧理念及其创作实践》[19]从樊粹庭的生平和悲剧作品、国难当前的警世之音、人文关怀——樊戏中的新女性形象这几个角度,为我们展现了樊粹庭的悲剧理念及其创作实践。郭光宇《谈樊粹庭在豫剧发展史上的贡献》[20]重点论述了樊粹庭在20世纪前半期对豫剧的重大贡献:带头推动豫剧的早期都市化,带头促使豫剧在实现都市化之后的再次跨越,向全国优秀大剧种先进行列迈进。此外,论述樊粹庭在近代河南豫剧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研究成果还有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21]、王振伟 《“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22]、郭光宇《樊萃庭和河南豫剧》、[23]石磊《中国豫剧第一批创作剧目:“樊戏”研究》[24]。这方面的文章比较多,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2.曲剧
对于曲剧的研究,侧重于曲剧在近代河南的形成和发展。张金辉《异质同构 殊路同归——河南曲剧润腔特色及其对民族声乐演唱的启迪与影响研究》[25]从河南曲剧的生成背景和历史繁衍两方面,详细总结河南曲剧的发展脉络。高秀峰《河南“曲剧”的形成及其在开封的发展》[26],论述了清末民初的洛阳人刘宗卿在河南“曲剧”的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指出,洛阳“高跷戏班”是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进入开封演出并获得成功,河南“曲剧”从此在开封生根发芽。董国政《浅谈河南曲剧艺术》[27]对河南曲剧在民国时期的形成有些许涉及。马奇《河南曲剧唱腔风格初探》[28]为我们介绍了曲剧在清末民初、20-30年代和40年代的发展概况,而对于三四十年代的代表人物及其唱腔风格特点,也为我们进行了简要梳理。
值得一提的是,杨蕾还为我们全面总结了民国时期曲剧的特点。杨蕾《民国时期曲剧形态考》[29]从寓农于艺的小戏内涵、半商半娱的班社体制、通俗淳厚的剧目演出、强丑弱净的行当搭配、曲板杂糅的唱腔结构这五个方面入手,详细探究了民国时期的曲剧的特点。
3.越调
有关越调在近代河南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张笼《河南越调唱腔艺术研究》[30],其指出越调是一个较为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40年代是其兴盛时期,流布于河南大部地区;20世纪40年代以后走向衰落。作者重点探析了河南越调唱腔音乐和唱腔唱法。马紫晨《河南越调》[31],梳理了河南越调在近代的流变及其在近代的表演团体和名伶。马忠太《漫谈越调》[32]不仅梳理了越调的产生、发展,还述及了其在20世纪40年代和解放初期的发展概况。魏天葆《河南越调音乐概论》[33]第一章,介绍了河南越调在近代的百年盛世和璀璨群星,清末民初产生的越调“外装戏”。
专论越调艺术特色的文章有郝爱芳《河南越调的唱腔艺术研究》[34],从越调的分支、戏词特点、唱腔、角色行当和剧目特色这几个方面入手,来探究越调的唱腔艺术特色,又分条介绍了筱金钩、史道玉、李明玉、牛德山、张桂兰、张秀卿等早期越调代表人物及其唱腔特点。魏天葆《河南越调的“正装戏”与“外装戏”》[35],介绍了清末民初产生的越调“外装戏”的艺术特征,详细阐述了越调“外装戏”对传统越调的改革:外装戏在行当体制上打破了越调传统“外八角”为主的格局,戏路由以生、净为主逐渐过渡为以生角、旦角为主;越调外装戏一改正装戏宾白多唱词少、“死词”“死调”、稳拉稳唱,讲究做工做派和表演形式相对固定的传统,以唱词多宾白少、“活词”“活唱”、戏文俗俚浅近、没有固定表演套路为特点,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外装戏的剧本、演出样式等艺术元素产生的同时,一个新的唱腔板式——“铜器调”随之产生;外装戏的产生和女演员的出现促使越调以新的主奏乐器——短杆坠子取代了原有主弦——四弦。
总之,对河南三大剧种的研究成绩斐然。
1.二夹弦
林静静《从二夹弦兴衰看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36]分形成期(1820-1890年)、兴盛期(1890-1939年)、衰败期(1939-1948年)三个阶段论述了二夹弦在建国前的发展概况。白红《二夹弦,又一个濒危剧种》[37]和罗九红《二夹弦戏曲音乐研究》[38]都对二夹弦在近代的发展进行了简单总结:指出在道光年间(1821-1851年),二夹弦多为农民用“摆地摊”的形式自娱自乐;清末民初,二夹弦发展比较迅速;抗战期间,由于国民党军政部门和日伪汉奸盘剥敲诈,二夹弦大部分民间团体受到了严重摧残;解放前,二夹弦所演剧目均系民间生活戏,多以家庭生活、婚姻爱情故事为题材。高飞胜《开封二夹弦的考察研究及未来思考》[39]通过对原有资料的梳理和艺人的口碑,分析研究了开封二夹弦的渊源、形成和发展以及开封二夹弦的剧目和角色。与此同时,较为详细地梳理和论证了开封二夹弦唱腔音乐特点和音乐结构。吴佳文《音乐传承的时代变迁——对一位开封市二夹弦传承人的个案研究》[40]既论述了二夹弦的起源以及在近代的发展,又指出旧时民间剧社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的口传心授。
2.怀梆
丁永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为考察对象》[41],阐述了怀梆传统的传承形式:窝班教戏、个别拜师、老板进班教戏、自学等。李新现《怀梆艺术历史发展轨迹述论》[42],简单论述了民国时期怀梆的变化:女性观众和女性演员的加入。王晓静《怀梆源流及其传统剧目研究》[43],对于怀梆在近代的发展、流变有所涉及。耿玉琴《怀庆梆子的形成与发展现状》[44]和《略论豫西北怀庆梆子的形成与发展现状》[45],概述了怀梆在清末民初和抗日战争爆发以来的发展情况。和国栋《怀梆的形成及其古今走向》[46],分条简要介绍了怀梆在近代的一些班社。唐霞在《怀梆在民间社会的生存历史及功能分析》[47]中,介绍了怀梆的戏班史,指出清朝中叶一直到民国时怀梆戏班进入成熟期。
3.四平调
牛春雨《商丘“四平调”源流考辩》[48],简要介绍了四平调的创始人及传承人:邹玉振(1914-1988年)、燕玉成(1911-1988年)、王汉臣(1913-1984年)、李玉田(1913-1988年)。王照兰和王益平《商丘四平调的整理与研究》[49]、蔡霞《谈民间艺术之四平调》[50]、王益平《商丘四平调研究》[51]和李莉《四平调唱腔音乐与演唱风格探析》[52],都论述了花鼓艺人邹玉振、王汉臣、燕玉成,在四平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后两篇文章还对他们进行了简单介绍。
4.宛梆
郭雅红之文《民俗视野中的宛梆艺术》[53],论述了宛梆兴盛时期(清朝道光年间-民国三十年前后)发展概况,解放前宛梆班社的班规、班俗、禁忌、信仰等。靳义增《从宛梆看河南濒危剧种的生存和发展》[54]一文,概述了宛梆在鼎盛阶段(清道光年间-1941年)、衰落阶段(民国后期-建国前夕)的发展情况。魏艳斐《宛梆唱腔艺术特色探析》[55]简要介绍了宛梆早期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唱腔特点,诸如刘贵生(清道光末年-光绪)、杜林保(1903-1974年)、王春生(1907-1965年)等。
5.其他稀有剧种
从宏观上对大平调、道情、大弦戏、河阳花鼓、“唐河二簧”在近代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概述的研究有王丽萍《河南大平调研究》[56],从文献考证入手论证大平调与豫剧同属一源。大平调是山陕梆子传入河南后,受当地的语言、风俗、审美影响形成的河南梆子的分支之一,它形成于雍乾年间,到光绪年间达到顶峰。同时指出,河南大平调在近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河南滑县为中心的西路平、以河南濮阳为中心的东路平、以山东东明为中心的河东平。张绮《从河南民间道情看民间文化生存语境的历史及变迁——以太康、灵宝为重点调查对象》[57],分析了近代以来太康、灵宝地区道情戏的发展变迁。陶娜娜《河南太康道情戏的调查与研究》[58],从太康道情戏产生的历史渊源、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来论述太康道情戏产生的社会环境。对20世纪初至1953年的太康道情戏的发展概况也进行了简单介绍。史周宾在《濮阳大弦戏研究》[59]中,论述了濮阳大弦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濮阳大弦戏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濮阳大弦戏曾进行革命宣传工作,并涌现出多名英烈人物。汤洁《河阳花鼓戏艺术探究》[60],简要记述了河阳花鼓戏的诞生与源流:由清同治五年(1866年)孟州市赵和镇大马沟村的刘同德、王世芝等人创办的“花鼓戏班”所创,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至清末民初,此剧种已有相当规模,仅孟州境内就有50多个花鼓戏团,并流行于豫北及山西的晋城、侯马、高平等地。吴亚明、裴培之文《“唐河二簧”调研报告》[61],概述了“唐河二簧”的渊源与变迁: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二簧”由湖北传入河南,主要流行于南阳、许昌、宝丰一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湖北省襄阳县双沟“二簧”艺人张传方到湖阳镇张湾村科班传授,“二簧”从此便在唐河县扎下根来。
从班社、艺人、音乐、分布及演出等微观视角,对大平调、大弦戏、怀调、内黄落腔、目连戏在近代的变迁进行管窥研究的有张富春、张梦雪《豫北大平调历史沿革研究》[62],从滑县大平调、濮阳大平调、濮阳西街范家平调班、“洪家”大平调班、南乐万家班、头皂平调戏班、内黄大平调等班社入手,介绍豫北大平调在近代的历史沿革。司亚丹《大弦戏音乐初探》[63],分条介绍了清末光绪年间大兴班,民国时期滑县出现“小渠寺窝班”和“三邱集弦戏班”以及王振合、李进田、常曾现、郭传平等早期的大弦戏演员。路菊芳《安阳怀调音乐研究》[64],从清朝末期至民国时期的音乐、民国时期至解放时期怀调的起板及过门音乐、清末和民国时期所用的乐器、清末至民初怀调唱腔的旋律结构、民国至解放时期怀调唱腔的旋律结构这几个方面,论述怀调音乐在这一时期的变化;从民国时怀调戏班概况和民国时期怀调艺人同戏班的关系两个方面,讲述了民国至解放时期的怀调戏班。肖宜悦《濒临绝境的河南内黄落腔》[65],对清末民初到解放初期内黄落腔的发展情况、班社及著名艺人进行简单总结。吕珍珍《河南目连戏研究》[66],简要记述了近代河南目连戏的分布及演出状况。
对于地域流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豫西南曲剧、祥符调、豫东调、豫西调、沙河调、豫南越调的研究。
王兵翔《“河南曲剧”在南阳地区的流传及其他》[67],论述了南阳曲剧的形成和发展:南阳地区迟至20世纪40年代,才有表演“曲剧”的正式剧团;抗战胜利后,南阳地区的曲剧艺人们脱离了“官办”的束缚,自己组织了剧团,搬进城内“大华戏院”演出,直到南阳解放。作者还指出党注重“曲剧”艺术是由来已久的,远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辉县人民政府就曾着手成立“曲剧团”,后因蒋介石全面进攻解放区而事情未就。在解放初期,“河南省立南阳中学校”师生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业余性质的“鲁迅艺术团”。徐安石在《洛阳曲子漫议》[68]中,重点叙述洛阳曲子的雏形,洛阳曲子在延安的发展概况,除此之外,作者还在文章最后论述南阳大调曲子和洛阳小调曲子在近代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的密切关系。姜书华《南阳大调曲起源试探》[69]一文,探究了南阳大调曲子的起源和发展。关于南阳大调曲形成的真正原因作者也不甚明了,但是作者可以肯定的是南阳曲剧最早登台时间是清宣统二年(1910年)至民国初期,大量更适合本土风土人情与音乐欣赏习惯的民歌小调、曲牌、器乐次第产生。这些东西极大地丰富、改写、充实着汁梁小曲,促使它更快地向具有南阳文化艺术特色的地域性靠近,到了1928年,南阳境内,包括周边地区都涌动着仿效上演曲子戏的狂潮。王松阳《南阳大调曲子的传入流变及兴衰》[70]一文,记述了南阳大调曲子在清末民初以来的兴衰流变。曲良敏《南阳曲剧传承的音乐人类学考察》[71]介绍了南阳曲剧在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的发展流变、南阳曲剧的音乐特点和角色行当。张会良《浅谈洛阳小调曲》[72]指出,王风桐(1815-1898年)、解新富(1887-1950年)、朱万明(1891-1962年)在洛阳小调曲的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对于祥符调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祥符调在近代河南的流变和“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对于祥符调的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张大新《关于豫剧祥符调历史与现状的若干思考》[73],对开封地区的祥符调在近代河南的发展进行了简单梳理。作者指出从清代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在开封及其周边地区的祥符调班社林立、名家荟萃。通过樊粹庭的改革和创新,祥符调在20世纪30年代臻于鼎盛。雷桂华在《豫剧之母“祥符调”》[74]一文中,为我们简单介绍了祥符调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发展盛况。张大新《樊粹庭在豫剧祥符调变革进程中的贡献和影响》[75],重点记述了樊粹庭对于引导和推动祥符调革故鼎新所做的重大贡献。
高翔在《区域民俗戏曲音乐研究——“豫东调”源流及其唱腔音乐解析》[76]一文中,根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收录“大事年表”中商丘地区各县与开封市近现代所发生的戏曲事件,为我们梳理了在近代豫东调音乐活动的脉络。还通过介绍豫东调的脚色行当、伴奏乐器、音乐曲牌、演唱风格等,使我们了解了豫东调区域声腔在20世纪前半期的历史流变。在文章的最后,作者简要介绍了商丘早期民间豫剧班社和近现代商丘的豫剧艺人。赵晓辉在其文章《试论豫剧传统豫东调》[77]中,分条介绍了陈素珍、赵义庭、唐喜成等豫东调代表人物。
除以上地域流派外,学界对近代河南的豫西调、沙河调和豫南地区的越调也有所涉及。这方面的文章主要有:赵晓辉《浅析豫剧传统豫西调唱腔音乐特点及其兴衰》[78]一文,记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豫西调的发展盛况,其间产生的著名艺人有大脸窦全升、名旦苌江(男)、名旦燕小庚,女演员赵锡名、汤兰香等。邱林《豫西调男腔演唱考略》[79],对豫西调男腔在近代河南的产生、兴盛以及衰落进行了概述,还为我们重点介绍了豫西调男腔演唱的音乐特征和演唱特征。张仲清、陆宪瑞《豫剧流派之一——沙河调》[80]一文,介绍了沙河调的产生以及在同治和光绪年间出现的著名演员。成军《值得珍视的周口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81],除介绍了周口越调在近代河南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外,对于太康道情、沙河调在近代河南的情况也有论述。张文敏《论南阳越调的地域特色》[82]指出,南阳越调是在清代乾隆以后才真正发展成为一个剧种;19世纪中期以后,越调演出剧目内容和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清朝中后期到抗战前,是越调的繁荣时期,论述了越调较长期地保持了早期正装戏的传统剧目的演出、“‘流水’中心制”的板腔音乐体系、浓郁的秦音楚歌特色、鲜明的盆地色彩这四个地域特色。
刘娟《河南地方戏窝班学徒研究》[83],从学徒来源、学徒年龄、女学徒的出现、学徒的生活四个方面入手,来考察近代河南组织和培训戏曲艺人的专门机构——窝班。黄文记《民国的新型戏剧演出团体及其社会作用分析——以“河南新剧团”为例》[84],从“河南新剧团”的宗旨、组织、成员构成、社会作用分析这四个方面,介绍了民国时期新型戏剧演出团体的情况。石兆明《梨园花香 功在园丁——记狮吼儿童剧团培养学员的方法》[85],重点讲述了樊粹庭创办的狮吼儿童剧团培养学员的方法:普遍训练与重点培养相结合;训练与演出相结合;请进来与派出去相结合。曹新玲《民国时期开封剧场研究》[86],分民国时期开封剧场的演出活动、相关习俗以及存在形式、以“豫声剧院”为代表的豫剧演出概况三个方面,还原了民国时期开封剧场的基本情况。
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张召鹏《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情况考察——以开封为中心》[87]一文分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情况概述、民国时期河南话剧演出发展历程、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生态环境考察、民国时期河南报纸对戏剧演出的关注这四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戏剧演出情况进行论述。王星荣《民国时期河南卢氏戏曲演出调查》[88],论述了民国时期河南卢氏戏曲的演出情况:从民国前期在卢氏活动的戏曲班社、演员及演剧活动,到民国后期卢氏的戏曲班社、演员及演出剧目。
马紫晨《河南戏曲史论文集》[89]对河南近代的戏曲作了总结,并且核证了曲剧的本源,介绍了豫剧五大名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演出情况。黄文记《清季民国戏剧改良与妇女解放的互动关系考察——以河南省为例》[90],分戏园对妇女的“有限”开放、妇女解放潮流推动“新剧”演出、灿若群星的地方戏女演员、梆戏改良与女演员的成名这四个方面,以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戏剧改良与妇女解放的相互关系。
除此之外,河南省的一些地方志、相关的文史资料选辑等,对于近代河南戏曲,或总体、或分剧种、或分地域流派都有所述及。
综上可知,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有关河南近代戏曲史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近代河南戏曲史研究内容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不平衡及研究内容的欠深入这两个方面。
近代河南戏曲史研究对象很不平衡,很多领域亟待开发。比之于豫剧、曲剧和越调三大剧种,地方稀有剧种的研究要欠缺得多;比之于剧种研究,地域流派的研究要欠缺不少。对于个案研究,学者青睐于樊粹庭,如柳萌《樊粹庭悲剧理念及其创作实践》[19]、郭光宇《谈樊粹庭在豫剧发展史上的贡献》[20]、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21]、王振伟 《“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22]、郭光宇《樊萃庭和河南豫剧》[23]、石磊《中国豫剧第一批创作创作剧目:“樊戏”研究》[24]等,对于在近代河南戏曲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其他戏曲表演艺术家却很少涉及。对于地域流派和剧种的研究,其研究对象也是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在:对豫东调、祥符调、豫西、南曲剧研究较多,对豫西调、沙河调、豫南地区的越调研究较少;对豫剧、曲剧、越调这三大剧种研究较多,对怀梆、宛梆等一些稀有剧种研究较少。
研究内容的欠深入主要体现在:对于剧种和地域流派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他们在近代的流变。其他方面的研究仅限于王改君《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17]对河南近代艺人团体的总体研究,张召鹏《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情况考察——以开封为中心》[87]和王星荣《民国时期河南卢氏戏曲演出调查》[88]对民国时期开封和卢氏地域演出情况的梳理,部分文章对于一些艺人的概述。总的来说,对于剧种和地域流派的研究,视野过于狭窄。牛春雨《商丘“四平调”源流考辩》[48]、王照兰和王益平《商丘四平调的整理与研究》[49]、司亚丹《大弦戏音乐初探》[63]、张仲清与陆宪瑞《豫剧流派之一——沙河调》[80]、赵晓辉《浅析豫剧传统豫西调唱腔音乐特点及其兴衰》[78]等,对于戏曲班社和艺人只是简单地分条介绍,并没有太深入的探讨。至今,还没有人对近代河南戏曲史进行专题性的全面梳理。
学界对于理论方法的关注较少,大部分学者都是从音乐学和民俗学的角度为我们梳理了近代河南戏曲脉络。仅有黄文记《清季民国戏剧改良与妇女解放的互动关系考察——以河南省为例》[90],以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戏剧改良与妇女解放的相互关系。戏曲史是社会史的一个分支,它是音乐学、民俗学、历史学的交叉学科。研究者必须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的理论知识,才能取得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就目前研究状况而论,主要是音乐学者和民俗学者进行爬梳,绝大部分历史学者往往忽视这方面的研究,而音乐学者和民俗学者的史学理论素养较为欠缺,这是当前戏曲史研究工作者应该反思的。
史料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任何一个历史研究者都是十分清楚的。但是河南近代戏曲史领域的资料,较多地散见于全省各地的地方志、地方年鉴、文史资料选辑等之中。如若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研究者势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爬梳史料。因此目前,亟须相关人员对于这方面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
总体来看,近代河南戏曲史的研究还有相当的提升空间。只有随着上述问题的渐次解决,该领域的研究方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1]《豫剧艺术总汇》编辑委员会.豫剧艺术总汇[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
[2]韩德英,杨杨,杨健民.中国豫剧[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3]马子晨.二十世纪中国最大的地方戏品种:豫剧[J].中州今古,1994(4):12-13.
[4]韩德英.民国期间豫剧改革略说[J].复印报刊资料·舞台艺术,2001(2):49-53.
[5]何雪林.解读中国豫剧的发展史[J].魅力中国,2010(13):212-213.
[6]牛冬阳.豫剧的兴衰及可持续发展[J].中国音乐学,1996(S1):61-62.
[7]陈国华.豫剧发展流变探究[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1(2):37-41.
[8]周五占.豫剧简史浅探[J].魅力中国,2008(15):74-75.
[9]牛茹.豫剧的传承与发展[J].戏剧文学,2008(10):73-76.
[10]李乡状.豫剧艺术与欣赏[M].长春: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
[11]纪俊娟.河南豫剧溯源与发展探究[J].戏曲艺术,2008(3):41-43.
[12]左奇伟.试论豫剧音乐的演变及其美学品格的升华[J].戏曲艺术,2001(2):99-104.
[13]李雯.豫剧的历史、发展与演唱之研究[D].武汉:武汉音乐学院,2007.
[14]李永奇.浅谈豫剧乐队的衍革与发展[J].东方艺术,2004(9):102-103.
[15]谭静波.豫剧表导演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16]冯纪汉.豫剧源流初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
[17]王改君.近代河南豫剧艺人群体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8]孙兴.许长庆与小天兴班[N].河南日报,2011-04-19(12).
[19]柳萌.樊粹庭悲剧理念及其创作实践[D].开封:河南大学,2010.
[20]郭光宇.谈樊粹庭在豫剧发展史上的贡献[J].中国戏剧,2005(9):47-49.
[21]陈国华.二十世纪豫剧艺术改革发展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06.
[22]王振伟.“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J].当代戏剧,2005(3):23-25.
[23]郭光宇.樊粹庭和河南豫剧[N].河南日报:农村版,2005-03-23(8).
[24]石磊.中国豫剧第一批创作剧目:“樊戏”研究[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25]张金辉.异质同构 殊路同归:河南曲剧润腔特色及其对民族声乐演唱的启迪与影响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0.
[26]高秀峰.河南“曲剧”的形成及其在开封的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87.
[27]董国政.浅谈河南曲剧艺术[J].东方艺术,2009(S2):141-142.
[28]马奇.河南曲剧唱腔风格初探[D].开封:河南大学,2002.
[29]杨蕾.民国时期曲剧形态考[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90-93.
[30]张笼.河南越调唱腔艺术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31]马紫晨.河南越调[M].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0.
[32]马忠太.漫谈越调[J].魅力中国,2009(20):168-169.
[33]魏天葆.河南越调音乐概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
[34]郝爱芳.河南越调的唱腔艺术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0.
[35]魏天葆.河南越调的“正装戏”与“外装戏”[J].东方艺术,2008(S1):12-14.
[36]林静静.从二夹弦兴衰看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D].开封:河南大学,2009.
[37]白红.二夹弦,又一个濒危剧种[J].中国戏剧,2004(8):52-53.
[38]罗九红.二夹弦戏曲音乐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9.
[39]高飞胜.开封二夹弦的考察研究及未来思考[D].西安:西安音乐学院,2007.
[40]吴佳文.音乐传承的时代变迁:对一位开封市二夹弦传承人的个案研究[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41]丁永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模式的思考与探索: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怀梆为考察对象[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8-83.
[42]李新现.怀梆艺术历史发展轨迹述论[J].四川戏剧,2008(5):54-56.
[43]王晓静.怀梆源流及其传统剧目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13-34.
[44]耿玉琴.怀庆梆子的形成与发展现状[J].戏剧之家,2008(Z1):153-160.
[45]耿玉琴.略论豫西北怀庆梆子的形成与发展现状[J].民族艺术研究,2006(1):45-47.
[46]和国栋.怀梆的形成及其古今走向[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4(5):94-96.
[47]唐霞.怀梆在民间社会的生存历史及功能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07.
[48]牛春雨.商丘“四平调”源流考辩[J].四川戏剧,2008(5):52-54.
[49]王照兰,王益平.商丘四平调的整理与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12):793-794.
[50]蔡霞.谈民间艺术之四平调[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34):163-165.
[51]王益平.商丘四平调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52]李莉.四平调唱腔音乐与演唱风格探析[D].开封:河南大学,2006.
[53]郭雅红.民俗视野中的宛梆艺术[D].开封:河南大学,2006.
[54]靳义增.从宛梆看河南濒危剧种的生存和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83-86.
[55]魏艳斐.宛梆唱腔艺术特色探析[D].开封:河南大学,2005.
[56]王丽萍.河南大平调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57]张绮.从河南民间道情看民间文化生存语境的历史及变迁:以太康、灵宝为重点调查对象[D].开封:河南大学,2005.
[58]陶娜娜.河南太康道情戏的调查与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0.
[59]史周宾.濮阳大弦戏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60]汤洁.河阳花鼓戏艺术探究[J].长城,2009(6):201-202.
[61]吴亚明,裴培.“唐河二簧”调研报告[J].东方艺术,2009(S1):30-31.
[62]张富春,张梦雪.豫北大平调历史沿革研究[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10(32):32-35.
[63]司亚丹.大弦戏音乐初探[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
[64]路菊芳.安阳怀调音乐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65]肖宜悦.濒临绝境的河南内黄落腔[J].中华戏曲,2008(1):354-366.
[66]吕珍珍.河南目连戏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67]王兵翔.“河南曲剧”在南阳地区的流传及其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4):92-96.
[68]徐安石.洛阳曲子漫议[J].河南戏剧,1983(5):36-38.
[69]姜书华.南阳大调曲起源试探[J].东方艺术,2005(12):56-57.
[70]王松阳.南阳大调曲子的传入流变及兴衰[J].美与时代,2003(5):56-57.
[71]曲良敏.南阳曲剧传承的音乐人类学考察[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
[72]张会良.浅谈洛阳小调曲[J].魅力中国,2010(22):190.
[73]张大新.关于豫剧祥符调历史与现状的若干思考[J].文化遗产,2009(1):64-72.
[74]雷桂华.豫剧之母“祥符调”[J].四川戏剧,2008(2):24-25.
[75]张大新.樊粹庭在豫剧祥符调变革进程中的贡献和影响[J].南腔北调·河南戏剧,2010(5):20-21.
[76]高翔.区域民俗戏曲音乐研究:“豫东调”源流及其唱腔音乐解析[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77]赵晓辉.试论豫剧传统豫东调[J].音乐天地,2007(3):39-41.
[78]赵晓辉.浅析豫剧传统豫西调唱腔音乐特点及其兴衰[J].音乐天地,2007(7):40-43.
[79]邱林.豫西调男腔演唱考略[J].戏剧文学,2010(9):72-75.
[80]张仲清,陆宪瑞.豫剧流派之一:沙河调[J].漯河地方志通讯,1985(1):52-56.
[81]成军.值得珍视的周口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J].民族艺术研究,2010(5):30-33.
[82]张文敏.论南阳越调的地域特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4):129-130.
[83]刘娟.河南地方戏窝班学徒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56-257.
[84]黄文记.民国的新型戏剧演出团体及其社会作用分析:以“河南新剧团”为例[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10):33-36.
[85]石兆明.梨园花香 功在园丁:记狮吼儿童剧团培养学员的方法[J].当代戏剧,1982(5):59-61.
[86]曹新玲.民国时期开封剧场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1.
[87]张召鹏.民国时期河南戏剧演出情况考察:以开封为中心[D].开封:河南大学,2010.
[88]王星荣.民国时期河南卢氏戏曲演出调查[J].戏曲研究,2008(1):243-254.
[89]马紫晨.河南戏曲史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90]黄文记.清季民国戏剧改良与妇女解放的互动关系考察:以河南省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11(5):7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