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渗透与融通——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3-08-15 00:51李良玉
职教论坛 2013年11期
关键词:水利校园文化院校

□李良玉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提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它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鲜明特点。据社会调查显示,大约有90%的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不仅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比较淡漠,甚至对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与岗位没有清楚的认识,这种现象大大影响了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也使不少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很难融入企业,给企业和学生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于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如何提高高职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熟悉与认知程度,缩短毕业生适应企业岗位的时间是个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渗透与融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与融通的意义

首先,可以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近几年高校大量扩招,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在高中时学习成绩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形成了不爱学习的习惯。我们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直接深入企业一线,感受企业文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亲身感受优秀企业文化所包含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学生在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的先进文化,从而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和事业观,为自己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技术支持。

其次,可以塑造高职学生良好的品德。校园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载体对在校大学生的道德和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1]。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其精髓在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以质量求生存”的理念,并把这种精神贯穿在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中。高职校园文化融入了企业文化,就能正确引导高职学生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协作、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等关系,使学生能尽快地适应校园以外的世界,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从一名学生向一个社会人的转变。

再次,可以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我们不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只有先改变了自己,然后通过自己的行动才能改变某个环境,最终才能改变整个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我们的培养目标结合起来,加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充分利用学生到企业实习和两个假期的时间开展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将来所要从事的行业有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合理就业。

最后,可以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新课题。应通过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渗透与融通,使当代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为学生将来走向企业做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与融通的模式设计

高职校园文化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方面具有较强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要加强校企合作研究,引进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先进文化,加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与融通的模式研究。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与融通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引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守诚、求新、创业、修能作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校训不仅充分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也是优秀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学院坚持在大一新生入校军训期间,对大一新生进行校史、校训教育,使大一新生了解母校的历史,明白母校的校训。高职教师要明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输送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人才,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把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学工作中去,在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出具有共性的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2]。同时,在为具体某个企业订单式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时更应该把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指标,以保证我们培养的人才真正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要。

(二)深入研究和学习企业文化

1.学校要把企业文化纳入高职教育的教育体系。首先,对刚上岗的新教师实行岗前培训制,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学校每年都要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了解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经过整理后编制成手册,发给每一位和企业需求相适应的学生,使学生在定岗实习前就对企业有个比较全面地了解。其次,要设立专门研究机构来研究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为更好促进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与渗透提供科技支撑[3]。另外,教学部门在进行正常教学的同时,也要为学生开设一些与企业文化相关的课程,了解现代企业制度,学习先进的企业文化内容。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专门成立了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研究中心,配备专门人员从事相关的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利用周日的业余时间开设了大量的和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相关的选修课程供广大学生选修。教务处在课程设置和考核方面也做出了大胆地创新:明确规定了每个学生在大学三年期间除了完成规定的必修课之外,还必须选修四门选修课,选修课成绩不合格不予毕业。这样做保证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视野,而且熟悉和自己的专业相关的企业文化和职业道德。为了保证我校为社会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在课程的时间设置上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我校的学生在校的三年时间里有50%的时间在实践和定岗实习。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我们的学生能真正融入企业的文化和氛围当中去,把自己当成企业的一份子,视企业如家,自觉把自己的成长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把企业和社会的精英请到学校来讲学。高职院校要积极邀请来自企业和社会的精英到学校来给学生做报告,使学生能近距离地接触企业领导层,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经营理念。在教师带队实习期间,每位教师都要充分利用在企业的宝贵时间带着课题去实习,从而掌握企业的第一手资料,为学生量身定做培养方案。教师要激励在校大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定岗实习,为将来自己的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大力开展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的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职业技能竞赛应坚持社会效益为主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与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业绩考核、技术革新和生产工作紧密结合。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学生职业技能和技术竞赛,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四)实行学生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4]。订单式培养是指培训机构针对单个用人单位需求人数较少、岗位较分散的实际,自行开发并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后组织明确就业岗位去向的技能培训。用人单位也可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用工需求,由劳动保障部门有计划地委托培训机构根据用人单位用工需求组织实施。经考核鉴定后,用人单位与符合补贴条件的培训对象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培养模式。

2012年5月,由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主办的“南水北调中线黄河水院订单班”第一期学员从2010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三个专业选拔66名学生组成订单班,按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计划针对南水北调中线管理岗位要求实施“双元制、四联合”培养。经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合格者,由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签订劳动合同,接收为正式员工,安排在南水北调沿线各地管理处工作。与国有大型企业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实质性项目运作,一直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不懈的追求。

(五)全方位、全过程实施校企结合

校企结合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经中国水利教育协会同意,2008年以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和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建立了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职教集团”)。职教集团以自愿加入的水利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为主体,以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为纽带,以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为原则,是非赢利性、松散性的水利职业教育联合体。建立职教集团的主要目的是搭建水利行业产、学、研结合和校企高度融合的平台,整合水利行业职业教育和技术服务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养满足水利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加强水利职业院校对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培训和技术服务,推进水利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国水利职教集团的成立是水利水电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件大事,必将推动中国水利水电职业教育和水利水电事业向更高的水平迈进。职教集团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全面提高水利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更好的人才培养培训和技术服务。

三、结语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全国各高职院校都在认真学习和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高职院校要充分意识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才是深层次的合作[5]。高职院校要创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与融合的研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马占丽.关于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12):32-33.

[2]潘春胜,等.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90-91.

[3]李宁.高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对接与融合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08(01):56-57.

[4]梁业胜.试论高职院校和谐就业文化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02):63-65.

[5]朱小峰.试论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渗透[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6):20-21.

猜你喜欢
水利校园文化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