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热点事件中的网络舆论

2013-08-15 00:49文丨耿宁宁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8期
关键词:暴力事件突发事件网民

文丨耿宁宁 方 爽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 150006)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新媒体取代,据中国互联网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站数量为230万,网民数达5.13亿,总数超过美国,跃居全球首位。近年来许多突发事件不是由网络触发,就是由网络传播放大,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公共安全危机。因此,对于新媒体环境进行进一步解读,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网民,分析新媒体环境及相关理论的变化,才能充分发挥新、旧媒体引导舆论的作用,避免新媒体领域舆论引导职能的缺失,弥补新媒体环境下舆情引导方面的不足。

在以往媒体所营造的环境中,传统媒体通过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相关方式主动引导舆论,从而达到整合社会的目的。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导网络舆论的主体增加,传统媒体、新媒体以及政府等社会各方面都成为引导网络舆论的重要力量,为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加大了难度。

自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以来,网络就成为反映舆论的又一重要载体。人们通过论坛等渠道发表对周围大事的判断,在互联网上形成多元的意见表达,大大增强了网络舆论的社会影响力。公众通过多样化的网络渠道直接表达意见和态度,尤其在社会问题上,往往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或促使相关问题的尽快解决,或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同时,相关机构或政府部门也开始利用网络平台,或是发布官方信息,从源头上摆正网络舆论方向,或是监测网络舆论对相关问题的态度,迫于舆论压力,征求社会各界力量解决问题。在这一方面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网络舆论主体不断增加,网络管理难度加大,在网络传播过程中出现了网络突发事件、网络暴力事件、网络谣言等一系列热点事件,网络舆论在网络突发事件、网络暴力事件以及网络谣言中分别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1 网络突发事件的“催化剂”

随着互联网的异军突起,微博等新型网络平台凭借着自身优势迅速崛起,成为网民交换意见的论坛。在这一平台上,与人们利益相关的事件得到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使得少数有典型特征的,与人们共同利益背道而驰的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受到公众的关注,由此产生了不少网络突发事件。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网络频繁爆出各种“门”事件、“郭美美事件”以及官二代、富二代事件,这些网络突发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网络舆论的热点话题,并通过舆论的力量使得这一类事件在社会中的影响逐步扩大。其中不乏有对事件缺乏判断者将其视为追逐的对象,持有支持的态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开始逐步蔓延,在短期内使突发事件影响不断扩大。此时,网络舆论成为网络突发事件的“催化剂”,网络突发事件促使网络舆论的产生,网络舆论的扩大又导致网络突发事件不断升级。

2 网络暴力事件的“助燃剂”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日臻完善,网络突发事件得以在短时间内在互联网急速蔓延,导致网络舆论在短时间内迅速产生,网络舆论的瞬间扩大导致网络突发事件不断升级,超出了能够控制的范围,各种意见的交锋容易形成一边倒的局势,占优势地位的网民通过微博等各种渠道公开表达对事件支持或反对的态度。尤其,当反对意见占据上风时,不少网民会通过技术手段对事件当事人进行人肉搜索,并将当事人信息在网络上公开,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网络暴力事件,给当事人带来极大伤害。网络舆论无疑成为网络暴力事件产生的助燃剂,点燃了网络暴力事件的导火线。要解决网络暴力事件,关键在于恰当的进行网络舆论引导,防止或减弱事件带来的危害。

3 网络谣言的“傀儡”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网络谣言屡禁不绝,随着微博的发展,普通网民的一句话得以在更大的平台上表达出来,传达给其他网民也变得更容易。当这一信息被多数人得知时,便会成为网民讨论的话题,这一话题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最终演化成为网络舆论,产生社会影响。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渠道传播不良信息,鉴于网民对事件缺乏判断力,就会产生盲信与盲从。网络舆论被别有居心的谣言的制造者所误导和利用,成为网络谣言的“傀儡”。2012年3月31日至4月4日,由于微博跟帖中出现了较多关于“军车进京”等无中生有的违法有害信息,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新浪、腾讯等多家微博平台不得不暂停微博评论功能,进行集中清理整顿。

网络突发事件、暴力事件及谣言不同程度的威胁到正常的社会秩序,从网络舆论在网络突发事件、网络暴力事件以及网络谣言中分别扮演的催化剂、助燃剂以及傀儡的角色中,足以见得网络舆论在新媒体环境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进行适当的网络舆论引导能使危害到社会安定的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扼杀,因此由谁来引导网络舆论,通过什么渠道引导以及如何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在传统媒体中,信息是经过慎重的层层选拔后才最终出现在受众面前,即新闻信息是通过把关人的过滤后才呈现给大众的。然而,网络动摇了大众传播中传播者的地位,传播者和受传者地位平等,把关人失去了在信息传播中的特权,网络以其无障碍式的交流宣告了无把关人时代的来临。但这并不意味着把关人的终结,而是重新定位,由以“堵”为主,即严守媒体入口,转为以“导”为主,即允许不同意见的发表同时进行积极引导。由此,加大了网络中舆情引导的难度。所以,要使整个舆论环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仅仅凭借互联网和网民的自律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首先应转变理论和观念,强调社会责任。即依赖政府有限制地管束新闻媒介尤其是包括互联网、手机在内的新媒体,加强主流声音,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起到约束互联网发展过度自由的目的。其次传统媒体要主动引领网络舆情,弘扬中国正能量。第三,新媒体要承担引导网络舆论的重任。其中门户网站应该强化“把关人”的职能,把虚假信息率先过滤,屏蔽掉不良信息,将有据可查的信息展现在网民面前,在源头上摆正舆论的大方向,能够避免网络舆论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对于动态信息,给予及时的动态报道,为网民评论提供依据,将网络谣言扼杀。同时,应当充分利用新闻评论引导潜在舆论,潜移默化的将网络舆论向积极的方面引导。最后相关部门应完善正负电子政府平台,加快网络立法建设。

新媒体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环境双向性更强,传受双方更加平等,由此,产生了新媒体环境下的网民。日益分化的网民在互联网上发表多元的意见,为政治生活带来民主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加强媒体舆论引导的职能,使公众对于社会公共事件的建议和态度存在于一定的范围之内,避免错误的舆论占据上风,干扰误导受众。

引导网络舆论这一重任,不仅落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身上,鉴于传统媒体的权威影响力,传统媒体也急需肩负起这一重任。通过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使主流传统媒体的声音能够在新媒体环境中传播,凭借其较高的可信度,主动引领网络舆情。与此同时,政府也应相应调整工作机制,把工作转向互联网,建立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新型政府。新媒体环境下,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需要由社会共同营造,新旧媒体及政府是引导舆论的主导力量,广大网民在舆论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要想形成积极地舆论氛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暴力事件突发事件网民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突发事件
有感“网民节”
2.9亿
你会如何应对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