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中的非理性因素探析

2013-08-15 00:47徐春艳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直觉意志

徐春艳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德育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相互契合、相互渗透的和谐统一。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开始关注德育中的非理性因素,探讨非理性因素在高校德育中的影响。笔者认为研究这一问题首先要理清的就是高校德育与非理性因素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文即从高校德育中非理性因素的内容分析、非理性因素在高校德育中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两大部分来讨论德育与非理性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要素与结构:德育中的非理性因素分析

一般来说,非理性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人的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包括人的意志、欲望、情感、情绪等;另一类指人的非理性的认知形式和认知能力,包括直觉、灵感、顿悟等因素。认知能力方面的非理性因素往往在科学发明与学术创造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在社会历史或认识活动中,情感、意志等心理层面的非理性因素一般占据重要地位。德育中的非理性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德育中的需要和动机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曾经将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而思想与道德也是人类需要的产物,并且是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需要是思想认知和道德认知形成的基础。大学德育往往被认为是很枯燥无味的课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需要没有被充分认识,动机没有被充分调动。教育者应该引导受教育者形成德育学习的需要。当然,仅仅具备认知需要是不够的,德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实现受教育者思想与道德境界的升华,同时还要将这种认识转化为个人的日常行为。马克思、恩格斯早已经从理论上做出了相应的回答,恩格斯指出,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因此动机在德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个体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直接动因。

(二)德育中的情感与意志

德育中的情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者的情感。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首先必须对教育任务满怀激情,这样才有利于对教育内容的掌握与积极探索。同时教育者还要对受教育者充满感情,在教育过程中要保持一颗博爱的心,只有这样才可以激发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地了解受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最终达成教育目的。情感因素的另一个方面是受教育者的情感。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2]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首先应该对教育内容产生正确的审美感、道德感、正义感、崇高感、神圣感等思维性情感。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感情可以有利于他们更加主动地完成教育过程,对德育产生理性的认识,并且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在德育中,与情感相互联系的另一个非理性因素是意志。意志是较高层次的非理性因素,是非理性因素中比较接近理性的因素,但是意志本身并不是理性因素,而是在理性因素指引下的意识趋向。马克思曾经强调,专属于人的劳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有目的的意志”。在德育实践过程中受教育者用自己的意志把需要、欲望、动机、兴趣等内容综合为德育的目的,并且使之向着一定持续性的行动转化。

(三)德育中的信仰与信念

信仰与信念是两个十分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信念是人对某种现实或观念抱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并且在实际的生活中体验了怎样想和怎样做才能有益、有效的基础上,自然地形成的一些思考和行动的模式;但是信仰实际上是人的现实生活的升华,是人的精神活动的灵魂。高校德育是现阶段对我国大学生进行道德观教育,培养大学生道德意识、塑造大学生道德人生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信念与信仰往往会影响教育内容的认可,教育过程的顺畅,教育行为的落实等各个环节。

在德育过程中,信念往往是具体的,可以表现为受教育者对教育过程中的一件事情或一个教育内容持有的观念和态度,例如坚持为人民服务、正义必胜等信念,使受教育者把有关的知识与主体的愿望、情感等结合起来,从而为受教育者以后的行动提供方式的选择与方向的指引。除此以外,也可以表现为对德育这一教育事件的总体性、普遍性的观念和态度。现阶段我国越来越重视加强大学生的德育,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却不重视德育的重要性,信念的减弱必然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德育的时效性。

(四)德育中的直觉与灵感

直觉和灵感这类非理性因素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构成要素,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往往具有启发人的思维、创新人的认识的作用。直觉在认识过程中表现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一种创新思维能力,而灵感则是主体的思维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的一种顿悟,是一种创新思维状态。

任何一门学科的向前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在德育过程中,直觉与灵感可以使人对德育的认知具有跳跃性,教育者的直觉灵感有利于他们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途径,尤其是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教育者的直觉往往能够摆脱繁琐的反馈程序,凭着自己在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而直观地感受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之间的现实距离,有助于实时对教育方向进行纠正,对教育方法进行适当取舍;而受教育者的灵感和直觉有利于他们在德育学习过程中发现事物的本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洞察力和社会敏锐性。

二、调控与阻碍:高校德育中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历史领域的作用具有二重性,这种二重性在高校德育中也有明显的表现。一种作用是使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得到超常激励和强化;另一种就是当非理性因素脱离理性的主导,容易导致受教育者产生不切实际的狂想或对事物的不准确认知,从而导致德育的盲目性、片面性和抑制性。

(一)非理性因素对德育的推动与调控

德育是以人的思想和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实践活动,其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内化——外化——反馈,并且这三个阶段贯穿着知、情、信、意、行五个要素的均衡发展过程。为此,非理性因素这一充分反映人类真实自我的因素在德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育的内化就是教育者把一定社会要求的社会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则以自己的原有水平为基础,自觉地选择、接受、消化这些要求,并且逐步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的过程。首先,非理性因素具有动力作用,虽然实践是认识发生的动力,但是实践并不能直接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还必须通过情感、需求、意志等非理性因素才能与认识产生直接的联系;其次是诱导作用,强烈的情感与需求以及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美好的期望,因此会刺激受教育者使之产生认知欲望;再次是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下会导致人的灵感和直觉等非逻辑性的思维产生,有助于激发人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尤其是在德育课堂上,激发学生对德育内容的兴趣和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可以充分提高受教育者对德育的认知能力。

外化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把自身在内化阶段形成的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并养成相应的行为习惯的过程。外化阶段是德育过程的关键环节,是德育知行转化的阶段,也正是在这一阶段实现了德育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非理性因素在外化阶段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保证作用,道德行为养成长久的道德习惯离不开意志的保证作用,坚定的意志是个人良好品德形成的有力支撑。第二,驱动作用,在个体道德行为形成过程中,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英雄人物的敬仰,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热情等非理性因素,在推动个人行为向着良性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调控作用,在德育的外化阶段,有些非理性因素,例如由他人的谅解或鼓励而产生的情绪,往往会使其行为由消极方向转为积极方向,由一次道德行为变为长久的坚持,从而实现对德育受教育者的行为进行及时调控的作用。

反馈阶段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联系,对个体的道德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进行反馈检查,进一步调节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对受教育者实施新一轮内化——外化。在这一阶段中,直觉等因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教育者需要具备对事物的敏锐观察能力,能够超越一般的认识程序,在已有的材料不充分的情况下抓住事物的根本要害,在一瞬间就能直接洞察出事物的本质。同时,情感等因素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馈阶段,情感往往成为主体的一种内在尺度参与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情感通过主体对结果的评价来表现主体的态度,促使主体不断地对教育结果进行反思,从而推动反馈向着德育目的的方向发展。

非理性因素在德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发挥它们在德育中的作用,以此增强德育的效果。

(二)非理性因素对大学生德育的阻碍

非理性因素在德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忽视其消极影响。非理性因素自身的一些特点导致非理性因素在德育过程中一旦挣脱理性的束缚,就会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第一,非理性因素可能导致德育盲目性。在德育过程中,非理性的情感、想象、直觉等是有必要的,但是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一旦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脱离了理性的引导,往往就会导致德育的盲目性。首先,非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非逻辑性,这种非逻辑性会阻碍受教育者在道德观的认识中不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背后的本质,从而产生认识中的盲目性;其次,当受教育者仅仅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来选择自己的认识对象或者行为标准时,会导致在实践中偏离德育的方向;再次,直觉、想象等非理性因素往往会把一些巧合性的事件当作两件有联系的事情来看待,从而可能对主体的认识产生误导。

其次,非理性因素可能导致德育片面性。非理性因素是对主体内心体验的反应,因而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非理性的这种主观性在德育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片面性。教育主题尤其是受教育者在情感和意志上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就是非理性因素的选择性。对教育者来说,在德育过程中他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情感和爱好来选择德育的方式和途径,而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对于认识的客体往往也会依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接受。大学生群体在心智上属于从不成熟向着成熟过渡的时期,他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既包含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又带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常常为个人的情感、意志所左右,使注意力和兴趣倾向于一个问题或事物的某个方面,不能达到全面的效果。

其三,非理性因素可能导致德育抑制性。人的情感对认识既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消极的情感会对人的认识和实践产生抑制性,即阻碍人的认识和实践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不良的心境往往会使人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于认识对象,比如在德育过程中,一旦受教育者的思想受到不良道德观或者道德行为的影响,就很难集中精力来认识正确的道德观。而低落、烦躁、焦虑等情绪常常干扰受教育者的各种认识和实践活动,对当前社会现象的不满往往会影响到他们对德育的情感认同,不能采取辩证的态度看待社会现实,从而对主流道德观产生怀疑。

总之,非理性因素在大学生德育中的盲目性、片面性和抑制性构成了一种阻碍作用,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发挥,德育工作者需要在教育过程中积极发掘非理性因素的有益作用,尽量减少非理性因素的消极影响,使德育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发挥最大的效用。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1.

[2]列宁.列宁全集(第 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55.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直觉意志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拉马努金——天才的直觉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About the bug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