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银仙 诸吾梅
(江西省广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丰334600)
桂枝茯苓丸配合金刚藤胶囊治疗卵巢囊肿62例
余银仙 诸吾梅
(江西省广丰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丰334600)
目的 分析桂枝茯苓丸+金刚藤胶囊在卵巢囊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卵巢囊肿患者,给予桂枝茯苓丸+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有5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给予卵巢囊肿患者桂枝茯苓丸+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不仅能够起到通络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能够改善卵巢囊肿临床症状,提高卵巢囊肿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桂枝茯苓丸;金刚藤胶囊;卵巢囊肿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较高,对女性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临床研究发现,桂枝茯苓丸具有消除肿结、活血化瘀功效,而金刚藤胶囊则具有消肿解毒、清热化湿等功效,两者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改善卵巢囊肿症状,提高卵巢囊肿治疗效果。我院收治的62例卵巢囊肿患者,给予桂枝茯苓丸+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62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在25~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8岁。对所有患者进行两个月或者两个月以上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后,诊断为卵巢囊肿,囊肿直径在3~4.8cm之间,均为良性囊肿,患者卵巢囊肿内容为液性暗区或者无回声区。通过检查发现卵巢囊肿表面光滑、活动性良好。由于所有患者卵巢囊肿直径均小于5cm,属于良性肿瘤,因此均可采取保守治疗。
1.2 治疗方法患者每天早晚饭后服用2次桂枝茯苓丸,每次服用1丸;每天饭后服用3次金刚藤胶囊,每次3粒,一个月作为一个疗程,需治疗1~3个疗程。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月经量过多时,需停止用药。当月经恢复正常时,方可继续用药。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计算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2.1 疗效评估标准痊愈:经过治疗和B超检查后,卵巢囊肿完全消失;有效:经过治疗和B超检查后,卵巢囊肿症状明显减轻,囊肿缩小为原来的30%;无效:经过治疗和B超检查后,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囊肿直径未缩小,甚至存在增大现象。
2.2 疗效62例患者经过1到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53例,占总数的85%;有效6例,占10%;无效3例,占5%;治疗总有效率为95%。
卵巢囊肿属于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对女性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由于大多数卵巢囊肿都是卵巢瘤样病变,当患者心理压力过大或者内分泌严重失调时,则会导致卵巢囊肿不断增大,因此必须对卵巢囊肿患者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的恶化[1]。以往临床上主要通过外科方式进行治疗,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患者造成伤害,且存在术后尿频、尿急或者盆腔粘连等并发症,对患者生理功能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现阶段主要依据卵巢囊肿直径大小,选择性地采用保守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囊肿直径小于5cm可采取保守治疗,而囊肿直大于5cm,则需进行手术治疗。本研究的62例患者囊肿直径均小于5cm,因此均采取保守治疗。
卵巢囊肿保守治疗主要通过服用桂枝茯苓丸+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疾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桂枝茯苓丸是治疗卵巢囊肿的有效药物,其主要由丹皮、芍药、桃仁、茯苓、桂枝等药物制成,具有活血通络、消肿化瘀的作用[2]。同时桂枝茯苓丸能够使得血液黏性大大降低,使得患者血液循环得到有效的改善,亚急性炎症、慢性炎症及免疫反应均得到一定的抑制,有效避免了炎症因子的活化。金刚藤胶囊主要由金刚藤制成,具有活血止痛、消肿除湿、祛风止痛等作用,且其起效较快,抗炎效果较强,在附件炎、盆腔炎、炎性包块等疾病治疗中均得到广泛的应用[3]。桂枝茯苓丸和金刚藤胶囊的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消除卵巢囊肿患者局部存在的包块,同时改善卵巢囊肿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对我院收治的62例卵巢囊肿患者给予桂枝茯苓丸+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62例患者经过1~3个疗程治疗后,痊愈有5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证明桂枝茯苓丸+金刚藤胶囊在卵巢囊肿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总之,给予卵巢囊肿患者桂枝茯苓丸+金刚藤胶囊进行治疗,不仅能够起到通络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能够改善卵巢囊肿临床症状,提高卵巢囊肿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实践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1]王永彬.应用桂枝茯苓胶囊等综合疗法治疗卵巢囊肿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9(9):78.
[2]赵旭卿.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卵巢囊肿40例临床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9,23(6):89.
[3]张东红,廖维政.金刚藤加自拟中药方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12(1):56.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9.022
1672-2779(2013)-19-0037-01
吴义红
201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