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心血管疾病高龄患者临床护理

2013-08-15 00:44张凤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高龄心血管心理

张凤莉

(河南省平顶山神马医院,平顶山467000)

100例心血管疾病高龄患者临床护理

张凤莉

(河南省平顶山神马医院,平顶山467000)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高龄患者的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提高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为护理服务对象,采取的护理措施主要有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等。结果 本组100例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经过全面、精心、细致护理,均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 临床工作中重视和加强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全面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疾病的临床症状,提高高龄患者生活质量。

心血管疾病;高龄;护理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统计数据中列举的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世界心脏联盟明确列出,每3个高龄死亡患者中就有1人是死于心血管疾病,这也是心血管疾病被称为高龄患者生命安全杀手的最主要原因[1]。目前,世界范围内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护理好高龄心血管患者是我们工作中所要解决的最严峻的问题。本文通过对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施以全面、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患者诊断和分类依据 《心血管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和 《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具体诊断情况如下:心力衰竭患者58例,男女性别比为17∶7,平均年龄为(65.68±9.46)岁;心肌梗死患者34例,男女性别比为10∶7,平均年龄为(64.14±8.28)岁;心律失常患者4例,男女性别比为1∶1,平均年龄为(69.04±10.18)岁;无痛性心绞痛患者4例,男女性别比为1∶1,平均年龄为(65.26±9.04)岁。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精心、全面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1.2方法

1.2.1心理护理高龄患者由于生理功能日趋衰退,再加上离退休、丧偶或人际间交往少等原因,导致很多高龄患者心理上产生老而无用的抑郁心理[2]。针对这类患者,鼓励其与其他患者多交流,对他 (她)们多关心、多问候.进行心理疏导、劝慰,鼓励其说出内心感受,让其将内心的压抑发泄出来,千方百计排除他们的孤独感,使他 (她)们感到被尊重、被重视。高龄患者以前身体很好而突然发病,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我们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说明保持情绪稳定对疾病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患者外出检查时应有护士陪同,以消除其焦虑心理。患者由于很不适应医院陌生的环境,又怕连累家庭,怕经济实力达不到、过分担心自己的病情等而易产生恐俱和害怕情绪,因此应鼓励亲友前来探望及照顾,营造一种家庭化病房气氛。对于偏执心理的高龄患者,要理解与尊重他 (她)们,沟通时要顺从患者的心理,多表扬与鼓励,使其产生信任感、安全感、温暖感,决不要冷淡患者,更不能奚落和讥讽他们。我们医护人员一方面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地调动家属密切配合,在不同角度上实施情志调护,让他们对现实和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从而转变拒绝治疗的态度,主动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1.2.2药物治疗的护理给予应用药物治疗时高龄患者以及时护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加强病房日常巡视。比如高龄患者在应用静脉输注硝酸甘油时,输注速度的掌握要准确。在患者整个治疗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高龄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同时监测血压和心律,注意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给予治疗药物剂量应严格要求,把握准确,并且使用及时,发现高龄患者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药,马上通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高龄患者的肾脏功能均有所降低,因此要谨防药物肾毒性发生。在高龄患者心血管疾病药物的应用过程中,对剂量的要求要十分严格。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大便、临床症状改善等情况。由于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疾病所需时间长,因此必须注意寻求家属的配合,护理人员随时注意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与患者家属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

1.2.3基础护理高龄患者消化能力低,应予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限制胆固醇、热量、盐、糖摄入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进食蔬菜、瘦肉、豆类、水产品、菌藻类、蛋白质类食物。对于有烟酒嗜好患者,促其控烟戒酒。给予患者运动指导,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和病情允许度,让高龄患者选择合适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走、太极拳等运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提醒患者保证充足睡眠及休息。住院期间的高龄患者多因医院环境因素、心理状态、疾病症状干扰等导致睡眠紊乱,表现为入睡困难或者是入睡后易醒、醒后常常不能继续入睡的情况。高龄患者心血管疾病易反复发作,特别是在夜间,迷走处于神经兴奋状态,加上冠状动脉收缩,结果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患者往往因胸闷憋气而醒,久而久之导致睡眠不稳和睡眠紊乱。所以我们要为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要保持环境安静、睡前开小灯,尽可能满足患者睡眠需求。注意观察患者睡眠前状态,如果有影响睡眠的因素,护理人员要及时给予解决和心理疏导。

1.2.4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注意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排便情况,预防便秘。便秘是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严重的便秘常使高龄患者伴有头痛、腹胀、厌食排便时过度屏气使高龄患者颅内压和肠内压升高,导致心绞痛发作、心率失常,甚至心肌梗死。根据相关研究报道,在缺乏运动的高龄患者中,左半结肠和直肠内均可见到积聚的粪便[3]。另外,高龄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机体虚弱,无力排出粪便,加上高龄患者牙齿松动、脱落,经常食用软烂之食,纤维素含量较少,也会引起便秘。高龄患者口腔味蕾数目减少,喜欢食用肥甘、厚腻之物,也是引起便秘的因素。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要指导高龄患者不要依赖促排便药物,应用增加对消化道的刺激,嘱患者从生活习惯方面纠正便秘,如进食纤维素含量高的蔬菜、水果,适当进食粗糙、多渣的杂粮等,适量增加凉开水饮入量,经常食用蜂蜜等。帮助高龄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当参加娱乐活动、注意腹肌和盆底肌的锻炼等,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预防便秘的发生。

2 结果

本组100例心血管疾病高龄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精心、细致、全面的护理,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患者病情稳定,全部康复出院,效果满意。

3 讨论

在当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富贵病的诞生。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幅度的上升,而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人群中,高龄患者占了绝大多数,这是我国逐步走向老龄化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问题[4]。高龄患者由于年龄大,身体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低,基础疾病多,病情变化多端,难以预测,并且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所以护理工作的难度就越来越大[5],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具体病情需要,因人而异地给予高龄患者以针对性的全面护理,达到促进高龄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提高高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1]余丽.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2,3(27):51.

[2]刘英.老年心血管疾病124例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61-62.

[3]刘保连.老年高血压痛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J].全科护理,2009,7(11):990-991.

[4]王建.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51-52.

[5]王萍.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0,1(31):56-57.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86

:1672-2779(2013)-04-0125-02

王志华

2013-01-24)

猜你喜欢
高龄心血管心理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