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忠 林连美
(1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1)
小儿厌食中医治疗概况
刘建忠1林连美2*
(1湖北省中医院,武汉430061;2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430061)
小儿厌食症;中医药疗法;综述
小儿厌食是以长期食欲减退、食量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食欲障碍性疾病,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城市儿童本病发病率较高,故被认为是富裕社会儿童的主要摄食问题之一[1]。临床表现除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2]。但可造成机体营养失调,机体免疫力降低,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而出现呕吐、腹泻、便秘、腹胀、腹痛和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受到家长及医学界的广泛重视,现对其综述如下。
小儿厌食多由饮食失节,调摄不当引起;病后失调也是小儿厌食的常见病因,尤其是温热病后,脾胃气阴俱虚,纳化失常,而引起小儿厌恶进食。先天不足是部分婴儿厌食的原因,胎禀怯弱,五脏皆虚,脾胃尤其显得薄弱,出生之后即不思乳食。此外,小儿因精神失于调护,或环境突然改变等因素,也可引起厌食。虽然病因不同,但病位主要在脾胃。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和。脾胃调和,方能知五谷饮食之味,正如 《灵枢·脉度》所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幼幼新书·乳食不下》指出:“脾脏也,胃腑也,脾胃二气合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若脾胃不和,致使其纳化失健,功能失常,则造成厌食。《素问·痹论》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杂病广要》提出:“脾不和则食不化,胃不和则不思食,脾胃不和则不思而且不化。”
李健[3]认为,小儿过食生冷肥甘易导致此病的发生。胡爱国[4]将本病病因分为5类: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多病久病,损及脾胃;饮食不节,喂养不当;环境变化,思虑伤脾;暑湿熏蒸,脾阳失展。汤一新等[5]认为导致小儿厌食的原因有三:社会因素的影响;食品结构的改变;自然环境的影响。故其病机以脾阴不足者为多。卞国本[6]认为小儿厌食久病多瘀,应从瘀论治。
2.1内治法
2.1.1辨证论治本病应以脏腑辨证为纲,主要从脾胃辨证而区别是以运化功能失健为主,还是以脾胃气阴亏虚为主。凡病程短,仅表现纳呆食少,食而乏味,饮食稍多即感腹胀,形体尚可,舌质正常、舌苔薄腻者为脾失健运;病程长,食而不化,大便溏薄,并伴有面色少华,乏力多汗,形体偏瘦,舌质淡、苔薄白者为脾胃气虚;若食少饮多,口舌干燥,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者为脾胃阴虚。本病治疗以健脾开胃为基本法则。现临床上主要将其分为脾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阴虚3型。
张帮道[7]认为小儿厌食属脾胃虚弱型,药用增食1号液(苍术15g,白术15g,陈皮10g,鸡内金10g,砂仁6g等)。胃阴不足型,药用增食2号(沙参15g,山药15g,石斛12g,甘草9g等)。
2.1.2经方加减吴宗德[8]以四君子汤加减(党参、焦白术、山药等)治疗厌食症68例,总有效率为98.53%。司秀芳[9]以逍遥散加减治疗厌食症200例,总有效率达95%。殷勤等[10]以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该病,符合厌食症的治疗原则。安君玲[11]等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党参8g,白术8g,茯苓8g,陈皮10g,法半夏6g,木香8g,砂仁4g,炙甘草4g,鸡内金6g,焦三仙各10g)治疗40例患儿,总有效率为92.5%。
2.1.3自拟汤药朱爱茹[12]用补脾消积汤(太子参、白扁豆、山楂、乌梅、槟榔、牵牛子、薄荷、甘草)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总有效率95.23%。张慧琪等[13]采用中药益气养阴方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山药、石斛、砂仁、麦冬、白芍、乌梅)治疗小儿厌食症63例,总有效率为87.3%。
第二,起步阶段为集成大量全文资源,提供在线资源检索与全文获取服务,内容第一,形成资源优势与品牌效应。到目前为止,这依然是各大服务商的主营业务。
2.1.4中成药中成药是将中药材通过各种工艺制成糖浆、口服液等,其服用方便,易被家长和患儿接受,具有十分好的发展前景。
2.1.4.1口服液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一种较常用剂型,小儿易于接受。朱光政[14]用消补兼施、以补为主的启脾口服液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莲子、山楂、泽泻、陈皮等)治疗该病,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复合维生素B,有效率分别为97.8%和87.5%,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袁美凤[15]采用健脾开胃口服液(茯苓、陈皮、麦芽等)治疗小儿厌食症125例,总有效率达91.2%。
2.1.4.2冲剂又名颗粒剂,它是经干燥后的颗粒剂型,味香甜,易溶解,服用方便。治疗小儿厌食的冲剂,临床报道比较多。
朱生全等[16]用消化冲剂 (太子参、杏仁、山药、白术、胡黄连等)治疗小儿厌食症94例,总有效率91.5%。
2.1.4.3散剂邓沂等[17]以于氏增食煮散治疗小儿厌食症6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100%。
2.1.4.4糖浆药物和含糖辅料混合而成,味香甜。糖浆剂中的糖和芳香剂能掩盖某些药物的苦、咸等不适味道,孩子更乐于接受。但是糖浆剂一旦开启,容易变质,不宜久存。
2.1.4.5丸剂李少春[19]采用儿宝颗粒治疗厌食患儿42例,结果有效率达90.48%。
2.1.4.6其他李原[20]用乐食健儿宝(党参、白术、茯苓、山楂、神曲、淮山药等)口服治疗小儿厌食症113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刘智斌[21]以启脾开胃散 (青皮、陈皮、使君子、白术、太子参、黄连、焦三仙等)配合割治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总有效率为100%。
2.1.5中医食疗中医食疗(即药膳)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生活饮食积累总结出来的。
陈继培[22]介绍几种简便食疗法以促进小儿食欲。①姜糖汁:鲜姜煮汁去渣,冷后加食醋、食糖,每日3次。②番茄羹:新鲜的番茄用滚水消毒后去皮和籽,捣汁,每日3次。③山楂麦芽茶:山楂、麦芽煮成浓汁,每日3次。
2.2外治法小儿厌食会影响到智力、身体发育,因小儿厌药,故很难配合内服药物治疗。中医的整体观念认为五脏六腑与四肢百骸是一个整体,内脏疾病必然反映到体表,通过针灸推拿等刺激体表,能调整内脏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2.2.1外敷法中药外敷是指将中药外敷于皮肤,通过药物的刺激作用和透皮吸收,达到调整脏腑生理功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
田霞[23]将中药粉 (玄明粉、丁香、鸡内金、山椿、桃仁等)用醋调成丸状敷患儿脐部,对照组口服有机锌片。治疗后2组血锌、铁,木糖试验,尿淀粉酶水平,尿蛋白酶均提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
2.2.2针灸疗法黄玲[24]等认为针刺四缝穴可醒脾开胃、清心除烦,结果显示治疗痊愈率、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 (P均<0.05)。徐静艳[25]总结治疗厌食的针灸治法:在手掌部的选四缝穴;在腹部选穴都以脐及脐周胃经或任脉的穴位为主;在背部针灸以督脉、背俞穴为主;在四肢主要是足三里。
2.2.3推拿按摩捏脊疗法杨连松等[26]以滑石粉作滑润剂辨证取穴治疗。脾失健运型:分阴阳2min,补脾土、补肾水各5min,推板门、揉一窝风、逆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各3min。脾胃气虚型:补脾土、补肾水、清板门各5min,逆运内八卦3min,推四横纹、补胃经、推三关各2min。胃阴不足型:补脾土5min,清胃经、补肾水、推板门、推四横纹各3min,揉小天心2min。总有效率达98.29%。程红云等[27]采用齐鲁小儿推拿三大流派之一的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该手法包括:①退六腑;②清胃经;③推四横纹;④捣小天心;⑤掐五指节;⑥按压精宁、威灵;⑦捏脊。总有效率为95.71%。
2.2.4穴位注射胡含慧等[28]以推拿加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小儿厌食症68例,另设对照组50例,采用内服健脾消食的中成药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P<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2.5耳穴疗法耳与人体经络脏腑的关系相当密切,通过耳压可直接按摩耳穴中脾、胃、肝等脏器,以达到治疗目的。该法省时、省力、省钱,无痛苦、无不良反应,易被患者及家长接受。
戴爱玲等[29]用耳穴贴压治疗厌食症:在患儿耳廓上取脾、胃、皮质下、饥点、小肠、大肠,消毒后,耳贴对准穴位贴紧,并稍用力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轻揉按摩各30次,使其耳部产生麻胀、微痛感觉,并于每餐前按摩1次。治疗期间不能服用其它药物。本治法疗效较好。
2.3混合外治法季远等[30]采用消食膏 (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砂仁、山楂、鸡内金、炙甘草等)作为介质按摩治疗厌食症。推拿手法皆选用治疗厌食症之经验效穴,有掐揉四横纹,补脾经,运内八卦,按揉中脘、足三里,摩腹,按揉脾、胃俞,并配合捏脊。总有效率为90%。张茜[31]运用推拿联合针刺四缝穴的方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推拿包括:①清补脾经、清胃、运八卦、四横纹;②揉摩腹,揉中脘,揉足三里;③捏脊。针刺四缝穴,1次/天,直至没有黄色液体溢出为止。两者均属中医学传统疗法,将其结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2.4内服外治法内服外治法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整体综合作用。
樊惠兰等[32]运用冯氏特色捏脊疗法治疗厌食,该法已脱胎于推拿,是捏脊配合消积化滞、行气通便的 “冯氏化积散”和消积化痞、散寒止痛之功的外贴膏药 “化痞膏”为一体的疗法。捏脊手法操作连续6d,将冯氏化积散 (以大黄、三棱、牵牛子为主)于捏脊的第4天清晨用红糖水或温开水1次送服,在捏脊的第6天清晨将冯氏化痞膏 (黄柏、秦艽、生穿山甲、川贝母、木鳖子、山楂核、三棱、当归、肉桂)微火化开,贴于脐处,24h后揭开。该法治疗小儿厌食症有显著疗效。
刘喆[33]选择门诊厌食症患儿261例,西药给予赖氨酸维生素B12合剂,中药给予健儿消食口服液。结果单纯西药组(83%)明显低于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 (92%)(Z=7.915,P<0.05)。陈永辉[34]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
临床上一些患儿厌食症痊愈后,因饮食不当又反复发生,故纠正家长不当的喂养是治疗厌食症的主要环节。预防厌食症家长首先要学会 “医教结合”、“食育”的方法。饮食行为教育是让小儿对健康美味形成牢固印象,使小儿逐渐把良好饮食习惯、健康有益的摄食方式,转变成自己的习惯。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形式众多,但均注重从整体出发,以脾胃为主,兼顾肝肾,通过调理各脏腑的功能,达到阴平阳秘。若单一药物疗法效果不佳,可采取食疗或结合西医治疗;若患儿服药困难,可采用小儿易接受的外治法;同时还应注意小儿心理及饮食习惯的调节,走多元化综合治疗之路。但到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有明确诊断指标的辨证分型和疗效标准;同时基础性研究偏少,实验动物造模方法不统一,关于完全符合随机双盲对照法的报道欠缺。中药制剂方面,中药味苦、疗程长,药物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制剂极需改进。依照医学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更科学、客观地发挥中医的疗效优势,推动中医现代化的发展和创新,以不断提高我国儿童的生存质量和身心素质。
[1]Dahi M,Sumlin C.Feeding problems in an affluent society:Follow up at four years of age in children with early refysal to eat[J].Acta-packiatr,1992,81:575.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6.
[3]李健.产后母乳钙的测定[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1996:19.
[4]胡爱国.小儿厌食病因病机探讨[J].河南中医,2004,24(5):58-59.
[5]汤一新,魏睦新,熊维美,等.当代小儿厌食多脾阴不足[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1):72.
[6]卞国本.小儿厌食从瘀兼治[J].中国医药学报,1995,10(5):40-41.
[7]张帮道,马新超,周峰.辨治小儿厌食症243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3):25-26.
[8]吴宗德.四君子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68例[J].四川中医,2003,21(12):65-66.
[9]司秀芳.逍遥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20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3):235.
[10]殷勤,高慧.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7,29(5):433.
[11]安君玲,王捷虹,杨援朝.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小儿厌食症4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7):85-87.
[12]朱爱茹.补脾消积汤治疗小儿厌食105例[J].吉林中医药,2000,(4):44.
[13]张慧琪,任喜良.益气养阴方治疗小儿厌食症63例[J].山西中医,2001,2:24.
[14]朱光政.启脾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45例[J].广东医学,2003,24(1):85.
[15]袁美凤,许华,何盛琪,等.健脾开胃口服液治疗小儿厌食症125例[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2:12.
[16]朱生全,马晓莲.消化冲剂治疗小儿厌食症94例[J].陕西中医,2002,23(6):50.
[17]邓沂,于善哉,张士卿,等.于己百教授增食煮散治疗小儿厌食症62例[J].中医药学刊,2003,21(6):863.
[18]刘金刑,徐辉甫,孙环,等.开胃消食糖浆结合辨证施护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7):34-35.
[19]李少春.适贝高对厌食患儿血清锌水平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04,5:39.
[20]李原.乐食健儿宝治疗厌食症113例[J].陕西中医,2001,5:279.
[21]刘智斌.启脾开胃散配合割治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J].陕西中医,2003,6:16.
[22]陈继培.小儿厌食症的食疗方[J].山东食品科技,2003,5(8):25.
[23]田霞.中药敷脐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5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7,15(7):15-16.
[24]黄玲,骆雄武.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134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03,(5):50.
[25]徐静艳.针灸、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用穴特点浅议[J].黑龙江中医药,2007,36(5):33-35.
[26]杨连松,时秋菊,贾荣娟.推拿冶疗小儿厌食症175例[J].按摩与导引,2005,21(8):36.
[27]程红云,葛湄菲.三字经派小儿推拿治疗小儿厌食症7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7,39(12):45.
[28]胡含慧,方名湧.推拿加复方丹参注射剂穴位注射足三里治疗小儿厌食症[J].江西中医药,2003,12:21.
[29]戴爱玲,王海静.耳穴贴压治疗儿科常见病临床经验举隅[J].天津中医药,2008,25(3):196.
[30]季远,毛树文,朱媛慧.膏摩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2007,38(2):25-26.
[31]张茜.推拿配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3.
[32]樊惠兰,张巨明,翟世革,等.冯氏捏脊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11):67-68.
[33]刘喆.健儿消食口服液加赖氨酸维生素B12合剂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0:36.
[34]陈永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3):199-200.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113
:1672-2779(2013)-04-0163-03
王志华
2013-01-27)
*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