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提升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2013-08-15 00:44:40王白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数码显微镜病理学

王白燕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郑州450008)

运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提升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王白燕

(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郑州450008)

运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和显微示教系统进行病理学实验教学,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互动中,让学生形象直观地全面掌握病理切片的形态结构特征并及时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是提升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病理学;实验教学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和临床之间的一门重要的桥梁学科,属于医学形态学范畴。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教学过程,运用显微镜观察各个组织器官的微观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在整个医学形态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利用幻灯片进行讲解,学生独自观察病理学切片,使得教师的描述性讲授和学生实际观察的切片不完全一致,教学指导性差,学生学习单调枯燥,模棱两可,学习兴趣和效率不高,大大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效果。自教育部实施高校实验教学改革以来,将最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迅速、准确而有效地运用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是我院新校区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2012年9月在基础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正式建成三个互动室,并首先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投入使用。我们利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进行了包括多个不同专业层次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从而使病理学实验教学方式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现将使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1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简介

1.1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的组成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共建有3个,每个实验室装配的是山东易创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数字网络显微互动教学系统 (V5.0版本)。该套系统包括显微镜、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数字摄像机、网络交换器和网络软件,每个实验室配有1套教师机和40套学生机,可容纳120人同时上课。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是将显微镜下的图像通过数字摄像机采集到计算机,再利用网络传输技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实时互动教学的复杂系统。

1.2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的功能山东易创电子有限公司研发的数字网络显微互动教学系统 (V5.0版本),主要包括广播教学、语音教学、学生演示、监控转播、分组教学、黑屏肃静、屏幕录制、屏幕回放、视频直播、网络影院、文件分发、电子点名、图像处理、电子考场、远程命令、远程设置、班级模型、系统管理。在病理实验的互动教学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①广播教学:使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屏幕上看到老师的示教内容,克服了以往坐在后面的同学看不清屏幕的不足,调动了学生主观学习的积极性;②学生演示:选择某一学生进行操作,通过教师机,此学生可以将其切片内容演示给所有的学生进行观察;③监控转播:将某一学生机的内容转播给其他学生;④远程命令:对所有学生机进行统一开机和关机,便于统一化管理。此外,教师机和学生机上都装有MIE显微图像处理软件,学生可以通过该软件进行图像的处理与编辑保存。

2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对人员素质的要求

目前,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对实验教学所起的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教师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合理使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及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还要有较高的教学组织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2]。显微数码互动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模式,教师要能够熟练应用该系统,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课程设立目标,同时紧跟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对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进行必要融会贯通、透彻讲解,将所授知识最大限度呈现给学生,传输给学生。

2.1教师要求对于教师来说,一般的显微镜观察实验室,教师只要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及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而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上课的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如何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理组织切片,还要掌握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使用,要能够很好地利用该系统,实现与学生的互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所以凡是在此实验室上课的教师必须经过至少1次该互动软件操作教程的培训,熟练掌握互动系统中各种功能的使用,通过软件的使用达到与学生的互动,从而达到我们的实验教学效果。

2.2学生要求对于学生来说,我们一般要求医学类专业 (中医、中医骨伤、中西医、针推专业等)的学生使用,病理学是大二时开设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已经有了一定的组织学基础知识,掌握了规范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操作技术,应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时就会比较轻松。而非医学类专业 (如功夫专业、医药编辑专业等)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有所欠缺,相对于他们来说使用该系统有所吃力,所以我们暂缓对此类专业的学生使用。

3 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显微数码互动教学是显微镜下微观实验教学的一场革命,它克服了传统显微镜教学的诸多弊端,使教师的切片示教讲解与学生的切片观察可以同步和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不仅实现了图像传输和共享,还能进行语音教学、教学过程录像及多媒体广播等多项功能[3],对病理学实验教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1有助于知识内容的同步学习使知识的学习产生放大效应在传统的病理实验课当中,老师讲解的是一张切片中典型的病变内容,而学生在自己观察时不容易找到典型结构,且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很多同学提问,老师要一个一个辅导,工作量较大;通过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教师和学生间可以互动交流、学生和学生间可以互动交流、小组和小组间也可以互动交流。比如一个学生在镜下观察到一个典型的图像,他可以请教师进行确认和讲解,教师捕获学生镜下的典型视野进行切换转播,然后再展示给其他同学观察学习和讨论,通过广播教学和分组教学两个板块,就可以达到四十张切片的内容共享和互动,在减少教师工作量的同时,使所学知识产生放大效应。

3.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显微数码互动教学,不仅学生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大大改善,而且教学形式不再趋于单一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多张切片的互动教学使学习内容丰富起来,学生和学生间、老师和学生间的互动和讨论,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意识利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学生显微镜通过显微成像系统MIE与计算机相连,可以将显微镜下的成像转换成计算机上的图像,学生可以将观察到的典型图像保存在计算机当中,不断积累学习资料,并可以长期保存下来便于以后复习,同时可以丰富数字病理切片库。此外学生还可以学习对图像的处理,如测量 (长度、面积、数量、灰度值)、编辑、剪切、放大、对比等,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意识,为他们将来的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总之,通过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病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实践,我们应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积极的讨论中接受知识、吸收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意识,从而提升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

[1]赵福建,赵丽云.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显微数字化互动系统实践与探索[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1,20(4):380-381.

[2]宋英,李汉兵.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建立在组织胚胎教学中优势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5:102-103.

[3]张庆莉,马保华.医学形态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6):691-69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49

:1672-2779(2013)-04-0069-02

王志华

2013-01-13)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2009SJGLX176]

宋代医书校正机构——校正医书局

我国在宋以前,医籍多赖辗转手抄流传,以致讹误、衍脱很多。宋政府在开国不久即诏令征集收购医书,进行整理、修订。嘉祐二年 (公元1057年)仁宗采纳了枢密使韩琦的建议,设置校正医书局于编集院,集中了一批著名医家,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校正工作,并命直集贤院掌禹锡、林亿校理、张洞校勘、苏颂等为校正,后又增命孙奇、高保衡、孙兆为校正。这是我国出版史上首次由政府设立的医书校正专门机构。

校正医书局设立后,搜求佚书,征集众本,进行严肃认真地校正,几乎一言去取必有稽考。每完一书则作序陈述校正崖略并予以评价。随即奉请皇帝亲览,然后交由国子监刻版刊行。经过校正的医书大部在熙宁间 (公元1068~1077年)陆续印行。宋代对医籍的校正和刊行对促进中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使许多濒临亡佚的重要医籍得以保存;又得力当时的印刷术和造纸术的革新,改变了手工抄写的落后局面,使这些古代医籍能够刊行流传至今,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其历史作用不可低估。

猜你喜欢
数码显微镜病理学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显微镜
Naim Audio Uniti Nova数码播放/放大器一体机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显微镜下看沙
数码暗房
影像视觉(2016年5期)2016-06-23 09:17:12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显微镜下的奇妙微生物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