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景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
辨证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78例
赵景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130021)
目的 探讨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15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78例。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1%,两组数据经卡方检验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具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是指结肠的传输功能障碍,肠内容物传输缓慢引起的便秘。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减少,少便意或便意消失,粪质坚硬,一般伴有腹胀。该病在中医学中属 “便秘”范畴。该病采用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症状往往反复存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采用中医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有显著的优势,即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疾病无反复[1]。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采用中医辨证分型对156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1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其中男25例,女53例;年龄31~62岁;病程平均6.4年。对照组78例,其中男27例,女51例;年龄33~63岁;病程平均6.6年。两组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治疗组辨证分型治疗:①脾肾两虚型:治以补脾益肾,滋阴增液,润肠通便。药用:熟地黄15g,当归12g,人参12g,黄芪15g,牛黄9g,韭菜子6g,核桃泥20g,焦三仙15g,火麻仁20g,何首乌15g,生甘草9g。②胃肠燥热型:治以清热泻火,润肠通便。方用火麻仁15g,白芍12g,枳实10g,当归12g,生大黄10g(后下),厚朴6g,何首乌6g,杏仁15g,炒决明子10g,生地黄10g,黄连10g,生甘草9g。③气机郁滞型:治以行气导滞。方用沉香6g(后下),木香10g,黄连6g,槟榔10g,乌药15g,陈皮10g,枳实10g,黄柏6g,炙大黄10g,何首乌10g,生薏苡仁15g,焦山楂15g。④津液不足型:治以滋阴补血,清热生津,润肠通便。方用当归12g,川芎12g,何首乌15g,白芍10g,熟地黄15g,枸杞子10g,肉苁蓉12g,瓜蒌仁12g,干姜10g,槐花15g,柏子仁15g,锁阳20g。水煎取水400ml,每天服用1剂,早晚2次服用。以上4个证型方药均为15天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后统计其临床疗效。
1.2.2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通秘丸进行治疗,每次6g,每日2次,口服。治疗30天后进行疗效统计,用药期间保持饮食规律,忌辛辣、浓茶及固涩作用的食物。
1.3统计学方法记录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所得到的数据,对治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然后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数据的统计与处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疗效标准治愈:每隔1~2天排便1次,排便顺畅,无需借助缓泻药物;有效:排便时间间隔较治疗前缩短,自觉症状有所减轻,偶尔需服用缓泻药物;无效:临床全身及局部症状均无改善。
2.2临床疗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治疗组显效47例(60.26%),有效24例(30.77%),无效7例(8.97%),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显效32例(41.02%),有效23例(29.49%),无效23例(29.49%),总有效率为70.51%,两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之一。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多发于育龄期妇女,病因不清,症状顽固,故为临床上常见的难治性便秘之一[2]。由于现代人饮食不规律、运动量小、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使得该病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目前西医对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没有较为理想的根治性药物,所以采用中医疗法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3]。慢传输型便秘属于中医 “虚秘”的范畴,在治疗上采取辨证分型疗法,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从而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笔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认为该病以虚为主,治宜益气养阴,清热泻火,润肠通便,行气导滞。方中的当归、地黄、甘草、何首乌、火麻仁等具有清热泻火、润肠通便的作用;厚朴、枳壳、木香、沉香具有行气导滞的功效。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加减药物,起到治疗的作用。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周玉文,张志娟.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中医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07,23(332):36.
[2]陈璐,孙建华.不同疗法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1):44.
[3]黄勇华,李桂贤,何艾.综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2,35(2):17.
[4]张和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40例[J].河南中医,2012,32(11):1514.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4.025
:1672-2779(2013)-04-0039-01
王志华
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