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冰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教研室 江苏 南京 211170)
有效引领社会思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而整合性引领,则是有效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理论界在探讨整合性引领问题上,特别是整合路径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值得重视。但是,在关于整合性引领的一般问题上,尚需进一步的探讨,如,整合的基本内涵与理念是什么,整合的基本类型及其原则是什么;整合性引领何以可能、如何可能,整合引领的中介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索,以期进一步丰富整合性引领的相关理论,更好地推动引领社会思潮实践的开展。
“整合”(integration)一词,在本源的意义上,用于描述生物体或细胞中各组成部分在结构上的严密组织性以及功能上的协同性,呈现出完整、有序的系统性。该词现在普遍应用于文化学、社会学等领域,以试图阐释文化发展、变迁以及社会发展、变迁中各种思想、文化和价值的结合、贯通乃至融合现象,成为使用率非常高的概念。整合,从内涵来看,不存在单一的明晰界定。在西方的文意中,integration,具有结合、综合、一体化之意。整合,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与西方略有区别,意味着“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①。总体而言,“整合”一词,具有结合、组合、统合、综合、融合、相互贯通、统一化、一体化及系统化等多重涵义。从人类历史和实践来看,社会思想文化的整合存在一定的发展阶段性:初级阶段的整合可以视之为结合或组合,通常体现为两者之间的表层交汇与相互适应,多样思想文化之间的深层交汇与相互适应就体现为统合或综合了,这是中级阶段的整合;经过思想文化之间内在的高度汇通,就进到了高级阶段的整合,可以视之为融合。无论是初级阶段的结合、组合,还是中级阶段的统合、综合以及高级阶段的融合,均体现为整体化、一体化和系统化,只是内在结构的关联性、自洽性和严整性的程度和范围不同。我国传统社会儒、释、道三大文化思潮从相互对立到三位一体的融合过程,基本体现了上述几个阶段。当下,我国思想文化建设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也应遵循这样一个基本规律,既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裹足不前,应采取积极、渐进的方式,实现对多样思潮的有效整合引领。
包容,是整合的主要理念基础。整合的目的不是寻求整齐划一、舆论一律,而是寻求和而不同、和谐发展、多样统一。因此,整合不同于同化,同化意味着消除差异,实现一致乃至单一化,通常具有明显的外在的强制色彩,往往适应于专制时代、传统社会。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整合,无疑更体现了民主、开放的现代社会对于处理、对待不同思想、文化、价值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态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发展呈现出个体化、理性化、世俗化的趋势,人们思想的选择性、独立性、多变性和差异性空前提高,思想观念的多样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必然景观,对于不同思想、价值的包容程度也成为了衡量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采取整合而非同化的理念,不单单体现为一种方法、策略,更是一种进步的价值理念、价值判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当然,包容不是无原则的纵容,也不是无限度的包容,而是批判性的包容,按照生态学理论,一个好的生态环境意味着多元化和多样性,但“多元化或多样性不等于无限度地扩张,而是要维持它的边界,即这种多元化或多样性,应维护一个生态②因此,多样化的思想文化在一个社会的文化整体中应该有合理的位置并发挥合理的影响,对于文化的发展繁荣和社会的发展稳定造成阻碍或消极影响的思想文化,则需要保持一定的限制乃至明确的抵制理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整合也具有一定的整顿色彩。
从引领社会思潮的角度看,整合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文化整合、社会整合与价值整合。既有的研究通常并未对这三种方式做出明确的界定、区分,以致存在模糊的认识,应该看到,这三种整合方式绝不仅限于文字组合的不同,更在于整合的具体原则不同。文化整合:主要基于互补和共生的原则。文化整合是指“不同的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③。任何一种文化形态都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生活样式、价值判断与价值追求,不同的文化相遇时,既可能产生冲突、碰撞,也可能产生相互的吸引和吸收,在此过程中,生成一种新的文化。如,中国历史上,佛教传入中国,固然与儒家文化存在冲突,但是,佛教终究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中存活了下来并得以发展,从表象来看,这是佛教采取了积极的文化适应策略;从本质来看,实是佛教于中国文化而言有不可替代的功用,有效补充了中国固有文化功用的不足,丰富、充实并完善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与结构,与儒、道共同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中华文化新格局、新样态。价值整合:主要基于价值吸引与价值吸纳。价值整合的核心是价值认同,缺乏价值认同,则价值整合很难实现。价值整合的实现,一方面有赖于一个社会核心价值的先进性、科学性和时代性,即通过价值吸引进行整合,另一方面,有赖于整合者与被整合者价值主张的内在相通,即通过价值吸纳进行整合。社会整合:在现代社会主要基于利益获取的公平和分配的正义,社会各阶层、群体对此倘若无法达成共识的话,则社会易于分裂、失序。当然,三者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社会整合是价值整合的外在基础,价值整合则是社会整合的内在支撑,而文化整合则构成了价值整合与社会整合的有效土壤,文化整合、价值整合与社会整合一道,共同促进、推动了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建构与发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性引领社会思潮的可能性在哪里,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正确地把握整合的切入点以及整合的运作机制。因此,本文着力就引领的主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开思考。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备包容性。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看,爱国主义所彰显的包容性构成了整合性引领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四个基本构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构成要素中,需要考虑哪个最具有包容性,因为整合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的。无疑,四者之中,爱国主义最具有包容性。从历史来看,中华民族之所以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壮大,靠的是爱国主义把诸多不同的民族融合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之中;从现实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出现的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等,它们之间固然存在不同乃至巨大的分歧,但是,应该看到,它们关注的是共同的问题和主题,那就是,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如何更好地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共同的关注、共同的爱国情感、共同的历史使命,使各个社会思潮不致于撕裂中国社会和中华民族,为推动社会思潮展开对话、达成共识提供了可能,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社会思潮提供了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备科学性和开放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本质特征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性和开放性,使其具备了整合性引领的资格。从历史来看,社会思潮的反向整合引领也是存在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逐步夺取政权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潮批判性整合曾经的意识形态以及其它社会思潮的过程,呈现出反向引领的特征。所以,认识清楚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整合的资格,就在于它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自身的灵魂。而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观点,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永远不把自己作为终极的真理来看待,而是始终坚持批判性的现实态度,随时准备依据实践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因此,马克思主义是最具有与时俱进、吐故纳新功能的科学理论,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放发展的特征,内蕴着自我净化、自我批判、自我发展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史鲜明体现了这一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发展的理念,进行批判性地借鉴吸收,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巨大成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性、科学性和真理性力量,促使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反思自己的主张,调整自己的态度和思路,在某些重要问题上开始倾向于认同主流意识形态,这实际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整合性力量。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要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就能始终以先进性的姿态立于社会思潮面前,实现对社会思潮的整合性引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备导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格局中的地位,使其具备了思想、价值的导向性功能。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格局呈现为一个同心圆结构,从内至外,依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社会价值体系等三层结构。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系不仅包括前述价值体系,而且包括非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反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支配、统摄和主导作用,对其他价值体系具有引导和导向功能。具体表现为:一是道德价值的导向功能。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个体提供了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指明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对于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等发挥了明确的纠偏作用。二是精神价值的导向功能。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强调创新竞争的时代,如何重构我们的精神家园、重塑我们的精神状态,成为重要的国家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该问题提供了指导性理念,抵制了民族虚无主义、民族分裂主义的错误思想,批判了文化保守主义的思想倾向,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精神状态的塑造指明了方向。三是政治价值的导向功能。主要是道路的导向功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究竟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老路或邪路,始终是涉及国家发展的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指导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力保障,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阔步前进,成为引领其它不同理论主张的有力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时提出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引领社会思潮的角度看,既然党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引领社会思潮,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整合性引领的过程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从哲学层面看,中介属于间接联系范畴,表征的是矛盾双方联系、过渡、转化的环节④,在矛盾的运动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联系功能、过渡及转化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恰恰具备了这样的功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联系的环节”这一功能,“它是普遍联系中的间接联系的实现者”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联系的环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发生切实的联系,使引领社会思潮由可能成为现实。应当看到,社会思潮的特征之一,就在于明确的价值观诉求。如,自由主义对于自由、民主、人权等价值观的强烈诉求;民主社会主义对民主、宪政、法治等价值观的强烈诉求;新左派对公平、正义、和谐等价值观的强烈诉求,等等。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社会思潮时,也要拿出明确的价值观主张,向各社会思潮摆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取向,这是对话、交流、沟通得以切实产生的前提。如果我们不能够提炼、提出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与精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法以对等的姿态回应社会思潮的价值观诉求,就会出现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甚至南辕北辙的尴尬现象,整合性引领也就成了臆想与空话。二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切实的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征服广大人民群众的过程。应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是从价值的视角宣示意识形态的本质,但却是以理论化、体系化的形态出现的,政治、理性色彩比较浓郁,社会、感性色彩比较淡薄,理解、感触和接受都比较困难,难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心理和文化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感性具体的形态向广大人民群众传递了理性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本质,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展示、表达、传播更加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为整合性引领提供了群众基础,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的连接中体现为居间性。从静态来看,体现为空间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横向联系的居间位置;从动态来看,体现为二者纵向联系的居间位置,即体现在整合性引领的过程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性引领社会思潮提供了有效的工具与媒介。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过渡、转化功能。即在整合性引领的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兼容、会通的特质,体现出“亦此亦彼”的状态,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相互过渡、转化成为可能,在此过程中推动整合成为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体现,同时又不与社会思潮的价值观主张存在完全的对立与对抗,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对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积极吸纳借鉴,是本土性与全球性的统一、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结合,有效应对了社会思潮的外源性特征。另一方面,自从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后,西方国家一直用有色眼镜看待我们,存在严重的价值观偏见和仇视。所以,引领社会思潮,从根本上说,就是如何回应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价值观的挑战。应该看到,较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多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比如,建设社会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等。问题是,为什么要坚持这些本质要求,可以说,坚持这些本质要求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现,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价值自觉、价值信念和社会发展的价值支撑与价值旨归。从系统与功能的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严密的逻辑结构,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功能。因此,我们党提出反映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吸收了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又很好地继承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存有共同和共通之处,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非奉行一条与世界其他国家格格不入的价值观取向,而是主张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真正的自由、民主、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范畴的提出,打消了国内人们的疑虑和困惑,消除了国际社会的不安和质疑,有助于推动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乃至与国际意识形态间的价值观对话与交流,为整合性引领搭建了桥梁,提供了沟通渠道。
1、从文化整合的方式看:要以功能互补为原则,着力探索结构性整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着眼,作为不同思想文化样态存在的社会思潮,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安置、排列,占据何种位置,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价值观构成怎样的连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及繁荣与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两种:对立与共存。共存又存在多元性共存与包容性共存。多元性共存强调思想文化的多元平等发展,否定主导性文化的存在,而包容性共存则主张一元主导之下的多样思想文化发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实际来看,包容性共存适应了当下中国文化发展的趋势与要求,反映了思想文化之间功能互补的原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的文化发展格局。应当看到,当下中国存在的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宗教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之间的交流交融和交锋。其中,一些文化虽非尽善尽美,但各有其优势与长处,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在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方面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成为维系中国人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西方文明更多地代表着西方国家在早发现代化进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虽然存在诸多缺陷与局限,但其声称的自由、民主、福利、法治等价值观,对于我们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规避不必要的弯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要素;后现代文化则为我们反思现代性,更好地规划发展蓝图,提供了必要的问题意识;当下中国存在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则为一部分普通群众提供了社会帮助和精神关怀,有效减轻了社会转型带来的冲击和阵痛。等等。在包容性共存这一文化格局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而具有有益思想文化要素的社会思潮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努力探索形成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精髓的先进文化、支持以有益的社会思潮为主的健康文化、批判抵制以腐朽、错误社会思潮为主的落后文化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格局。
2、从价值整合的方式看:要以价值认同为核心,着力探索建构性整合。引领社会思潮的目的是不断地重建社会秩序,社会秩序形成的关键是价值认同,价值认同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一套基本的价值信念,实现社会的统一性和社会和谐。问题在于,一整套共享的价值信念如何形成?从历史的视角看,基本有两种方式:自然的历史生成与人为的主观建构。从中国的实际看,价值认同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我们固然要重视价值的自然历史生成,但是,我们更应在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推进价值认同的建构。价值认同的建构策略一般有三种:由局部到整体的推进策略;由整体到局部的推进策略;整体与局部共同推进的策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价值认同的建构实践表明,我们一开始采取了由局部到整体的策略,首先由各地区、各行业纷纷制定符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的价值观、城市精神或职业道德。例如,北京精神、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等。这一策略虽然重要但却难以独自承担、完成整体层面的价值认同。正因为此,国家于2006年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然,现实针对性却有待提高,正是从那时起,提炼、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呼声一直存在,直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才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可以说,当下价值认同的推进,呈现出国家社会同时推进的局面,这一策略是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认同的推进过程,也是价值观的建构性整合过程,面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不同价值观主张,我们党本着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关系的准则,概括了具有兼容并蓄精神的、反映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多样化社会思潮提供了高一层次的价值认同意识,但并不一定会取代各社会思潮的自身价值认同,而且,各社会思潮也可以继续推进、发展自己的价值认同。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与社会思潮的对话,又会产生良性互动,进而推动自身的丰富完善与发展,不断为社会思潮提供高一层次的价值认同意识,观起着凝聚、引导和带领的作用。
3、从社会整合的角度看:要以利益调整为核心,着力推进制度性整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思潮的各种价值观主张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体现了对一定阶层、群体利益的维护与反映,因此,社会整合固然要以价值认同来实现,但价值认同的基础却是利益关系的合理、正确的调整与规范,缺乏这一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一层次的价值认同,也就无法根植于坚实的土壤,所以,要高度重视社会整合在引领社会思潮中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固有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调整,产生了违背社会公平的现象,如权力寻租、侵吞国有资产、市场竞争不公、城乡分化、贫富分化等,引发了一些阶层、群体的不满,引起了人们对社会断裂、转型陷阱的疑虑与担心。对此,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文化保守主义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和解决方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若想要成功地引领社会思潮,也必须直面问题,给出自己的解释和解决方案。为此,在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调整和规范问题上,党和政府要坚持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建立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把公正的理念贯穿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法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之中,内化为全体社会人员的价值准则和行为指引。具体而言,经济领域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科学发挥政府作用,确保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共享现代化成果;政治领域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目标;社会领域要推动政府职能向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现代化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共同富裕,实现社会和谐。通过这些务实的举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不断成功地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扩大各阶层利益的汇合点,及时成功地应对各种社会思潮提出的质疑与挑战,增进各阶层价值的共识点,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主导权与领导权。
注释:
①《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737页。
②高长江著:《天使的和弦——全球化时代的宗教冲突与对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③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8页。
④张世贵:《“中介”范畴研究综述》,《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 4期。
⑤陆剑杰:《论“中介”范畴的科学规定和逻辑地位》,《江汉论坛》,199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