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书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 昆明 6501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深化和拓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省委通过省委全会、省委常委会、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专题会议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云南省情认识,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弘扬“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加快推进“桥头堡”建设和“园区经济、县域经济、民营经济”三大战役,进一步加快云南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5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云南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山体环境、生物环境这“五大环境”得天独厚,优势无可比拟,是无法移动、不可克隆的宝贵财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讲话精神,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创造性的提出了“美丽云南”的建设理念,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高、产业竞争力与生态竞争力同步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前进的原则,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水平,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着力建设生态文化,着力建设城乡宜居生态环境,着力完善生态制度建设,着力强化生态保障措施,实施“十大工程”:一是实施江河湖泊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二是实施植树造林工程;三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防护林建设工程;四是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五是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六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七是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八是实施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试点工程;九是实施产业生态化工程;十是实施生态建设保障工程。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起保护自然人人可为、人人有责的责任观,聚集全社会了解自然、敬畏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正能量,引导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努力营造党委政府直接领导、人大政协大力推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到2020年,努力把云南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示范区,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让七彩云南这颗明珠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条件之一。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民族的团结、边疆的安宁,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有25个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16个民族与境外同一民族毗邻而居,有8个自治州、29个自治县、150个民族乡,是我国世居少数民族种类最多、跨境而居少数民族最多、实行区域自治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边境线长达4062公里,具有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汇的特点。多年以来,云南没有发生一起因民族问题引起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创造了民族团结和谐的“云南现象”,形成了民族工作的“云南经验”。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以边疆繁荣促进边疆稳定,凝心聚力促发展,开拓进取建小康,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探索经验、作出示范。实施民族经济发展示范、民生改善保障示范、民族文化繁荣示范、民族交流振兴示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民族干部培养示范、民族法制建设示范、民族理论研究示范、民族工作创新示范、民族关系和谐示范等十项举措,努力在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走在全国前列,在促进民族团结上走在全国前列,在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上走在全国前列,在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上走在全国前列。到2015年,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到2020年,全面建成示范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实现新跨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边疆繁荣开放实现新跨越,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彩云之南绽放得更加美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同周边国家和睦相处、守望相助,聚焦发展合作的主题,维护和平稳定的大局。国家继续把周边作为外交优先方向,营造更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不断增大周边投入,积极推进周边互联互通,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推进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而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约占世界人口一半的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市场结合部,拥有国家一类口岸13个,二类口岸7个,与东盟的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接壤,与泰国、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我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云南就已成为我国与印度、东南亚友好交往和开展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这条古道从四川至云南,然后通达缅甸、印度和西方国家。“二战”时期,经云南开通了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和驼峰航线,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党中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完善对外开放总体格局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桥头堡建设以东南亚、南亚、西亚为重点,面向印度洋沿岸地区的开放,这一区域涵盖了50多个国家,近30亿人口,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而且区域内双边、多边区域合作势头强劲,合作发展的潜力巨大。云南正抓住桥头堡建设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建设,增强滇中城市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沿边开放经济带,形成对内对外经济走廊。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开放平台建设,加强对内对外经济合作,建设外向型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联外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省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网络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了通往东南亚、南亚国家三条便捷的国际大通道。特别是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投入运营,成为全国第四大机场,“南亚博览会”会址落户昆明,云南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体现,必将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贡献。云南也将借此进入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实现富民强滇夙愿的新时代。
当今时代,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着力培育我们的文化优势,壮大我们的文化力量。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绚丽、最具特点、最具独特风情文化、最和谐团结的一个民族大省,各民族拥有不同的语言、文字、风情、婚俗和餐饮文化,有着上百个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节庆活动,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出来转化为商品,就能营造出一个对世界、对中国其他地方都具有无比吸引力的大市场。省委省政府提出民族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对外文化交流机制,云南文化产业迅速发展。2012年云南文化产业增加值601.86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8%,成为全国6个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省市之一,文化产业成为云南新支柱产业。云南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总体策划,充分展示好云南边疆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好云南各族人民知难而进、改革开放、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展示好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壮丽画卷,努力把云南打造成为我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开展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大窗口,提升云南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契机,以高度政治自觉和责任意识,以更加自觉的行动,凝心聚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的全国一流党校。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仅是党校全面履行自身职能的要求,而且对于引领和推动讲话精神的学习、研究、宣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党校教学科研人员首先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主动学、认真学、带头学,学深、学精、学透,真学、真懂、真用,研究在理论渊源、实践基础、思想内涵、目标任务上的内在一致性,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特征、理论特征、时代特征,增强对讲话精神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以讲话精神提升认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第一,要充分发挥理论阵地作用,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与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充实教学内容,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战略部署,构建一个历史、逻辑、现实三者相互统一的教学框架,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新布局,让讲话精神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员头脑。第二,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作用,围绕系列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带头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个一百年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科学发展观、依法治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党的建设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充实、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展现了宽广的政治视野、深厚的历史意识、巨大的理论勇气,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逻辑和历史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的思想内涵,加强思想库建设,组织精干的学科骨干集体攻关,力争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第三,要充分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作用,举办6期专题集中轮训班,将全省厅级干部、县委书记、县长轮训一遍,推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云南的全面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