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的选择与运用策略探析

2013-08-15 00:51魏静茹
中小学电教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材资源信息化

☆ 魏静茹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合理选择与运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学校、教师在信息化课程资源选择与运用上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作为信息化课程资源最直接的受益者,资源的选择与运用的正确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的教学效果。总的来说,信息技术课程资源是指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以信息化、数字化的形式存在,且依赖于信息技术。

本文侧重的是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指的是和中小学课程相关的课件、多媒体素材以及网络资源等信息化的课程资源。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中小学课程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可供教师选择使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也越来越丰富。那么,教师能否从资源海洋中筛选出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并合理地利用到中小学课程教学中,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内涵

提到信息化课程资源,就不得不说说课程资源。所谓课程资源指的是“为设计课程和制订教学计划服务的各种可资利用的途径、方法”。包括目标资源(社会需求、学生身心发展目标)、教学活动资源(学生兴趣激发、现代教学手段、多种教学组织方式等)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互动条件、课内外资源等)三个方面。[1]课程资源又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与课程实施相关的物力、人力、和财力以及相关的场地、时间、设备、媒介、设施和环境,还有对课程的理性认识等。狭义的课程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它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

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呢?由上可知,信息化课程资源隶属于课程资源,是以信息化形式存在的课程资源。具体来说,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具有课程价值的各类教学资源。[2]具有课程价值主要指的是能够为课程活动服务的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的开展与进行。它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环境,同时又具有数字化、媒体化以及开放性、扩展性、网络共享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二、中小学信息化课程资源合理选择与运用的意义

信息化资源是最富有开发与利用前景的课程资源类型。[3]在新课改不断进入基础教育领域的背景下,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则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基于此,政府也已出台相关文件来积极促进信息化课程资源在中小学中的运用,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其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的意义也凸显了出来。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信息化课程资源作为学生学习的工具,使学生的学习渠道更广阔、学习效率更高,也使学生更为广泛和有效地获取技术信息、理解技术原理、进行技术探究与技术设计。[4]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合理选择与利用,可以一改之前教师主要依靠教材的被动局面,改变课堂教学的枯燥性,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应该刻意地强调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积极作用而在课堂教学时全部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应该与现有的教材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起到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2.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和扩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它与应试教育模式相对应。所以说素质教育也是目前基础教育领域学校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通过素质教育的深入扩展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所以,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课程资源的丰富尤其是新兴的信息化课程发展有利于推动现行的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同时,会极大地提高中小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他们的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创新能力等方面将会有全新的发展,从而带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扩展。

3.有利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从基于教科书的教学方式真正转变为基于资源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不止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教材的编写具有普适性,它不可能适合不同地区所有学生的实际情况,也不能跟上时代瞬息万变的脚步。而目前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依然是教材,甚至是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使用都不重视。所以,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在使用教材的同时要合理地选择和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用这些课程资源来弥补教材的不足。同时,也要求他们确立积极使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认识到这些资源的重要性,并且依据自身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创造性的结合信息化课程资源和教材。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方式的真正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4.信息化课程资源的运用还将最终引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普及

前教育部部长周济也曾说过,推进教育信息化不仅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推动力,同时,这两者的快速发展也使课程资源变得丰富和多样化,新的信息化资源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把新型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应用于教学,而新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引入会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进而有利于教学中“意义建构”、“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等活动的展开,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更好地服务于中小学课程。

三、影响信息化课程资源选择与运用的因素

中小学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集中体现在其对课程资源的选择上,教师是否能有效地选择课程资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资源的选择过程中必然会适当地判断和考量相关的一些因素,以便能选择出符合教学目标的课程资源。因此,中小学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时需要关注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要关注教师自身的因素

作为课程实施者的中小学教师直接影响着课程教学效果。他们的经历、兴趣、专业、能力、个人素养等有所不同,会直接影响他们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选择与驾驭水平。而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教师对信息化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利用的程度以及发挥效益的水平。因此,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选择信息化课程资源时,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技术水平,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选择出合适的、有助于教学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并且在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中灵活地加工和创造性地适当处理各种信息化课程资源,使其能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2.要关注学生的因素

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认知特征。中小学教师应在详细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入合适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以便更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应考虑不同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差异。由于家庭、社会背景、受教育经历的不同,有的学生已经在某方面很精通了,有的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有的则是对知识和技能知之甚少。教师在引入信息化课程资源时,要做到既要照顾低水平的学生,也要兼顾高水平的学生。再次,应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等因素。由于性别差异、年龄问题、性格不同或者其他原因,有的学生喜欢学习,有的学生则厌倦学习;有的学生喜欢英语课,而有的学生喜欢数学课。那么,教师在选择资源时应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资源,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要关注课程不同的因素

中小学的课程是依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而设置的,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中小学课程设置也在发生着变化,增加了一些实践性和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小学开设的课程中最基本的有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还有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等。每门课程又都具有自己独特性,因此,在选择与运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时要详细了解每门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如在讲授初中物理的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采用视频、动画的形式,把过程更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讲授小学语文《火烧云》时可以采取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因此,中小学教师在选择信息化课程资源时一定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这样才能让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有效发挥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作用。

4.要关注资源本身的因素

首先,目前有些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事先没有分析学习者的特点及需求,开发和发布的资源并不适合学习者,也导致教师不能恰当地使用。在内容方面和技术方面考虑不周全,致使有的资源内容过泛,有的在技术方面则过于专业。其次,依赖于信息技术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本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从最初的程式化DOS操作系统到现在个性化十足的窗口式操作系统,从原来的单机工作到现在的共享网络系统,从简单的文字处理软件到功能强大的办公自动化软件,这些技术上的进步必定会导致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等的变化。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选择课程资源的时候也必须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四、合理选择与运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策略

1.要依据教材并结合教材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

众所周知,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是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之间的中介,在课程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课改的进行,教材建设秉承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教材内容基本可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同时也可以满足课程的发展要求。但是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还应该在教材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因此,中小学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以教材为载体,灵活地根据课堂实际的需要调整授课内容,筛选并积极利用优质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使之能在课堂上起到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性思维,从而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素养。

2.要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以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课程资源

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和创新水平,但这个目标距离实现还有一定的差距,作为中小学教师也应该要朝着这个最终目标努力。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所教课程的特点选择和运用合理的信息化课程资源,从而培养学习者的能力素养和创新水平。如教师可以将数学课程中使用的几何画板软件、物理课程中使用的虚拟物理实验操作平台等软件的操作技巧的动画、视频等信息化课程资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其操作技巧,更好地为课程教学服务。因此,要在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同时,实现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的有机结合。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教学内容整合,拓展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利用空间,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运用提高到综合运用的层次,从而真正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3.从根本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

从根本上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使信息化课程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来设计一些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关的主题活动,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作用进一步扩展。这类活动即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既可以是室内活动也可以是室外活动。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应提供与活动密切相关的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信息。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的能力。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不仅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怎样对待生活、社会、自我等。在实际生活中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使学生在与社会和他人的接触的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信息化课程资源是实现中小学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保障,再美好的课程设想也难以变成的实际教学成果。能否有效地利用已有的信息化课程资源来支持中小学课程教学,是我们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必须要直接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实际的中小学课程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筛选,并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利用好已筛选的课程资源。只有这样才能使现有的优质信息化课程资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更进一步地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

[1]董文军,黄新民.对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的理论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29).

[2]何楚红.中学语文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9).

[3]徐继存,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4]邢志芳,解月光.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信息化资源利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小学技术教育,2011,(5).

[5]黄黎明,卢勃.有效开发、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的机制[J].课程与教学,2006,(8).

[6]吴向东.学习情境导向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猜你喜欢
教材资源信息化
教材精读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教材精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