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谈话节目的魅力与创新

2013-08-15 00:43王淑君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1期
关键词:谈话听众广播

□王淑君

(信阳广播电视台,河南 信阳 464000)

广播谈话节目的魅力与创新

□王淑君

(信阳广播电视台,河南 信阳 464000)

广播谈话节目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广播传播方式,不但融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更强化了思想性、知识性、参与性、社会性等诸多特性。谈话节目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和不断拓展的创新空间,网络的迅速普及以及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让谈话节目逐步由私人话语空间转向公共话语空间,而广播谈话节目具有独特的亲和力、感染力、传播力,使其始终在受众心中充满魅力。

双向交流;私人空间;公共空间;创新;魅力;平台

“人们渴望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希望对某种问题找到答案,于是便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群,在空旷的草地上或绿荫下席地而坐。在漫无边际的话语中迸发出的火花就变成了后来的思想。”这是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经典名著《对话录》中的一段阐述,对什么是“谈话”做出了一个朴素的解释,只可惜,那时候没有广播、电视、没有微博、微信,不然,这该是一场多么精彩的谈话直播节目。

关于谈话节目,《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有明确界定:“以谈话的方式阐述对新闻事件或社会问题的看法;以具有一定程度的交流感为特点;坚持平等待人、平易近人、亲切感人的说理态度;顺应受众思路、针对受众疑问展开论述;调动设问、比喻等表达手段启发听受众的联想,使说理过程带有类似于日常交流的思想和情感交流”。

无论是哲学阐释或新闻定义,谈话节目都展示出与其他宣传方式不同的独特魅力。对于广播这个靠声音传播的传统媒介来说,谈话节目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和不断拓展的创新空间。

谈话节目的双向交流特性,将私人话语空间转向公共话语空间

大部分媒体研究者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广播谈话节目是1921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的WBZ广播电台播出的一档节目。20世纪80年代,谈话节目从西方进入我国。相对于传统的节目形式而言,谈话节目不但融合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主要特点,且更强化了思想性、知识性、参与性、社会性等诸多特性。这种更凸显互动性、真实性、生动性的节目形态一经出现便受到了听众热捧。一时间,从中央台到地方台,谈话节目成为新闻节目之外受关注最多、收听率最高、收益最好的金牌节目。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央电台、各级省市电台策划推出了一大批在听众当中极具影响力的谈话节目。其中,尤以夜话节目最有影响。如深圳电台的《夜空不寂寞》、辽宁台的《清风夜话》、湖北台的《今夜不寂寞》、陕西台的《长安夜话》、浙江台的《伊甸园信箱》等,这些节目有的温婉,有的辛辣,有的睿智,有的风趣,其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在短时间内既赢得了受众赞誉。从形式上看,此类谈话节目大都通过热线与听众一对一在线交流;从内容上看,谈话节目基本围绕社会、人生、婚恋、家庭、就业、升学、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方面展开;从传播效果看,谈话节目基本集中在黄金时段播出,定位准确,策划周全,活泼生动,吸引了大批中青年听众。谈话节目的成功也催生了一批明星主持人的诞生。如深圳电台《夜空不寂寞》的主持人胡晓梅,在主持节目的7年当中,被无数听众当作自己的心灵知己。中央台《神州夜航》因其独特的影响力和主持人的语言魅力,在一个半月之内,就有两个杀人在逃的犯罪嫌疑人通过节目去投案自首。在谈话节目中,主持人不仅仅是一个谈话者,更扮演着心灵救助者的特殊角色。她(他)要学会倾听,更要针对听众的种种困惑进行疏导、教育、慰藉。

从某种程度上说,广播夜间谈话节目更像是一个心理咨询平台、情感倾诉港湾、观点碰撞论坛。在无数个夜晚,广播夜话节目成为无数听众的心灵驿站。

此外,新闻信息类谈话节目也得到了受众追捧与社会认同。如《政风行风热线》、《环境热线》、《帮帮忙》等偏向时政、贴近民生的谈话节目,几乎在各省市电台中都成为主打节目。此类节目在保持广播传播特点的同时,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职能,内容上更加贴近民生、风格上更加真实犀利。谈话主体既有主持人、听众,也有行政官员、大众评论员。谈话范围大到国家大事,小到柴米油盐。谈话场地既可在直播间,也可在事件现场。此类谈话节目,往往增设跟踪反馈环节,对节目中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后续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行风热线》类谈话节目已不仅仅是一档节目,更兼有行政服务、现场办公的内涵。无形中,通过空中电波架起了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广播谈话节目在形态上日臻成熟。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开启了广播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广播谈话节目在满足受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给广播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如今,广播谈话节目的形式除录播外增加了更多直播;节目交流由书信、通讯转至微博、微信;节目时段由晚间增至全天;节目互动由一对一的个体对话转为受众群体时时互动、即时参与;节目内容从以情感交流为主延伸至评说社会热点。节目形态的改变,进一步拓展了受众的交流空间,谈话节目逐步由私人话语空间转向公共话语空间。

全媒体时代开辟广播谈话节目新空间

网络的迅速普及以及新媒体的不断涌现,让受众沟通交流、表达见解、展现自我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传统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影响甚至冲击,而广播谈话节目尤其是夜话节目也遭遇了发展瓶颈。

2009年12月31日晚,深受听众喜爱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神州夜航》节目正式宣布“停航”。取而代之的是新闻直播板块《央广新闻》。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从次日起,中国之声成为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新闻广播。“夜航停航”,引发了无数听众的感慨,他们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节目的留恋和不舍之情。

在此前后,不少省市电台的知名谈话节目也陆续停办。但这并不意味着谈话节目没有了受众市场。随着广播电台由综合台模式转向专业化频道定位,广播谈话类节目开始悄然转型。节目形态逐渐细化,定位更加精准,视角更加宽泛,节目策划力更强,合作方式更加多样,传播方式更加灵活,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是社会影响力以及引导主流价值取向的能力更加强大。

中国之声继《神州夜航》之后推出了《央广夜新闻》。这档新闻谈话节目,通过新闻再现、评说新闻,将社会、法制、伦理、道德以及真、善、美等等内容融入其中,强化了新闻性、凸显了社会性。由于到位的高水准策划,节目过程中,主持人牢牢把握主流观点,与嘉宾、评论员、听众时时互动,思想碰撞的火花不时闪现。

频率专业化的发展,让广播节目更注重目标受众的需求。除新闻谈话节目外,财经、生活、旅游、戏曲、音乐、读书、体育等等类别的专题谈话节目成为各专业频率的主角,并因较强的专业性在各听众群当中赢得了席位,树立了品牌。不少节目组还通过成立听友俱乐部、户外直播间等形式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扩大节目的影响。

如今,许多电台都创立了自己的网络广播。除音频直播外,文字及视频直播、在线直播、点播等功能都通过网络广播得以实现。借助网络的可观性、广泛性和独特性,进一步调动了受众的参与积极性。广播谈话节目的精彩内容借助网络平台、汇聚网民力量、依靠网民智慧实现了全媒体传播,无缝隙覆盖。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越来越近,但心灵空间却越来越远。也正因如此,不断创新并具有独特亲和力、感染力、传播力的广播谈话节目,始终在受众心中充满魅力。

猜你喜欢
谈话听众广播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未来5年,你会不会成为被淘汰的料企之一?从海大薛华的谈话中,窥见“危与机”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听众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表达心情
爸爸也爱听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