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驾驭采访的关键

2013-09-17 06:03冯志刚王春雁
中国地市报人 2013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对象心理

□ 冯志刚 王春雁

(通榆广电局,吉林 通榆 137200)

成功驾驭采访的关键

□ 冯志刚 王春雁

(通榆广电局,吉林 通榆 137200)

采访是记者向客观事物寻找、挖掘新闻事实的调查研究活动。其目的在于获得新闻,在于寻求大家欲知、应知而未知的足以构成新闻的事实。一次成功的采访是记者本身素质高低的集中表现。如何才能使每次采访都能成为一个成功的记录,是每个记者都需要深思、总结和探讨的。笔者对成功采访的几个关键点作了如下总结,管窥之见,期望与同行共勉。

成功的选择:选择恰当的采访对象、恰当的采访时机、适宜的采访环境进行采访

一般来说,当采访有可选择的余地时,我们都要选择事件的目击者、知情人、口语表达能力过关的人作为采访对象,而采访时机则最好是在采访对象心情良好、交谈能够深入时进行。

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所谓“触景生情”,从这一心理规律出发,记者应选择在能消除对方紧张心理的适宜的空间进行采访,比如采访某车间主任,那么就选择在他熟悉并且最具现场真实表现力的工作车间进行采访。

成功的准备:掌握采访心理,给采访对象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一次成功的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心理层次由接近——融洽——沟通的过程”,记者懂得采访心理,既能增强本身的心理素质,又能因人制宜地寻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打开采访对象的心。

记者的采访心理。作为一名记者,在采访当中应表现出良好的自信自控、坚强的意志力、预测力和应变等心理素质,这是记者平时心理素质的锤炼积累的结果,以上心理素质是记者成功驾驭采访的前提。

被采访对象的心理。通常情况下被采访对象的心理可分为因需要报道、对记者或媒体信任、善表现善谈而有的合作心理和因谦虚、紧张或反感而有的不合作心理两种,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了这两种心理,记者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采访对象的心理而采取恰当的方式引导和转移采访对象的这种心理来顺利进行采访了。

采访前期的准备。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心理接近的前提,它“对总印象的形成具有较大的决定力”。记者不是演员,但他却代表着党的喉舌、代表着电视台、是节目的体现者,因而在采访对象面前应该保持真诚、鲜明、热情、亲切、礼貌的形象。而记者采访前期的准备既能使记者胸有成竹,给记者本身以强大的自信,又可以给对方以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们这里所说的准备包括记者对采访内容、相关背景、名词术语的了解、记者根据采访内容、对象、场合所选择的适宜的服饰打扮等,比如采访农民,记者就应该朴素着装,语言上应该尽量做到通俗、亲切、随和。

成功的开始:因人制宜,以恰当的方式拉开交谈的序幕

采访时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多数情况下都是初次接触,因而记者能否尽快因人制宜、以恰当的交谈方式进入采访,营造出良好的交谈气氛,使采访对象尽快投入状态、顺利进行采访,至关重要。一般来说交谈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从对方兴奋点切入,寻找共鸣,赢得好感。社会心理学的相似互补原理讲:人际交往的关键取决于彼此的相似互补性,即寻找感情的桥梁,找到共同点和共同语言,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了心理共鸣,对方产生乐于交谈的愿望之后,采访自然会在融洽、合作的交流氛围中进行,一本书、一盆盆景、一幅画都可以使你展开思维,找到共鸣的媒介。如采访时采访对象正在看足球,那就先谈足球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亲近感;采访专家学者,你对对方的专业熟知,一谈便能投机。

礼让恭谦,不妨做一会儿听众。善于倾听可以在无形中起到褒奖对方的作用,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方式。如果去采访时采访对象正在处理其他问题,我们不妨做一会儿听众,这不仅是一种礼貌和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同时还可以引起他对采访的特殊重视,在倾听的同时还能获得与采访有关的其他信息。

直截了当,开门见山。即直接说明来意直奔主题,由浅入深据实而问,启发采访对象把心理话说出来。这种方式适合于在采访的时间要求特别紧、采访对象比较忙或采访对象个性较急的情况下使用。

成功的提问:牢牢把握主题,随机应变地提问

在采访中记者要明记主题,时刻想到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以灵活积极的态度提出问题,随机应变地引领采访对象的思维,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讲究逻辑顺序,层层深入地提问。我们在采访时必须按事物的规律,先从最表面、最易回答的问题或对方最熟悉的问题问起,口子开得小些,然后由小见大,由易到难,逐步深入的提问,以便于对方理解和回答。同时,要注意问题应抓住要领、有启发性、目的性、紧扣报道重点,深入挖掘,通观全局。

提问要具体、简短。记者的提问要具体清楚,不过于抽象空洞,避免问题笼统、空泛和题目过大,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便于对方打开话匣子,使对方能明确按记者的意图回答问题。另外,记者最好不要提长而杂的问题,要让采访对象一听就明白,即使是在提问中交代背景材料,也尽量以扼要为好。

在恰当的提问时机当机立断,适时插话、适时追问。高明的记者都会在采访对象说跑题时,有礼有节地、及时地沟通、及时引出新问题,把话题引回正轨;当答问中出现了解释不清的地方、难以理解的问题或新的有价值的论点时,跟踪发问,将采访引向深入。比如在对方由于烦恼、气愤等原因讲话不能控制自己情感时,记者可以插话疏导,如:“你一定很气愤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对方从郁结的异常情绪中引导出来,从而使对方能够从容地完成对问题的叙述;又如:当对方急切地想让你了解他的谈话内容时,你可以插话“你的意思是……”、“你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综述对方话中的含义;在对方犹豫着难以继续讲述时,记者可以追问“当时是怎么想的?”“请你继续说下去。”使他说下去。

同一问题设立多种问法,迂回提问。不是任何人都愿意如实回答记者所提的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做到有备无患,将同一问题设立多种问法,当对方回避时先声东击西,最后采取迂回的办法用另一种方式提问,最终达到采访目的。

在采访中记者还应该做到四个不问,即:空泛、肤浅、漫无边际的问题;诱导对方讲假话的问题;使对方感到为难、有损对方自尊心的问题;生硬的追逼、审问。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对象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