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忠诚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园区处,广西 南宁 530023)
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南昌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作为2012 年11 月参加南昌市公开选拔市管领导干部的一名考生, 深为南昌的美好未来而自豪, 希望用我的微薄的知识和一己之力, 为南昌构建全省核心增长极描绘一个总体框架及发展路径而献智献策。
南昌要成为打造全省经济核心增长极, 关键在塑造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既需要良好的生态基础,也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 强化产业支撑、强化空间支撑、强化创新支撑、强化环境支撑、强化民意支撑,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加强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进一步完善、深化顶层设计,突出项目带动和模式创新,突出增长动能和产业支撑。具体而言,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总体架构可概括为“以一极策动一域”,这里的“一极”就是构建南昌核心增长极,“一域”是指江西全域;其发展路径则是“确立一大目标,打造二大平台,完善三大统筹,推进十大支撑”。
打造核心增长极是一项系统工程, 谋划系统工程必需要从战略的高度统筹谋划全局, 这个全局就是建设“幸福南昌”,围绕这个全局就需要搭建发展平台,进一步重整产业格局,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增强自身在全省经济发展的首位度, 切实增强南昌的要素集聚、经济带动、城市辐射、改革示范作用,才能实现在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快速崛起, 促进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
打造核心增长极,内驱动力来自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根本举措是打造“幸福南昌”,塑造宜人、宜业、宜商、宜居的竞争优势。关于“幸福南昌”笔者认为从顶层设计来看,要把握两大关键点:一是解放思想,以制度保障竞争优势,二是优化空间布局,拓展区域承载能力。
打造核心增长极从顶层设计来看, 无论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是调整经济结构,甚至是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实现民生向民富转型,未来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必然都是:公平、正义和效率。因此,建议南昌在社会发展方面的制度设计是: 构建一个以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 通过制度设计,让所有群体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并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
依据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发展要求, 拓展区域综合承载能力,从操作层面来说,就是统筹“三区”发展,即把南昌统筹分为以科技、商贸、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旧城区、以产业集聚区(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各种试验区和创业园等)为代表的新城区和以改造后新型社区为代表的农村地区。
旧城区发展的着力点是强化城市发展的科技支撑、文化特色和生态本色,提升城市化水平和质量。
新城区发展的着力点应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带动城市建设、 功能完善与生态环境改善, 形成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新的“产业新城”,打造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引擎。
改造后新型社区发展的着力点: 要着眼于保持乡村田园风光、山水景色,按照主体功能要求实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逐步推进城乡居民权利平等,公共服务到位,社会保障实现一体化,构建功能更齐、更具包容性的和谐社区。
打造核心增长极,形成高密度的经济联系,必须先建立高密度的交通联系, 同时还要打造一个全域对外开放的合作平台——南昌综合保税区。 南昌要打造全省经济核心增长极,确立辐射中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经济优势,必须把南昌打造成为“不沿海的沿海城市、不沿边的口岸城市”,加强同世界的交流合作,推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再上新台阶,形成领先中西部、通达全国、连接世界的交通优势。
这里的大交通,不仅要通达全国,更要有连接世界的交通优势,同时,还要兼顾国家战略。 简单地说就是要打通“两洋一桥”,即打通联接太平洋、印度洋和新欧亚大陆桥。
太平洋。从地图上看,南昌由陆路到宁波出太平洋,也可以经赣江到长江达上海出太平洋。
印度洋。南昌可以与长沙、贵阳和昆明四市建立城市带合作委员会,从破解马六甲困局出发,建议由城市带合作委员会向中央政府申请成立 “中缅陆海联运协调组”,由副总理任组长,城市带合作委员会出任办公室主任以及相关部委组成中方小组, 推动中缅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探索与缅甸在印度洋建立一条新航线, 探索城市带合作委员会与缅甸建立自由贸易区,促使我国从传统的“一洋战略”迈向将来的“两洋战略”。
“一桥”即新欧亚大陆桥。 从山东日照和江苏连云港有条一直通到荷兰鹿特丹的铁路, 这也是人们广为所知的“欧亚大陆桥”,这条线全长10800 多公里,和传统的海运相比,至少可节省7 天时间。不过,“原来的欧亚大陆桥物流圈的辐射范围主要在中国北方, 对于中国南方的珠三角及广袤的西部地区辐射能力有限。但今年兰渝铁路贯通,兰州至重庆的铁路运费会降低约1/3, 而时间缩短约2/3 (约10 小时),重庆直达新欧亚大陆桥将更加便捷通畅。 南昌也可以谋划经赣江到长江达重庆, 由此打通新欧亚大陆桥。
打造核心增长极,不仅要对内发力,而且要对外开放。建议南昌市委、市政府尽早谋划申请建设南昌综合保税区, 以南昌昌北国际空港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大龙头项目为支撑, 在南昌综合保税区运营方面,加强与沿海港口(如上海港、连云港港、宁波港等)、沿边口岸(如广西、云南的口岸)进行有效合作,实现全国大通关模式,为南昌贡献一个经济“出海口”与边境口岸,同时使包括南昌在内的其辐射半径内的地区转化为经济意义上的“沿海地区”,发展以先进制造业、 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临港经济,改变南昌地区外贸投资环境,促进中西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 构筑内陆型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赢得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的机会,创造巨大的创业和就业机会,增加外汇和财政收入,带动经济全面发展。
打造核心增长极, 首先必需方向明确、 路径清楚、动力持久;其次是产业发展水平,这是关键,也是核心,它体现和决定了这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国际化能够带动和实现区域国际化; 最后是把企业作为主体,把人才作为关键,促进科技资源向企业聚集,实现科技、人才与产业在高端的结合。
在面向发展方向上,结合南昌的实际,既要做大总量,又要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面向发展路径上,加快信息化的发展,大力推进“两化”的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改造发展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嵌入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面向发展动力上,加快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以此促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江西省委常委、 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指出,“南昌要崛起,产业是支撑。 加快南昌发展,首先要强化产业支撑,打造核心增长极。”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关键还是要靠产业。 抓产业的关键就是要注重抓源头,抓源头就是抓“三融”,即融智、融商、融技术。
在融智上,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在加快项目引进,推进产业集聚的过程中,除了制度保障,还需要在其发展过程中, 将人才的个人利益与地区发展利益最大限度结合起来,留住和吸引人才;还要本着人才以用为本的原则,引进最新的技术,建立先进的产学研基地,促进人才与产业在高端的融合。[1]
在融商上,要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出台相关金融政策,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推动银企合作,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还应适当放宽民间投资范围,鼓励企业发行债券或短期融资券, 最大限度地融通社会资金。[1]
在融技术上,要加快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在坚持科技兴企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南昌的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和海外建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依托南昌现有各类经济园区,扶持发展一批面向产业、服务社会的创新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机构。[1]
构建以南昌为中心城市群的核心, 打造核心增长极,建议构建以南昌为中心,加快发展昌九工业带(南昌、九江、景德镇),以省会为核心,形成与九江,景德镇相互呼应的金三角,以京九、浙赣铁路为发展主轴线,形成江西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同时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商贸物流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服务业,加速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增长极; 以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 打造核心增长极, 着眼于以南昌航空工业城为代表的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聚集区和国内一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新兴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加快项目聚集, 科技含量高、 产业链条长等优势不断凸显,成为南昌先进制造业的强劲增长极。以壮大县域经济规模为龙头,打造核心增长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富民的问题,让农民有财产性的收入,同时要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因地制宜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带动城区周边现代农业发展,进而带动人气、财气的聚集,充分发挥其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吸纳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确立以“十八”精神为统领, 就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全力推进经济转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提高节能环保水平、 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既要依托自身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又要发展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培育新的产业支撑。中心环节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构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互相促进的体制, 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其突破口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缓解经济发展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 其应有的支撑是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总原则是以新“四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为动力,形成“三次产业联动、公共服务均衡、生活方式现代”的新型城乡形态,引领全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新南昌而努力。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 推进人口素质提升战略。人口素质是根本,高素质人口是增长极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稳定的高素质人口是增长极长期发展之源。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除了引进,就是结合本市实际从教育年轻一代入手推动人才发展。 笔者认为在教育领域构建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创新性教育为抓手,提升学术教育、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创业教育,加快教育、科技、创新发展速度, 从根本上为南昌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通过推进人口素质提升战略,提高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人口压力转化为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本优势;通过把教育立市、科技兴市、创新强市落实到、融合到产业的创新发展、城市化进程和社会进步中去,使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真正成为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强大推动力。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 推进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 要特别重视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并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业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有效载体,在做大总量、做强基础、调优结构上下功夫。 要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城镇规模扩张的主要抓手,以科学规划引导产业聚集、以壮大特色板块经济促进产业聚集、 以提高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产业聚集。同时“四化”同步本质是互动,“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 工业化、 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 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能有力地推进其他“三化”。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 推进优化空间布局战略,根据环境承载力完善城市设置,要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以物联网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构建以经济、社会、地理、资源和人文环境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信息平台,整合全市各方面信息资源,构筑“数字·南昌”的基本框架。让“数字城市”建设成为全方位展示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 成为各级领导决策的依据,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帮手,成为企业推介产品的有效平台, 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用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通过数字城市建设,将重塑南昌为企业服务的工作体系,引领南昌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对外经济和服务外包实现新的发展,促进南昌国内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 再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实施人本城市建设。南昌的发展要遵循人本发展观,以群众是否满意、是否得利、是否发展为前提,按照维护民利、富民强市、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布局生产力,创新发展空间,逐步改善城市布局、强化城市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使城市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健全的市场体系、完善的服务功能、文明的社会秩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快速进步。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 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首先要把加快土地流转,特别是土地资本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牛鼻子”工程来抓。 要切实推进农业土地向种养大户、 龙头企业、 专业合作组织集中,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发展,扎实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要努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集约化生产是目标,专业化管理是手段,组织化经营是路径,社会化服务是保障。 实现农业集约化和专业化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需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着力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推动城乡产业布局一体化,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产业支撑能力; 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环境支撑能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增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融资能力。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 推进内陆金融中心战略, 首要的是努力争取把南昌列入国家金融改革试验区。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支持,在南昌组建一批新的投融资公司,探索建立股权投资基金,积极发展创业投资企业;在南昌开展产权交易、期货交易、小额贷款公司、社区银行等金融创新;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主流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积极探索内陆离岸金融结算中心建设的可行性。 大力促进金融与非金融机构集聚发展。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 推进基础设施保障战略,要注重能源保障,加大南昌大型水系综合整治力度,加强农村给排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消防、气象、人防、地质灾害等防灾减灾设施,整体提高城乡防灾减灾能力。尤其是特别要加快推进“畅通南昌”建设,加快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港口”配套衔接的现代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各种运输方式的组织优势和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推进“一枢纽、二大港、三通道、四辐射”建设,即一枢纽、把南昌打造成为国家“南北与东西”开发轴线上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二大港、即确立航空港和水陆港;三通道、即确立航空通道、内河通道和内陆通道;四辐射、即确立出省和出国的空中交通辐射、水上交通辐射、铁路交通辐射和公路交通辐射。为策应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实施, 抓紧南昌新港码头和南昌至湖口级航道整治工程的建设,推进南昌港和九江港一体化进程,扩建符合国际标准的白水湖国家集装箱货运中心, 扩大航运能力,加快形成联系紧密、运行高效、通江达海的内河运输体系;充分发挥路网优势,构建海陆快速通道,大力组织海铁联运,开辟低成本、高效、便捷的海陆物流畅通运输通道;同时,加快南昌国际航空港建设,积极支持建设集航空物流、公路物流、仓储、快递、 交易中心和停车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昌北空港物流集聚区。[2]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南昌构建核心增长极过程来看,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抓紧转型升级不放松, 要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 处理好“加快”与“转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转型与增长的关系——以转促增;二是二产与三产的关系——优二进三; 三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推陈出新; 四是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关系——以大带小; 五是内需与外需的关系——稳外扩内。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 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战略,应突出“新公共管理”在政府行政创新中的应用实践,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注重实现从投资型财政体制向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转变、从行政控制型体制向依法行政型体制转变、从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向统一协调的行政体制转变。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实行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和评估制度,[3]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强化社会监管。 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加快推进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危机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储备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同时完善道德秩序、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实践“新公共管理”在政府行政创新中的运用与发展,实现以人为本、民富优先新型的管理体制。
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过程中, 推进改革开放战略,对内要解放思想,体现在要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给予南昌的先行先试权,不断创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新优势。进一步简政放权,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 探索将省级下放及属市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给县区(开发区、新区)。 对外要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要更加注重招商选资和招才引技, 提高“引进来”的层次和水平。更加注重在全球配置资源,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跨境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加强境外投资合作,打造本土跨国公司,建立海外生产经营网络, 是南昌发展开放性经济的最高层次的管道和载体。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开放带动“对话”世界。“开放带动”,是内陆地区快速发展必须拉长的一块短板。 南昌一方面积极推进对外贸易与合作快速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功能,提升水准,努力扩大对外开放范围和提升承接转移能力。加快建立健全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抢抓全球化发展新机遇,推动南昌经济全面开放、深入开放、科学开放,提升南昌国际竞争力。
[1] 车海刚,范思立,陈凌馨.深耕海洋 青岛描绘新百年"蓝"图[R].中国经济时报,2012,10,31.
[2] 刘兴.立体交通构筑南昌发展快车道[R].南昌日报,2012,10,19.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创新社会管理体制[R].中国经济导报,20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