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研究

2013-08-15 00:49喻浩荣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增长极南昌高端

喻浩荣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31)

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鼓励支持省会南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大力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为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这一重大发展定位,是江西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需要。由此,决定了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必须瞄准高端形态, 突破南昌发展中的制约短板问题,避免滑进低端化的陷阱。

一、区域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基本支撑

核心增长极是在若干增长极中最具发展优势、能够起到核心带动作用的地区或产业。 从国际公认的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世界城市看, 这些城市既符合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 又能展示其自身的发展个性。

推进型主导产业的支撑。 增长极理论认为:“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由推进型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而形成,它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增长能力,并能通过扩散效应以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和周围腹地的发展。 ”[1]从纽约、伦敦、东京国际公认的三大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发展历程来看, 均选择了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基本成长路径, 打造了推进性的主导产业和不断扩大的产业集群的强势崛起, 能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发展。

多维完善的创新体系的支撑。 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是全球创新的一个中心或重要枢纽, 核心增长极通过创新对当地和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 创新涵盖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但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和社会创新, 反映时代需求的文化裂变与凸显城市主题文化, 是保障核心增长极充分发挥聚射作用的核心与保障其在后工业化时代体现创新活力的载体。

依托两大高端载体的支撑。 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必须依托世界经济网络和周边城市体系两个载体。 当今世界成为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 聚集了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合理配置与充分流转; 在现代城市体系中形成了资源要素流转和配置的一个个的结点, 诸如文化创意与国际金融等体现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主题精髓的现代服务业,是促进核心增长极实现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助力器, 是推动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发展的有效工具和载体。

集聚高端资源与辐射的支撑。 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应体现巨大的国际高端资源流量与交易, 以跨国公司为纽带,较高的国际化程度,是保障核心增长极在全球城市体系内发挥管控中心职能的基础,高能量的集聚与辐射, 是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实现快速增长的引擎和重要机制。

二、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实证分析

南昌当前最大的实际是处于中部欠发达省会城市的地位没有根本改变; 处于不进则退、 慢进也是退、稍有松懈就会掉队的现实没有根本改变;支撑南昌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不明显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显然,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所面临的困境问题不容忽视。

版图面积相对偏小。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南昌只有7402 平方公里, 城区面积仅617 平方公里,在中部省会也是最小的。 过小的版图面积制约着南昌的进一步发展,因地域受限,市郊可供工业用地不足,南昌新增产业发展受制约。

可用财力偏紧。 目前,南昌市的可用财力偏紧,在办大事的时候显得很吃力。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11 年仅187 亿余元,然而同样是中部省会城市的武汉,2011 年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是673 亿元。

推动型产业结构失衡。 南昌经济存在着一个硬伤,那就是产业结构不均衡。 在原来的工业布局中,南昌是以轻纺电子产业为主, 重工业在南昌经济中的比例严重不足。 必须看到南昌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不了龙头, 其根源在于南昌的产业本地化配套能力与规模性内生能力仍然较弱。

面临的国际市场环境恶劣。2007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持续, 使欧美等国家重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开始了打造全产业链或者将部分加工环节回流本国。从“去工业化”转向“再工业化”,并且通过“碳税”、劳工标准、社会责任等规则,重夺国际产业竞争主导权。因此,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所面临的国际市场的形势, 远比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高峰时严峻。

在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的宏阔语境下,南昌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尽管南昌属于中部欠发达省会城市, 但在看到差距的同时应挖掘其发展潜力。

成为新的流动聚集地。 我国国民经济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 尤其是平衡内部和外部需求的过渡时期,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要尽可能抓住国民经济需要在一些地方过渡的机遇, 通过一个载体和平台,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赢得主动,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重点突破承接产业转移。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从实际区位看,南昌毗邻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这些老的区域经济三角,都是中国最发达的地区, 南昌与这三个三角均有一个交集、交汇,这就决定了南昌具有区位优势。 更要看到在中部地区湖北、湖南、江西的携手,将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在这个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极的架构中,南昌又跟武汉、长沙三个城市形成了一个“中三角”板块,可以遵循与顺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自然禀赋资源优势。从自然禀赋来看,南昌是江南比较富饶的一个区域, 农业一直比较发达。 2012年,在剔除水面后,南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大部分的地表水,均在二类左右。 同时,南昌在能源禀赋以及文化背景方面有历史与现实的优势。 这样一种生态资源,是南昌今后发展的巨大潜力。

三、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对策建议

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 要通过寻找差距来进一步解放思想,“立足省内看南昌、 比照中部看南昌、放眼全国看南昌、走向世界看南昌”,用更广的视野来审视与判断南昌所处方位与现实基础。 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形成、发展与功能显现,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从方法上看,就是现阶段必须集中力量攻其要点,以聚焦促进集聚,以集聚推动南昌跨越式发展。 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应体现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与生态的控扩力、影响力与聚射力。

(一)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控扩力。控扩力是“硬实力”,主要表现为“对战略性资源、战略性产业和战略性通道的占有、 使用、 收益和再分配,必须实现对这些问题的把控权、主动权。 ”[2]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是国家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区域战略的先导核心。因此,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聚焦重点在区域聚焦、产业聚焦、政策聚焦与资源聚焦,选择具有战略性控扩力的业态,做好产业布局、做好产业规划、定好产业政策、抓好产业培育。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就是现代服务业占GDP70%左右份额的产业体系,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充分。 在发展中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就是农业基础比较稳固,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提升比较快, 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体系, 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大。 当一个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到中期的阶段时,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一、 二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南昌第三产业占绝对份额比较偏低,上升空间比较大。南昌作为江西省会城市,应该成为带动环鄱阳湖经济圈的龙头, 南昌现代产业体系的健康快速构建, 直接影响到整个环鄱阳湖15 个市县的经济发展, 尽快将南昌打造成为辐射整个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甚至整个中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国际总部集聚度。 高端形态的核心增长极控扩力的主要载体就是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总部。总部组织通过对全球资源的配置, 实现对全球的控制。 城市拥有的总部越多,总部经济的贡献率越高,它对全球的控制力也就越强。 南昌“总部经济”仍没有足够的集聚力,经济总量偏小,难以牵引南昌城市航母快速前进。 南昌西湖区现有各类企业区域性总部机构100 余家, 其中世界500 强企业区域性总部20 余家,国内200 强企业区域性总部20 余家。 南昌必须坚持在体制机制上打破县、区条块分割“总部经济”,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总部聚集区布局整体规划与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

金融国际竞争力。 2007 年度南昌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金融生态城市”,2011 年江西省重磅推出25 条优惠政策,支持南昌打造现代区域金融中心——以红谷滩中央商务区 (占地3.89 平方公里)为重点,规划建设全省金融商务区,主要聚集银行、保险、 证券等金融业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 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新型金融机构,股权交易所、产权产易所等金融市场及国内外大型企业总部, 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金融服务中介机构。毋庸置疑,“拥有以国际金融、 现代服务为主的产业集群是核心增长极特定的高端产业体系与核心功能, 也是核心增长极获得对世界经济控制力的根本要素。 一方面,通过巨量的金融资本和资产运作,对世界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发挥资本集聚和辐射功能,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从而控制全球市场”[2]。 这是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必须遵循一个基本规律和支撑点。

(二) 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影响力。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影响力是软实力的外在表现。软实力重在一个“软”字,这种软的力量具有超强的传导性,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要体现对文化、 制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是引领时代潮流的主导力量。近年来,“南昌加快文化与制度改革发展步伐, 公共文化建设扎实推进, 文化产业实力逐步增强, 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但是,与国内其它省会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必须正视这种差距带来的压力。 ”[3]

以世界城市为标杆,打造南昌有影响力的空间。通过“树标杆”寻求卓越,把先进省会城市、沿海发达城市乃至世界城市作为标杆。“世界级城市全球组织和管理能力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来源和建设途径:一是全球高端服务,二是全球高端人才,三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弹性生产体制, 四是全球具有竞争优势的流动空间。”[4]由此,揭示了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必须积极“创造一种符合核心增长极功能定位的城市环境,在缔造与改善优越的自然环境外,挖掘与营造南昌独特、轻松、自由、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欲的人文环境——塑造优美的居住环境、方便的购物消费环境、现代化的办公环境、高品质的商务服务环境、轻松的交往环境。 ”[5]

培育南昌文化产业,抢占文化软实力制高点。文化软实力“必须具备两大性质的综合统一:一是世界性, 主要体现为文化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民族性,主要体现在其本身特有的人文内涵上,也就是城市的历史性和文化性。”[7]就决定了培育南昌文化产业不是内向、封闭、单一的,应该是外向、开放、多元的文化体系,这是南昌加快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选择。在政策规划上,给予更多的先行先试权,资源配置方面在“符合规划、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把更多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大文化项目优先配置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先导区; 在宣传引导上,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坚持“省市分建、共享共赢”的原则,对于文化等公共事业项目,省市共同发挥其最大效益,以此促进南昌公共文化事业设施的科学合理布局与发展; 在传输驱动上,建构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形成与南昌省会城市相称的舆论力量,同时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与管理, 使之成为提高南昌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

(三) 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聚射力。从定性分析看, 核心增长极的本质内涵就是使各种资源要素高度集聚成为区域经济核心, 外延就是强力辐射能够带动周边发展。从现实看,南昌集聚辐射带动力受到周边区域城市的挤压, 其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更多地局限于本市, 对本省其他设区市的集聚辐射相对有限,在人流、物流、资本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等方面与各市的经济联系强度不高。因此,打造南昌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 充分发挥省会城市要素集聚、城市辐射、经济带动、改革示范的功能。 通过集聚、创新引爆点的辐射、支撑与带动,促进区域共赢均衡发展。

加速主导产业集聚,强化产业支撑。集聚作用主要特征是“流动”,贵在要素激活与协同,以企业、产业、空间为载体的要素利用和整合。一方面加速省内大部分主导产业向南昌集聚,尤其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中明确的主导产业,要确保绝大部分向南昌集聚, 另外一方面加速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向南昌集聚,通过产业的集聚,积蓄发展的能量。对南昌产业发展给予重点倾斜,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确定的光电、新能源、生物、航空、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六大产业基地的主导产业及其大企业大项目优先集中布局南昌。 大力支持南昌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扩区;支持“南昌英雄经济开发区”更名为“江西桑海经济开发区”;小兰工业园升级。

加大城市空间辐射,强化空间支撑。辐射作用主要特征是“中心”,凸显空间,具有贸易、金融、信息、技术创新和物流等中心功能。一是做大城市空间。做大有形的城市空间,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迅速拉开城市框架,做大城市规模;通过加速产业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吸引人口进入我市定居,迅速做大人口规模,不断提升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做大无形的城市空间,要更大范围的整合资源,更大区域的谋求发展。 特别是要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明确的:“加快形成南昌一小时经济圈,联动发展新建、安义、进贤、余干、南昌县城和丰城、樟树、高安市区”,初步形成以南昌为中心的区域合作的核心圈。 二是做强城市功能。 既包括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包括现代金融、物流、信息、人才、进出关等顺应开放潮流的服务体系建设。在城建方面,重在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红谷滩新区公用设施建设上, 实行省市共建。省市共同启动南昌区划调整工作,拓展南昌城市规模。 省市共同规划建设600 平方公里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区,支持南昌建设综合保税区。

加强持续创新引领,强化机制支撑。构建城市综合创新体系,整合开放共享的创新资源,是核心增长极高端形态的重要支撑点和重要驱动力。 一是主动先行先试。从观念上要适应打造核心增长极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宽广的胸怀谋事,以高远的眼界做事; 从技术上要不断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培育创新主体,构建创新平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从机制体制上, 要敢于排除一些制约发展的障碍, 深化各个领域的改革, 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实践。二是争取先行先试。进一步加大对南昌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南昌发行城市债;进一步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将南昌红谷滩新区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实行用地指标单列、予以重点保障,实行南昌市在省内异地调入占补平衡指标的政策。

加快环境高地构建,强化环境支撑。打造南昌宜居生态,宜业投资,宜商政务“三种环境”。 一是做优硬环境。最重要的就是通过改造提升老城、加快建设新城、加大市容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干净舒适、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通过加快地铁、高铁、航空、水运立体交通系统的打造,全面提升城市对外连接与沟通的能力。二是做优软环境。按照“能下放的尽量下放、能支持的尽量支持、能落实的尽量细化”的原则,下放包括投资审批、用地审批、证照资质的管理、 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一些管理权限,提高南昌新的行政效率,尤其是把红谷滩新区作为核心中的核心,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1] 弗朗勃·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21.

[2] 连玉明.世界城市的本质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走向[N].北京日报,2010—03—12.

[3] 凝聚共识为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强力支撑[N].南昌日报,2012—04—06.

[4] 陈蔚珠.世界城市的内涵及特征[A].北京: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 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

[5] 陈锐.世界城市:城市化进程的高端形态[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3).

[6] 约瑟夫·S·奈.硬权力与软权力[M].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6-107.

[7] 陈锐,李如刚.构建可持续创新的首善之区:模式、经验与借鉴[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4(6),623-630.

猜你喜欢
增长极南昌高端
高端油品怎么卖
我在南昌 你在哪
南昌是我 南昌是你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AD GIN STUDIO高端影棚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西海岸增长极
南昌护桥记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