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义方
(中共中央党校 党建部,北京 100091)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社会领域内,一切事物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社会要想达到正常有序的运转, 就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管理环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何保持社会秩序稳定、促进社会进步,是邓小平十分关心的问题。
维持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 而树立和巩固党中央的权威, 保证党的统一领导,则是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管理环境的根本保证。邓小平深知,要把人民紧紧团结起来,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必须保证中央的领导与权威。 他指出:党中央和国务院都必须要有权威, 都必须要有能力,“没有权威不行啊”[1](P312)。 改革开放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管理有条不紊地推进, 中央必须拥有权威,他说:“没有这一条, 就是乱哄哄, 各行其是, 怎么行呢? ”[1](P277)20 世纪80 年代末期,国内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政府管理难题, 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邓小平此时强调“宏观管理要体现在中央说话能够算数”[1](P278),“中央定了措施,各地各部门就要坚决执行,不但要迅速,而且要很有力,否则就治理不下来”[1](P277)。
在国内外形势极其复杂的情况下,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业,社会管理的任务极其繁重。党和政府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如何使得自身在社会活动中始终居于领导地位, 是对党和政府的一项考验。维护和巩固中央的权威,是维护稳定的社会管理环境的政治保障,“党中央、 国务院没有权威,局势就控制不住”[1](P277),因此,邓小平告诫: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和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1](P277)。 违背中央的政策,各行其是,社会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就会大大提高。 针对一些地方违背中央政策,陈云曾经批评这种现象,指出:“各路诸侯太多,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各自为政。 ”[1](P319)邓小平十分赞成陈云的观点,认为陈云的批评是正确的,党中央的权威必须加强。政党权威是维系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 是实现政党活动、 维护政党利益的重要保证。 党和政府拥有了权威, 地方与中央步调保持一致,在遇到重大困难的时刻,党和政府为人民办事的困难就大为减轻,“有了这个权威, 困难时也能做大事”[1](P319)。
维护和巩固中央权威,要以严格的纪律为保障。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组织保障, 是维护中央权威的基础和前提。 邓小平认为,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阳奉阴违的错误态度,对于那些搞分散主义、小团体主义的党的领导干部,“对于不听中央、国务院的话的,处理要坚决,可以先打招呼,不行就调人换头头”[1](P319)。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社会管理为经济建设这个党的中心任务服务, 一个党的党员如果“完全按个人的意愿自由发表言论,自由行动”,那么,这个党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战斗力,党的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实现”[2](P271)。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社会管理的任务相当繁重。 如何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奋斗,是摆在党面前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邓小平认为,只有“一靠理想,二靠纪律”[1](P111),才能增强整个社会的凝聚力。 民主集中制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必须坚持“四个服从”原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全党服从中央”,“这是党的最高利益所在,也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2](P271-272)。
维护和巩固中央权威, 就是要维护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的权威。 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思想一直强调, 无产阶级社会管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统一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也一再证明,保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的领导权威,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条件。 而维护中央领导核心的权威,是维护整个党的权威的前提和基础。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1](P310)邓小平以出色的社会管理才能和领导才能成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1989 年建立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时候,正值世界局势风云变幻之时,他强调, 进入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也必须要有一个核心,那这个核心就是江泽民。邓小平要求:“新的常委会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 就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 ”[1](P310)实践已经证明,邓小平关于维护中央领导集体和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的权威的思想是完全正确的。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行动的方向。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在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家的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如果说树立和维护中央的权威属于社会管理中的“硬管理”,那么加强法制建设和纪律教育则应属于社会管理中的“软管理”。 加强法制建设和纪律教育是保证社会状态稳定有序, 规范社会行为的必然要求。 “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之一就是因为没有健全的社会法制,所以就不可能有稳定的社会秩序;只有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管理,社会管理的各种功能才能得到真正发挥。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对此作了深刻总结。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P333)邓小平强调的“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主要是指法制建设方面的问题。法制是否完备,是衡量社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邓小平把法制建设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加以强调,指出:为保证四个现代化的顺利完成,“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2](P187)。在中共八大上,董必武曾提出社会主义国家要做到“依法办事”,必须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3](P352)。他的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由于历史原因, 在当时并未得到中央领导层的足够重视。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针对我国当时法制建设的薄弱状况,1980 年他在党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P254)的法制建设方针, 这个方针也是当前我国加强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维护社会稳定,进行社会控制,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而法律就是规范社会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文化大革命”之后,紧接着要进行拨乱反正,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千头万绪。邓小平把加快经济调整和民主法制建设作为当时的两件大事来抓,他认识到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必须要做到有法可依。 邓小平指出:“民主和法制实际上是一件事情。法制确实需要建立和健全,民法、刑法要搞,但都没有搞成。”“除了搞刑法、民法、诉讼法以外,还要搞经济立法,如工厂法。 ”[4](P394)随着国内和国际形势的发展, 立法工作要从实际出发,“法制要在执行中间逐步完善起来,不能等”[2](P255)。 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下,我国的法制建设步伐加快。十一届三中全会采纳了邓小平关于立法工作方面的意见, 会议决定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 1979 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制定并通过了包括刑法、 刑事诉讼法等在内的七个重要法律。 1979年以后又颁布了新宪法、 民法通则等重要的法律法规。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与执行,社会管理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
法制建设离不开法制教育与宣传。 加强法制建设与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是规范社会行为的关键。 加强法制教育与宣传,可以“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2](P254)。 人既是社会管理的主体,又是社会管理的对象,因此,邓小平认为加强法制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教育人, 提高全民的法制观念。 一方面,要加强法律的权威性教育。 要维护社会稳定, 就必须打击各种破坏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这个过程必须要靠“法制和社会教育来解决”[1](P163)。 属于法律范围的问题由国家和政府管理,党不宜干涉其中。加强社会管理一定要注意方法,要加大立法工作,树立“法律至上”的观点,违法的就要取缔。另一方面,要加强法律的稳定性教育。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P146),这为后来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奠定了思想基础。
任何社会均存在着社会矛盾。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 是维护社会稳定秩序的关键。 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在国运史上首次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这样两对矛盾。然而,由于对中国的国情认识不清, 在对待社会矛盾这个问题上毛泽东的晚年实践却出现了重大失误。 邓小平在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 充分认识到处理好社会矛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人民内部矛盾有个体矛盾和群体矛盾, 就矛盾的规模或其影响而言, 群体矛盾要比个体矛盾大得多,因而认识群体矛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和研究群体行为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成了社会管理者关注的重要课题[5](P353)。 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社会利益出现多元化, 社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这与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密切相关。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了化解社会矛盾, 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渠道。 邓小平认为:“现在群众中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很多, 党内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也很多。 我们一定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 ”[2](P342)“文化大革命” 时期,无限度的“上纲上线”,实行“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放、大辩论),大搞群众性运动,制造了大量的冤假错案,这是历史的教训。 邓小平强调,化解社会矛盾“只能靠经常性的说服教育,必要时采取一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1](P208)。邓小平在对待群体行为(群众运动)的问题上,从维护稳定的政治局面出发, 提出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删去关于大鸣大放大字报的条文, 指出不再搞革命战争年代群众性的政治运动。邓小平认为,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社会管理者,应该明白造成社会矛盾的原因,理性的而不是采用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 社会控制应该注意方法[1](P286)。邓小平认为,只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使全体社会成员通过多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 特别享有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利,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以达到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的思路有多种。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方法。改革开放之前,我党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着手,解决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这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同时也留下了教训。 社会矛盾的解决只依靠人的思想政治觉悟,而忽视人的经济利益,不能从根本上正确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在改革开放之前是这样,在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改革开放新时期更是这样。 经济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 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P182)中共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现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生产力。 邓小平要求,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要保持稳定性, 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他提出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必须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1](P138)。他强调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一场革命, 要改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需要的部分。经济发展过程中,部门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要实现基本协调,“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2](P250)。改革开放以来,党始终把经济建设摆在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顺利推进, 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加, 社会管理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得到贯彻。
社会矛盾包括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两类。对具有非对抗性质的人民内部矛盾, 可以通过“团结——批评——团结” 的方式, 采用民主的方法解决;对具有对抗性质的敌我矛盾,应该运用专政的方式解决。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管理顺利推进的保障。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意识到,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必须紧跟世界步伐,必须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流之中。 邓小平在总结改革开放取得的经验时,提出要“坚持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 社会管理过程中,邓小平高度重视社会的稳定,指出:“中国人这么多,底子这么薄,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稳定压倒一切。”[1](P331)对于当时社会上存在着的各种犯罪行为, 邓小平要求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1](P378)。 他还要求学习国外社会管理的有效方法, 指出新加坡良好的社会秩序依靠严格的社会管理, 其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1982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 以及1983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为全国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 1991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中共十四大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思想写入了党章之中。 正是中共中央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中国整体社会有序运行的指导思想,社会管理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创造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综上所述, 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是邓小平基于如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有序运转而提出来的,正如他所说:“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 ”[1](P284)学习、研究和贯彻邓小平社会稳定思想,对维护当前和平稳定的政治局面,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管理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邓小平文选: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董必武法学文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4] 邓小平年谱: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5] 吴铎,丁水木.邓小平社会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