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先进理念与八路军文化建设论析

2013-08-15 00:52董志铭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八路军抗战军事

董志铭,王 能

(国防大学 军队建设与军队政治工作教研部,北京 100091)

一、定位:党的先进理念在军事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化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

(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1](P663-664)八路军文化是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范畴,始终得到新民主主义理念的指导和推动。它作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时产生的先进军事文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情况,并且着重为抗日战争服务,是党的新民主主义先进理念在军事文化建设方面的具体化。

(一)为八路军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导

毛泽东认为:“至于新文化,则是在观念形态上反映新政治和新经济的东西,是替新政治新经济服务的。”[1](P695)八路军文化作为抗日战争年代的新文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党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认识、运用和领导。从宏观上讲,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新民主主义理念和抗战文化运动的认识过程中所秉承的思想指导和产生的先进理念,始终是八路军文化发展的理论指导。

卢沟桥事变之后,全国性的抗战开始爆发。中共中央召开洛川会议,通过的《中央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决定》中明确指出:“中日大战不可避免。”“抗战的准备阶段已经过去了。在这一新阶段内的最中心的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2](P324)“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2](P325)“共产党员及其所领导的民众与武装力量,应该最积极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应该使自己成为全国抗战的核心,应该用极大力量发展抗日的群众运动。不放松一刻工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只要真能组织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无疑义的。”[2](P325)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八路军文化作为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当时最重要的最大的政治,也就是动员一切力量进行全面抗战并争取胜利而服务的。这个目标一直引领着八路军文化的发展。同时,中共中央在会议中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其中第二条(“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动员全国海陆空军实行全国抗战。”“改革军队的政治工作,使指挥员与战斗员团结一致。 ”[2](P327)、第三条(“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全国人民除汉奸外,皆有抗日救国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及武装抗敌之自由。 ”[2](P328)、第八条(“抗日的教育政策,改变教育的旧制度、旧课程,实行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制度、新课程。”[2](P330)这些都明确指出了抗战中文化方面要加强的内容,在这里面也看到了八路军文化的“影子”。

八路军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种抗战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把抗战文化运动推向高潮。1936年11月22日,毛泽东在 《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们不但要武的,我们也要文的了,我们要文武双全”,要“从文的方面去宣传教育全国民众团结抗日”,要“发扬苏维埃的工农大众文艺,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3](P461)这时,中共中央已经意识到抗战文化的重要性,并开始支持和实施抗战文化运动。1940年1月5日,张闻天出席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作了《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今后任务》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服从于抗战建国的政治目的”,这是一种重要的斗争武器,其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文化的走向前线,走向乡村,及文化同大众的结合”。“在敌后方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所活动的地区以及我后方的陕甘宁边区,新文化运动正在大大的发展。”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指导新文化建设,要“进一步普及文化到农村中去、到工厂中去、军队中去、大众中去”,“军队中的文化教育工作,应该成为政治机关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门”。[4](P38-40)张闻天的此报告明确指出在八路军中开展抗战新文化运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军队的文化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演讲,也就是《新民主主义论》,在演讲中,毛泽东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述中,他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在今日,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文化。”[1](P698)“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它是反对帝国主义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统一的民族形式。“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科学的。它是反对一切封建思想和迷信思想,主张实事求是,主张客观真理,主张理论和实践一致的。”“这种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大众的,因而即是民主的。它应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民众服务,……为达此目的,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1](P706-708)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述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党的先进理念在文化领域中的体现,它成为领导抗战文化运动的总纲。八路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而制定的文化政策在军队中的反映,必然要以新民主主义文化为理论基础和理论引导,是党的先进理念在军事文化中的具体反映,是符合当时政治、经济的先进文化。

1942年5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对敌斗争有文武两个战线,不仅要有拿枪的军队,还要有文化的军队。提出了文艺工作者应该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区别对待敌人、同盟者和自己人的态度,服务工农兵和革命的干部这样三个问题。经过三次会议讨论,5月23日,毛泽东就延安文艺座谈会得出结论,他指出无产阶级的文艺应该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包括工农兵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文艺的表现应该以普及和大众化为主;“文艺服从于政治,今天中国政治的第一个根本问题是抗日,因此党的文艺工作者首先应该在抗日这一点上和党外的一切文学艺术家 (从党的同情分子、小资产阶级的文艺家到一切赞成抗日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文艺家)团结起来”,[5](P867)结成文艺界的统一战线;要把文艺的政治评判标准和艺术评判标准统一起来;做好文艺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时代结合,“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己。”[5](P877)这一讲话明确了文艺工作必须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问题。八路军文化很好地体现了这先进的理念,把大众化落到了实处,成为大众文化的典范。

(二)为八路军文化建设提供实践路径

党的先进理念不仅仅为八路军文化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还制定了许多具体的符合八路军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八路军文化的发展。这是一种现实的、具体的推动,把党的先进理念和具体的军事斗争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八路军文化是八路军各级指挥机关根据部队所处的不同环境,对党在军事文化领域的先进理念的认识理解和贯彻落实。

八路军文化的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就是八路军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有关文化方面的斗争策略。全面抗战刚刚爆发,在1937年7月14日,中共中央就在《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团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及加强抗日教育问题的命令》中提出,要“增加抗日政治课程,对干部及兵员教授东四省及华北五省地理,教授日本现状”。[6](P5)这是八路军文化政治性的重要体现。8月1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又作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关于新阶段的部队政治工作的决定》,指出新阶段部队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第一,一切工作为着积蓄与加强抗战的力量,保证在抗战中的胜利。”“第二,保证党在红军中的绝对领导,依靠于党的领导的加强,保持红军的光荣传统,巩固与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第三,提高部队的军事技术和战术,提高指战员的政治文化水平,迅速走上正规化的道路,并创造大批新的干部,使之适应于对日作战的需要。”[6](P11)关于政治教育的方针,《决定》认为应该“教育战士和干部忠实于民族解放的事业,忠实于劳苦人民的利益,忠实于共产党的路线和主张”,[6](P12)特别要注重干部的政治教育和克服困难意识的锻炼,具体的有六条措施:1.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进行民族的阶级的教育,并保证教材课本的供给;2.确立统一的政治教育制度,分期推行;3.注重时事问题和具体的策略的讨论;4.消灭文盲,提高文化水准;5.以轮换训练为基本方式;6.教育坚持深入和逐步提高的原则。关于军队的宣传工作,《决定》认为应该加强对友军和居民的宣传工作,用联络、联欢、参观等方式广泛传播党的主张,解释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号召他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而斗争,并以红军素有的模范作用,去影响他们,团聚他们”。[6](P13)这个《决定》对于八路军文化的起步和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党对于抗战的一些认识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1938年3月27日,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把瓦解日军的标语口号作为电报,向全军传达,要求所有部队多宣传、多张贴。1939年1月2日,毛泽东为八路军《军政杂志》写发刊词,指出该杂志的出版对于宣传八路军和八路军的战斗经验非常有用。5月22日,毛泽东、王稼祥联名致电八路军总部,要求加强战士英雄事迹的宣传,提出在广播和《军政杂志》中专门开设抗战英雄一栏。12月6日,中共中央军委作出《关于军队吸收知识分子及教育工农干部的指示》,要求各部队“就地尽一切努力吸收知识分子及半知识分子参加我们的军队”,“对工农干部,尤其是农民干部,应该号召他们好好学习文化与政治”。[6](P413)1940 年 9 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 《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要求各部队广泛发展抗日文化运动,对教育、宣传和出版事业作有组织的计划和推进,要与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联合去开展消灭文盲、学校教育、报纸刊物和文学艺术等工作,“要注意收集一切不反共的知识分子与半知识分子,使他们参加在我们领导下的广大的革命文化战线”。[7](P487)为了发展好抗日文化,10月10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团体的指示》强调应该重视文化人,“应更多的采取同情、诱导、帮助的方式去影响他们进步,使他们接近大众、接近现实、接近共产党、尊重革命秩序、服从革命纪律”。“各文化团体应该努力指导各学校、各机关、各部队、各民众团体的文化运动,帮助他们组织各种群众的文化小团体如歌咏队、剧团、文学小组之类,并供给他们以指导者与研究材料。”[7](P497)这些指示充分体现了党对抗战文化运动的重视,是党的先进理念在文化工作上的具体反映。八路军文化正是以党的这些重要指示为根据,结合部队任务特点,在八路军活动的区域贯彻落实党的先进理念和具体策略,成为先进的军事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延展:八路军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维度

八路军文化的发展过程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同时又是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因此,八路军文化不仅仅具有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还有和部队相结合的军旅文化气息。总的来说,具有以下典型的特点:

(一)坚持为兵服务,为人民大众服务——大众性的强化

八路军文化面向广大的抗日军民,须以广大军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才能受到欢迎,才能体现大众性。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的动员“不是将政治纲领背诵给老百姓听,这样的背诵是没有人听的;要联系战争发展的情况,联系士兵和老百姓的生活”。[1](P481)“第十八集团军西北战斗服务团”就以戏剧和歌曲为主开展宣传,创作和改编通俗易懂的民歌400多首。一二〇师的战斗剧社、一二九师的先锋剧社、一一五师的战士剧社、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八路军太行山剧团等都用战士和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使宣传内容直观现实,贴近生活和战斗,宣传效果非常好。特别是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明了文艺为人民大众、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原则,把革命的文艺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讲话》指引下,产生了《战斗里成长》、《无敌三勇士》、《刘胡兰》、《团结立功》、《李国瑞》等一系列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好作品。八路军文化注重以兵为本的原则,“普遍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建立连队墙报,把‘穷人乐’的创作方法在连队中推广。 ”[8](P672)在八路军里,每个连队都设有俱乐部,并专设一名文化教员,既教战士学文化,又具体负责教歌、排练节目等,部队走到哪里,就把革命歌声带到那里。连队还经常举行文艺晚会,有时还同根据地解放区的学校师生和村剧团共同举办文艺晚会,军民同乐。

(二)注重战斗性,坚持发挥文化的战斗功能

八路军文化以抗日救国为目标,其文化建设也始终围绕对敌斗争展开。总司令朱德就经常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挥文艺作品的战斗功能,对日伪文化、殖民文化进行攻击。特别是1939年底,朱德在一次与文艺工作者的座谈中,指出日军都在利用中国民间的传统进行反动宣传,要求文艺工作者要“笔杆赶上枪杆”。1940年春,鲁艺木刻工作团克服重重困难,赶出一批反映以抗日为主题的年画,代表作品有《军民合作》、《实现民主政治》、《保卫家乡》、《抗日人民大团结》、《一面抗战,一面生产》等。这批作品非常受人民大众的欢迎,几千张新式年画被抢购一空,人民大众纷纷撕下日伪要求张贴的年画,换上新年画,取得了“年画战大捷”。另外,八路军非常重视开办敌工干部培训班,主要学习日语,使用日语口号、日语标语等对敌进行宣传。在1937年11月4日组织的广阳伏击战中,八路军敌工干部用日语口号向被围困的日军喊话,使20多名日军投降。根据八路军文化创作的音乐作品也铿锵有力,能够鼓舞军民的革命斗志,代表性的作品有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吕骥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等等,尤其有标志性的是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八路军军歌》,其歌词“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等都非常雄壮有力。

(三)关注建设性,注重对官兵的教育培养

八路军非常重视对官兵进行教育培养,毛泽东认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5](P1011)中共中央提出必须“普及与提高抗日军队抗日人民的政治水平及文化水平”。[7](P487)由于八路军的兵源补充主要来自广大农村,受当时条件限制,绝大部分战士和部分基层干部文化程度很低,基本处于文盲半文盲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八路军在部队中大力开展文化学习,提高官兵文化素质。把识字学习作为一项组织活动,“以晋东南、冀东、晋西北、山东四个区域的最高政治机关,负责编审印刷干部的基本政治文化教材及读物,并在集政统一的意志下,规定各自的教育计划,并监督其实施。”[9](P64)“设置各种必要的组织,如抗战室、俱乐部、晚会等等,发展官兵中的正当娱乐与体育运动,发展士兵文化识字运动”;[10](P99)并且指出了识字学习的重要性:“提高文化水平,是为着打开我们的眼睛看世界,同时提高文化水平,也是帮助军事政治的学习。”“因为部队中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同时文化知识与军事政治教育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文化教育。 ”[10](P379)“凡不识字的或文化水平过低的干部必须以学习文化课消灭文盲为主。”[9](P1)正是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识字学习运动,“八路军中新战士识字人数较前增多,部队文化亦普遍提高,教育时间比之过去容易,这一切条件,都给部队以更好完成教育工作。”[10](P560)上述措施使八路军战士在军队这所“大学校”里学到了知识,汲取了力量,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准和军事技能,使人民部队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同时八路军也非常重视干部的教育培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9年6月20日作出《关于抗大陕公本校等迁到晋东南的决定》,此后,抗大总校先后在武乡、黎城等地办学,还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创办了第1、第2、第3、第6、第7分校和太行、太岳分校,中央军委和八路军还先后建立八路军军政学院、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等院校,各部队也建立了随营学校、卫生学校和军事工业学校等,这些学校从抗日的实际出发培养了一大批八路军干部。

三、对当前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启示

从八路军文化发展的特点规律可以看出,先进军事文化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大众文化合拍押韵、同频共振的同时,紧紧围绕自身使命任务,紧贴官兵思想特点,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才能发挥其固有的作用。因此,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应该做好以下四点:

(一)坚持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对文化的创新

继承是基础。八路军文化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优良传统,比如艰苦奋斗、勇敢顽强等,也吸收了一些外来文化的优点,比如讲究科学、讲究大众性等,这是对文化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因此,我们进行先进军事文化建设,首先是继承。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建好先进军事文化这座大厦,传统军事文化的优秀部分是大厦的基石。毛泽东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素。”[1](P708)毛泽东在这里告诉我们,对待传统军事文化一定要坚持继承,做到“古为今用”。当然,这里讲的继承是一个扬弃过程,既要取其精华,又要弃其糟粕,尤其要注重把握能否与履行我军新时期新阶段历史使命相适应,能否为我军提升战斗力发挥作用,能否为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提供帮助。

开放是关键。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文化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先进军事文化必然是面向世界,兼容并包的文化。具有世界视野的先进军事文化,才能在比较之中求发展,才能彰显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特有魅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和传统文化需要走向世界,同样我军的先进军事文化也要走向世界,开放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开放意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注重借鉴外军有益的经验,做到“洋为中用”。“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一定要拓展视野,树立世界坐标,把各国的军事文化进行比较筛选,吸收其优秀的内容和做法,比如美军的概念创新文化,俄军的战训一致文化,英军的职业规范文化,以军的铁血尚武文化,日军的质量建军文化等,并要对主要军事强国的发展历程进行考究,更注重吸取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要向世界展示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特色,做到“保持本色”。“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只能是追赶着别人的脚印前进,永远不可能超越对手。我军的先进军事文化是建军80多年来的沉淀,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也是我军特有的优势,比如政治文化、英模文化、战斗精神文化等。只有坚持我军的特色,才能昂首屹立于世界军事文化之林。

创新是核心。军事文化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一段时期内影响军事实践,规范官兵的思想行为。回顾历史,没有“文艺复兴”运动的创新文化,就没有资本主义先进文化;没有“新文化”运动,就没有民主主义先进文化。当前,我军正处在以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的关键时期,这是我军发展的一个转型期,那么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先进军事文化就必须要具有创新意识。我们要把继承、开放、创新三种意识结合起来,把创新蕴含在继承和开放的过程中,并且更加强调从无到有的创新。

(二)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八路军文化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先进理念的指导下,宣传和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此,理论指导问题是先进军事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就是在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践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军事文化建设就能保证正确的方向,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西方敌对势力一直鼓吹 “军队非党化”、“军队非政治化”、“军队国家化”,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的企图从未停止,妄图用文化渗透逐步改变我军的性质。苏联亡国亡党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为了抵制西方“和平演变”的企图,就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使全体官兵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自觉抵制西方的文化渗透和腐朽思想的侵蚀。

(三)紧紧把握时代的主旋律和脉搏

八路军文化建设,坚持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时代性,把握住了抗战救国的时代主旋律,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因此,在建设先进军事文化、把握时代主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来定位先进军事文化,切实把握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全局的高度来定位先进军事文化,科学确立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整体布局和发展规划;必须从走在全社会前列的高度来定位先进军事文化,明确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标准要求。我们一定要使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热情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真理,充分展现人民军队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风采,真正把军营文化的鼓点敲在时代主旋律上,敲在主流价值观上,敲在官兵思想的共鸣点上,帮助官兵培育和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四)坚持以广大官兵为根本

八路军文化的大众性是八路军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进行先进军事文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以广大官兵为根本的理念。坚持以广大官兵为根本就是指先进军事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官兵生活,要发挥广大官兵在先进军事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广大官兵既是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主体力量,又是发展成果的享受者。主要表现在:一是先进军事文化建设要从官兵的诉求出发,把满足官兵的需求作为第一要

素,以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表达先进军事文化的内容,寓教于乐,春风化雨,使官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军事文化的熏陶;二是要加强军事文化教育,培养官兵的军事文化修养,引导官兵树立主体地位观念,使官兵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的伟大事业中来;三是把平战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对广大官兵负责。在内容上突出沸腾的军事生活,塑造新时期军人的光辉形象,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形式上力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陋就简,以适应战争、战场、战斗的需要。在风格上有阳刚之气,雄健豪迈,粗犷昂扬。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Z].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张闻天文集: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八路军·文献[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Z].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8]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7册[Z].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9]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5册[Z].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10]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第4册[Z].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八路军抗战军事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