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与精神家园的双重建构

2013-08-15 00:52薛艳丽魏延秋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美的美丽

薛艳丽,魏延秋

(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人文社科系,山东 烟台264001;2.南京政治学院 上海校区 上海20043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为生态文明建设设定了一个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目标追求,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美丽中国”吸纳中华文化之精髓,倡扬和谐,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美的追寻历程同时也是人之精神家园建构的过程,它为人之精神筑就了自然之家、社会之家和心灵之家,筑就了精神依存的根基和家园。在当下,透过哲学视角深入解析“美丽中国”概念的深层内涵,揭示其与精神家园建构之间的关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对于中华民族宏伟蓝图及美丽梦想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筑就精神自然之家

美丽中国的提出源于“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1](P39),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对立、冲突矛盾。美丽中国着意于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重塑,着意于自然生态美与美丽家园的重建,而在重建的同时,也为人之精神生活筑就了自然之家。

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现代人在科技支撑、利益需求及欲望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狂妄大肆征服、索取、支配和改造自然:掠夺性地滥用资源,粗放式地开发利用,恣意地排放废浊污秽……。人对自然的无情与肆虐,导致酸雨、赤潮、沙尘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物种灭绝、气候恶化等大量生态环境问题的显现,导致现代人生存和发展所依存的物质根基渐趋毁损。在利益与财富的狂热追逐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对峙。自然生态美的消散,拉大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自然的疏离,使现代人与美丽自然之间的精神交流、情感互动、审美体验和道德对话渐趋丧失,人失去了获取心灵慰藉、情感满足、生命启迪的重要路径,由此导致心灵愚钝、情感萎缩、道德失范、精神焦虑等精神危机。“现代文明给一部分人带来畸形物质享受的同时,它的负面魔影也日渐加深,尤其令人触目惊心的是大自然和人内在精神整体性的双重溃败”。[2]人与自然的对立,使现代人失去了诗意和浪漫情怀,并赤裸裸地暴露在压力、寂寞与空虚面前,只能独自承受精神的苦痛与折磨。

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二者间的和谐,重建美丽自然是解决现代人生存困境的必要路径。“回归自然是人类身心健康、心态正常的必由之路,只有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人类精神家园的最终归属”。[3]“美丽中国”的提出就是为了消解人与自然冲突对立的恶劣现状,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还大地以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和鸟语花香,还国民以美丽家园。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1](P39)实际上就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它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与弘扬,也是对科学发展理念的深化和升华。美丽中国要求抛弃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理念,将人置放于大自然运行的整体背景当中,兼顾人与自然的双重利益,既考虑人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也考虑自然的稳定、完整和良性循环,从而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确保家园的美丽及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价值理念提供行动的纲领和方向指引,除此之外,建设美丽中国还有四条具体路径为其保驾护航,即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科学合理的顶层战略设计,必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重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不仅仅是生存环境的优化,它还意味着人之精神根基的筑就。作为人类无机的身体,大自然既是人物质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精神生活的根基。“在迷路时我们会感到沮丧,这是由于我们需要有一种最低限度在家的感觉。我们的家园是靠文化建成的场所,但需要补充的仍然是:这家园也有一种自然的基础,给我们一种自己属于这块土地的感觉。”[4](P469)人类脱胎于大自然,其生命与精神的根脉在大自然。大自然以其宽厚博大的胸怀,与世无争的精神以及清新纯净的美,永远给予游子母亲般、家园般的强烈吸引,牵动你心灵回归的脚步。大自然美景的瑰丽多姿、神奇灵秀、气象万千,能够激发人的各种细腻情感和浪漫情怀,促使其抒发某种感悟和体验,或释放某种激情和情愫,获得精神愉悦、审美体验及艺术创作的灵感。沐浴大自然的恩泽,人之自由生命以绽放的姿态流溢出万般风情,人的情思飞跃激荡,心灵世界由此富足而灵动。大自然的博大与宽广、美丽与宁静,还可促使人们摒弃人间的是非荣辱、超脱世俗中功名利禄权势尊位的纠缠,使精神摆脱各种束缚而无挂无碍,使心灵舒展开放、自由飞翔。在竞争激烈、压力巨大的现代社会,亲近美丽自然,舒缓紧张、焦虑、压抑、苦闷等不良精神状态,宣泄失意、不满等各种消极情绪,抚慰和修复遭受创伤的心灵,成为现代人的一种迫切需要。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塑自然之美,将为现代人提供慰藉其心灵、富足其情感、启迪其智慧的绝佳场所,筑就其精神依存的根基或家园。正如罗尔斯顿所讲:“荒野的美能给生活增加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它是保护人化自然和维持精神健康的必需品。”[4](P25)

如果说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破坏,意味着家园感的丧失,意味着原初生命力的黯然、生命万般乐趣及精神丰盈灵动的失去;那么,美丽中国对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重塑,就是对精神家园的重构,对精神生活富足与厚重的原初生命力的重建,对心灵愉悦感、宽慰感、宁静感、安全感及归宿感的恢复。

二、倡扬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架构精神社会之家

人与自然的和谐,其前提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重塑,依托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及执行力度,依托于社会成员的生态环保意识与行动。美丽中国既是对人与自然和谐之美的美好期盼,也是对人与社会和谐之美的一种积极倡扬。未来的中国将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态文明与社会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社会,国家将在方方面面努力打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丽社会,同时也要求社会成员展现更高的环保素养与公民意识,承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应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共同理想、崇高目标贡献力量。

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是人安身立命的生活家园。然而,随着现代化及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价值观弥散在社会各个角落,充斥着许多人的头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使许多人失去了宽广的视野和目标,关注的目光仅停留在自己的私人生活、私人利益之中,对自身之外的广大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社会冷漠症倾向。超快的生活节奏、超强的生存压力,以及对物质财富、感官享乐的强烈欲求,使人们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般,围绕个体或小群体的生计、利益得失,机械地运转着、忙碌着,遗忘了人应有的超越维度,缺失了奉献精神和社会公德意识,失却了对崇高的执著追求。查尔斯·泰勒表达了他对人与社会矛盾状况的忧虑:“个人除了失去了其行为中的更大社会和宇宙视野外,还失去了某种重要的东西。有人把这表述为生命的英雄维度的失落。人们不再有更高的目标感,不再感觉到有某种值得以死相趋的东西。”[5](P4)激情失落了,生命中不再留有任何抱负,不再有意义和崇高,只有可怜的舒适。个体的生活世界日趋平庸、低俗和狭隘,精神世界日趋粗鄙、空虚和无意义。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为全国人民确立的一个宏伟梦想和理想目标。梦想承载着全民共同的心愿与希望,激发着社会成员的爱国热情,鼓舞着社会成员的昂扬斗志,能够有效引导国民走出“小我”的狭小圈子,克服个人主义或自私自利之倾向,为实现美丽蓝图而贡献自己的力量。梦想体现着文明程度的跃进,彰显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变革。它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把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作为发展的基本前提,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实现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发展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梦想还规范着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要求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对自然施以爱心和道德的同时,转换消费观念,遏制贪欲、过度享受和奢侈浪费的生活习惯,倡导节俭和适度消费,为自然减压去负,为美丽中国的实现尽一份儿心力。

美丽中国的梦想引领着全民前进的航向,更强调国民的社会责任和参与意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1](P41)人是社会存在物,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人一方面是这个世界的受益者,一方面是要负责的管理员。个体或小群体必须履行对社会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做到爱社会、乐社会、利社会。正如德国哲学家孙志文所感悟的那样:“‘回归自然’这几个字的新意在于召唤人对自己的同类、对团体、对现代社会做更大的开放,并凭借爱的结合在其中寻思或体认一切事物的本质。”[6](P115)美丽中国以社会整体利益为归依,着力培养社会主体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参与意识,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使社会主体超越私人利益的羁绊,跨越私人狭隘天地的束缚,以火热的激情和积极的姿态关注并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事务。在关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社会成员能够生发一种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使命感和崇高感,能够生发一种充实感和意义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倡扬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扩展个体的生存视界,促进个体力量的延伸及意义世界的形成,意味着个体精神家园的建构;倡扬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使个体与社会融合亲近,赋予个体以安全感、归宿感和幸福感,奠定精神依存之社会根基。

美丽中国倡扬人与社会的和谐之美,以梦想和责任召唤社会成员的超越性内在需求,引领其超越生命的物性而追寻生命的神性,超越生命的有限而追寻生命的无限,超越生命的贫乏而追寻生命的多彩,从而为社会主体架构起以社会为依托的精神家园。

三、追寻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创建精神心灵之家

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人,在于人与自身的和谐。拥有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品性高洁、素质全面的人,是美丽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美丽不单纯是自然环境的赏心悦目、社会环境的文明和谐,它还包含人的丰盈完整,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

现代化在促进物质文明极大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极大的副产品,那就是人的异化和单向度。人沉迷于炫目耀眼的商品海洋,在物欲追逐和感官享乐中迷失了自我。“人性的丰富内涵被消融在对物的片面追求中,人成了只需满足其物欲的‘单向度’的人,遗忘了维护个人尊严的精神修养和精神超越的内在努力,人被动物化、实体化、简单化和粗糙化,人生意义坍塌,无‘家’可归”。[7]在以利益和占有为核心的生存状况下,人无暇、忘却或不屑于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文化生活,对精神修养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日渐地远离,对生活和世界的情感交流与感悟也日渐地稀少和缺失。“现代人习惯于把世界看作是一个听任摆布的世界,他似乎对丰富的物质感到满足。……与此相应,人的地位被降低为一个消费者和操纵者,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意识越来越减少。他把自己封闭在事物的有用性之内,一旦关上窗户,他便看不到可用性范围之外还有什么。”[8](P76)人的思维方式单调化,内在精神生活日趋乏味、平庸、粗鄙,精神则常处于迷茫、浮躁、空虚、无聊的状态。内在精神世界的贫瘠,使现代人失却了保护、慰藉和治疗的力量,人自身及其整个的世界都脱离了他的掌控而陷入虚无、迷乱的深渊。现代人的完整人性在极度物欲追逐中分裂了,他享受着外在世界的繁华,却经受着内在世界的无聊和落寞。“我们的生活谈不上博爱、幸福和满足,只见精神上的混乱和迷惘,近乎一种癫狂状态——并非中世纪存在的歇斯底里式的癫狂,而是与精神分裂类似的那种癫狂,人们失去了与内心现实的联系,思想与情感相分离。 ”[9](P98)人性的单面化、精神的荒漠化,导致人自身的不和谐,导致外在世界的混乱与冲突。

美丽中国涵盖人与自身和谐美的追寻,它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1](P39)其中的文化建设关注的就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问题,它力求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建构个体精神家园及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文化是民族群体在与世界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企图超越自己的自然本能、超越生存面临的困境而创设的意义世界或解释系统。这种意义世界和解释系统赋予无言万物以生命、情感和意义,使人的精神活动拓展了宽度、深度和厚度,从而赢获有滋有味、丰盈厚重的精神生活。文化赋予个体生存以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赋予其生命活动以某种秩序、希望和力量,使其精神有某种依托和支撑,能够在纷扰杂乱当中确定方向、坚定意志,在某种信仰或目标追寻当中获得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意义。所以,文化是给个体生命以意义、给心灵以安顿、给情感以依托的精神家园。文化以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持久而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左右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启迪着人们的心智,活跃着人们的思想,提升着精神的高度。人只有生存在文化当中,才能感受到精神生活的富足和充实,领悟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实现人与自身的和谐。

作为一种意义世界和解释系统,文化具有极强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精神抚慰的功能,它能够温润心灵、舒缓压力、调整心态、涵养心境,平复躁动不安的情绪,解决各种思想困惑和精神焦虑,使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复杂历史背景下,拥有看待事物理性正确的视角,应对挫折困难积极乐观、健康平和的良好心态,确保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美丽中国惟有扎根于文化建设当中,方能实现人意识深处的根本转变,切实促进目标的达成。依托文化的滋养,人的精神生活能够超脱平庸、增添诗意和浪漫情怀。敞开心灵,以爱的情感、温情的方式审视世界万物,消解物我之间、人我之间的冰冷和对立,激发对自然万物、人生百态细腻的情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感悟力、深刻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一过程一方面孕育了人对自然的珍惜爱护,人对社会的温情爱意,即促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另一方面则孕育了生命的勃勃生机、情感世界的丰盈灵动、精神生活的富足充实及精神境界的高远圣洁,即促成了人与自身的和谐。“对美的欣赏给予我们一种整体性和完满性,它们超越了道德和欲望之间的斗争在我们身上产生的分裂”。[5](P74)文化在启迪心智、舞动情感、愉悦精神的过程中,促成了人与自身的和谐及个体心灵家园的建构,因此,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魂魄,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来启蒙心智、认识社会、获得思想上的教益,也需要通过文化愉悦身心、陶冶性情、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和依归。如果没有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和丰盈,就不能说有真正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10]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五位一体”协调推进中建设生态文明,成就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以宏大的视野、高远的境界,意欲破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现代性危机,还美于人间,为精神构筑家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迈步征途,奔向那辉煌壮丽的目标,拥抱美丽中国!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汪树东.看护大地:生态意识与郭雪波小说[J].北方论丛,2006,(3).

[3]刘文良.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生态批评不可忽视的维度[J].理论与改革,2009,(2).

[4]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5]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孙志文.现代人的焦虑和希望[M].陈永禹,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7]陈杰.论精神家园的建构[J].湖湘论坛,2007,(3).

[8]赫舍尔.人是谁[M].隗仁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9]C.G.Jung.Psychology and Religion: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38.

[10]云杉,等.文化中国[C].北京:红旗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美的美丽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筑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