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3种绿地类型美学价值分析*

2013-08-15 00:49:44关庆伟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4期
关键词:度值美景广场

刘 畅 关庆伟 张 莉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 100091

2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南京 210037

3 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发展总公司 南京 210037

近年来,植物造景倍受关注,很多专家学者都就植物配置的原则、方法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1-4],在一些针对公园及风景林的美学评价中对其美景度及大众偏好度进行了调查并建立了相关模型[5-8],并对美景度评价中贡献较大的美学因子进行了总结。但直观地反应植物配置与美景度或大众偏好度关系的研究则鲜有报道。本文将以南京市3种绿地类型中的10 块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绿地类型中美景度值较高样本的配置模式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美景度高的原因,以期为城市绿地景观功能的提高、园林设计、植物造景和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

根据南京市各绿地类型的绿化现状,选择公园、广场、道路3种常见的绿地类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及实地调查最终确定南京市景观较好的10 块绿地作为美学价值评估对象。其中3 个公园为玄武湖公园、瞻园、总统府,3 个广场为鼓楼广场、山西路青年广场、北极阁广场,4 条道路为北京西路、北京东路、龙蟠中路、太平北路。

1.2 景观评价方法

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景观美景度评价方法有4 大学派,即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或称心理学派)和经验学派(现象学派)[9-11]。本文采用心理物理学派的美景度评判法,即Daniel 和Boster 提出的SBE 法[12]对样地美景度进行评价。将所拍350 张照片依次编号记录,按照其对应的绿地类型制成4 个幻灯文件。本次评判采用10 分制,分值越高则表示喜欢程度越高。由于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都表明不同类型的人在景观评价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13],故此次选择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为评价主体。美景度的计算采用加权求和法[14](简称加权SBE)。加权SBE 计算公式为式中,Si为照片i 的美景度值,N 为评价总人数,nij为给照片i 打j 分的人数。数据分析采用SPSS 和EXCEL 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公园美学评价结果与分析

将所选3 个公园中的93 个样本分为4种景观类型:即园林建筑+植物景观、假山石+ 植物景观、滨水植物景观和单纯植物景观。

在园林建筑+植物景观类型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瞻园P10。该样本主要得益于整个景观所体现的中国园林意境美。垂柳和桃花是中国传统的绿化植物,背景搭配长廊,前景搭配景石,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之美。此外,金钟、海桐球作为点缀,在不破坏景观整体性的同时丰富了画面的色彩。

在假山石+植物景观类型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玄武湖P8。该样本的景观得益于假山石的自然式堆叠和植物的合理搭配。比起其他样本中单独放置的假山石,该样本散置的叠石更显随意自然。雪松因其密实的枝条非常适合做背景树,其庄重大气更衬托了前景植物的俊秀轻灵。溲疏的白色花瓣清雅淡然,符合中国人高洁的观赏情趣。梅花与景石以及罗汉松与景石的搭配也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搭配方式。该样本富含浓厚的文化气息,体现了中国园林的意境美。

在滨水植物景观类型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玄武湖P5。该样本主要植物为垂柳、金钟、海桐。其中垂柳和金钟为主要贡献树种,柳枝轻扬随春风舞动给人以飘逸俊秀之感,金钟枝条悬垂于水上其金黄色的花枝为整个画面增添了色彩和活力。背景的法国梧桐在这里主要起烘托作用,其早春季节能更好地衬托垂柳的新绿,使色彩更加突出。

在单纯植物景观类型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玄武湖P10。该样本的景观效果得益于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和丰富的色彩。常绿乔木香樟、广玉兰作为背景起到很好的衬托作用,自然式栽植的鸡爪槭处于游人视线的水平高度,而金钟是该样本春季景观的亮点。二月兰作为春天的代表植物为整个景观增添了一种野趣。以红叶石楠与洒金桃叶珊瑚勾边使其景观更具完整性和韵律感。

2.2 广场美学评价结果与分析

将所选3 个公园中的70 个样本分为4种景观类型,即园林建筑小品+植物景观,树池树阵景观,硬质铺装+植物景观,单纯植物景观。

除以上4种景观类型外,在3 个广场标志中美景度最高的是北极阁广场P29。北极阁广场几个入口处玻璃和大理石的搭配营造了一种如山水墨画的情景,虚实结合,成为了北极阁广场的一个标志性设计。该处所配置植物为紫叶李、桂花、八角金盘、南天竹。半透明的蓝色玻璃不适合搭配落叶植物,常绿的桂花和八角金盘做背景,保障了其作为标志的四季景观,并避免了非常绿植物落叶后其枝干所造成的凌乱。紫叶李和南天竹也在不破坏景观整体性的同时为其增添了色彩。

在园林建筑小品及植物景观类型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鼓楼广场P9。使该样本美景度值高的主要是作为背景的常绿植物与前方景石的搭配。主要植物为香樟、桂花。背景处的银杏因初春尚未发叶未在本次评价中起重要作用,但在夏秋季节将会有较好的观赏效果。中景的红枫在本次评价中同样未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秋季将会有很好的景观效果。前景的龟甲冬青、金叶小檗、红花酢浆草因其较鲜明的色彩而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在树池树阵景观类型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山西路青年广场P13。该样本中主要贡献树种为法国梧桐,其高约18 m,冠幅约14 m。该样本景观效果得益于法桐与下部叠石的搭配。法桐树形优美古雅,下部自然随意的叠石更为之增添了一种苍穹之感,二者的搭配充分体现了中国园林的意境美。

在硬质铺装小径及植物景观类型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北极阁广场P7。该样本景观效果主要得益于设计的别具匠心,北极阁广场在其主要通道和硬质铺装中多处采用这种人性化的绿化设计,既避免了水泥等生硬材质带来的冰冷之感,又增添了新意,满足了游人视线范围内上中下3 个层次的景观需求。在十几个同类样本中,以这组包含杜鹃、细叶麦冬和景石搭配的样本美景度最高。

在单纯植物景观类型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鼓楼广场P8。该样本景观效果主要得益于其丰富的色彩和较好的空间感。一般来说,大中型乔木能构成广场环境的基本结构和骨架,而当它居于较矮小的植物之中时则会成为视觉焦点[15]。此处香樟孤植作为独赏树,球状红花檵木为点缀,散落在香樟下,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意境。后方的樱花若隐若现,作为背景的常绿植物广玉兰、桂花等起到了较好的衬托作用。该样本空间感较强、景观通透性好,颜色搭配和谐。

2.3 道路美学评价结果与分析

将所选4 条道路中的92 个样本分为5种类型进行比较:机动车道整体绿化景观、非机动车及行人道整体绿化景观、中分带及侧分带岛头绿化景观、机动车道分段绿化景观和非机动车及行人道分段绿化景观。

在机动车道整体绿化景观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北京东路P11。该路段的植物配置为雪松、洒金桃叶珊瑚、茶花。其中,雪松高约15 m,冠幅约6 m,枝下高约2.5 m,为该路段景观的主要贡献树种。北京东路绿化带中雪松的带状栽植使该路整体气势磅礴、庄严大气。同时,合理的枝下高也保障了较好的视觉通透度。由于该路段大量运用了雪松、洒金桃叶珊瑚等常绿植物,为了避免单调及绿色在视觉中所占比重过重,在下层植物中配置了应季草花,丰富了全线的景观色彩且富于变化。

在非机动车及行人道整体绿化景观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北京西路P10。该路段选用植物虽然不多,但整体景观较好。侧分带为法国梧桐及海桐,边分带为香樟、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 Carr.)。除法国梧桐外,其他均为常绿植物。此处法国梧桐高约10 ~12 m,冠幅达8 m,枝下高2 m,为该路段景观的主要贡献树种。其树型优美,树冠开阔伸展,行植后,使整个路段景观深邃悠远。无论叶茂还是落叶后的枝干都可营造出较好的景观效果。因梧桐较为复杂的树型和不规则的叶片,下层不适合过多花哨搭配。该段种植常绿的海桐既避免凌乱又有较好的通透度。

在中分带及侧分带岛头绿化景观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龙蟠中路P41。棕榈和丝兰的自然式种植给人留有空阔的视野,虽然设计简单但富有生机。另外,棕榈和丝兰叶型和质感较为相近,高低错落的搭配既和谐又不失灵动。

在机动车道分段绿化景观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北京东路P12。该样本为北京东路的主要绿化形式,植物配置为雪松、洒金桃叶珊瑚、茶花。这与前面在机动车道整体绿化景观中所得出的结论相同。该路段景观效果主要得益于乔灌草的合理搭配和丰富的色彩。另外,最下层的应季草花在高大雪松所构成的总体结构中展现出了一种更具人性化的细腻和动感。

在非机动车及行人道分段绿化景观中,美景度值最高的样本为北京西路P9。该路段侧分带植物配置为银杏、梅花、紫薇、海桐、小叶黄杨。其中,银杏高约12 m,冠幅5 m,枝下高约3 m。银杏树干通直、叶形古雅,特别是在夏秋季节其景观甚好。但冬季落叶后及春季发叶前,其枝形并不十分美观,故适合搭配树高较矮的桃花等春花树种。同时,配以常绿的小叶黄杨及海桐,既避免凌乱又能保证较好的冬季景观。

在道路绿化景观的美景度评价中,无论是道路整体景观还是分段景观,体量大的树种与其他植物搭配所得的美景度值要高于体量小的树种。

3 结论与讨论

评价结果表明,乔灌草配置合理,常绿、落叶、彩叶树种比例适当,注重文化美学意境体现的植物配置,其构景层次、空间序列、线条感较好,美景度高;此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搭配越和谐、自然,美景度越高。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师法自然,增加复层结构。以乔、灌木、草本的搭配为主,尽可能利用乡土树种,发挥草花、地被植物成型快、见效快的特点,营造丰富、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此外,乔灌木的搭配也要充分考虑乔木的高度、冠幅及枝下高等与灌木的比例,以及颜色和质感的协调;同时,应加大彩叶树种的比例,以避免色彩单一、产生审美疲劳。

2)体现地方特色,景区景点特色,塑造典型景观。同时,注重发掘和体现公园、广场、道路的特色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例如,北京东路绿化带中的雪松不仅营造了雄伟壮观之美,更使之成为南京市的一条地标性道路。

3)营造错落有致、形式多变、韵律各异的空间结构。线条的波浪起伏往往能显示一种动态美,缓和空间的僵硬,显示植物的节奏感、韵律感和层次感。特别是在道路绿化的设计中,由于受到绿化带宽度的限制,不能采用过多的植物以及过于复杂的配置方式,以免凌乱。因此,对于韵律的把握尤其重要。从本次的评价结果不难看出,美景度高的植物配置都体现了变中有恒、静中有动的特点,且布局和搭配都能产生较强的空间感。

4)植物与各园林要素如何搭配、组合,对景观的美景度影响很大。植物与水体搭配时,不仅要考虑生态习性,还要营造出通透灵动、柔和自然的氛围;植物与山石搭配,要注意体现山石的形态和意境美;在与建筑搭配时,要注意颜色、冠形、高度等。在本次评价,特别是在对公园的评价中不难发现,单纯的植物搭配其美景度值不高。显然人们更欣赏植物与山石水体的搭配,这符合中国千百年来对于古典园林意境美的一种追求。由此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美的标准在不断的变化,但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意境美始终更受人们的欢迎和推崇。

注:本文图片见彩插

[1]邓丽娟.浅谈园林植物的配置艺术[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12):189.

[2]侯秀清,彭素清.园林配置浅谈[J].内蒙古林业,2005(4):32.

[3]秦莉萍.城市园林中植物配置[J].湖南林业,2004(5):11.

[4]陈常理.谈谈园林植物的配置艺术[J]. 农业科技咨询,2004(9):24-25.

[5]王菁黎,罗菊春.风景林植物群落质量综合评价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4):379-384.

[6]李明阳,熊显权,杨劲松,等.中山陵风景区的森林美学评价与风景林规划[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5(2):15-19.

[7]陆兆苏.紫金山生态风景林的动态及其经营对策[J].南京林学院学报,1985,(3):1-11.

[8]宋力,何兴元,徐文铎,等.城市森林景观美景度的测定[J]. 生态学杂志,2006,25(6):621-624.

[9]俞孔坚.自然风景景观评价方法[J].中国园林,1986(3):38-40.

[10]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9(4):433-438.

[11]马永立.风景名胜区管理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12]Daniel T C,Boster R S. Measuring landscape esthetics: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RM-167[R].For Collins,USA:Rocky Mountain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1976.

[13]王雁,陈鑫峰. 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国外森林景观评价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1999(5):110-117.

[14]邓送求.间伐强度对城郊生态风景林景观质量的影响:以南京无想寺国家森林公园为例[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15]王瑛,赵慧英. 城市广场园林植物及配置[J]. 现代农业,2009(3):70.

猜你喜欢
度值美景广场
春天的广场
幼儿100(2023年13期)2023-05-04 08:32:06
探讨公路项目路基连续压实质量检测技术
在广场上玩
幼儿画刊(2020年9期)2020-11-04 01:27:52
筼筜美景
海峡姐妹(2020年10期)2020-10-28 08:08:38
独特美景
学生天地(2020年32期)2020-06-09 02:58:02
海洋美景
无线传输中短码长喷泉码的度分布优化算法*
电讯技术(2016年8期)2016-11-02 05:40:50
微博网络较大度值用户特征分析
科技传播(2016年17期)2016-10-10 01:46:58
田园美景
广场上的大钟
读写算(上)(2016年11期)2016-02-27 08: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