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红,王煜明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痤疮(粉刺)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笔者临床多年实践发现,痤疮患者中以热证为主者并不多,临床寒症痤疮也不少见。故遵《内经》“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之旨,主张辨治痤疮首分阴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此学说为阴证痤疮的辨治提供理论依据。卫阳郁遏、寒凝血瘀为此类痤疮的病机,临床采用辛温通阳和营法治疗,每获良效。
笔者认为在临床实践中还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则参古今学说;二则以证侯为准,灵活机变。
痤疮好发于颜面部,面部乃人体最高处,阳气最为旺盛。阳气在人体内起着温煦、推动、固摄的重要作用,故《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创立的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其中温法即温扶阳气之法,是《伤寒论》整个治疗法则中始终贯穿的基本大法。人体内的阳气通过正常的升降出入布运流行,来发挥其温煦、固摄等各种功用,一旦运行不畅,即“阳气”郁遏,就会产生疾病,因此,需要一些辛温发散药来疏通“阳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在临床上,阳气不通往往因为阳气不足,因此应当注意通阳和温阳两法的结合。《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寒薄为皶,郁乃痤”,说明了痤疮病机也有阳郁及寒凝。采用温通阳气方法治疗痤疮临床上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中医认为,风性上行,痤疮病因往往夹风湿热、风寒等。因此,在治法上,解表发汗法应该是痤疮常见的治法,正如《内经》云:“汗之则疮已”,凡壅阻于皮肤血脉之间的毒邪可随汗而散,常用的辛凉解表药,如桑叶、蝉衣、牛蒡子、银花、连翘、柴胡、白蒺藜等。辛温解表药,如荆芥、防风、麻黄、桂枝、生姜等。
温阳多采用甘温益阳之品,如制附子、干姜、桂枝等。制附子为“药中四维”之一,辛甘大热入命门,通行十二经脉,补下焦元阳之虚。汪昂《本草备要》:“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守,通行十二经,无所不至。能引补气药以复散之阳;引补血药以滋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在里之寒湿”。通阳则以辛温解表之属,如炙麻黄、桂枝、防风。朱良春老先生指出,麻黄乃辛散、透邪之良药,能温,能通;桂枝可通阳化气,即可温阳,又可通阳;防风辛温,祛风解表助通阳气,在临床中,温、通药物即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关键在于正确辨证。
痤疮的阴阳辨证,笔者认为以皮损为主,参考全身辨证。西医常用Pillsbury及国际改良痤疮分级法把痤疮依病情严重程度分为四级[1],其中轻、中度仅有粉刺和丘疹脓疱,病位较浅,辨证为阳证痤疮;而重度出现了囊肿、结节和瘢痕者,病位较深,辨证为阴证痤疮,而此类痤疮患者往往怕冷、怕风,手足冰冷,月经后错及痛经,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治疗上除了温通开郁外,往往也用到炮山甲、全虫等虫类药,以搜风通络。辨证准确,往往疗效明显,对于Ⅳ度(重度)痤疮往往1~2周即可见效,明显优于异维A酸胶丸。
阴证痤疮:临床症见痤疮以囊肿、结节为主,皮损局部漫肿无头,酸痛无热,皮色暗红或不变,口中不渴,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者。治则:温阳补血,散寒消结。采用阳和汤加减。本方出自《外科全生集》[2],其中鹿角胶填精补髓,借血肉有情之品助熟地以养血。炮姜、肉桂温通经脉以解散寒凝,麻黄开腠理以达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临证常用全瓜蒌、半夏、黄芩、蒲公英燥湿解毒化痰,熟大黄通滞,丹参养血活血散结,与温补药同用,可使补而不腻。生甘草解毒以调和诸药。全方一以温补营血不足,一以解散阴凝寒痰,使其阴破阳回,寒消痰化。用于结节囊肿性痤疮属于寒凝痰瘀证者,临证每获良效。而痈疽属于阳证,局部红肿热痛,舌质红苔黄腻者;或者阴疽已经破溃,气血皆伤;或者阴虚有热者均不适合。
半阴半阳证:痤疮证属于半阴半阳之间,结节或囊肿,漫肿微痛,色淡红,热不重,溃而不透,舌淡胖苔白,脉细滑。治疗应以补气透托、和解少阳为主,方用大、小柴胡汤等加减。此类患者往往月经前面部皮损加重。其中柴胡、黄芩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化痰散结,参、草补气,扶正以助驱邪,又可实里而防邪深入;姜、枣调和诸药。临证往往加全瓜蒌宽胸化痰,蒲公英、地丁等清热解毒,丹参、山楂等活血散结,共奏和解少阳,活血化痰散结之效。此类患者往往伴有脾气急躁、或性情内向,胸胁苦满,心烦眠差等少阳枢机不利的症候,其中舌苔薄白是小柴胡证症候关键,如果舌苔厚腻则考虑痰湿重,需要解表攻里,选用大柴胡汤。此病机关键往往气虚证不明显,而以少阳、阳明实热证为主,伴有口干、口苦、口臭、胸满便秘等热证表现,大柴胡汤加减,即小柴胡汤去参、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既可以和解少阳,又可以通腹泄热。临证也可以配合瓜蒌、山楂、丹参、蒲公英等解毒活血、化痰散结。
综上所述,痤疮辨证首先应分别阴阳,其次可结合脏腑、经络等辨证,并配合饮食、睡眠、情绪、月经和工作的综合调节。总之,四诊合参,辨证准确并配合全身整体状态的调节才能效如桴鼓。
典型病例介绍:患者女,32岁,已婚已育,2011年3月11日初诊。患者面部及下颌散在丘疹、结节及囊肿,皮色或暗红色,部分皮疹可见脓头,溃而不破,无痒痛,伴有畏寒,乏力,手足冰冷,饮食正常,大便偏稀。经来腹痛3年,量尚可、色黯、时有黑块,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效果不明显。舌淡胖大,边有齿痕、瘀点,苔白厚腻,脉沉细。辨为阳虚寒凝,气虚血瘀。治宜温阳补气,散寒活血。方用阳和汤化裁:炙麻黄6 g,白芥子 10 g,熟地黄 20 g,炮姜 6 g,肉桂 3 g,全瓜蒌 30 g,丹参 20 g,蒲公英 30 g,苍术 15 g,益母草 15 g,当归 15 g,苦参15 g,黄芩 12 g,生黄芪 30 g,川芎 12 g,生甘草 10 g。7 剂,水煎服,1剂/d。二诊:药后患者丘疹明显减退,囊肿变浅,结节缩小,舌质淡红,苔白,苔厚腻稍变薄。原方减黄芩为10 g,续服14剂。三诊:患者丘疹大部分消退,脸上观之如平,无明显痛经。舌尖红质淡,苔薄白微腻,守二诊方续服7剂。四诊:诸症皆消。随访半年,痤疮、痛经均未复发。
按:本案患者痤疮、痛经同时兼有,病症虽异,病机则一。综合四诊,当属阳气不足,气血不充,外受寒湿,以致气滞血凝,经络阻隔。属于阴证痤疮,故不囿常规治法,而以阳和汤温阳化气、散寒活血为主;熟地以养血;炮姜、肉桂温通经脉以解散寒凝,麻黄开腠理以达表;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临证常配合苍术、苦参、全瓜蒌、黄芩、蒲公英燥湿解毒化痰,益母草化瘀通滞,黄芪、当归、川芎、丹参补益气血,活血通络;与温补药同用,可使补而不腻。生甘草解毒以调和诸药。方中诸药相合,共奏温阳补血,散寒消结通络之功。俾温通阳气,活血解毒,则痤疮、痛经均愈。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66.
[2]顾伯康.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