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国风》中动物名称英译的考证秦风·小戎》一诗中“骐”为例

2013-08-15 00:44梁高燕
关键词:名物国风典籍

梁高燕

(太原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030024)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约五百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国风”共160篇,是当时15个地区(周南、召南、邶、 、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的民歌[1]卷首语。

19世纪以来,学术界就出现各种关于《诗经》的全译本或选译本,有外国传教士或学者的版本,如James Legge,Willam Jennings,Arther Waley,L.Cranmer-Byng,H.A.Giles,Zellen Upward,Helen Wandel,Ezra Pond等传教士的版本;也有中国学者如杨宪益、许渊冲、汪榕培等翻译的版本[1]卷首语。其中汪榕培、潘智丹的《英译〈诗经·国风〉》是最新的选译本。笔者就《英译〈诗经·国风〉》中对动物名称的英译进行详细考证,希望对热爱中国典籍英译的研究者和中国译学建设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

1 《英译〈诗经·国风〉》中动物名称英译的考证

笔者对《英译〈诗经·国风〉》中出现的动物名称及其英译,出现的诗篇数及频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统计,最后将动物名称在中文文本中出现的频次按降序排列得出统计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英译〈诗经·国风〉》共出现58种动物。参考陆矶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一书中对鸟、兽、虫、鱼的分类方法,笔者将上述58种动物分为5类,具体如下:

1)鸟类(20种)

雎鸠、黄鸟、鹊、雀、燕、仓庚、雄雉、雁、乌、鸿(鸿雁)、鹑、鸡、晨风、鸨、 鸠、 (鸱 )、鹭、鹈、凫、鹳

2)兽类(22种)

马(驷、牡、四牡、 牝、四马、 车、 骊、骐骝)、兔、鼠、羊、鹿( )、狐、象、牛、豹、狼、貉、硕鼠、雄狐

3)昆虫类(11种)

昆虫类:斯螽、草虫、虫、蜩、蟋蟀、 、莎鸡、伊威、 蛸、熠

爬行或两栖类动物:蘧

4)鱼类(2种)鲂、鲤

5)其它(3种)龙、凤凰、麟

笔者发现《英译〈诗经·国风〉》中出现的《秦风·小戎》一诗中“骐”一词的英译值得进一步考证,且该考证对于翻译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1.1 《秦风·小戎》一诗中“骐”英译的考证方法

《诗经》原文本的跨学科性、综合性要求对其英译的考证也需要从跨学科的角度展开,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首先,本文中的“训诂学”是训诂学的一个分支,具体指以陆宗达、王宁为代表的训诂学派,即古代文献词义学派,他们提倡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的词义。“这里所谓的‘古代文献词义’,是由下列两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是抽象义及附加义,这是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载于字典辞书的词义;第二部分,是上下文义及言外之意,这是附着于具体文献的语言系统及对象系统之上的。”[2]

其次,考证动物名称的英译,需要从名物学角度分析。名物为有客体可指,关涉古代自然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事物,其名称亦皆为我国古代实有或见诸典籍记载的客体名词。名物学是研究与探讨名物得名由来、异名别称、名实关系、客体渊源流变及其文化涵义的学科。中国古代名物学是以语音与语义关系的探讨而发轫的,名物学在魏晋以降多学科加入的形势下,语言学方法依然为其基础。名物研究是国学中的重题,历来受到我国学者的重视。其研究目的是“定名”(研究“物”的名称与用途)和“相知”(研究“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是什么)。

再次,从文学角度考证,本文主要从文学文本的互文性方面考查。“互文性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不仅指文本和其他文本之间的指涉,还包括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即言语所存在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关联。”[4]克里斯蒂娃提出的“互文性”是翻译所有文本时理解的先决条件。“克里斯蒂娃在总结巴赫金和巴特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的互文性理论更为深入地剖析了文学作品与社会、历史以及其他文本的联系。”[4]她提出的“互文性”包括三类:“互文指涉,第一类是存在于文本之内的互文关系(内互文);第二类是存在于不同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外互文);第三类是通过滑稽模仿提出相反观点的翻互文指涉。”[5]226本文用于分析文学典籍《诗经》的互文性主要是前两种。

1.2 《秦风·小戎》一诗中“骐”英译的考证内容及结论

从文学文本角度分析,《毛传》云:“骐,骐文也。左足白曰 。”

从名物学角度而言,译者翻译过程中需要考查诗经时代“马”的名称、用途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并在译文中予以简要说明。典籍英译目的是要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国外的英语读者,但如果就其字面意思来翻译《诗经》,不在译文中说明该诗歌的主旨及其所包含的丰富文化意象的话,不能不说是个遗憾。笔者以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能把该诗歌中体现的中国文化传达出来则更佳。

关于马的“名”,据笔者统计发现,“马”字在《诗经·国风》的《周南·卷耳》、《周南·汉广》、《邶风·击鼓》、《 风·干旎》、《郁风·载驰》、《郑风·叔于田》等11首诗篇中就出现19次,属“国风”诗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动物。《诗经》中许多诗歌均出现了对“马”的描述,且对不同的马冠之以不同的“名”,据笔者考证,仅《诗经·国风》中有关马的其他称呼还有13种,包括驷、牡、 、牝、 、骊、骐、 、驹、骊、骝、骖、 等等。

关于“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需要与诗经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文化背景联系起来考查。《诗经》中“马”及“马”的其他称呼出现频率如此之高,是因为“马”与诗经时代先民的衣、食、住、行关系紧密,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马”在诗经时代既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狩猎的重要工具,还是迎亲嫁娶礼仪的重要标志和祭祀礼仪中必不可少的动物,同时也是贵族炫耀的资本和国家战争实力的体现。正如孙机先生所说“先秦时代的车马旌旗、弓矢斧钺,是贵族身份之可炫耀的亮点,因此频频出现在诗篇中。”[8]序言另外,“马”和“车”经常连用,且车马的配饰也名目繁多,《秦风·小戎》一诗就是很好的例证,原诗频频提及车马及其各种配饰。

“小戎 收,五 梁 。游环胁驱,阴 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 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 。……

驷孔群, 矛鋈 。蒙伐有苑,虎 镂膺。交 二弓,竹闭绲 。……”[1]317-318

因此“马”成为诗歌中常用的意象,是诗经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文化背景决定的。“马”的文化意象与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可用之表达“车马之盛、国家繁荣、战争残酷”、“猎人的英武潇洒、齐心协力”、“祭祀的隆重”或者“迎亲嫁娶礼仪”[9]的喜气和祝福等。

2 《英译〈诗经·国风〉》中动物名称英译的考证讨论

与其他民族语言相似,古代汉语中对于“马”的不同称谓正如“拉伯人有20个词表示冰、11个词表示冷、41个词表示各种形式的雪、26个动词表现上冻和解冻”[10]一样,不同民族的自然生存环境决定了其语言的丰富程度和演变过程。

另外,从译本的接受角度而言,对于现代英语读者而言,可能难以理解上述“马”的不同称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内涵,以及《诗经》中的种种动植物与人的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密不可分。究其原因,应是语言和文化的历时变迁和共时的文化差异的造成的。所以,笔者建议在类似的典籍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注重语言、文化的变化和差异,尤其是面向专业的学术研究者的典籍翻译中应采用“综合性注释法”翻译更合适,更有助于英语读者理解诗歌的含义及其丰富的中国文化意象及内涵。“综合性注释”是王宏印教授在2009年首次提出的关于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与注释新方法的关键术语。“所谓‘综合性注释’,就是根据一个词在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基本涵义和所指意义,编写一个综合性的知识性条目,说明它的来源、所指、扩充的涵义,以及可能的引申义等,以便定下一个基本的调子,提供一个基本的语义场,作为在整个文本和其他地方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的基础。这主要是由于典籍翻译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国文化典籍中的基本术语和关键词语往往含义十分丰富,难以在一个上下文中给出完整而确切的印象。考虑到这种情况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就有必要选择一种文外注释的方法,或采取一种综合性注释的方法,以便较好地解决这一普遍而棘手的问题。”[11]

当然,汪榕培、潘智丹的《英译〈诗经·国风〉》一书的目标读者是普通读者,并非专业学者和研究者。以此书为基础,稍作修改而出版的“大中华文库”的《诗经1汉英对照》的序言中便可见一斑:“西方出版的《诗经》译本对于西方读者了解中国诗歌的悠久传统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些译本出版年代较远,未能体现《诗经》研究的最新成果,加上译者对于中国文化理解的局限、当时译风的影响,未能完整地体现诗篇的真正内涵。我国译者有责任担当起重新翻译的任务,使英译的《诗经》能反映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内容、思想面貌和诗歌特色。”[12]可见,《英译〈诗经·国风〉》很注重可读性,因此译本没有采用注释来解释原文。

总之,笔者以为典籍翻译尤其文学典籍翻译应当重视对典籍原文的理解,应注重对原文文本内容的细致、准确的考证,因此需要对文本中出现的“物”进行严谨的名物考证,这是正确翻译和传达其中的中国文化意象和内涵的基础和前提。

3 意义和启示

本文的讨论对典籍翻译和其他翻译均有重要意义和启示:翻译中细致、准确的考证行为和过程对中国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3.1 实践意义:正确传播中国文化

翻译,尤其是在典籍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古汉语语言、文化到现代汉语的历时性变迁,汉语及其他外语的共时性差异,翻译中的语汇、文化因素需要认真考证,而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所以,翻译中的考证工作很重要,对于正确传播中国文化的意义至关重要。正如奚兆炎所言:“翻译的目的是将原文所包含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译文的读者,要尽可能避免草率从事和误解误译,遇有不明白之处,必须设法查找有关资料,因此,考证乃是翻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3]然而,遗憾的是,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查询发现,目前学术界对翻译中的考证行为的探讨很少,目前仅有5篇,如傅勇林于1997年发表的论文《考据学的传承与学术范式的更新》[14]等。因此,作者在翻译中经常会出现纰漏和误译,大多是由于其缺乏细致的考证。尤其像《诗经》这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典籍翻译,对译者而言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仅对这样一个“百科全书”的一方面,如各种鸟、兽、虫、鱼进行准确地翻译,对译者便是一个考验,要求译者具备一定的动植物学知识并熟悉相关的研究方法。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典籍英译的研究内容越来越广泛,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学科交叉性、综合性越来越强。”[15]因此,翻译实践中的细致、准确的考证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辩古今字音字义之异,而且可明古今自然、地理、天文、社会制度、习俗、文化之别,且可将之正确传递给异语读者和异域文化。

3.2 理论意义:有助于我国译论建设和学术研究范式的转换

《诗经》翻译中的考证属于考据学,是我国传统的学术范式。我国考据学早已有之且尤以清人的考据学成果卓著。然而,现代学术研究中,尤其是翻译研究中,考据学这一重要学术研究范式和方法几乎被摈弃。学术界关于《诗经》翻译研究问题的论述颇多,但目前鲜有把二者结合起来的研究。广而言之,我国的典籍翻译研究和整体翻译研究均存在这一弊端。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术分野造成的,一方面考据学是我国国学的精华,研究者多为汉语语言文学、考古学和史学学术背景;另一方面,《诗经》的翻译和传播方面的研究者多为英语语言文学和传播学学术背景的人。学术分野造成了学术研究中的“自我为中心”的学术割据局面,,而“‘封建割据’式的学科划割,形成了一道道遮蔽研究视野的学科隔离墙。……如想突出重围,就必须打破现代学科‘划地为界’的学术格局,放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模式,站在超越学科界域的制高点上,在对历史的宏观把握中,用‘具体问题整体分析’的战略思想,策划突围方案。”[16]傅勇林认为:“作为中国学术话语的一部分,中国的外语学科自应将践证精神作为自己的学理基础,因为愈能返本求源的经验也就愈具普遍性,故此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即必须深深地扎根于中西学术各自的初始经验,并在其中构拟具有人类共享文化价值的共同学术‘据点’,……。”[17]

因此,翻译中细致、准确的考证行为和过程对中国翻译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具体表现在两方面:①能正确传播中国文化;②有助于我国译论建设和学术研究范式的转换。

[1]汪榕培,潘智丹.英译《诗经·国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2]杨光荣.训诂学的现代观念[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61-68.

[3]王强.中国古代名物学初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53-57.

[4]张燕楠,张艳清.托尼·莫里森作品的互文性研基于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467-470.

[5]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7]字典中“ ”字的解释.汉典[EB/OL].2006-08-16[2013-02-24 ].http://www.zdic.net/zd/zi/zdicE9zdicA6zdicB5.htm.

[8]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9]马世年,马婷婷.先秦诗歌马意象的建构及定型论其文学史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127-133.

[10]何南林.文明语言的原始本性.语言文字网[EB/OL].2003-05-20[2013-02-24].http://www.yywzw.com/nlhe-015.htm.

[11]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翻译念、理论与技巧[J].大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27-133.

[12]汪榕培.《诗经》1 汉英对照[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4]傅勇林.考据学的传承与学术范式的更新[J].中外文化与文论,1997(2):109-120.

[15]姚婧.近五年中国典籍英译研究概况[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1):123-126.

[16]刘毓庆.文史研究突围与历史大循环的发现[J].晋阳学刊,2013(1):28-35.

[17]傅勇林.重建中国学术话语:经验论证与价值探索外语学科建设学理基础刍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0):11-13.

猜你喜欢
名物国风典籍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时尚关键词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寻找“国风少年”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诗经·国风>风物考》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
马王堆汉墓遣策名物考